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半胱氨酸组装银纳米棒的SERS的传感器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彩红 周光明 +3 位作者 张璐涛 罗丹 于璐 高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L-半胱氨酸(L-Cys)组装银纳米棒的SERS传感器检测汞离子。讨论了能捕获汞离子的标记分子的种类,选择L-Cys为标记分子,L-Cys通过S—Ag键链接在银纳米棒表面。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银纳米棒及组装上L-Cys和Hg2+分别进行表征,通过10种金... 以L-半胱氨酸(L-Cys)组装银纳米棒的SERS传感器检测汞离子。讨论了能捕获汞离子的标记分子的种类,选择L-Cys为标记分子,L-Cys通过S—Ag键链接在银纳米棒表面。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银纳米棒及组装上L-Cys和Hg2+分别进行表征,通过10种金属离子验证了该分子探针的对汞离子的特异性吸附,构建了"Ag-L-Cys-Hg"层状结构。标记分子-金属纳米粒子偶联物的稳定性由配体分子、温度、pH值等决定,讨论了L-Cys标记分子的浓度、pH值、温度的最佳条件,对一系列汞离子浓度进行测定,线性范围在0.01~1μmol·L-1之间,相关系数为0.990,检出限为1nmol·L-1。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5%~103%之间。建立了一种高效、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痕量测定Hg2+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银纳米棒 l-半胱氨酸 汞离子
下载PDF
N-乙酰基-L-脯氨酸-N-糖基修饰的丝氨酸二肽酯的合成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甄小丽 雷光华 +2 位作者 韩金鑫 韩建厅 侯富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以L-脯氨酸和L-丝氨酸为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缩合剂,将C端和N端分别通过烯丙基和Fmoc保护的L-丝氨酸与乙酰基保护的L-脯氨酸缩合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Fmoc-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脱去Fmoc保护后... 以L-脯氨酸和L-丝氨酸为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缩合剂,将C端和N端分别通过烯丙基和Fmoc保护的L-丝氨酸与乙酰基保护的L-脯氨酸缩合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Fmoc-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脱去Fmoc保护后,再与2,3,4-O-三乙酰基-6-O-三氟甲磺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作用,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N-6-(2,3,4-O-三乙酰基-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丝氨酸二肽酯 葡萄糖修饰的二肽酯 D-葡萄糖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FT-SERS研究非极性R侧链氨基酸在银胶体系中的吸附状态 被引量:11
3
作者 黎司 周光明 +4 位作者 杨大成 虞丹尼 彭红军 伍辛军 王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1-715,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FT-SERS)研究了以L-蛋氨酸为代表的非极性R侧链氨基酸在纳米银衬底上的吸附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特性,并结合浓度、pH值的变化探讨了吸附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L-蛋氨酸在银胶上的最佳FT-SER... 利用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FT-SERS)研究了以L-蛋氨酸为代表的非极性R侧链氨基酸在纳米银衬底上的吸附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特性,并结合浓度、pH值的变化探讨了吸附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L-蛋氨酸在银胶上的最佳FT-SERS的浓度范围为10^-3~10^-4mol·L^-1;其pH范围以酸性、等电点、碱性而分段,当pH值在等电点附近及酸碱度过大时的FT-SERS都较差;L-蛋氨酸与纳米银的作用是通过氨基、羧基、硫与银的物理、化学吸附,其吸附态随着pH值的变化而改变。结合文献,对非极性R侧链氨基酸与纳米银的吸附特性作了总结,以期有助于对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酶等相关领域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erS 非极性R侧链氨基酸 蛋氨酸 浓度 PH值 吸附
下载PDF
L-半胱氨酸-金属离子配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彩红 周光明 +3 位作者 程洪梅 张璐涛 于璐 高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79-2086,共8页
利用拉曼光谱仪测定L-半胱氨酸(L-Cys)的常规拉曼光谱(NR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发现L-Cys在纳米银棒上有明显的拉曼增强效应,对分子特征峰进行了归属,研究L-Cys在银纳米棒基底表面吸附机理,在固体NRS中在2 576cm^(-1)出处有明显的... 利用拉曼光谱仪测定L-半胱氨酸(L-Cys)的常规拉曼光谱(NRS)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发现L-Cys在纳米银棒上有明显的拉曼增强效应,对分子特征峰进行了归属,研究L-Cys在银纳米棒基底表面吸附机理,在固体NRS中在2 576cm^(-1)出处有明显的S—H伸缩振动峰,而SERS中没有出现,实验表明纳米银棒与L-Cys巯基上的S原子形成了Ag—S键,C—O和C—N伸缩振动有明显的增强。在不同pH值条件下,分析了L-Cys的拉曼光谱差异,探讨吸附行为的变化。在pH值为6时,S—H的伸缩振动峰基本消失,形成了稳定的S—Ag键;随着pH值增加趋于碱性时,羧基易失去H原子形成—COO-易与银发生吸附作用且振动峰增强。在pH值为7时,S原子与Ag形成稳定的S—Ag键,C—O和C—N的振动峰也最稳定。选择在pH值为7的条件下,在L-Cys溶液中加入Na+,Mg^(2+)和Cu^(2+)等10种金属盐,发现Al 3+,Cu^(2+),Zn^(2+),Cd^(2+)和Hg^(2+)使L-Cys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金属离子与L-Cys另一端羧基发生作用,其中Cu^(2+),Zn^(2+),Cd^(2+)和Hg^(2+)随半径增大与S原子的孤电子发生作用越大。探讨了在不同pH值、不同比例和不同浓度下,金属离子与L-Cys作用SERS的变化,随着pH值、比例和浓度的增大,峰的强度有减小趋势。Cu^(2+)与L-Cys作用的SERS信号很弱,Hg^(2+)与L-Cys作用只出现了一个C—O的振动峰,说明Hg^(2+)完全破坏了L-Cys的空间构型。该研究对蛋白质变性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l-半胱氨酸 银纳米棒 金属离子
