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horus-driving acceleration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at extremely low L-shell during geomagnetic storm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霞 周若贤 +3 位作者 花漫 李新乔 倪彬彬 杨巨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711-718,共8页
During 2018 major geomagnetic storm,relativistic electron enhancements in extremely low L-shell regions(reaching L∼3)have been reported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ZH-1 and Van Allen probes satellites,and the storm is h... During 2018 major geomagnetic storm,relativistic electron enhancements in extremely low L-shell regions(reaching L∼3)have been reported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ZH-1 and Van Allen probes satellites,and the storm is highly likely to be accelerated by strong whistler-mode waves occurring near very low L-shell regions where the plasmapause was suppressed.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observe the intense chorus-accelerated electrons locating in such low L-shells and filling into the slot region.In this paper,we further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by solving the two-dimensional Fokker-Planck equation based on the bounce-averaged diffusion rates.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the chorus-driven electron flux and confirm the flux enhancement in low pitch angle ranges(20◦-50◦)after the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for tens of hours.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potential butterfly pitch angle distribution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from both ZH-1 and Van Allen pro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rus acceleration extremely low l-shell numerical simulation ZH-1 satellite Van Allen probes
下载PDF
Nd L-shell x-ray emission induced by light ions
2
作者 周贤明 尉静 +8 位作者 程锐 陈燕红 梅策香 曾利霞 柳钰 张艳宁 梁昌慧 赵永涛 张小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310-315,共6页
The L-shell x-ray of Nd has been obtained for 300-600 keV He2+ions impacting,and compared with that produced by H+and H2+ions.The threshold of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for L-shell ionization of Nd is crudely verified... The L-shell x-ray of Nd has been obtained for 300-600 keV He2+ions impacting,and compared with that produced by H+and H2+ions.The threshold of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for L-shell ionization of Nd is crudely verified in the energy region of about 300-400 keV.It is found that the energy of the distinct L-subshell x-rays has a blue shift.The relative intensity ratios of Lβ_(1,3,4)and Lβ_(2,15)to Lα_(1,2)x-ray are enlarged compared to the atomic data,and the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ident energy,and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nuclear charge of the incident ions.That is interpreted by the multiple ionization of outer-shells induced by light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ions ion-atom collision l-shell x-ray multiple ionization
下载PDF
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核桃壳制备条件优化
3
作者 孙淏 张翠玲 +3 位作者 潘樟梓 尚志栋 贺懿琛 滕泽璟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6期63-70,共8页
为提高核桃壳(W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L-半胱氨酸(L-Cys)对WS进行改性,得到巯基化核桃壳(CWS)。以CWS对Pb(Ⅱ)吸附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逐步优化CWS制备条件,并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傅里... 为提高核桃壳(W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L-半胱氨酸(L-Cys)对WS进行改性,得到巯基化核桃壳(CWS)。以CWS对Pb(Ⅱ)吸附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逐步优化CWS制备条件,并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表征方法探讨CWS的制备机理。结果表明:L-Cys和WS质量比是影响CWS吸附Pb(Ⅱ)性能的主要因素,温度影响次之,pH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CWS最优制备条件为m(L-Cys)∶m(WS)=1.58∶1、温度为63.2℃、pH 9.89、反应时间为4 h,最优条件下制备的CWS对Pb(Ⅱ)吸附量可达24.06 mg/g;CWS表面呈现许多凹陷、孔状结构丰富,CWS制备机理主要以发生酰胺化反应为主。研究显示,经巯基化核桃壳可用于Pb(Ⅱ)等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L-半胱氨酸 吸附 响应面 铅废水
下载PDF
Attenuation correction of L-shell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4
作者 刘珑 黄旸 +4 位作者 徐清 闫灵通 李丽 冯松林 冯向前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XFCT) is a widely-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for inves- tig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a sample. However,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this technique is more di...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XFCT) is a widely-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for inves- tig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a sample. However,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this technique is more difficult than for transmission tomography, one problem being self-absorption. In this work, we make use of known quantities and unknown density of elements of interest to express unknown attenuation maps. The attenuation maps are added to the contribution value of the pixel i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MLEM) reconstruction meth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is less than 14.1%, which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L-shell XF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uation correction l-shell XFCT
