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L-P法的块系岩体摆型波与准共振机理分析
1
作者 徐天涵 崔海涛 +3 位作者 邓勇 邢灏喆 李超 纪玉国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块系岩体中摆型波具有非线性特征,导致难以解释其频谱特征及准共振现象机理。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考虑三次项的摆型波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改进的L-P法与振型叠加法,求得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试验观测到块系... 块系岩体中摆型波具有非线性特征,导致难以解释其频谱特征及准共振现象机理。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考虑三次项的摆型波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改进的L-P法与振型叠加法,求得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试验观测到块系岩体摆型波的非线性现象机理。结果表明,块体系统振动频率可表示为输入能量的高次多项式,随能量增大振动频率呈非单调变化;各谐振频率之间的比例与系统构造有关,近似满足√2的整数倍比例关系。通过建立摆型波的层次构造模型,得出准共振是摆型波在不同尺度块体之间跃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型波 强非线性 改进l-p 块系岩体 准共振
下载PDF
基于修正L-P模型的轮毂轴承载荷分布与弯曲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棻 唐洁 +3 位作者 赵又群 李剑垒 臧利国 陈宇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8-906,共9页
以第三代轮毂轴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弯矩作用下滚动体与内滚道、外滚道的接触变形与接触载荷,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接触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轮毂轴承内部接触载荷和接触角的周向分布规律。在轮毂轴承内部载荷分布的一次修正... 以第三代轮毂轴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弯矩作用下滚动体与内滚道、外滚道的接触变形与接触载荷,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接触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轮毂轴承内部接触载荷和接触角的周向分布规律。在轮毂轴承内部载荷分布的一次修正基础上,考虑不同位置角的滚道材料和滚动体的接触疲劳,利用乘积定律进行统计处理,得到了第三代轮毂轴承疲劳寿命的修正L-P模型。结合ISO281—2007寿命修正计算方法,针对润滑现象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了经过润滑修正的第三代轮毂轴承疲劳寿命模型。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了轴承的弯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疲劳寿命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轮毂轴承 载荷分布 弯曲疲劳寿命 修正l-p模型 润滑
下载PDF
L-P摄动法在跌落冲击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向红 汤伯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先是试探性地将L -P摄动法对杜芬方程的一次渐近解应用于跌落冲击问题 ,结果很不理想。因此 ,提出一种新的解法 :将L -P摄动法与包装动力学的能量法相结合 ,以一次渐近解为基础 ,用一个初始条件和两个峰值条件确定积分常数。本文取... 本文先是试探性地将L -P摄动法对杜芬方程的一次渐近解应用于跌落冲击问题 ,结果很不理想。因此 ,提出一种新的解法 :将L -P摄动法与包装动力学的能量法相结合 ,以一次渐近解为基础 ,用一个初始条件和两个峰值条件确定积分常数。本文取了一个振幅修正系数 ,其作用是根据具体问题的具体情况调节基频与高频成分的比例关系。算例表明 ,用本文这种一次渐近解绘制的产品加速度时间曲线与椭圆积分法非常接近。在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落冲击 峰值条件 振幅修正系数 能量法 包装动力学 非线性振动 l-p摄动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L-P小波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宜春 张杰峰 易伟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研究了基于改进Littlewood-Paley(L-P)小波变换的结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用改进的L-P小波对结构动力响应信号进行小波变换,由能量较大的频带所对应的尺度识别结构基本频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某时刻各自由度响应在各阶频率对应... 研究了基于改进Littlewood-Paley(L-P)小波变换的结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用改进的L-P小波对结构动力响应信号进行小波变换,由能量较大的频带所对应的尺度识别结构基本频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某时刻各自由度响应在各阶频率对应尺度上的小波系数的比值识别结构的各阶振型。针对剪切型框架结构,利用识别的频率变化判断结构是否发生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时间,通过识别损伤前后的一阶振型斜率变化判断损伤发生的位置。该方法不需要激励信息,且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损伤识别 时变模态参数 改进l-p小波
下载PDF
强非线性问题的改进的L-P解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镒吾 刘又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用改进的L_P法求解了一类平方强非线性自由振动问题和一类非振动型的强非线性问题 ,得到了精度很好的一级近似解 。
关键词 微分方程 l-p 强非线性问题 强非线性自由振动
下载PDF
轴向运动体系非线性振动分析的多元L-P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建亮 陈树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5-117,121,共4页
采用多元L-P方法分析轴向运动体系的非线性振动。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梁的横向运动微分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离散运动方程。研究了轴向运动梁在强迫力作用下的内部共振问题,获得了反映内部共振复杂的频率—振幅响应曲线。算例表明推广... 采用多元L-P方法分析轴向运动体系的非线性振动。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梁的横向运动微分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离散运动方程。研究了轴向运动梁在强迫力作用下的内部共振问题,获得了反映内部共振复杂的频率—振幅响应曲线。算例表明推广的多元L-P法是一个适合于轴向运动体系非线性振动分析的好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轴向运动体系 多元l-p 基谐波响应
下载PDF