下载PDF
氯化亚锡吸附与配位作用下L-肌肽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华 褚幼萍 +1 位作者 郑菊芳 李则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7-970,共4页
利用在电极表面强化学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被测有机/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被测分子的碳化和氧化现象,还可以获得特别的增强信号,可应用于反应活性强的有机/生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还报道了肌肽的电化学表面... 利用在电极表面强化学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被测有机/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被测分子的碳化和氧化现象,还可以获得特别的增强信号,可应用于反应活性强的有机/生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还报道了肌肽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了加入氯化亚锡前后和改变电极电势对肌肽吸附SERS光谱的影响。无氯化亚锡时,肌肽的SERS光谱存在严重的碳化信号的干扰;氯化亚锡存在下,调控电极电势可引起吸附的氯化亚锡与肌肽在电极表面发生配位作用,借助这种表面相互作用,可将肌肽固载于基底表面,从而获得L-肌肽的高质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完全消除碳化现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氯化亚锡 肌肽
下载PDF
一种新型肽核酸单体的FTIR,FT-Raman光谱及SERS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鹏英 周光明 杨大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4-1278,共5页
报道了S-胸腺嘧啶-L-半胱氨酸的FTIR光谱,及其固态、饱和液态的FT-Raman光谱。通过红外与拉曼光谱的结合,对其分子结构中各基团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在银胶上的最佳SERS的浓度为10-4mol·L-1,氨基峰在... 报道了S-胸腺嘧啶-L-半胱氨酸的FTIR光谱,及其固态、饱和液态的FT-Raman光谱。通过红外与拉曼光谱的结合,对其分子结构中各基团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在银胶上的最佳SERS的浓度为10-4mol·L-1,氨基峰在酸性条件下增强,羧基峰在碱性条件下增强,而其他基团峰随pH值的改变变化不大。依据SERS作用机理和规律,推测S-胸腺嘧啶-L-半胱氨酸在银胶表面的吸附是通过硫原子、羧基、氨基、胸腺嘧啶环和其中的氮原子与银原子配位,且胸腺嘧啶环是倾斜着与银纳米颗粒相吸附;该吸附模型的建立为拉曼光谱更深入研究PNA、多肽及其他生物分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和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胸腺嘧啶-l-半胱氨酸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吸附
下载PDF
L-丝氨酸与L-天门冬氨酸对羟基磷灰石仿生矿化的影响
7
作者 吴晓光 李毅 +3 位作者 陶红 赵旭 闫秀娟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359,共7页
根据仿生合成原理,以L-丝氨酸(L-Ser)和L-天门冬氨酸(L-Asp)为有机基质,通过气相扩散法制备碳-羟基磷灰石晶体,并在牙釉质片上进行仿生再矿化.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结构... 根据仿生合成原理,以L-丝氨酸(L-Ser)和L-天门冬氨酸(L-Asp)为有机基质,通过气相扩散法制备碳-羟基磷灰石晶体,并在牙釉质片上进行仿生再矿化.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结构,并考察不同浓度氨基酸对中间产物碳酸钙和最终产物羟基磷灰石粉体及牙釉质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浓度对溶液中游离晶体粉末的形貌影响较大,由碳酸钙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具有形貌遗传性,该影响未体现在牙釉质基质上;吸附在牙釉质基质片的氨基酸作为矿化成核位点,通过调节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生长排列方向即可实现原位再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 l-丝氨酸(l-ser) l-天门冬氨酸(l-Asp) 羟基磷灰石 碳酸钙
下载PDF
L-丝氨酸修饰金纳米粒子对铀(Ⅵ)的比色检测
8
作者 马儒超 韩琪胜 +1 位作者 张文龙 周志伟 《江西化工》 201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通过L-丝氨酸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实现对UO2+2进行简单、高效的即时比色检测。UO2+2的检测,可通过肉眼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识别纳米金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实现。吸光度比值(A650/A524)与相对应的UO2+2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最佳... 通过L-丝氨酸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实现对UO2+2进行简单、高效的即时比色检测。UO2+2的检测,可通过肉眼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识别纳米金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实现。吸光度比值(A650/A524)与相对应的UO2+2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最佳条件下(pH 4.0),体系对UO2+2的检出限为6.5×10-5mol/L。这种高效的比色传感器可用于UO2+2的即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l-丝氨酸 比色检测
下载PDF
