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5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的酶法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项蓉 王丹芸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王素英 赵彦巧 张得光 马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是规模化生产AA-2G的可行方法。该文综述体外酶法合成AA-2G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和蔗糖磷酸化酶合成AA-2G的研究现状,并对AA-2G的功能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 酶法合成 糖基转移酶 功能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IL-6及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
2
作者 张佳 宋宴宏 +1 位作者 孙茜 马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61-564,57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早产儿(胎龄≤35周,住院时长≥28 d)216例,依据BPD...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早产儿(胎龄≤35周,住院时长≥28 d)216例,依据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120)、非BPD组(n=96)。比较两组第1、7、14、21、28 d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IL-6、IL-8水平变化。比较BPD组出院时不同病情程度血清1,25-(OH)2D3、IL-6、IL-8水平变化。分析血清1,25-(OH)2D3、IL-6、IL-8水平与FiO2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血清1,25-(OH)2D3水平均在第21 d降到最低值,且BPD组在各时间点血清1,25-(OH)2D3水平均低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血清IL-6、IL-8水平分别在第14、21 d达到顶峰,且BPD组各时间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水平:重度<中度<轻度,IL-6、IL-8水平:重度>中度>轻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1,25-(OH)2D3、IL-6、IL-8为因变量,经Pearson’s Correlation皮尔逊相关性结果得知,血清1,25-(OH)2D3与FiO2水平呈负相关,血清IL-6、IL-8水平与FiO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D、IL-6及IL-8水平与早产儿BPD发生发展具有一定联系,动态监测上述水平有利于评估早产儿BPD病情发展,并为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和干预BPD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Il-6 Il-8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两对手性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识别
3
作者 曹梦茹 姜国远 +2 位作者 李宏利 李思浓 宋会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D-hpg)(4,4'-bipy)(H_(2)O)]Cl·H_(2)O}_(n )(1-D)、{[Co(L-hpg)(4,4'-bipy)(H_(2)O)]Cl·H_(2)O}_(n )(1-L)、[Co(D-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D)、[Co(L-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和1-L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lUS%)-对羟基苯甘氨酸 手性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识别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友龙 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L-选择素(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癌,根据SLNM情况分为SLNM组67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L-选择素(L-selectin)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癌,根据SLNM情况分为SLNM组67例、无SLNM组80例,比较2组及不同T分期、区域淋巴结分期患者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乳腺癌SLNM的危险因素,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评估SLNM的临床效用和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结果SLNM组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高于无SLNM组(P<0.01)。随着T分期和区域淋巴结分期升高,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均是乳腺癌患者S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绘制DCA曲线显示,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评估乳腺癌患者SLNM均有正向的净获益,临床效用排序:Oct-4、L-selectin、VEGF-D,三者联合较单独指标评估的临床获益度均明显升高;绘制CIC显示,阈概率值>0.6时,三者联合评估SLNM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Oct-4、VEGF-D、L-selectin水平与SLNM及肿瘤分期有关,是患者发生SLNM的一个潜在机制,三者联合评估SLNM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度,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SLNM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l-选择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碳量子点对D,L-色氨酸的识别和L-色氨酸定量分析
5
