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魏文祥 高锦声 +3 位作者 杨莉玲 尤宗起 肖清水 王冬云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5-55,58+200,共1页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提示该酶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监察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 原发性 l岩藻糖苷酶 肝肿瘤 诊断
下载PDF
a-L岩藻糖苷酶和腺苷脱氨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滕晓梅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lpha fucosidase,AFU)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关系。方法 AFU采用连续监测法,ADA采用连续监测法。结果 82例PHC患者血清AFU阳性率68%,ADA阳性率...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lpha fucosidase,AFU)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关系。方法 AFU采用连续监测法,ADA采用连续监测法。结果 82例PHC患者血清AFU阳性率68%,ADA阳性率,为58.4%,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4%,结论在PHC诊断中,ADA与AFU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a—l岩藻糖苷酶 腺苷脱氨酶 诊断
下载PDF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测定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德东 肖振洲 +2 位作者 刘燕玉 陈燕 黄建英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12期26-28,共3页
甲胎蛋白(AFP)作为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已被普遍认可,但PHC患者中有15%~20%AFP处于正常水平,为弥补AFP测定之不足。
关键词 a—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及唾液酸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涛 彭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4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及唾液酸(S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江门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肝癌患者,144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AFP、AFU...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及唾液酸(S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江门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肝癌患者,144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AFP、AFU和SA水平,结果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组的血清AFP、AFU及SA水平均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与单独诊断相比,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有所提高。结论:血清AFP、AFU和SA均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唾液酸 肝癌
下载PDF
血清HBV-DNA与a—L-岩藻糖苷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5
作者 金宏慧 李仲平 《世界感染杂志》 201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乙肝组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乙肝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FU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慢乙肝组与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三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慢乙肝中,轻度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a—l.岩藻糖苷酶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α—L—岩藻糖苷酶活力测定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
6
作者 濮孟辉 金东岭 +1 位作者 霍玉玺 侯菊茹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肝占位性病变的发现日渐增多。但对其定性诊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或甲胎蛋白低水平的肝癌患者,急需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帮助确诊。据国外报道,原发性肝癌(Primary ... 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肝占位性病变的发现日渐增多。但对其定性诊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或甲胎蛋白低水平的肝癌患者,急需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帮助确诊。据国外报道,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血清—L—岩藻糖苷酶(—L—fucosidase,AFU)活性升高,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参照使用分光比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活力测定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阳性率 活性测定 肝占位性病变 肝肿瘤
下载PDF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叶映红 钟国权 黄少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并择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50例非原... 目的:分析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并择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50例非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肝炎、30例肝硬化)分别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所选研究对象均行以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同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高于对照1组,同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肿瘤直径在5 cm及以上的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高于肿瘤直径在5 cm以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单独检测阳性率、甲胎蛋白单独检测阳性率低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高,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下载PDF
肝细胞癌α-L-岩藻糖苷酶的生化研究
8
作者 赵拥军 宋子信 +1 位作者 倪家连 孙守宝 《实用医药杂志》 1994年第2期92-93,共2页