Synthesis of the Biomimetic Polymer: Aliphatic Diamine and RGDS Modified Poly(d,l-lactic acid) 被引量:6
9
作者 Xu Feng NIU Yuan Liang WANG +2 位作者 Yan Feng LUO Jun PAN Li Xia 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035-1038,共4页
A novel poly(d, /-lactic acid) (PDLLA) based biomimetic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butanediamine and arg-gly-asp-ser (RGDS) peptides onto the backbone of PDLLA, aiming to overcome the ... A novel poly(d, /-lactic acid) (PDLLA) based biomimetic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butanediamine and arg-gly-asp-ser (RGDS) peptides onto the backbone of PDLLA, aiming to overcome the acidity and auto-accelerating degradation of PDLLA during degradation and to improve its biospecif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The synthetic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3C NMR and amino acid analyzer (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d l-lactic acid) maleic anhydride butanediamine arg-gly-asp-ser modification.
下载PDF
榆系4种榆树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中宝 郑奇君 +1 位作者 张赞平 张益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对榆属榆系4个种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榆,2n=2x=28=2m+8sm+12st+6t;裂叶榆,2n=2x=28=2m+8sm+14st+4t;兴山榆,2n=2x=28=2m+4sm+18st+4t;毛榆,... 对榆属榆系4个种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榆,2n=2x=28=2m+8sm+12st+6t;裂叶榆,2n=2x=28=2m+8sm+14st+4t;兴山榆,2n=2x=28=2m+4sm+18st+4t;毛榆,2n=2x=28=2m+2sm+20st+4t。在上述榆树中,除白榆为3A核型外,其他3种均为3B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属 核型 榆树
下载PDF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癞葡萄酶解物进行脱盐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晓晴 顾小红 +1 位作者 汤坚 叶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共5页
通过测定7种树脂对癞葡萄蛋白酶解物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选择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癞葡萄酶解物进行脱盐。结果表明,在酶解物以60 mg/mL、0.5 BV/h流速上样,采用75%乙醇解吸的条件下,酶解物的脱盐率为92.49%,回收率为78.38%;酶解物中... 通过测定7种树脂对癞葡萄蛋白酶解物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选择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癞葡萄酶解物进行脱盐。结果表明,在酶解物以60 mg/mL、0.5 BV/h流速上样,采用75%乙醇解吸的条件下,酶解物的脱盐率为92.49%,回收率为78.38%;酶解物中蛋白的含量从脱盐前的76.67%提高至脱盐后的85.69%。脱盐后的酶解物仍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且降血糖作用较脱盐前稍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 酶解物 大孔吸附树脂 脱盐
下载PDF
超滤分离癞葡萄水溶性降糖活性物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晓晴 顾小红 +1 位作者 汤坚 叶婧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采用超滤法从癞葡萄水提物中初步分离降血糖活性物质。考察了进料流量、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料液质量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超滤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并对超滤后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降血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截留相对分子质... 采用超滤法从癞葡萄水提物中初步分离降血糖活性物质。考察了进料流量、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料液质量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超滤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并对超滤后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降血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中空纤维膜对癞葡萄水提物进行超滤分离的最适工艺条件为:进料流量200 L/h、温度25℃、压力0.10 MPa、料液质量浓度20 g/L。超滤有效地将癞葡萄水提物分成两个组分,其中相对质量较小的组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而相对质量较大的组分不具有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 水提物 超滤 分离 降血糖
下载PDF
