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山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3
1
作者 何艳红 孙勇 +3 位作者 陈亮 李海平 袁洪林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地化特征相似,是陇山杂岩内部首次发现并报道的TTG质片麻岩系露头;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三组峰值年龄:1.90Ga(1.90-1.95Ga)、2.35Ga(2.35-2.40Ga)和2.50Ga(2.45-2.50Ga)1.90Ga的Th/U为0-0.08,2.35Ga和2.50Ga的Th/U几乎都大于0.1,指示陇山杂岩经历了1.9Ga透入性的变质事件、2.35Ga和2.50Ga岩浆事件,2.50G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限本文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结果与华北克拉通内部记录一致。陇山杂岩与太华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等共同构成了华北地块南缘基底岩系的出露带,广泛且强烈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山杂岩 锆石u—Pb年代学 TFG la—icp—ms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松嫩地块东部新元古代东风山群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2
作者 权京玉 迟效国 +3 位作者 张蕊 孙巍 范乐夫 胡兆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364,共12页
对松嫩地块东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东风山群亮子河组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以及张广才岭群红光组的蚀变红柱石二云母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测年结果显示,小兴安岭晨明镇的亮子河组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 对松嫩地块东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东风山群亮子河组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以及张广才岭群红光组的蚀变红柱石二云母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测年结果显示,小兴安岭晨明镇的亮子河组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存在3组峰值年龄,分别为757Ma±9Ma、917Ma±10Ma和1709Ma±75Ma;张广才岭钓鱼台地区的红光组蚀变红柱石二云母片岩主要有2组峰值年龄,843Ma±10Ma和927Ma±6Ma,此外还获得2495-1012Ma分散的古—中元古代锆石年龄。上述结果表明东风山群形成于新元古代。结合区域地层资料,可以判定东风山群为一套具有稳定陆缘沉积建造组合特征的中低级变质岩系,其原岩为一套含硼较高的泥质岩、灰岩、炭质泥岩及砂岩。认为原定张广才岭群需要解体,其中部分具有稳定陆缘沉积建造组合特征的富铝片麻岩类、富铝云母片岩类和强变形的大理岩类岩石应归属于东风山群。碎屑锆石的年龄组合特征指示松嫩地块东部存在与格林维尔期有关的新元古代变质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地块 前寒武纪 东风山群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辉铜山和帐房山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余吉远 李向民 +2 位作者 王国强 武鹏 闫巧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38-2045,共8页
对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辉铜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形成年龄为446.1Ma±3.0Ma,相当于晚奥陶世;帐房山蛇绿岩中辉长岩形成于362.6Ma±4.0Ma,相当于晚泥盆世。显然辉铜山蛇绿岩和帐... 对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辉铜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形成年龄为446.1Ma±3.0Ma,相当于晚奥陶世;帐房山蛇绿岩中辉长岩形成于362.6Ma±4.0Ma,相当于晚泥盆世。显然辉铜山蛇绿岩和帐房山蛇绿岩并不是同一条蛇绿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北山地区的蛇绿岩带至少有5条,其中红柳河-牛圈子-白云山-洗肠井蛇绿岩带可能是北山古生代洋盆俯冲消减环境下的产物,辉铜山蛇绿岩是古生代洋盆陆缘裂谷环境的产物;而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芨芨台子-小黄山和帐房山3条蛇绿岩带可能是晚古生代红海型洋盆环境的产物。该工作进一步完善甘蒙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大地构造属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带 锆石u—Pb定年 la—icp—ms 辉铜山 帐房山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带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伟 李奋其 +3 位作者 袁四化 卓皆文 张万平 梁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9-1016,共8页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中冈底斯北部的则弄群火山岩很可能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中冈底斯带 熔结凝灰岩 措勤地区
下载PDF
二叠纪东吴运动的沉积响应差异:来自扬子和华夏板块吴家坪组或龙潭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梁新权 周云 +3 位作者 蒋英 温淑女 付建刚 王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92-3606,共15页
二叠纪所发生的东吴运动是华南非常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但在构造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以及岩浆-沉积-成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扬子板块,东吴运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二叠世之间,由地幔柱活动引起,表现为地壳的大规模抬升和... 二叠纪所发生的东吴运动是华南非常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但在构造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以及岩浆-沉积-成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扬子板块,东吴运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二叠世之间,由地幔柱活动引起,表现为地壳的大规模抬升和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而在华夏板块,东吴运动发生时间相对较早,始于早二叠世晚期,可能由古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以及陆陆碰撞引起,主要体现造山作用和前陆盆地的形成以及大量二叠纪花岗岩的侵入。