Modified L-P小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在动态系统辩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邢永忠 吴晓蓓 +1 位作者 徐志良 张永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6009-6012,6018,共5页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辩识品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调带宽多维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核函数是满足平移不变核定理的支持向量核函数。由于该核函数具有平移伸缩正交性,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辩识品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调带宽多维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核函数是满足平移不变核定理的支持向量核函数。由于该核函数具有平移伸缩正交性,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噪分离和突变信号的检测,从而提升了支持向量机的泛化性能。应用Modified L-P小波核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可以简化计算复杂性,提高学习效率。回归实验和动态系统辩识的仿真结果表明,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建模和逼近能力优于基于L-P小波核函数或高斯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更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l-p小波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核函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动态系统辩识
下载PDF
基于L-P和B-K模型的国际技术溢出获取路径比较研究——以我国1985~2013年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8
作者 霍忻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35,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诸要素,而且还与国外因素有着密切和深远的联系。在当今各国崇尚技术创新进步的大环境下,国际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诸要素,而且还与国外因素有着密切和深远的联系。在当今各国崇尚技术创新进步的大环境下,国际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路径在技术全球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L-P和B-K模型的基础上,以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为研究视角,通过推算我国1985~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了3种路径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显示,国内研发、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能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模型 B-K模型 国际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逆向技术益出
下载PDF
强非线性问题的改进的L-P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镒吾 阎建军 刘杰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7-89,93,共4页
用改进的L-P法求解了强非线性Duffing方程和一类非振动型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计算过程简单 ,精度也比张佑启等[2 ]
关键词 奇异摄动 改进l-p 强非线性 DUFFING方程 应用 求解 初值问题
下载PDF
用新的L-P法求解有正阻尼的强非线性振动问题
10
作者 袁镒吾 袁雪辉 《强度与环境》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用新的改进的L -P法 ,并补充考虑了振幅的变化 ,求得了一类有阻尼的强非线性振动问题的近似解 ,精度好 。
关键词 l-p 正阻尼 非线性振动 解题方法
下载PDF
基于L-p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仕霞 金聪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2期196-202,共7页
在二维图像投影降维时,经常使用L-2范数和L-1范数构建降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维的目标。但是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单一范数,有很大局限。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降维目标函数采用L-p范数(1≤p≤2),这种方法可以构建更加一般化的降... 在二维图像投影降维时,经常使用L-2范数和L-1范数构建降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维的目标。但是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单一范数,有很大局限。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降维目标函数采用L-p范数(1≤p≤2),这种方法可以构建更加一般化的降维模型,适用于所有同类模型的求解,p=1和p=2可以视作这个模型的特殊情况。所提的方法比单一的L1或L2范数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问题。本文采用目标函数为L-p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同时定义了类内离散因子对原始数据降维。通过在ORL和Yale以及加噪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最大间距准则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l-p范数
下载PDF
23例微创L-P分流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12
作者 羽云燕 李莲英 秦慧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期159-159,共1页
总结23例微创L-P分流术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及体会。
关键词 微创l-p分流术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用Mathematica构建L-P算法
13
作者 陈海雯 申深 林文静 《现代计算机》 2004年第5期78-79,99,共3页
本文以单自由度系统的Duffing方程为例,应用Mathematica构建非线性振动L-P法的符号运算,推导摄动公式,既方便又准确。此法可以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构建和实现单自由度其他振动系统或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L-P方法。
关键词 MATHEMATICA l-p算法 非线性振动 符号运算 摄动法
下载PDF
IMPROVED L-P METHOD FOR SOLVING STRONGLY NONLINEAR PROBLEMS
14
作者 袁镒吾 刘又文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7期819-824,共6页
Using the improved L-P method, the authors seek to salve a class of problems of square strongly nonlinear free oscillations and of strongly nonlinear nonoscillations. Their first-order approximate solutions which has ... Using the improved L-P method, the authors seek to salve a class of problems of square strongly nonlinear free oscillations and of strongly nonlinear nonoscillations. Their first-order approximate solutions which has high accuracy are obtained. The method of this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known L-P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roved l-p method strong nonlinearity OSCILL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下载PDF
用改进L-P法研究一维相对论振子振动方程
15
作者 姚春梅 《大学物理》 1998年第11期13-14,共2页
采用改进的L-P法研究一维相对论振子振动方程的近似解,此法克服了参数摄动法易出现长期项,而建立补充方程和须解微分方程的弊病.