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分析及共轭亚麻酸的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傅伟昌 陈尚卫 +2 位作者 顾小红 汤坚 蒋再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柱色谱法测定癞葡萄籽油中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2.64%、0.66%和85.43%。研究发现猪胰脂酶定向水解法及其改进方法不适于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分析;根据RP-HPLC/ESI-MS、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鉴定出癞葡萄... 柱色谱法测定癞葡萄籽油中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2.64%、0.66%和85.43%。研究发现猪胰脂酶定向水解法及其改进方法不适于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分析;根据RP-HPLC/ESI-MS、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鉴定出癞葡萄籽油所含的主要共轭亚麻酸为α-桐酸(9c,11t,13t-C18∶3),次要的2个共轭亚麻酸可能分别为石榴酸(9c,11t,13c-C18∶3)和β-桐酸(9t,11t,13t-C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籽油 脂肪酸 共轭亚麻酸 共轭三烯酸
下载PDF
丝氨酸组酰胺对5′-pTpTpCp-3′片段切割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华鼐 王炳峰 +1 位作者 孙命 张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66-1569,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丝氨酸组酰胺切割5′-pTpTpCp-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得到了两者之间形成多氢键作用的有效分子识别模型以及相关分子结构参数.从理论上解释了丝氨酸组酰胺对5′-pTpTpCp-3′切割的水解机理.
关键词 丝氨酸组酰胺 5′-pTpTpCp-3′片段 切割作用机理
下载PDF
水溶性癞葡萄降血糖多肽MC2-1-5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晓晴 顾小红 +1 位作者 汤坚 蒋再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819-9821,共3页
以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为筛选指标,通过超滤、凝胶色谱、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癞葡萄中起降血糖作用的多肽MC 2-1-5。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得该降血糖多肽相对分子量为3 405.517 4 Da。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肽... 以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为筛选指标,通过超滤、凝胶色谱、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癞葡萄中起降血糖作用的多肽MC 2-1-5。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得该降血糖多肽相对分子量为3 405.517 4 Da。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肽在以2mg/kg剂量灌胃给予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时,小鼠的血糖值在灌胃2和4 h后较相应的初始血糖值降低61.70%和6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 降糖活性 糖尿病
下载PDF
癞葡萄籽油的特异甘油三酯的酶法酯交换制备
16
作者 傅伟昌 陈尚卫 +2 位作者 顾小红 汤坚 蒋再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7,共4页
采用癞葡萄籽油(MCVO)或桐油和硬脂酸甲酯作为底物,在Lipozyme TL.IM的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Sn-1,3-二硬脂酸-2-共轭亚麻酸甘油酯(SCLnS)。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的酶法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在无溶剂体系里,硬脂酸甲... 采用癞葡萄籽油(MCVO)或桐油和硬脂酸甲酯作为底物,在Lipozyme TL.IM的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Sn-1,3-二硬脂酸-2-共轭亚麻酸甘油酯(SCLnS)。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的酶法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在无溶剂体系里,硬脂酸甲酯4.92 g(以2 g MCVO为底物),酶量为底物质量的20%,搅拌速度204 r/min,反应温度52.4℃,反应时间4 h,得到SCLnS含量的理论值为20.03%;以MCVO为原料,实际得到SCLnS含量为19.73%;以桐油为原料,实际得到SCLnS含量为1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籽油 共轭亚麻酸 甘油三酯
下载PDF
黑榆系4种榆树的核型研究
17
作者 张赞平 黎中宝 《河南科学》 1996年第4期434-438,共5页
首次报道了中国产的榆属黑榆系4种1变种的核型。结果如下:黑榆2n=2x=28=2m+2sm+24st;春榆2n=2x=28=2m+2sm+24st;红果榆2n=2x=28+2B=2m+6sm+20st+2B;多脉榆2... 首次报道了中国产的榆属黑榆系4种1变种的核型。结果如下:黑榆2n=2x=28=2m+2sm+24st;春榆2n=2x=28=2m+2sm+24st;红果榆2n=2x=28+2B=2m+6sm+20st+2B;多脉榆2n=2x=28+1B=2m+10sm+12st+4t+1B;榆2n=2x=28+1B=2m+4sm+16st+6t+1B。在上述榆树中,除榆为3A核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属 黑榆系 核型 春榆 红果榆 多脉榆
下载PDF
癞葡萄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18
作者 赵明禹 陶冠军 +2 位作者 顾小红 汤坚 蒋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分别使用AB-8大孔树脂、C18填料柱,从癞葡萄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癞葡萄皂苷,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后使用质谱、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出一种皂苷,经测定,该皂苷的纯度为95.7... 分别使用AB-8大孔树脂、C18填料柱,从癞葡萄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癞葡萄皂苷,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后使用质谱、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出一种皂苷,经测定,该皂苷的纯度为95.70%,结构鉴定为葫芦烷-5-烯-3β,22,23,24,25-四羟基-3-O-3--βD-吡喃葡萄糖(1→6)-D-吡喃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葡萄 皂苷 纯化 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