作者 王昆 郑慧娟 +2 位作者 汪灿 刘爱林 雷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38-346,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β-环糊精(β-CD)修饰碳量子点(CQDs)的D,L-色氨酸(D,L-Trp)手性药物识别荧光分析方法,并实现L-色氨酸(L-Trp)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碳纤维为碳源,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CQDs,利用EDC/NHS化学偶联法将乙二胺-β-CD修饰到CQDs表面... 目的建立基于β-环糊精(β-CD)修饰碳量子点(CQDs)的D,L-色氨酸(D,L-Trp)手性药物识别荧光分析方法,并实现L-色氨酸(L-Trp)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碳纤维为碳源,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CQDs,利用EDC/NHS化学偶联法将乙二胺-β-CD修饰到CQDs表面,成功制备β-CD/CQDs复合物,构建D,L-Trp对映体手性识别荧光传感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X射线电子能谱等技术评价CQDs及β-CD/CQDs复合物的理化性能,并进行合成与识别条件优化。结果在pH值为5.5或6.0和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β-CD/CQDs复合物能够很好地识别D,L-Trp手性,且L-Trp在6~38μmol/L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检测限为0.94μmol/L。结论建立的手性药物识别荧光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实现对D,L-Trp的识别以及对L-Trp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色氨酸 碳量子点 Β-环糊精 手性识别
下载PDF
左旋紫草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侯金秋 邹楠 +3 位作者 袁今奇 杜梦鸽 张薇 秦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L-Shikonin,L-SK)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LPS/D-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存活率和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L-Shikonin,L-SK)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LPS/D-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存活率和各组小鼠的肝脾指数变化,测定血清中AST、ALT、AKP与肝组织匀浆中的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考察L-SK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因子的mRNA和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L-SK可明显改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脾指数,血清中AST、ALT和AKP水平明显下降,肝匀浆中的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提高,能明显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损伤。体外实验结果表明,L-SK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的INOS、COX2、IFN-β以及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并且明显抑制INOS、COX2蛋白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论L-SK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中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的磷酸化p65以及IKKα/β的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体外抗炎作用,同时L-SK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lPS/d-GalN 肝损伤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NF-κB
下载PDF
线形聚(D,L-乳酸)和星形聚(D,L-乳酸)的合成研究
7
作者 彭小琼 宝利军 +3 位作者 谢广帆 杨龙花 刘思呈 毕韵梅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辛酸亚锡Sn(Oct)_(2)催化下,分别用丙炔醇和季戊四醇引发D,L-丙交酯(DLLA)的开环聚合(ROP),合成了具有末端炔基的线形聚(D,L-乳酸)(PDLLA)和四臂星形聚(D,L-乳酸)(S-(PDLLA)4),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 在辛酸亚锡Sn(Oct)_(2)催化下,分别用丙炔醇和季戊四醇引发D,L-丙交酯(DLLA)的开环聚合(ROP),合成了具有末端炔基的线形聚(D,L-乳酸)(PDLLA)和四臂星形聚(D,L-乳酸)(S-(PDLLA)4),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合成产物可用于后续制备基于聚乳酸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聚(d l-乳酸) 星形聚(d l-乳酸) 开环聚合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moc-L-His(Trt)-OH中光学异构体Fmoc-D-His(Trt)-OH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欣茹 李铁健 +1 位作者 王金迪 张贵民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170-2173,共4页