原文传递
双蛋壳Ru纳米颗粒催化L-赖氨酸高效脱羧合成戊二胺
5
作者 辛宗武 马占玲 +1 位作者 秦绍杰 黄玉红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66-72,共7页
戊二胺是生物基尼龙56的核心单体,以廉价且产能过剩的L-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多相催化脱羧合成戊二胺,实现绿色高值化利用。L-赖氨酸脱羧需在强酸体系下进行,提高Ru基催化剂稳定性是共性科学难题之一。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制备... 戊二胺是生物基尼龙56的核心单体,以廉价且产能过剩的L-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多相催化脱羧合成戊二胺,实现绿色高值化利用。L-赖氨酸脱羧需在强酸体系下进行,提高Ru基催化剂稳定性是共性科学难题之一。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制备双蛋壳包裹的钌催化剂,首先利用FAU孔道实现Ru纳米颗粒的高分散,其次在外层原位生长硅壳silicate-1(S-1),提高催化剂在酸体系下的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双蛋壳包裹的Ru/FAU@S-1催化剂外层硅元素明显富集。在戊二胺合成反应中,Ru/FAU@S-1催化活性很高,L-赖氨酸转化率高达81.5%,戊二胺选择性65.8%,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催化剂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双蛋壳包裹 钌纳米颗粒 催化脱羧 L-赖氨酸 戊二胺
下载PDF
The L-shell ionization of Ho and Os induced by electron impact
6
作者 WU Zhangwen, GOU Chengjun, YANG Dailun, PENG Xiufeng, HE Fuqing & LUO Zhengming Key Laboratory for Radiation Physics and Technology of the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 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6期1929-1933,共5页
The electron-induced L-shell X-ray par- tial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total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and mean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for Ho and Os have been measured as functions of electron energies from near t... The electron-induced L-shell X-ray par- tial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total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and mean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for Ho and Os have been measured as functions of electron energies from near threshold up to 36 keV by using a thin target with thick substrate technique. The influ- ence of the electrons reflected from the substrate was corrected by using the electron transport biparti- tion model. Also, the corrected measur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proposed by Gryzinski and McGu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冲击 电离 X射线
原文传递
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瑜 张翠玲 +1 位作者 李晓 路伟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以花生壳(PS)为原材料、L-半胱氨酸(L-Cys)为改性剂、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分别为催化剂与活化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团-SH引入花生壳,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CPS)。以CP... 以花生壳(PS)为原材料、L-半胱氨酸(L-Cys)为改性剂、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分别为催化剂与活化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团-SH引入花生壳,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CPS)。以CPS对水样中Pb(Ⅱ)的去除性能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逐步优化CPS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是影响CPS吸附除Pb(Ⅱ)性能的主要因素,PS和L-Cys的质量比次之,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改性条件为m(PS)∶m(L-Cys)=1∶3.70,温度为66.1℃,pH为11.7,反应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制得的CPS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11.9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L-半胱氨酸 含Pb(Ⅱ)废水 吸附
下载PDF
以贝壳粉为钙源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邓锦红 谢翔宇 +3 位作者 钟泳 黄颖欣 李慈玲 李宇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130,共6页
以废弃贝壳制得贝壳粉作为钙源,采用水体系合成法同时制备L-组氨酸和L-精氨酸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以螯合率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复合氨基酸与贝壳粉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螯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 以废弃贝壳制得贝壳粉作为钙源,采用水体系合成法同时制备L-组氨酸和L-精氨酸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以螯合率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复合氨基酸与贝壳粉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螯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螯合条件:复合氨基酸-贝壳粉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50℃,溶液pH值为9,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钙螯合率最高。为废弃贝壳粉的高附加值利用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工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粉 氨基酸螯合钙 L-组氨酸 L-精氨酸 螯合率
下载PDF
核桃坚果硬壳结构与木质素和纤维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夕勃 赵书岗 +2 位作者 王红霞 高仪 张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76-5079,共4页