下载PDF
Efficacy of a novel endotoxin adsorber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ber immobilized with L-serine ligand on septic pigs 被引量:3
19
作者 Jian-ping GAO Man HUANG +3 位作者 Ning LI Peng-fei WANG Huan-lin CHEN Qiu-ping X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64-272,共9页
A novel adsorber,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atrix immobilized with L-serine ligand (PVDF-Ser),was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evaluate its safety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septic pigs by extracorporeal hemoperfu... A novel adsorber,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atrix immobilized with L-serine ligand (PVDF-Ser),was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evaluate its safety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septic pigs by extracorporeal hemoperfusion.Endotoxin adsorption efficiency (EAE) of the adsorber was firstly measured in vitro.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dur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were then evaluated.One half of 16 pigs receiving lipopolysaccharide (Escherichia coli O111:B4,5 μg/kg) intravenously in 1 h were consecutively treated by hemoperfusion with the new adsorber for 2 h.The changes of circulating endotoxin and certain cytokines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were analyzed.The 72 h-survival rate was assessed eventually.EAE reached 46.3% (100 EU/ml in 80 ml calf serum) after 2 hcirculation.No deleterious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in the process.The plasma endotoxin,interleukin-6 (IL-6),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levels were decreased during the hemoperfusion.Arterial oxygenation was also improved during and after the process.Furthermore,the survival time was significantly extended (>72 h vs.47.5 h for median survival time).The novel product PVDF-Ser could adsorb endotoxin with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Early use of extracorporeal hemoperfusion with the new adsorber could reduce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endotoxin,IL-6,and TNF-α,besides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consequent 72 h-survival rate of the septic pigs.Endotoxin removal strategy with blood purification using the new adsorber renders a potential promising future in sepsis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ENDOTOXIN Adsorpti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atrix immobilized with l-serine ligand (PVDF-ser) HEMOPERFUSION Pig
原文传递
蒲种壳多糖的免疫药理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洁 张玉琴 +3 位作者 丛笑 赵武述 陈玉武 薛智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S1期254-256,共3页
蒲种壳多糖(LSCP)含有14.1%的蛋白质和81%的多糖,其糖类由鼠李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牛乳糖和已糖醛酸组成。LSCP有使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凝集和有丝分裂的活性;有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正常小鼠口服13CP后,脾脏白细... 蒲种壳多糖(LSCP)含有14.1%的蛋白质和81%的多糖,其糖类由鼠李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牛乳糖和已糖醛酸组成。LSCP有使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凝集和有丝分裂的活性;有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正常小鼠口服13CP后,脾脏白细胞增多、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提高。口服LSCP可部分地拮抗环磷酰胺降低白细胞数和IL-2产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种壳 多糖 有丝分裂 免疫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