目的结合外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moc-L-His(Trt)-OH中的光学异构体Fmoc-D-His(Trt)-OH的含量。方法采用Chiral MX(2)-RH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水-乙酸(500∶500∶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 目的结合外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moc-L-His(Trt)-OH中的光学异构体Fmoc-D-His(Trt)-OH的含量。方法采用Chiral MX(2)-RH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水-乙酸(500∶500∶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Fmoc-L-His(Trt)-OH和Fmoc-D-His(Trt)-OH分离良好;Fmoc-D-His(Trt)-OH在0.15~2.93 m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定量限为0.15μg·mL^(-1),检测限为0.049μg·mL^(-1)。回收率在95%~100%内,RSD为0.9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Fmoc-L-His(Trt)-OH中光学异构体Fmoc-D-His(Trt)-OH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oc-l-His(Trt)-OH Fmoc-d-His(Trt)-OH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等度洗脱 光学异构体
下载PDF
图的L(d,1,1)-标号 被引量:7
9
作者 段滋明 苗正科 苗连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给出了图L(d,1,1)-标号的一般性质.对一般图G,给出了构造L(d,1,1)-标号的一个算法,证明了λd,1,1(G)≤Δ3-Δ2+dΔ.对最大度Δ的树T,证明了d+Δ-1≤λd,1,1(T)≤d+2Δ-2,并且式中的上界与下界都是可达的.此外,对于两类特殊的树图:拟正则... 给出了图L(d,1,1)-标号的一般性质.对一般图G,给出了构造L(d,1,1)-标号的一个算法,证明了λd,1,1(G)≤Δ3-Δ2+dΔ.对最大度Δ的树T,证明了d+Δ-1≤λd,1,1(T)≤d+2Δ-2,并且式中的上界与下界都是可达的.此外,对于两类特殊的树图:拟正则树TΔ及正则毛毛虫Catn,给出了确切的L(d,1,1)-标号数,其中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标号 l(d 1 1)-标号 频率分配
下载PDF
Mbius梯子的L(d,1)-标号(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大梅 林年锋 严冬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1,共6页
对给定的正整数d,图G的L(d,1)-标号是从V(G)到非负整数的函数,且满足:任意两个相邻顶点的标号差至少为d,而且距离为2的任两个顶点的标号至少为1.L(d,1)-标号的跨度是标号差的最大值.G的L(d,1)-标号数是G的所有L(d,1)-标号的最小跨度.本... 对给定的正整数d,图G的L(d,1)-标号是从V(G)到非负整数的函数,且满足:任意两个相邻顶点的标号差至少为d,而且距离为2的任两个顶点的标号至少为1.L(d,1)-标号的跨度是标号差的最大值.G的L(d,1)-标号数是G的所有L(d,1)-标号的最小跨度.本文完全给出了M bius梯子的L(d,1)-标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 1)-标号 Cartesian积 Mbius梯子
下载PDF
D,L-氨基酸和二肽甜味剂产业化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木庚 张湘宁 +4 位作者 蒋昊峰 刘益平 蒋丰 许国荣 刘纪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简述D,L-苯丙氨酸,D,L-丙氨酸和L-天冬氨酸的基本属性、制备途径;并以此为原料合成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阿力甜和乐甜,以实现其产业化。
关键词 d l-氨基酸 阿斯巴甜 阿力甜 乐甜 氨基酸 调味剂 制备方法 d-苯丙氨酸 药物
下载PDF
2,4-D丁酯对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鑫 郭平毅 +1 位作者 原向阳 姚满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8-1103,共6页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花蕾期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植株进行处理,测定了4d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膜相对透性及保护酶(SOD、POD)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ml/L、2ml/L、4ml/L浓度处理下对罂粟叶片RWC影响...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花蕾期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植株进行处理,测定了4d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膜相对透性及保护酶(SOD、POD)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ml/L、2ml/L、4ml/L浓度处理下对罂粟叶片RWC影响不显著,8ml/L处理下的RWC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第4天比第1天下降了48.7%。在各处理下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ml/L、2ml/L、4ml/L处理前期下降,后期升高。8ml/L处理对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影响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保护酶在处理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其活性有明显的变化:POD活性变化波动较大,除8ml/L外其它处理在第2、第4天有两次上升峰,8ml/L峰值出现在第2天,之后下降在第4天达最低。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都高于对照,所有处理SOD活性在第3d最低,第4天8ml/L处理的活性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表明了高浓度(8ml/L)的2,4-D能使膜脂过氧化而产生较大的损伤,其它浓度处理对膜脂过氧化及膜透性影响相对较小,表明8ml/L的2,4-D是灭杀罂粟的最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2 4-d 保护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模压挤出条件对聚(D,L-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芳 贾德民 +4 位作者 吴小华 侯天伟 吴昌荣 游长江 王迎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24-627,共4页