运用改良Troost法对19例肝癌组织、癌周肝组织中AFU含量、AFU热稳定性及pH对AFU活性影响等生化研究表明,癌周肝组织AFU含量为391.9±154nmol/(mg.h),肝癌组织为227.5+114.5... 运用改良Troost法对19例肝癌组织、癌周肝组织中AFU含量、AFU热稳定性及pH对AFU活性影响等生化研究表明,癌周肝组织AFU含量为391.9±154nmol/(mg.h),肝癌组织为227.5+114.5nmol/(mg·h),其中15例(78.9%)肝癌组织AFU含量低于癌周肝组织,5例相差一倍以上,且与血清AFU含量成正比,8例肝癌组织AFU含量>300nmol/(mg·h)者,6例血清AFU含量>5.50nmol/(ml·h);11例肝癌组织AFU含量<300nmol/(mg·h),9例血清AFU含量<5.50nmol/(ml·h)。肝癌组织AFU热稳定性低于癌周肝组织,且多一个最适pH4.25,肝癌组织迁移率高于正常肝组织,较正常肝组织多一条等电点最低的酸性同工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α─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血清AFP、AFU、GPDA在PHC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峰 华海清 +3 位作者 秦叔逵 王琳 王广贤 杨爱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血清AFP PHC 诊断价值 GPDA AFU 二肽氨基肽酶 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血清AFU与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福堂 袁军 +2 位作者 王华 施瑞洁 任健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代谢控制组(血糖浓度≤7.8mmol/L)和糖代谢失控组(血糖浓度〉7.8mmol/L),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代谢控制组(血糖浓度≤7.8mmol/L)和糖代谢失控组(血糖浓度〉7.8mmol/L),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2例糖尿病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FU和RBP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失控组(〉7.8mmol/L)AFU和RBP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控制组(P〈0.01或P〈0.05);而糖尿病患者控制组AFU和RBP测定结果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S)。结论AFU与RBP在糖尿病糖代谢失控时偏高或明显偏高,可作为糖尿病观察治疗与血糖控制的临床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α—l岩藻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 控制
下载PDF
AFU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11
作者 张弘 葛政举 +2 位作者 肖明兵 魏群 孟宪镛 《交通医学》 1996年第3X期18-19,共2页
本文对75例良恶性腹水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恶性腹水AFU活性显著升高,与良性腹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水AFU活性以120nKat/L作为最佳界值,其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1.82%,... 本文对75例良恶性腹水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恶性腹水AFU活性显著升高,与良性腹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水AFU活性以120nKat/L作为最佳界值,其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88.10%,准确率为84.37%。研究表明腹水AFU活性测定对良恶性腹水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腹水 诊断
下载PDF
血AFU与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价值的探讨
12
作者 李玉香 林丽 +2 位作者 张睿 付杰 初桂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4期157-157,共1页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α-L岩藻糖苷酶(AFU)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观察AFP、AFU两项...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α-L岩藻糖苷酶(AFU)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观察AFP、AFU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AFP、AFU阳性率n,8显高于其他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3.21%、80.36%;特异度分别为88.33%、80.00%,AFU和AFP联检阳性率为94.64%。AFP阴性的15例患者血清中,AFU阳性率为73.33%(11/15),表明AFU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补充作用。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和AFU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旱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AFU、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硕 徐东强 周秀英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6期166-166,共1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能否早期诊断、获得及时治疗极为重要。血清AFP检测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诊断PHC的主要方法,但一定比例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弱阳性,给PH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造成困难。α1-...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能否早期诊断、获得及时治疗极为重要。血清AFP检测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诊断PHC的主要方法,但一定比例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弱阳性,给PH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造成困难。α1-L岩藻糖苷酶(AFU)是近年来新的诊断PHC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AFP阴性或浓度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更有意义。笔者就AFU、AFP联合检测对PHC的早期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检测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 AFU 血清 AFP阴性 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胎元饮加丹参改善胎盘功能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官海涟 熊智慧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673-674,677,共3页
目的 观察胎元饮加丹参改善胎盘功能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胎盘功能不全FGR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元饮加丹参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共3... 目的 观察胎元饮加丹参改善胎盘功能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胎盘功能不全FGR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元饮加丹参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经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孕妇岩藻糖苷酶、血清雌三醇、胎盘生乳素、胎儿脐血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孕妇宫高、腹围、体重增长,胎儿生长情况、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元饮加丹参能改善胎盘功能,是胎儿生长受限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血清l岩藻糖苷酶 血清雌三醇 胎盘生乳素 胎元饮
下载PDF
