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Continuous Mappings in L-Topological Space
1
作者 Najah A. AlSaedi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24年第5期333-353,共21页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d study the notion of HB-closed sets in L-topological space. Then, HB-convergence theory for L-molecular nets and L-ideals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HB-closedness. Finally, we give a new...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d study the notion of HB-closed sets in L-topological space. Then, HB-convergence theory for L-molecular nets and L-ideals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HB-closedness. Finally, we give a new definition of fuzzy H-continuous [1] which is called HB-continuity on the basis of the notion of H-bounded L-subsets in L-topological space. Then we give characterizations and properties by making use of HB-converges theory of L-molecular nets and L-ide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opological Space HB-Closed Set H-Bounded Set HB-Continuous Mappings HB-Convergence l-molecular Nets L-Ideals
下载PDF
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的特异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陈静 饶刚顺 +4 位作者 刘婉卿 李惠芬 杨义强 徐鹏 王重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目的】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和Pita是对华南稻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对水稻的稻瘟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开发一套高效的鉴定方法有利于提高水稻抗病品种培育效率。【方法】根据高抗稻瘟病品种‘黄广油占’与高... 【目的】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和Pita是对华南稻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对水稻的稻瘟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开发一套高效的鉴定方法有利于提高水稻抗病品种培育效率。【方法】根据高抗稻瘟病品种‘黄广油占’与高感稻瘟病品种‘广陆矮4号’在Pi2基因的第787位、第788位密码子上的变异GCA GGA/GTG TTA,以及高抗稻瘟病国际稻种质资源Tetep与高感稻瘟病地方种质资源丽江新团黑谷在Pita基因第6 640位碱基上的变异G/T,基于竞争性等位基因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技术原理,开发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开发了两个抗稻瘟病基因Pi2和Pita的功能位点KASP标记(W-Pi2、W-Pita),利用标记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稻、香稻、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检测,筛选出抗性品种19个,其中单个基因检测为抗病等位基因型的水稻品种有13个,两个基因均为抗病等位基因型的品种有6个,比较两个标记结果,Pi2抗性等位基因在育成品种中的频率高于Pita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综合所有结果,表明2个标记可在早期(种子或苗期)检测育种材料抗稻瘟病基因Pi2和Pita的等位基因型,无需将育种材料种植到病圃鉴定即可筛选出抗病单株。【结论】利用开发的KASP功能分子标记W-Pi2、W-Pita能够较好区分不同抗性的水稻亲本品种,可清楚区分水稻育种材料间不同的等位基因型,对育种材料进行准确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2 Pita 分子标记 KASP
下载PDF
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
作者 雷建军 陈长明 +7 位作者 朱张生 郑婕 吴昊 肖艳辉 蒋园园 原远 陈国菊 曹必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18,共18页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化学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为害,但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病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是将来取得突破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辣椒抗病分子育种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抗病分子机理取得一系列成果。分子育种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首先必须找到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分为基因标记、构建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获得的标记以及通过大量材料测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的标记;二是基因工程育种,前提是分离获得抗病基因,然后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经济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中,或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基因沉默技术使负向调控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性。该文从辣椒抗病性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辣椒抗病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辣椒种质(抗病毒病、抗青枯病和抗疫病)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并对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抗病分子机理 转基因
下载PDF
辣椒种质资源PMMoV抗性基因检测与抗性鉴定
4
作者 陈建分 曹振木 +6 位作者 秦于玲 申龙斌 刘维侠 朱丹 吴怡婷 刘子记 王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90,共9页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报道的PMMoV包括P_(0)、P_(1)、P_(1,2)、P_(1,2,3)、P_(1,2,3,4)五种致病型。辣椒轻斑驳病毒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报道的PMMoV包括P_(0)、P_(1)、P_(1,2)、P_(1,2,3)、P_(1,2,3,4)五种致病型。辣椒轻斑驳病毒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开展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毒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明确了感染海南儋州辣椒种质资源圃的PMMoV为P_(1,2)致病型,为了筛选抗PMMoV的辣椒种质资源,以110份种质为材料,利用已报道的与L^(3)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辣椒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1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46份辣椒种质含有与L^(3)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含有抗性分子标记的46份辣椒种质接种PMMoV P_(1,2)致病型进行抗性鉴定。