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聚 ( D,L) -乳酸 ( PDL L A) ,并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作为扩链剂分别合成了 MDI扩链聚 ( D,L) -乳酸 ( PDL L A/ MDI)和 MDI扩链聚 ( D,L) -乳酸 /羟基磷灰石( PDL L A/ HA/ MDI)复... 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聚 ( D,L) -乳酸 ( PDL L A) ,并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作为扩链剂分别合成了 MDI扩链聚 ( D,L) -乳酸 ( PDL L A/ MDI)和 MDI扩链聚 ( D,L) -乳酸 /羟基磷灰石( PDL L A/ HA/ MDI)复合材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压挤出设备着重研究了成型加工条件对这两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佳条件下 PDL L A和 PDL L A/ MDI的弯曲强度分别为 3 5 .1MPa和 5 1.3MPa,弯曲模量分别为 2 413 .6MPa和 183 0 .9MPa,PDL L A/ HA和 PDL L A/ HA/ MDI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为 3 1.2 MPa和 5 5 .4MPa,弯曲模量分别为 173 5 .0 MPa和 2 0 68.5 MPa,可见 ,MDI扩链可显著提高 PDL L A和PDL 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聚(d l-乳酸) 聚(d 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模压挤出 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有机锡化合物引发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连喜 刘全文 +1 位作者 田华 王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00-702,共3页
D,L-丙交酯在有机锡化合物四苯基锡(Ph4Sn)、三正丁基醋酸锡(Bu3SnOAc)、辛酸亚锡(SnOct2)等催化剂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D,L-乳酸,讨论了聚合单体D,L-丙交酯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真空度以及引发剂有机... D,L-丙交酯在有机锡化合物四苯基锡(Ph4Sn)、三正丁基醋酸锡(Bu3SnOAc)、辛酸亚锡(SnOct2)等催化剂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D,L-乳酸,讨论了聚合单体D,L-丙交酯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真空度以及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聚合单体D,L-丙交酯的比例对聚D,L-乳酸合成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聚D,L-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较佳工艺路线是:D,L-丙交酯重结晶5次,聚合温度140 ℃,聚合时间24 h,聚合体系真空度13.3~133.3 Pa,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单体D,L-丙交酯比例0.2‰~0.5‰,此时聚D,L-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最高,分别达到32.46×10^4,33.43×10^4和41.3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d l-丙交酯 有机锡化合物
下载PDF
PLLA/PDL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凯荣 全大萍 +1 位作者 高建文 卢泽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用共溶液沉淀法制备了聚 (L_丙交酯 ) 聚 (D ,L_丙交酯 ) (PLLA PDLLA)共混物 ,然后用成纤模压法压制成 φ 3 2mm的棒材。考察了PDLLA质量分数对共混物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水解行为的影响。共混物棒材在PDLLA质量分数高至 2 0 %时共混物... 用共溶液沉淀法制备了聚 (L_丙交酯 ) 聚 (D ,L_丙交酯 ) (PLLA PDLLA)共混物 ,然后用成纤模压法压制成 φ 3 2mm的棒材。考察了PDLLA质量分数对共混物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水解行为的影响。共混物棒材在PDLLA质量分数高至 2 0 %时共混物仍有较高力学强度 ,但其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 ,力学性能则降低幅度较大。水解期间 ,共混物棒材的弯曲强度保持性能较好 ,剪切强度保持性能则较差。降解速度较PLLA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归因于共混物的总结晶度较PLLA低。调整PDLLA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丙交酯) 聚(d l-丙交酯)共混物 力学性能 降解行为 骨科内固定材料 降解速度
下载PDF
胆固醇-聚(D,L-乳酸)的直接熔融聚合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海军 汪朝阳 +1 位作者 侯晓娜 李雄武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取代传统的丙交酯开环共聚法,直接以外消旋乳酸(D,L-LA)为原料,以廉价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胆固醇-聚(D,L-乳酸)共聚物。分别考察不同投料比、预聚时间和熔融共聚时间的影响,并用FT-IR1、HNMR、GPC、DSC等进行了系统... 取代传统的丙交酯开环共聚法,直接以外消旋乳酸(D,L-LA)为原料,以廉价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胆固醇-聚(D,L-乳酸)共聚物。分别考察不同投料比、预聚时间和熔融共聚时间的影响,并用FT-IR1、HNMR、GPC、DSC等进行了系统表征。当投料比n(胆固醇)∶n(乳酸)=1∶66、预聚4 h、熔融共聚10 h、催化剂用量0.3%时,以85%的产率生成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达3 600(分散度Mw/Mn=1.24)的共聚物。新方法步骤少、路线简捷,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丙交酯开环共聚法的水平,且成本更加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乳酸(d l-lA) 胆固醇-聚(d l-乳酸) 熔融聚合 直接合成 表征
下载PDF