试验对核桃坚果硬壳结构(缝合线紧密度、厚度、机械强度)与坚果硬壳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硬壳结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核桃品种(系)之间硬壳中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存在... 试验对核桃坚果硬壳结构(缝合线紧密度、厚度、机械强度)与坚果硬壳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硬壳结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核桃品种(系)之间硬壳中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硬壳木质素含量在31.09%~51.88%,纤维素含量在10.97%~16.00%,硬壳木质素含量与缝合线紧密度、机械强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硬壳厚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硬壳结构 木质素 纤维素 相关性
下载PDF
L壳层Al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峰 杨家敏 +5 位作者 张继彦 王传珂 蒋刚 赵阳 于新明 熊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49-1852,共4页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三倍频激光与铝平面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平场光栅谱仪获得了铝等离子3~6 nm范围的X射线发射谱。基于准相对多组态理论,考虑组态相互作用和Breit修正,采用Cowan程序计算了铝的L壳层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辨识了...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三倍频激光与铝平面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平场光栅谱仪获得了铝等离子3~6 nm范围的X射线发射谱。基于准相对多组态理论,考虑组态相互作用和Breit修正,采用Cowan程序计算了铝的L壳层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辨识了实验测量得到的铝类Li到类B的22条跃迁谱线。研究表明:识别的谱线都是L壳层的2s,2p电子跃迁到了3p,3d等,甚至更高的壳层,其测量得到跃迁的波长与理论值最大偏差只有0.06 nm。计算得到的振子强度与其它理论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激光等离子体 L壳层 跃迁 Cowan程序
下载PDF
小桐子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育川 郭巧生 +2 位作者 邵清松 张佩 代晓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2-78,共7页
为全面了解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提取物的除草活性,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苋(Amaranthus tricolor L.)、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实验材料,对小桐子果壳和枝叶的水、乙醇... 为全面了解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提取物的除草活性,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苋(Amaranthus tricolor L.)、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实验材料,对小桐子果壳和枝叶的水、乙醇(体积分数95%)、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粗提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并从中筛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水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的活性组分分离及其除草活性的生物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小桐子果壳和枝叶的6种溶剂提取物(10g·L-1)对供试的4种植物幼苗的根长和茎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水粗提物和乙醇(体积分数95%)粗提物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水粗提物对供试的4种植物幼苗的根长和茎高的抑制作用均在7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粗提物(P<0.05);石油醚粗提物的抑制作用最小,均在10%以下。小桐子果壳和枝叶水粗提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10g·L-1)对萝卜和苏丹草幼苗的根长和茎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氯仿和石油醚萃取物,抑制率均在70%以上;水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均在80%以上;石油醚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均在10%以下。研究结果表明,小桐子果壳和枝叶的水粗提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有效成分为极性较大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果壳 枝叶 提取物 除草活性
下载PDF
施氮对油菜籽粒和果壳中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左青松 石剑飞 +2 位作者 冷锁虎 眭丹 徐旺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定期测定4种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油菜籽粒和果壳中氮素含量,研究籽粒和果壳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①籽粒中氮素积累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70^**~0.9995^**)。②前期籽粒氮素积累的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50%~60%... 通过定期测定4种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油菜籽粒和果壳中氮素含量,研究籽粒和果壳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①籽粒中氮素积累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70^**~0.9995^**)。②前期籽粒氮素积累的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50%~60%,积累量占总量的30%~40%,两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中期和后期氮素积累的持续时间均占总时间的20%~25%,积累量分别占总量的50%~55%和10%~15%,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③籽粒中氮素积累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量的70%和30%分别在中期和后期形成。④果壳中的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籽粒 果壳 氮素积累 RICHARDS方程
下载PDF
麻疯树籽壳总黄酮的提取及其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博 张婷婷 +1 位作者 黎远成 仝海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6-199,205,共5页
以麻疯树籽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麻疯树籽壳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邻二氮菲—Fe2++H2O2氧化法测定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试验... 以麻疯树籽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麻疯树籽壳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邻二氮菲—Fe2++H2O2氧化法测定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麻疯树籽壳的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1.0g麻疯树籽壳粉,50%乙醇40mL,85℃回流提取3h,总黄酮得率为6.61%;其·O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30mg/mL,分别小于Vc的0.164mg/mL和BHT的0.462mg/mL,表明麻疯树籽壳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籽壳 总黄酮 提取 羟基自由基 清除作用
下载PDF
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博 张婷婷 +2 位作者 刘细祥 李荣峰 农定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3-76,共4页
