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呱仑酸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占辉 刘庆彬 +1 位作者 薄海静 郭秀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呱仑酸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在InertsilCN - 3柱上 ,以磷酸盐缓冲液 (pH =7) -乙腈 (5 0∶5 0 )为流动相 ,于 2 90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 0mL·min-1。结果 :呱仑酸钠的浓度在1 0~... 目的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呱仑酸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在InertsilCN - 3柱上 ,以磷酸盐缓冲液 (pH =7) -乙腈 (5 0∶5 0 )为流动相 ,于 2 90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 0mL·min-1。结果 :呱仑酸钠的浓度在1 0~ 6 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 :A =6 2 0 0× 10 5C +6 374× 10 4 ,r =0 9996。精密度试验RSD =0 2 9% (n =6 ) ,最低检出限为 0 2 4ng。有关物质可检出 2个杂质。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呱仑酸钠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抗溃疡药
下载PDF
薁磺酸钠结构确证的波谱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杰 张林军 +3 位作者 王民昌 王琼 杜娇娇 朱婉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一维(1 H、13 C)和二维(1 H-1 H COSY、HMQC、HMBC)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对薁磺酸钠进行结构确证。对所有的1 H-NMR和13 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吸收光谱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并详细分析了薁磺酸... 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一维(1 H、13 C)和二维(1 H-1 H COSY、HMQC、HMBC)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对薁磺酸钠进行结构确证。对所有的1 H-NMR和13 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吸收光谱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并详细分析了薁磺酸钠质谱图中主要碎片离子的裂解途径,还对样品进行了差热和热重分析。以上研究结果确证了薁磺酸钠的分子结构,并确证其经验分子式为C15H17NaO3S·1/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学 薁磺酸钠 波谱特征 分子结构确证
下载PDF
呱仑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占辉 刘庆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7-158,共2页
以愈创为原料 ,用二烷·三氧化硫加合物 (D.S.试剂 )作磺化剂合成呱仑酸钠 ,总收率 71% ,产品纯度在99.5 %以上。
关键词 呱仑酸钠 合成 愈创Yu 二恶烷 三氧化硫试剂
下载PDF
麦滋林-S颗粒中薁磺酸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占辉 薛彦敏 陈洪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73-74,77,共3页
对麦滋林 S颗粒中的磺酸钠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以水为溶剂 ,测定波长为 5 6 8nm ,该方法在 40~ 480 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 ,相关系数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 46 % ,RSD为 1 0 9% ,测定结果与HPLC法一致 .方法简便、省时 ,... 对麦滋林 S颗粒中的磺酸钠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以水为溶剂 ,测定波长为 5 6 8nm ,该方法在 40~ 480 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 ,相关系数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 46 % ,RSD为 1 0 9% ,测定结果与HPLC法一致 .方法简便、省时 ,结果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麦滋林-Si Ao磺酸钠 测定 胃炎 胃溃疡 药物
下载PDF
黏膜保护剂预防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邬芳玉 雷东明 +1 位作者 张克勤 李涛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黏膜保护剂修复糜烂面的疗效,探索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均接受EVL,术后予生长抑素降门脉压3d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14d。观察1组56例... 目的通过分析黏膜保护剂修复糜烂面的疗效,探索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均接受EVL,术后予生长抑素降门脉压3d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14d。观察1组56例患者在术后2d开始服L-谷氨酰呱仑酸钠颗粒,观察2组服磷酸铝凝胶,对照组不服用任何黏膜保护剂。结果两观察组的(治愈+好转)率及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均较对照组高,而两观察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黏膜保护剂对EVL后糜烂面的修复有显著疗效,对早期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呱仑酸钠颗粒 磷酸铝凝胶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糜烂面 早期再出血
下载PDF
呱仑酸钠血药浓度HPLC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怡 张丹 +1 位作者 曾经泽 邓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9-323,共5页
目的 :建立水溶性药物呱仑酸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内标 ,在比较了固相萃取、离子对萃取及沉淀蛋白 -脱水法等 3种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沉淀蛋白 -脱水法预处理兔血浆样品 ,分析柱为 μBond... 目的 :建立水溶性药物呱仑酸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内标 ,在比较了固相萃取、离子对萃取及沉淀蛋白 -脱水法等 3种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沉淀蛋白 -脱水法预处理兔血浆样品 ,分析柱为 μBondapakC18柱 (2 5 0mm× 4 6mm ,10 μm) ,流动相为 pH 7 0的 0 0 1mol·L-1磷酸盐缓冲液 -甲醇 (5 0∶5 0 ) ,流速1mL·min-1,在 2 93nm波长处检测 ,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 0 1~ 10 0mg·L-1(r=0 9997) ,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2mg·L-1(S/N >3) ,萃取回收率在 79 5 %~ 86 4% (n =5 ) ,分析方法回收率在 93 1%~ 95 5 % (n =5 ) ,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 1 2 %~ 1 8%和 1 9%~ 3 1% (n =5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呱仑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离子对萃取 沉淀蛋白-脱水法 药代动力学 抗溃疡药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麦滋林减轻儿童应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娟 黄秒 董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商品名:麦滋林)减轻小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时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150例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在静脉... 目的观察应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商品名:麦滋林)减轻小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时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150例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在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前10~15 min予口服蒙脱石散(商品名:思密达),B组患者在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前10~15 min予口服麦滋林,C组患者均直接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比较三组患者消化道阳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A组消化道阳性症状发生率12.00%、B组消化道阳性症状发生率8.00%均低于C组的3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消化道阳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前服用麦滋林均可有效保护胃肠道,与服用思密达疗效相当,可以大大减少该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后的胃肠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红霉素 胃肠道反应
下载PDF
HPLC法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速崩片中L-谷氨酰胺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一 潘永泉 《中国药事》 CAS 2007年第5期330-331,共2页