SO_4^(2-)/TiO_2-ZnO-La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D,L-丙交酯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小强 刘文明 +2 位作者 赵凌冲 肖青 李凤仪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滴定沉淀法制备了系列SO42-/TiO2-ZnO-La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对D,L-乳酸合成D,L-丙交酯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聚合温度、解聚温度、稀释剂用量及回收反应残留物等对D,L-丙交酯粗收率的影...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滴定沉淀法制备了系列SO42-/TiO2-ZnO-La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对D,L-乳酸合成D,L-丙交酯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聚合温度、解聚温度、稀释剂用量及回收反应残留物等对D,L-丙交酯粗收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催化剂和纯化后的D,L-丙交酯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Ti4+)∶n(Zn2+)∶n(La3+)=30∶30∶1、0.7mol/L硫酸溶液浸渍22h、焙烧温度460℃的条件下制得的SO42-/TiO2-ZnO-La2O3固体超强酸(TZL-460)催化剂催化合成D,L-丙交酯的效果最佳;在D,L-乳酸62.5g、TZL-460催化剂用量为D,L-乳酸质量的1.05%、136~145℃下脱水聚合2.5h、乙二醇稀释剂用量10mL、221~230℃解聚2.0h的条件下,D,L-丙交酯的粗收率为71.8%。经无水乙醇3次重结晶纯化后,纯D,L-丙交酯的总收率达38.5%,同时回收反应后的残留物可进一步提高D,L-丙交酯的粗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d l-乳酸 d l-丙交酯 催化剂
下载PDF
聚D,L-乳酸中间体——D,L-丙交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华林 方大庆 +1 位作者 史铁钧 翟林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4,58,共5页
聚D,L-乳酸(PDLLA)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间接法合成PDLLA的关键在于中间体D,L-丙交酯(DLLA)的制备。文中以D,L-乳酸为原料,在催化剂辛酸亚锡(ZnO ct2)的作用下,合成DLLA。研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DLLA产率的影响,... 聚D,L-乳酸(PDLLA)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间接法合成PDLLA的关键在于中间体D,L-丙交酯(DLLA)的制备。文中以D,L-乳酸为原料,在催化剂辛酸亚锡(ZnO ct2)的作用下,合成DLLA。研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DLLA产率的影响,利用DSC、XRD、IR等分析测试技术对DLLA的性能和结构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乙二醇作为稀释剂,能降低DLLA的馏出温度,避免了DLLA在蒸馏过程中产生炭化现象,并使DLLA的平均产率由36.8%提高至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d l-丙交酯 合成
下载PDF
海藻酸钠复合载体固定化细胞拆分D,L-泛解酸内酯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雪梅 于明锐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研究了海藻酸钠及其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乙烯醇(PVA)的复合载体对镰孢霉菌(Fusarium oxyspo-rumBU-11)细胞的固定,该固定化细胞被用于手性拆分D,L-泛解酸内酯的反应体系。实验表明,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具有较好的扩散性和强度,在水解... 研究了海藻酸钠及其与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乙烯醇(PVA)的复合载体对镰孢霉菌(Fusarium oxyspo-rumBU-11)细胞的固定,该固定化细胞被用于手性拆分D,L-泛解酸内酯的反应体系。实验表明,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具有较好的扩散性和强度,在水解试验中与游离细胞相比,酶活收率可达到80%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温度和批次反应稳定性,在底物质量浓度为200 g/L的3 L搅拌式反应器中6 h水解反应20批,水解率可以保持在初始的80%左右。PVA和PAM的加入可增强固定化细胞的强度,前者对酶活影响不大,后者使酶活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海藻酸钠 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 d l-泛解酸内酯 d-泛酸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Ⅲ.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 被引量:15
20
作者 廖凯荣 赵剑豪 +1 位作者 罗丙红 卢泽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取向模压增强的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物圆棒(φ=3.2mm)在37℃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水解液的pH值和棒材的力学性能随降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 将取向模压增强的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物圆棒(φ=3.2mm)在37℃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水解液的pH值和棒材的力学性能随降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HA对PDLLA的降解有较大抑制作用,圆棒的力学强度保持时间比纯PDLLA棒长.SEM观察表明,纯PLA材料的“双态降解”(bimodeldegradation)现象在 PDLLA/HA复合材料中同样出现.复合物中PDLL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但它们的降解速率常数明显小于纯PD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相对分子质量 力学强度 降解速率 内固定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