AFP、AFU、GPDA-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金飞 倪润洲 +3 位作者 肖明兵 张弘 黄介飞 孟宪镛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和GPDA -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1例肝癌和 85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岩藻糖苷酶 (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GPDA -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和GPDA -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1例肝癌和 85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岩藻糖苷酶 (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GPDA -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 :肝癌组的AFP、AFU、GPDA -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 (P <0 .0 1) ;AFP、AFU和GPDA -F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0 .4%、62 .0 %和 77.5 % ,特异性分别为 82 .4%、87.1%和 84 7%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GPDA -F之间无相关性 ,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 ;在AFP <40 0mg/L的 2 1例肝癌患者中 ,单项GPDA -F和AFU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与 47.6%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 85 .7%。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和GP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下载PDF
血清AFP与AFU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伟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与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 (PHC)的价值。方法 对 2 2 3例PHC、2 48例肝硬化、15 0例其他肿瘤及 15 0例正常人进行AFP和AFU检测。结果 AFP和AFU诊断PH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7...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与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 (PHC)的价值。方法 对 2 2 3例PHC、2 48例肝硬化、15 0例其他肿瘤及 15 0例正常人进行AFP和AFU检测。结果 AFP和AFU诊断PH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78.48%、84.42 %和 75 .3 4%、82 .16% ,两者联合检测 ,灵敏度为 92 .83 % ,特异性为 79.65 %。结论 AFP与AFU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血清 诊断
下载PDF
肝病患者进行AFu、ADA、CHE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敏如 廖国平 张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3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进行胆碱酯酶(CHE)、腺苷脱氨酶(ADA)、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定东莞市麻涌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65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进行胆碱酯酶(CHE)、腺苷脱氨酶(ADA)、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定东莞市麻涌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65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CHE;ADA;AFu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AFu、ADA水平: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CHE水平: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AFu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别的,肝硬化ADA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别的,CHE阳性率肝硬化患者的显著高于其余组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进行AFu、ADA、CHE联合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胆碱酯酶 腺苷脱氨酶 α–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AFU及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陈锦飞 毕绍先 《交通医学》 1996年第3X期22-23,共2页
本文对33例原发性肝癌(PHC)及110例非PHC患者,同时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结果33例PHC AFU为681.5±393.2nmol/ml·h,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AFU的阳性率为78.8%,AFP为72.7%,两者互补可使PHC... 本文对33例原发性肝癌(PHC)及110例非PHC患者,同时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结果33例PHC AFU为681.5±393.2nmol/ml·h,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AFU的阳性率为78.8%,AFP为72.7%,两者互补可使PHC的阳性率提高到87.9%。提示AFU可作为PHC的血清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可起互补作用,提高PH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血清AFP、ALP和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
19
作者 褚小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0-21,共2页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对于研究的对象,确定为2019.2-2020.2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良...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对于研究的对象,确定为2019.2-2020.2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健康者,人数总共是180人,所有参加研究者被分成了3组,每一组拥有的人数是60名,这3组分别命名成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组、对照组。这三组血清AFP、ALP和AFU水平被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经与对照组作比较后,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组具有较对照组更高的AFP、ALP、AFU(P<0.05);原发性肝癌组具有较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更高的AFP、ALP、AFU(P<0.05);原发性肝癌组具有较良性肝病和对照组更高AFP、ALP、AFU阳性率(P<0.05);原发性肝癌组也具有较良性肝病组更高AFP、ALP、AFU阳性率(P<0.05),三者结合能够将阳性率大幅度提高至88.33%(53/60)(P<0.05)。血清AFP、ALP、AFU联合检测可以将阳性率提高至88.33%(53/60)(P<0.05)。结论:血清AFP、ALP和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比较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碱性磷酸酶 α‐l岩藻糖苷酶 血清检测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黎明 袁利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作者应用终点法检测了 12 2例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AFU)水平 ,并探讨了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 (P <0 0 1)。并得出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 作者应用终点法检测了 12 2例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AFU)水平 ,并探讨了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 (P <0 0 1)。并得出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为 77 9% ,特异性为 97 6 % ,准确度为 89 1% ,且AFU水平与甲胎蛋白 (AFP)浓度之间无相关性的结论。因此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价值。尤其对AFP阴性肝癌有更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 AF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