建立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速崩片中L-谷氨酰胺组分的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TMC18;流动相:乙腈-辛烷磺酸钠溶液(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L-谷氨酰胺在0.1-1.0 mg·mL... 建立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速崩片中L-谷氨酰胺组分的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TMC18;流动相:乙腈-辛烷磺酸钠溶液(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L-谷氨酰胺在0.1-1.0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7%(n=9)。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更好地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速崩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对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对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下胃黏膜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呕吐、腹痛、黑便、呕血、恶心、反酸、腹胀、口臭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晕、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能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L-谷氨酰胺 消化性溃疡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燕滨 倪晓龙 郑相如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5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L-谷氨酰胺呱仑... 目的探究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联合奥美拉唑)及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溃疡复发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血清血小板积压(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通过采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提升疾病疗效,明显改善疾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溃疡复发率,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奥美拉唑
下载PDF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云良 黎德庆 陈建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74例,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观察组,每组37例。另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74例,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观察组,每组37例。另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ELISA法检测IL-2、IL-6、TNF-α表达。[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67±1.32)d、(6.43±1.61)d和(14.92±3.55)d,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12±0.56)d、(4.24±1.05)d和(9.47±2.42)d(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IL-2、IL-6、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对IL-2、IL-6、TNF-α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4%(P〈0.05)。[结论]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可以显著抑制SAP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洁 左利民 +3 位作者 王智亮 姜威 任连杰 山广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2种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柱为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硼砂缓冲液(p H=9.22),样品缓冲液为4 mmol/L硼酸缓冲液(p H=6.97),温度为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2种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柱为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硼砂缓冲液(p H=9.22),样品缓冲液为4 mmol/L硼酸缓冲液(p H=6.97),温度为20℃;进样方式为压力进样,进样压力为0.5 psi,进样时间为5 s,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L-谷氨酰胺和呱仑酸钠质量浓度分别在0.332 5-~13.30 mg/ml(r=0.999 3)和1.00-40.0μg/ml(r=0.998 3)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2.8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3%(RSD=4.50%,n=9)和100.03%(RSD=4.9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性高,可用于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L-谷氨酰胺 呱仑酸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离子迁移谱法快速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
13
作者 耿志旺 杨永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离子迁移谱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迁移谱正模式测定L-谷氨酰胺含量,电离源电压3 k V;呱仑酸钠测定时为负模式,电离源电压2.6 k V;迁移管电压均为8 k V,电离源和迁移管温度均为...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离子迁移谱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迁移谱正模式测定L-谷氨酰胺含量,电离源电压3 k V;呱仑酸钠测定时为负模式,电离源电压2.6 k V;迁移管电压均为8 k V,电离源和迁移管温度均为180℃。结果:L-谷氨酰胺和呱仑酸钠质量浓度均在10∽20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2和0.997 4;定量限分别为10μg·m L-1和6μg·m L-1;L-谷氨酰和呱仑酸钠胺高、中、低3个浓度平均回收率均在97%∽103%之间。每批样品连续测定6次,L-谷氨酰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4%、101.0%和98.8%,RSD分别为2.2%、2.2%和2.3%;呱仑酸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7%、101.7%和99.1%,RSD分别为2.7%、2.3%和2.7%。结论:离子迁移法适用于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L-谷氨酰胺 呱仑酸钠 电喷雾 含量快速分析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L-谷氨酰胺和呱仑酸钠的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帆 罗域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L-谷氨酰胺和呱仑酸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5%癸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2.6)(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L-...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L-谷氨酰胺和呱仑酸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5%癸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2.6)(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L-谷氨酰胺的线性范围为248.2~2233.8μg·mL-1,呱仑酸钠的线性范围为0.892~8.028μg.mL-1,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0.9%和1.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9.6%。结论:本方法同时测定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中2种组分的含量,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L-谷氨酰胺 呱仑酸钠
原文传递
麦滋林颗粒中呱仑酸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晋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931-931,88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麦滋林颗粒中呱仑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350:650:2)用磷酸调pH至7.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3nm。结...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麦滋林颗粒中呱仑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350:650:2)用磷酸调pH至7.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3nm。结果呱仑酸钠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2~78μ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麦滋林颗粒中呱仑酸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滋林颗粒 呱仑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养胃舒颗粒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小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2603-2607,共5页
目的探讨养胃舒颗粒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渭南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L-谷氨酰胺呱... 目的探讨养胃舒颗粒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渭南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0.67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胃舒颗粒,10 g/次,2次/d。两组均经过4周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P根除率、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25%、97.92%,对照组和治疗组的HP清除率分别是72.92%、91.67%,两组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痛评分、腹胀评分、反酸嗳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溃疡痛评分、腹胀评分、反酸嗳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但VEG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P-9、HMGB1、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肾上腺髓质素(AM)、胃泌素(GAS)水平均降低,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水平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M、GAS低于对照组,但CGRP、SS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舒颗粒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舒颗粒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 消化性溃疡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肾上腺髓质素 胃泌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生长抑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