本实验以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中黄酮质量浓度为内标,以维生素C(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对照,通过超氧阴离子(O-2·)、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N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和总抗... 本实验以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中黄酮质量浓度为内标,以维生素C(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对照,通过超氧阴离子(O-2·)、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N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评价了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的O-2·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02mg/m L,小于VC的0.654mg/m L;其DPPH·与NO-2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185、0.494mg/m L,均小于BHT;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中黄酮质量浓度在0.7~1.0mg/m L时,其还原力与同质量浓度VC相当,大于BHT;在测定范围时,其总抗氧化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大于同质量浓度的BHT,而小于VC。由此说明,麻疯树籽壳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籽壳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氟离子碰撞引起铅原子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牛 常宏伟 +2 位作者 张艳萍 徐进章 杜树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实验测量了20~50MeV的F离子碰撞Pb原子产生的L壳层X射线,研究了Pb的L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σ(Ll)、σ(Lα)、σ(Lβ)、σ(Lγ)和σ(Ltot)与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能区范围内,Pb原子发射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能量... 实验测量了20~50MeV的F离子碰撞Pb原子产生的L壳层X射线,研究了Pb的L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σ(Ll)、σ(Lα)、σ(Lβ)、σ(Lγ)和σ(Ltot)与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能区范围内,Pb原子发射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L壳层的辐射跃迁几率、Coster-Kronig跃迁率和L亚壳层的荧光产额将平面波波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计算的电离截面转换为L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σ(Ll)、σ(Lα)、σ(Lβ)、σ(Lγ)、σ(Ltot)实验测量值与PWBA理论计算值差别很大,ECPSSR理论计算值与σ(Lα)实验值符合很好,与σ(Ll)、σ(Lβ)的实验值差别较小,但与σ(Lγ)的实验值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壳层X射线 产生截面 平面波波恩近似理论 ECPSSR理论
下载PDF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昌麒 吴冬秀 +1 位作者 姚琴 魏兆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2-96,共5页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茧层生产效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麻疯树籽壳提取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细祥 马博 +2 位作者 张婷婷 李荣峰 卢芳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4-287,291,共5页
以麻疯树籽壳为原料提取其中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工艺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8%、料液比为1∶35(g/mL)、浸提温度为82℃、浸... 以麻疯树籽壳为原料提取其中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工艺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8%、料液比为1∶35(g/mL)、浸提温度为82℃、浸提时间为126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预测值8.71%,验证值为8.65%,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仅为0.69%,说明该优化工艺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籽壳 总黄酮 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电子碰撞Ag的L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慢天 段艳敏 +3 位作者 吴英 安竹 罗正明 彭秀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2-794,共3页
作者用Si(Li)探测器测量了能量为 5~ 2 2keV的电子碰撞Ag的L壳总平均电离截面 ;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的电子反射能谱 ,修正了来自衬底的反射电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作者对实验结果与Cryzinski的理论计算结果进了比较 .
关键词 L壳层总平均电离截面 AG 电子碰撞
下载PDF
微波辐照巴旦杏核壳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勇 李庆 刘娴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以巴旦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条件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4个因素中,微波辐照时间对活性炭质量指标影响最大,延长时间可以提高其产品... 以巴旦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条件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4个因素中,微波辐照时间对活性炭质量指标影响最大,延长时间可以提高其产品的得率和吸附性能。巴旦杏核壳基质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巴旦杏核壳10 g,固液比1∶3(g∶mL),磷酸质量分数40%、浸渍24 h,微波功率640 W、活化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1.5 mg/g,活性炭得率为56.8%。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描述巴旦杏核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大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巴旦杏核壳 活性炭
下载PDF
氟离子碰撞引起的钽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测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野 杨治虎 +4 位作者 张艳萍 常宏伟 杨浩智 徐进章 杜树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6-411,共6页
测量了20~55 MeV F^5+离子和Ta原子碰撞中Ta产生的L壳层X射线。计算了Ta的L各支壳层产生截面的比值和总截面的比值。利用L壳层的辐射跃迁几率、Croster-Kroning跃迁几率和L亚壳层的荧光产额,将平面波波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计... 测量了20~55 MeV F^5+离子和Ta原子碰撞中Ta产生的L壳层X射线。计算了Ta的L各支壳层产生截面的比值和总截面的比值。利用L壳层的辐射跃迁几率、Croster-Kroning跃迁几率和L亚壳层的荧光产额,将平面波波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计算的电离截面转换为L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σ(Ll)/σ(Lα)、σ(Lγ)/σ(Lα)和σ(Ltotal)/σ(Lα)与ECPSSR理论预测结果吻合较好,σ(Lβ)/σ(Lα)较两种理论预测值均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波恩近似 ECPSSR理论 产生截面 L壳层X射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