对晚二叠世吴家坪组碎屑锆石所进行的LA-ICPMS U-Pb年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和华夏碎屑锆石所构成的年龄频谱和所反映的信息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来自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72Ma,峰值为259Ma,这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间非常一致,说明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来自华夏板块龙潭组(相当于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明显与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不一样,华夏龙潭组碎屑锆石年龄变化范围宽广,介于250~3652Ma之间,具有258Ma、290Ma、447Ma、988Ma和1880Ma5个大的峰值以及360Ma、541Ma、823Ma和2500Ma4个小的峰值。这些锆石年龄,除了2500Ma外,在华夏地块中部有同期岩浆岩出露。这说明华夏吴家坪组碎屑物源复杂,源区经历了复杂的地壳演化历史,包括晋宁、加里东和印支等造山作用。华夏板块晚二叠世早期碎屑物源可能通过造山作用和短距离搬运来自华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碎屑锆石 吴家坪组 龙潭组 东吴运动 二叠纪 扬子与华夏板块
下载PDF
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7
6
作者 张敏 陈培荣 +3 位作者 黄国龙 谭正中 凌洪飞 陈卫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4-994,共11页
龙源坝岩体是南岭花岗岩体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岭东段,研究程度十分薄弱,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的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 龙源坝岩体是南岭花岗岩体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岭东段,研究程度十分薄弱,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的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龙源坝岩体是一个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主体形成于印支期,尤其是印支早期。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41.0±5.9Ma和241.0±1.3Ma(两个样品),印支晚期花岗岩为210.9±3.8Ma,燕山期正长岩为149.4±1.2Ma。龙源坝岩体在时代和成因上不同于其东侧的陂头岩体,但相同于北侧的诸广山岩体有亲缘关系,因此在探讨该区的铀成矿前景时,应把诸广山与龙源坝两岩体整合起来考虑,并加强对龙源坝岩体的铀矿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印支期花岗岩 南岭东段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北部上石炭统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牛亚卓 魏建设 +1 位作者 史冀忠 陈高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0-1727,共8页
北山地区处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会带,其晚古生代洋陆转化备受关注,但久有争议。该区晚古生代地层学研究不足,制约了对构造演化的深入讨论。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北山北部黑鹰山地区原定为下石炭统白山... 北山地区处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会带,其晚古生代洋陆转化备受关注,但久有争议。该区晚古生代地层学研究不足,制约了对构造演化的深入讨论。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北山北部黑鹰山地区原定为下石炭统白山组火山岩的年龄分别为308.6Ma±1.0Ma和299.1Ma±2.4Ma,时代为晚石炭世。研究区内白山组时代的修订可以为该区构造演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北部 上石炭统 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31
8
作者 茹艳娇 徐学义 +3 位作者 李智佩 陈隽璐 白建科 李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62,共13页
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安山岩和流纹岩分布最广。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火山活动喷发的安山岩与安山质晶屑凝灰熔岩分别形成于353.9Ma±6.5Ma和356.3Ma... 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安山岩和流纹岩分布最广。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火山活动喷发的安山岩与安山质晶屑凝灰熔岩分别形成于353.9Ma±6.5Ma和356.3Ma±4.4Ma,属于早石炭世早期。通过区域对比,西天山大哈拉军山组的火山岩浆作用显示从伊犁中天山板块南北缘向伊犁盆地内部逐渐变年轻的特点,且火山岩喷发时代差别不大(约40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中性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Cs、Rb、Th、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酸性火山岩相对富集Rb、Th、U、Ta等元素,具有明显的Ba、Sr、P、Eu、Ti等元素的负异常。综合伊犁-中天山板块南缘的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大哈拉军山组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产在板块俯冲-碰撞的最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构造环境 大哈拉军山组 西天山
下载PDF
粤北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赋矿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与矿床形成动力学背景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莎 王春龙 +4 位作者 黄文婷 伍静 梁华英 高志辉 林锦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0-449,共10页