接种5 d后调查局部症状,接种20 d后调查系统症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的辣椒种质在抗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各种质的病情指数在8.86~60.00之间,对PMMoV P_(1,2)致病型表现高抗(HR)的种质为CF19-34m和19FB6-1;表现抗病(R)的种质为CCJ93-1;表现中抗(MR)的种质包括17YB32、17SCa28m、15SM39-2、14SM555×14SM1、14SM567-2、14SM526-1、14SM565-1、14SM502-1、14SM519-1、14SM504m、14SM503m、14SM519-3、14SM518-2、14SM519-2、CCJ52-1等34份;表现感病(S)的种质包括14SM514m、CCJ22-1、CCJ113-2、CCJ135-1、CCJ157-1、L537-1m、L545、CCJ87-2、CCJ133-1,获得的高抗、抗病、中抗种质占总鉴定材料的80.43%。本研究结果为创制抗辣椒轻斑驳病毒种质资源和培育抗性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PMMoV 分子标记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系621R硼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
5
作者 邱收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3,共7页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方法,将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导入621R中,选育出拥有621R遗传背景并携带有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621R^(NIP5;1A3),并在此基础上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G430A配制了杂交种。利用水培和不同土质土壤栽培试验对621R和621R^(NIP5;1A3)及其杂种进行相关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杂交种对硼的利用效率有明显提升。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改良杂交种在生物量、株高、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上有显著优势。本研究结果对油菜硼高效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硼高效利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回交育种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新疆野生黄花苜蓿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杜雨 于秀明 +3 位作者 汪鹏 李倩 王玉祥 张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揭示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SLAF-seq技术对材料进行SNP开发。结果显示,材料测序平均Q30值为96.32%,平均GC值为37.99%。研究共开发了376 641个SLAF标签,多态性SLAF标签119 331个;SNP平均完整性为24.77%,平均杂合率5.53... 为揭示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SLAF-seq技术对材料进行SNP开发。结果显示,材料测序平均Q30值为96.32%,平均GC值为37.99%。研究共开发了376 641个SLAF标签,多态性SLAF标签119 331个;SNP平均完整性为24.77%,平均杂合率5.53%。供试新疆野生黄花苜蓿品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和Shnnon Wiener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80、1.594、0.220、0.117和0.327。研究表明,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7类,PCA将材料分为3类,但样品的来源为同一个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SLAF-seq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分析 亲缘关系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香青兰保护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吴鹏 杨占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1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对于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NCBI、CNKI找出香青兰有效成分,使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香青兰的有效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搜索与...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对于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NCBI、CNKI找出香青兰有效成分,使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香青兰的有效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搜索与脑卒中(cerebral stroke)相关靶基因,构建维恩图筛选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图并可视化,利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网络互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分析。结果:通过查找文献共找出香青兰有效成分23个,对应的靶点有1682个,主要分子有NADPH氧化酶4(NOX4)、黄嘌呤氧化脱氢酶(XDH)、髓过氧化物酶(MPO)等;通过PPI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57个;GO富集分析显示涉及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443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04个、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66个;KEGG结果显示共涉及信号通路有143个,其中主要有癌症通路(hsa05200: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信号通路(hsa04151:PI3K-Aktsignaling pathway)、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hsa05022: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青兰可通过多种靶点、通路等治疗脑卒中,为进一步科学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水稻株型的遗传基础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得正 付惠仙 +4 位作者 肖素勤 雷凌云 李天时 程在全 刘丽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高产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水稻株型对水稻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基因层面上解析水稻株型的形成机理是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理想株型的前提和条件。从理想株型的概念、叶片形态和穗部性状、水稻株型的重要激素调控机制、株型相... 高产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水稻株型对水稻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基因层面上解析水稻株型的形成机理是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理想株型的前提和条件。从理想株型的概念、叶片形态和穗部性状、水稻株型的重要激素调控机制、株型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水稻株型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通过株型改良提高水稻产量及培育超高产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激素调控 遗传基础 分子调控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及二级结构的维吾尔族药材孜然及其混伪品鉴别