关键词 l-p 相对论振子 长期项 振动方程
下载PDF
基于多元L-P法的复合材料圆柱壳内共振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延庆 梁力 +1 位作者 郭星辉 杨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34,共6页
以不同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圆柱壳作为研究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动态弹性模量等因素,根据Donnell’s简化壳理论及经典层合壳理论建立其非线性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应用多元L-P法求解了系统包含两个相邻轴向... 以不同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圆柱壳作为研究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动态弹性模量等因素,根据Donnell’s简化壳理论及经典层合壳理论建立其非线性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应用多元L-P法求解了系统包含两个相邻轴向模态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得到了反映复杂内共振的幅频特性曲线,表明能量在两个模态之间相互传递,彼此影响牵制,系统存在1∶1内共振现象。最后利用多尺度法与多元L-P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内共振 多元l-p 多尺度法 非线性
原文传递
基于 GF(P^k)域上的广义 L-P 交错序列
17
作者 袁美月 包永强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L.C.Quynch和S.Prasad提出的序列(L-P序列)有很好的相关特性,将其推广到GF(Pk)上,并证明其也具有很好的相关特性.
关键词 l-p交错序列 相关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novel copolymer:Poly(p-dioxanone-co-L-phenylalanine) 被引量:3
18
作者 Bing Wang Chi Ma +3 位作者 Zuo-Chun Xiong Cheng-Dong Xiong Quan-Hua Zhou Dong-Liang Ch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92-396,共5页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y(p-dioxanone) or PPDO in biomedical area,a series of novel 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one-step,melted copolymerization of p-dioxanone(PDO) and L-phenylala...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y(p-dioxanone) or PPDO in biomedical area,a series of novel 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one-step,melted copolymerization of p-dioxanone(PDO) and L-phenylalanine N-carboxyanhydride(L-Phe-NCA) monomers.With the in-feed molar ratio of L-PheNCA /PDO equal to 1/20,the conversions of the two kinds of monomers were calculated from 1H NMR.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polydispersity of the copolymer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reaction time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However,the conversions of the two kinds of monomers did not change with the reaction conditions.A three-step mechanism is presented and proved by high resolution 1H NMR and IR spectru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OLYMER P-DIOXANONE l-pHENYLALANINE MECHANISM
原文传递
外汇期权离散动态对冲的损益分析
19
作者 王元恺 陈学俊 +2 位作者 周叔媛 夏峥 刘桉舒 《工程经济》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BSM模型的假设之一是连续动态对冲,而在交易实践中,动态对冲只能是离散的。本文通过对离散动态对冲进行情景模拟,考察离散动态对冲误差的特征,并进一步在理论层面,推导离散动态对冲误差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得出离散动态对冲误差标准... BSM模型的假设之一是连续动态对冲,而在交易实践中,动态对冲只能是离散的。本文通过对离散动态对冲进行情景模拟,考察离散动态对冲误差的特征,并进一步在理论层面,推导离散动态对冲误差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得出离散动态对冲误差标准差与对冲次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冲 损益分析 欧式期权 Delta中性
下载PDF
基于L型轮辐结构膜片的窄频光纤F-P声波传感器研究
20
作者 王巧云 闻妲 +2 位作者 王纪龙 严重越 朱子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光纤声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为了提高光纤F-P声传感器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L型轮辐结构的F-P传感膜片。膜片的厚度为15μm、梁宽度为0.5 mm、中心膜片的半径为1 mm。膜片由激光加工技术在304不锈钢上刻蚀而成。实验对1... 光纤声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为了提高光纤F-P声传感器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L型轮辐结构的F-P传感膜片。膜片的厚度为15μm、梁宽度为0.5 mm、中心膜片的半径为1 mm。膜片由激光加工技术在304不锈钢上刻蚀而成。实验对1000 Hz下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研究,将传感器应用于光声池共振频率为1600 Hz的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中,并实现对50~100×10^(-6)的乙炔(C_(2)H_(2))气体浓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1000 Hz下的声压灵敏度为25.4 nm/Pa,传感器可实现的最小可探测声压(MDP)为38.2μPa/Hz^(1/2)@1 kHz,声压信噪比为76.8 dB。实验所得到的光声光谱二次谐波信号的峰值与乙炔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乙炔浓度的响应度为1.8 pm/10^(-6)。该传感器在光声光谱等单频声信号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声传感器 F-P干涉 L型轮辐结构 光声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