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云母在聚乳酸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强 房超 +3 位作者 刘旭 谢胜利 金喜郎 陈卫星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3-45,共3页
本文以聚乳酸增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显示添加合成云母后复合材料Tg显著提高。观察合成云母含量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和耐热性的影响。共混物力学... 本文以聚乳酸增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显示添加合成云母后复合材料Tg显著提高。观察合成云母含量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和耐热性的影响。共混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反应合成云母可以增加复合材料强度、耐热性;熔指与注塑成型周期时间变化反应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得到提升,注塑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合成云母 增强 耐热
下载PDF
在气液界面上压缩诱导聚(L-乳酸)膜的结构变化(英文)
2
作者 王丽 季姗 +1 位作者 陈启斌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2-1168,共7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及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其界面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LangmuirBlodgett(LB)膜天平、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聚(L-乳酸)(PLLA)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表面压-面积(π-A)等温曲线的结果表明,在膜压缩的初始阶段... 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及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其界面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LangmuirBlodgett(LB)膜天平、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聚(L-乳酸)(PLLA)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表面压-面积(π-A)等温曲线的结果表明,在膜压缩的初始阶段,表面压逐渐增大;当膜压为9.0 m N·m-1时,曲线出现了一个平台,其重复单元的面积大约在0.11-0.17 nm2之间.原子力显微镜的结果发现,在压缩过程中,膜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平台刚出现时,膜内出现了大量的纤维结构;在平台区内,界面上出现了多层膜结构.特别地,当表面压为20.0 m N·m-1时,PLLA在界面上可形成约6.0 nm厚的薄膜.由此可见,PLLA等温线中的平台与其膜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这有别于普通双亲分子的性质,即这类双亲分子π-A等温线中的平台通常表示它们在二维空间上发生了单分子膜的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界面 单分子膜 相转变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发酵罗非鱼下脚料制备L-乳酸研究
3
作者 施雯 曾少葵 +1 位作者 陈翠莹 赵旭东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11-12,70,共3页
本实验以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下脚料的水抽提液为原料,研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在不同氮源中的生长情况和产L-乳酸量,探讨罗非鱼水抽提液在干酪乳杆菌发酵L-乳酸中代替蛋白胨作为氮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在... 本实验以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下脚料的水抽提液为原料,研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在不同氮源中的生长情况和产L-乳酸量,探讨罗非鱼水抽提液在干酪乳杆菌发酵L-乳酸中代替蛋白胨作为氮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在水抽提液中的生长状况与在蛋白胨发酵液中相似,在42℃发酵14 h后,以水抽提液为氮源的发酵液中L-乳酸净产量为925.8 mg/100g,仅比在蛋白胨氮源的少12 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罗非鱼下脚料 水抽提 L-乳酸 发酵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聚乳酸/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冰垚 王红 +2 位作者 李茜 杨和丽 张普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87-88,共2页
通过使用变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温度下聚乳酸/有机蒙脱土(PLLA/O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并采用二维相关分析(2DCOS)对羰基谱带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OMMT后的纳米复合材料,其无定形态的变化总是优于结晶型。红外... 通过使用变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温度下聚乳酸/有机蒙脱土(PLLA/O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并采用二维相关分析(2DCOS)对羰基谱带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OMMT后的纳米复合材料,其无定形态的变化总是优于结晶型。红外光谱结合2DCOS能更深入的挖掘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构象转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光谱 变温红外光谱 聚乳酸 晶型转化
下载PDF
PLA/PHBV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段雨婷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LA/PHBV)共混物,研究了PLA/PHBV质量比以及滑石粉(Talc)含量对PLA/PHBV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BV含量的增加,PLA/PHBV的结晶度先降低后升高,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LA/PHBV)共混物,研究了PLA/PHBV质量比以及滑石粉(Talc)含量对PLA/PHBV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BV含量的增加,PLA/PHBV的结晶度先降低后升高,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1.81%,冲击强度提高了35.9%,拉伸强度下降;随着Talc含量的增加,PLA/PHBV/Talc的结晶度增大,冲击强度提高了12.4%,但是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在不显著降低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PHBV的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且Talc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共聚-3-羟基戊酸酯) 滑石粉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3D打印PLLA/β-TCP复合人工骨及组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岑超德 张永 +3 位作者 罗聪 邬均 刘福尧 吴声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26-332,365,共8页
目的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可生物降解的左旋聚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并对其性能及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探究其作为体内组织工程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扫描电镜观察3D... 目的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可生物降解的左旋聚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并对其性能及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探究其作为体内组织工程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扫描电镜观察3D打印的PLLA/β-TCP复合人工骨微观形貌、动静态疲劳试验机检测力学强度、水银孔率计及密度法测量其孔隙率。复合人工骨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3H10)后观察细胞状态以评价其细胞相容性。用复合人工骨浸提液培养C3H10细胞并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未培养细胞的PLLA/β-TCP复合人工骨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臀肌肌袋内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行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PLLA/β-TCP具备多孔结构,接种培养的C3H10细胞在PLLA/β-TCP复合人工骨中大量黏附、伸展生长。PLLA/β-TCP复合人工骨的弹性模量最高为(21.1±3.4)MPa,抗弯强度最高为(9.5±2.3)MPa,孔隙率为(51±3)%。复合人工骨浸提液培养C3H10细胞7d及21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阳性,提示复合人工骨中存在成骨诱导分化成分。PLLA/β-TCP复合人工骨植入体内后早期出现纤维包囊,包囊内见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后期纤维包裹逐渐消失,人工骨与周围组织结合密切,界限模糊,仅见少许淋巴细胞。人工骨植入实验结果符合国际及国家医疗器械的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标准。结论 3D打印PLLA/β-TCP复合多孔人工骨具备优良的力学强度,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骨诱导性及组织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人工骨 左旋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骨诱导性 3D打印
下载PDF
聚乳酸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明美华 王林达 +1 位作者 周锋 张勇 《上海塑料》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但是其韧性较差。有些改性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聚乳酸的冲击韧性,但是会带来强度降低以及流动性变差的问题。综述了聚乳酸强度、韧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关键词 聚乳酸 力学性能 韧性 流动性
下载PDF
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树银 郭廷 《河南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28-31,共4页
以玉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制备L-乳酸,可提高玉米的利用价值,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温度、p H值、加酶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玉米液化、糖化过程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液化、糖化工艺。基于单因素实验,利用二水... 以玉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制备L-乳酸,可提高玉米的利用价值,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温度、p H值、加酶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玉米液化、糖化过程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液化、糖化工艺。基于单因素实验,利用二水平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不同氮源、初始糖浓度及不同接种量、温度、p H值等因素对L-乳酸发酵过程的影响,确定了L-乳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即:初始糖浓度23%,玉米浆0. 8%,接种量10%,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50℃,p H值6. 2,L-乳酸产量达到218. 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L-乳酸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活性炭脱色对L-乳酸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忠 张亚丽 郭华 《化学与粘合》 CAS 2003年第5期231-233,共3页
采用活性炭对乳酸进行脱色,研究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乳酸脱色率的影响。活性炭对乳酸脱色的优化条件是:活性炭加入量为2%,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为30min。
关键词 活性炭 脱色 L-乳酸 质量 制备工艺 发酵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