9
作者 地力努尔·吐尔逊江 程波 何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建立维吾尔族药材孜然及其混伪品小茴香、芫荽子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提取38批孜然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总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进...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建立维吾尔族药材孜然及其混伪品小茴香、芫荽子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提取38批孜然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总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利用MEGA软件分析序列特征,计算种内、属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预测其ITS2二级结构。结果:孜然药材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A1,序列长度均为226 bp,鸟嘌呤(G)+胞嘧啶(C)占比为47.79%~48.23%;小茴香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B1,序列长度均为224~227 bp,G+C占比为53.30%~55.36%;芫荽子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C1,序列长度均为220~227 bp,G+C占比为56.82%~56.83%。孜然的种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属间遗传距离。二级结构表明,孜然及其混伪品螺旋区的茎环大小、数目、位置及螺旋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地鉴别孜然及其混伪品药材,为保障孜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内转录间隔区2 二级结构 分子鉴别
下载PDF
三色旋花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10
作者 李雨欣 祝东荣 +6 位作者 张熙晗 祁天姿 顾金萍 林斌 陆天琦 王雯丽 范博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三色旋花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ctadecylsilyl,ODS)反相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 目的:研究三色旋花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ctadecylsilyl,ODS)反相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所分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从三色旋花种子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α-亚油酸(1)、1-亚油酸甘油酯(2)、N-亚油酸乙醇胺(3)、咖啡酸乙酯(4)、5-hydroxy-3,4-dimethy-5-pentyl-2(5H)-furanone(5)、东莨菪素(6)、3-吲哚甲醛(7)、methyl dioxindole-3-acetate(8)、ethyl dioxindole-3-acetate(9)、coixspirolactam B(10)、coixspirolactam C(11)。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4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而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并能与iNOS和COX-2蛋白结合,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结论:化合物2~5和7~11为首次从旋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植物三色旋花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旋花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鸭跖草治疗高热惊厥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赵栋礼 李姿柔 +3 位作者 闫佳浩 武薇 崔晓燕 于永洲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鸭跖草治疗高热惊厥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the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提取鸭跖草的有效成分并提取相关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鸭跖草治疗高热惊厥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the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提取鸭跖草的有效成分并提取相关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高热惊厥疾病靶点。运用Uniport将蛋白与基因symbol转换,通过Darw venn diagram平台得出venn图及药物成分与疾病的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及“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网络,采用在线分析平台DAVID v6.8对关键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利用软件R x644.0.2及绘图包ggplot2绘制KEGG信号通路和GO富集分析图。利用AutoDockTools 1.5.7,Pymol 2.0.1和Openbable3.1.1软件完成分子对接。结果:鸭跖草主要有效成分8种,对应靶点140个,疾病靶点2210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4个,GO富集分析得到262条目(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67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鸭跖草的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3QXY,1GFW和2K7W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高热惊厥作用。结论:鸭跖草中的黄酮、β-谷甾醇和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等成分可与高热惊厥疾病靶点稳定结合并且结合能力强于临床上用于治疗高热惊厥的苯巴比妥,鸭跖草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高热惊厥,本研究为鸭跖草用于高热惊厥治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高热惊厥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萱草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亚娇 张世杰 +3 位作者 栾东涛 秦巧平 张志国 许瑾 《应用技术学报》 202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萱草属植物因其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家庭园艺、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利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观赏花卉。对萱草属植物国内外育种概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和分子育种这3种当前萱草育种主要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萱草属植物因其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家庭园艺、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利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观赏花卉。对萱草属植物国内外育种概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和分子育种这3种当前萱草育种主要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并对萱草属植物育种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对萱草主要育种目标集中在抗病、抗虫、花期、花型、花色和花香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属 种质资源 杂交育种 倍性育种 分子育种
