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L_5~L_3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唐荣志 赖海标 +3 位作者 钟亮 黄智峰 曾晔 李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L5~L3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患者,结石大小0.7 cm×0.5 cm^1.6 cm×0.8 c...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L5~L3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患者,结石大小0.7 cm×0.5 cm^1.6 cm×0.8 cm。结果:本组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92.9%(52/56),1例因输尿管扭曲严重,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处,中转开放手术,3例因输尿管结石较硬,碎石过程中结石滑入肾内,平均手术时间28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 d。术中及术后无输尿管黏膜套脱,输尿管穿孔,肾破裂,高热,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L5~L3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满意,术中需注意手术技巧,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 l5-l3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的MRI影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继先 梁志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32-134,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MRI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0例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同时对病变的类型、强化程度及对周围... 目的探讨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MRI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0例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同时对病变的类型、强化程度及对周围组织的感染程度等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MRI扫描整体正确诊断率为88%。对并发冷脓肿型患者诊断率为91.3%。误检率为2%(1/50)。MRI影像特征:病灶区T1WI信号由高减低;T2WI信号呈现增强特征;平扫STAIR序列,信号以高为主。增强扫描时,病灶区骨质被破坏,周围肌肉有不均匀强化。结论腰3-5椎棘结核并冷脓肿在MRI影像中有着典型的影像特征,MRI可对其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棘结核 l3-l5 MRI影像特征
下载PDF
异种骨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宝林 何凤江 马洪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设计研制了一种异种骨腰椎融合器,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24具新鲜成年男性L_3-L_4腰椎标本,分别对L_3-L_5(正常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摘除置融合器(对照1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 L_(4、5)摘除置... 目的设计研制了一种异种骨腰椎融合器,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24具新鲜成年男性L_3-L_4腰椎标本,分别对L_3-L_5(正常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摘除置融合器(对照1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 L_(4、5)摘除置融合器(对照2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摘除置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对照3组)、模拟后路间盘L_(3、4)L_(4、5)摘除置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对照4组)进行前屈、后伸、扭转、轴向压缩和腰椎移位时融合器的最大拨出力实验,还对以上各组标本进行了黏弹性实验。结果得出了各组标本前屈、后伸、轴向压缩、扭转和应力松弛、蠕变力学性能指标。结论所设计的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钉固定椎体后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扭、屈伸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l3-l5 置异种骨融合器 椎弓根钉固定 稳定性 黏弹性
下载PDF
巴西日圆线虫虫体蛋白体外诱导THP-1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珉 张强 +5 位作者 丁昕 茅范贞 王晓婷 戴洋 王俊宏 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3,379,共8页
目的分析巴西日圆线虫虫体蛋白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来源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探索机体对巴西日圆线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建立并维持巴西日圆线虫培养的实验室循环,无菌条件下收集L3和L5虫体,分别制备虫体蛋白;建立TH... 目的分析巴西日圆线虫虫体蛋白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来源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探索机体对巴西日圆线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建立并维持巴西日圆线虫培养的实验室循环,无菌条件下收集L3和L5虫体,分别制备虫体蛋白;建立THP-1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经500 ng/mL佛波酯(PMA)刺激培养后呈贴壁状态的MO型细胞分别采用500 ng/mL脂多糖(LPS)+100 ng/mL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3(浓度均为100 ng/mL)、L3及L5虫体蛋白(浓度均为5 mg/mL)进行刺激,同时设不加任何刺激的阴性对照组。通过显微镜镜检观察刺激后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观察巴西日圆线虫虫体蛋白体外诱导THP-1来源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结果 THP-1细胞经PMA刺激培养呈贴壁的MO型细胞后,经LPS+IFN-γ刺激培养后呈特征性M1型极化;经IL-4+IL-13刺激培养后呈特征性M2型极化;经L3和L5蛋白刺激培养后均呈特征性M2型极化。阴性对照组、LPS+IFN-γ刺激组、IL-4+IL-13刺激组、L3蛋白刺激组、L5蛋白刺激组间M1型巨噬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721.00,P <0.001),其中LPS+IFN-γ刺激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最高;各组间M2型巨噬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3,P<0.001)。各组间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2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IL-10、甘露糖受体C型1(Mr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1.95、129.95、82.89、11.30、9.51、12.35,P均<0.001),各组间CD86、CD206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 004.33、832.50,P均<0.001)。LPS+IFN-γ刺激组IL-1β、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IL-4+IL-13刺激组、L3蛋白刺激组及L5蛋白刺激组(P均<0.001);IL-4+IL-13刺激组、L3蛋白刺激组和L5蛋白刺激组TGF-β1+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LPS+IFN-γ刺激组(P均<0.05)。结论巴西日圆线虫L3和L5虫体蛋白体外均可诱导THP-1来源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日圆线虫 l3蛋白 l5蛋白 THP-1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