粤北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赋矿岩体出露面积0.18km2,矿化主要以细脉状及浸染状产于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系统的薄片观察表明,该岩体岩性比较复杂,有碱长花岗斑岩、普通花岗斑岩、白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及白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本文分析了碱... 粤北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赋矿岩体出露面积0.18km2,矿化主要以细脉状及浸染状产于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系统的薄片观察表明,该岩体岩性比较复杂,有碱长花岗斑岩、普通花岗斑岩、白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及白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本文分析了碱长花岗斑岩及白云母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碱长花岗斑岩锆石年龄为166.6±2.1Ma,MSWD=1.17;白云母二长花岗斑岩锆石年龄为166.2±3.1Ma,MSWD=2.3。两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表明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据斑岩矿床年龄、斑岩矿床在十杭带时空分布特征及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背景,提出大宝山斑岩钼钨矿床岩体的形成可能与侏罗纪太平洋洋壳向南西俯冲而引发的的十杭带深断裂构造活动复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 斑岩钼钨矿床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矿岩浆角砾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8
10
作者 侯林 丁俊 +2 位作者 邓军 廖震文 彭惠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0-588,共9页
康滇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元古宙铁铜成矿带。该地区元古宙昆阳群中串珠状分布岩浆角砾岩,周边分布大量铁铜矿床。选取武定迤纳厂东方红矿段穿插斜切入迤纳厂组的岩浆角砾岩,挑选胶结物中的岩浆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得到复合岩浆... 康滇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元古宙铁铜成矿带。该地区元古宙昆阳群中串珠状分布岩浆角砾岩,周边分布大量铁铜矿床。选取武定迤纳厂东方红矿段穿插斜切入迤纳厂组的岩浆角砾岩,挑选胶结物中的岩浆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得到复合岩浆锆石内核207Pb/206Pb年龄为2193Ma±8Ma,代表深部围岩原生锆石年龄;岩浆锆石或复合岩浆锆石边缘环带207Pb/206Pb年龄为1739Ma±13Ma,代表岩浆侵位年龄;下交点年龄为980Ma±11Ma,代表变质年龄。结合相关资料判断,迤纳厂组与上昆阳群、大红山群、河口群均为1.7Ga左右昆阳板内裂谷拉张、岩浆侵位/喷发的同时异相产物。这对在滇中地区昆阳裂谷中,元古宙地层内的岩浆角砾岩周边寻找IOCG(IRON-OXIDE-COPPER-GOLD,铁氧化物-铜-金)型铁铜矿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迤纳厂 岩浆角砾岩 la—icp—ms锆石u—Pb 铁氧化物-铜-金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月娟 黄欣 +4 位作者 陈树旺 张海华 苏飞 公繁浩 张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为一套以红层为主要特征的杂色碎屑岩组合,时代为早三叠世。笔者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哈拉山东剖面,除采集到早三叠世早期的孢粉、叶肢介等化石外,在剖面下...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为一套以红层为主要特征的杂色碎屑岩组合,时代为早三叠世。笔者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哈拉山东剖面,除采集到早三叠世早期的孢粉、叶肢介等化石外,在剖面下部首次发现了凝灰岩夹层。采用LA-ICP-MS技术,对2个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获得的年龄值为252.6±1.7Ma(MSWD=0.64)和249.9±1.6Ma(MSWD=0.22),即火山岩大约在250Ma前形成。结合地层古生物及区域岩浆岩资料,认为幸福之路组三段的形成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大兴安岭南部存在约250Ma与板块闭合相关的岩浆事件,以红层为特色的幸福之路组含有华夏和安加拉两大植物群混生的孢粉化石组合,反映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250Ma时已经完成碰撞拼贴,幸福之路组形成于碰撞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右旗 幸福之路组 凝灰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早三叠世早期
下载PDF
湖南桃源郝坪奥陶系五峰组顶部斑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尚克 汪正江 +1 位作者 王剑 卓皆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了认识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事件年龄,对湖南桃源郝坪剖面的斑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五峰组顶部斑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2.2±8.1 Ma,该年龄反映了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火山活动的时... 为了认识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事件年龄,对湖南桃源郝坪剖面的斑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五峰组顶部斑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2.2±8.1 Ma,该年龄反映了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火山活动的时代,与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年龄(443.7±1.5Ma)相一致,同属晚奥陶世。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对于探讨晚奥陶世生物绝灭、沉积环境变化与年代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坪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晚奥陶世 火山活动 生物灭绝
下载PDF
内蒙古镶黄旗乌兰哈达中二叠世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蒋孝君 刘正宏 +3 位作者 徐仲元 王挽琼 王兴安 张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0-1768,共9页