下载PDF
番石榴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雪花 赖多 +3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匡石滋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1期39-47,共9页
为研究59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绘制指纹图谱。以番石榴为试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GMA聚类分析方法,绘制番石榴DNA指纹图谱。利用筛选获得的10条ISSR核心引物对59份番石榴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2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 为研究59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绘制指纹图谱。以番石榴为试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GMA聚类分析方法,绘制番石榴DNA指纹图谱。利用筛选获得的10条ISSR核心引物对59份番石榴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2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3条,多态率为89.68%。通过UPGMA聚类分析得知,59份供试番石榴种质资源样品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根据遗传距离的远近,可将59份种质资源分成4组,第1组包含种质34份,第2组包含种质6份,第3组包含种质18份,编号C26‘草莓’番石榴样品单独为第4组。成功构建了59份番石榴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I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DNA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形态标记与SRAP标记的莱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媛贞 黄强 +5 位作者 叶新如 陈芝 黄枝 陈海玲 颜墩炜 薛珠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明莱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莱豆种质资源优良基因深度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形态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对22份莱豆资源的26个数量性状和18个质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筛选出的28对S... [目的]探明莱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莱豆种质资源优良基因深度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形态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对22份莱豆资源的26个数量性状和18个质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筛选出的28对SRAP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158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77.75%。两种标记方法聚类结果显示,根据莱豆荚果大小可以将22份莱豆资源分为三大类群体。其中,“上横山10-2-6”和“下横山10-3-3”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可能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结论]22份莱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形态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两种聚类方法基本支持根据荚果大小划分莱豆资源,为莱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豆 形态标记 SRA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深圳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的发生及鉴定
15
作者 陈晓琴 李平东 +8 位作者 杨蕉旭 温凯 张萌娜 郑小玲 阮用颖 岳鑫璐 江民宝 殷祥语 孟子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2,共5页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Choreutis emplecta(Turner))。调查其寄主植物、发生及为害情况,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黄金榕,在小叶榕、垂叶榕和金钱榕上有零星发生;4—11月均可见该虫幼虫,9月幼虫虫口密度稍高,4—5月、8—9月和11月可见该虫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蛾科 交织桑舞蛾 榕属植物 分子鉴定 线粒体COⅠ基因
下载PDF
L-蛋氨酸对预腐蚀Q235碳钢缓蚀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孙海礁 张江江 +3 位作者 龙武 郭玉洁 赖南君 朱元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3-2070,共8页
采用失重法、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预腐蚀对L-蛋氨酸在60℃、1M的HCl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影响和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预腐蚀作用降低了L-蛋氨酸对Q235碳钢缓蚀作用,缓蚀率下降15%。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 采用失重法、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预腐蚀对L-蛋氨酸在60℃、1M的HCl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影响和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预腐蚀作用降低了L-蛋氨酸对Q235碳钢缓蚀作用,缓蚀率下降15%。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羧基上的氧原子带有明显的负电荷能够吸附到金属表面形成缓蚀剂膜,发挥缓蚀作用,为成膜缓蚀机理。L-蛋氨酸在没有预腐蚀的Q235碳钢表面吸附分子数为24时,缓蚀剂膜最致密。而L-蛋氨酸在预腐蚀后的Q235碳钢表面吸附时的吸附能显著降低,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分布密度也明显下降,这很好解释了预腐蚀作用降低了缓蚀剂缓蚀率的实验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缓蚀剂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腐蚀 分子动力学模拟 L-蛋氨酸 缓蚀性能
下载PDF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杧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17
作者 唐玉娟 罗世杏 +6 位作者 黄国弟 宋恩亮 李日旺 赵英 张宇 莫永龙 唐莹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92-2304,共13页
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杧果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保护和利用杧果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TP-M13-SSR标记对杧果种质资源保护广西创新基地圃内保存的145份杧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 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杧果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保护和利用杧果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TP-M13-SSR标记对杧果种质资源保护广西创新基地圃内保存的145份杧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表明:12对引物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3.2838、平均观察杂合度(H_(o))为0.5858、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6725、平均Shannon指数(I)为1.3383、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N_(a))为0.6702、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布范围在0.5036~0.7827之间,平均值为0.6396,所有引物为高度多态性位点,说明TP-M13-SSR荧光引物可以为杧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研究数据;145份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5676~1.000,平均为0.7417,其中爱文与印度杧1号遗传相似性系数为1.000,扁桃杧田阳20-2与大头香杧、扁桃杧田阳20-2与硕帅杧、金煌杧与桂热杧10-1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均为0.5676;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60时,145份种质分为2个类群,I类群包括108份杧果和20份扁桃,种质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8.9%,Ⅱ类群包括17份材料,全部为扁桃。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330时,I类群可进一步分为5个亚群,其中I-1和I-3亚群种质数量最多,占所有杧果的91.92%,UPGMA聚类分析表明扁桃未严格按照种属关系聚在一起,杧果的整体聚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基本一致;对145份材料的扩增产物进行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获得指纹图谱,采用数字和字母相结合的编码方式获得分子身份证,通过分子身份证进行种质鉴定,每一对引物可平均区分12.4份种质,鉴定率明显高于前人研究,表明TP-M13-SSR检测技术比目前广泛采用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在杧果种质鉴定上更具优势。本研究结果为杧果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TP-M13-SSR 遗传多样性 分子身份证
下载PDF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分子变异检测及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硕谦 叶洁连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279-287,共9页
咖啡碱是茶树叶片中的重要化学成分,影响茶叶滋味等品质形成,同时还具有重要药理功能。因此,咖啡碱含量是茶树品种选育的重要考察指标。为提高茶树品种选育效率,实现早期鉴定的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鉴定了‘铁观音’茶... 咖啡碱是茶树叶片中的重要化学成分,影响茶叶滋味等品质形成,同时还具有重要药理功能。因此,咖啡碱含量是茶树品种选育的重要考察指标。为提高茶树品种选育效率,实现早期鉴定的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鉴定了‘铁观音’茶树参考基因组中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序列,然后基于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TGY007486),通过基因组DNA测序检测了59份具有不同咖啡碱水平的‘黄金茶’群体样本,获得各样本的分子变异数据,最后对变异位点的基因型与咖啡碱含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与咖啡碱含量显著相关的变异位点及其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茶树咖啡碱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开发奠定了基础,为茶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咖啡碱靶向的茶树新品种选育进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咖啡碱 合成酶基因 分子变异 基因型
下载PDF
辣蓼治疗胃溃疡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菲菲 赵雅媚 +2 位作者 陈邦培 牛海艳 任守忠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期11-14,25,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辣蓼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挖掘,筛选辣蓼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DisGeNet获取胃溃疡的作用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导入Ve...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辣蓼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挖掘,筛选辣蓼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DisGeNet获取胃溃疡的作用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导入Venny2.1进行映射取交集,获取辣蓼和胃溃疡交集靶点;通过STRING获取交集靶点的PPI关系,使用Cytoscape3.7.2构建PPI相互作用网络,以大于degree值中位数2倍为标准,筛选关键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http://www.bioinformatics.com.cn/)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结果辣蓼的活性成分有16个,交集靶点有152个;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共有29个。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表明,辣蓼中的槲皮素、芦丁、黄芩苷等成分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物质基础,可能通过作用于关键靶点来参与调控PI3K/Akt、低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等通路,达到治疗胃溃疡的作用。结论辣蓼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本文可为辣蓼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辣蓼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王超 付瑞嘉 +3 位作者 乐世俊 徐顶巧 陈艳琰 唐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17-3327,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等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共有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功效”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蓍草干预疾病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活性成分。结果:蓍草发挥传统功效的活性成分26个和相关靶点247个。网络拓扑分析发现,蓍草主要通过作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3(CASP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及相关通路发挥功效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PTGS2、TNF、CASP3等核心靶点均能稳定结合。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结论:本研究基于蓍草“解毒利湿”的传统功效,针对其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尿道炎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蓍草可能通过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作用多个靶点和通路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阐释蓍草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传统功效 抗炎 抗氧化 扁桃体炎 细菌性痢疾 尿道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