内蒙古镶黄旗乌兰哈达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岩性以中细一中粗粒碱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65.1Ma_+1.5Ma(MSWD=I.5),形成于中二叠世。该花岗岩富硅(SiO2为73.63%-75... 内蒙古镶黄旗乌兰哈达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岩性以中细一中粗粒碱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65.1Ma_+1.5Ma(MSWD=I.5),形成于中二叠世。该花岗岩富硅(SiO2为73.63%-75.47%),富碱(Na2O+K2O介于9.25%-9.49%)之间。在SiO2-K2O图中,样品多数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在1.00-1.03之间,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高(∑REE=94×10^-6-38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6.59~13.20,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2-38)。相对亏损Ba、sr、Nb、P、Ti元素,而高场强元素含量高(Zr+Nb+Ce+Y〉350×10^-6),且具有较高的10000XGa/M比值(236-2.79)。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乌兰哈达碱长花岗岩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相对低的Nb的含量进一步暗示了该岩体具有A,型属性。构造环境R,一R:判别图和构造环境(Y+Nb)一Rb判别图解显示,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拉张环境。结合鸟兰哈达岩体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环境及侵位时代.初步推断研究区内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碰撞缝合时代应早于265.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北缘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 后碰撞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都兰地区旺尕秀辉长杂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朱小辉 陈丹玲 +1 位作者 刘良 李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柴北缘旺尕秀辉长杂岩(包括辉长岩、辉绿岩和斜长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形成于岛弧环境。对辉长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显示,所有的锆石均具有相对宽缓的振荡环带结构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 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柴北缘旺尕秀辉长杂岩(包括辉长岩、辉绿岩和斜长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形成于岛弧环境。对辉长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显示,所有的锆石均具有相对宽缓的振荡环带结构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的典型基性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锆石LA-ICP-MSU-Th-Pb同位素分析,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468Ma±2Ma,同时得到一个最大的谐和年龄522Ma±9Ma,表明旺尕秀辉长杂岩的形成时代应介于468~522Ma之间。岛弧型旺尕秀辉长杂岩时代的确定,结合本区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柴北缘确实存在古生代洋盆事件,至少从中奥陶世开始发生板块的俯冲消减作用,从侧面说明柴北缘陆壳深俯冲的时代不应早于46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长杂岩 锆石la—icp—ms u—Th—Pb定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喜龙 刘家军 +5 位作者 翟德高 杨永强 王建平 张琪彬 张安立 王晓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0-742,共13页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是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为了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岩时代,对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辉长岩体及闪长岩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获得辉长岩与闪长岩样品的形成年龄...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是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为了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岩时代,对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辉长岩体及闪长岩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获得辉长岩与闪长岩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33±0.86 Ma和130±0.75 Ma,表明岩体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辉长岩与闪长岩具有低钛高钾、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明显、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推断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形成于张性环境。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前人在区域上的研究成果,认为燕山期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和成岩高峰期之一,矿区侵入岩可能形成于由全面挤压向伸展过渡阶段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Ag矿床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燕山期 边家大院 内蒙古
下载PDF
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甘雨 李永军 +4 位作者 王冉 杨高学 向坤鹏 刘佳 李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2-21,共10页
哈拉阿拉特组是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一带分布最广,研究程度最低,时代认识分歧最大,火山岩在该区全部组级地层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层位相对较新的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笔者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哈拉阿拉特组中下部层位辉石安... 哈拉阿拉特组是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一带分布最广,研究程度最低,时代认识分歧最大,火山岩在该区全部组级地层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层位相对较新的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笔者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哈拉阿拉特组中下部层位辉石安山岩与流纹岩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06.9±5.5)Ma(MSWD=1.8)与(304.5±3.1)Ma(MSWD=0.63),二者误差范围内一致,综合所测锆石的CL图像特征,指示其代表了哈拉阿拉特组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化石资料将哈拉阿拉特组时代确定为晚石炭世,认为其中下部层位时代不老于306.9Ma为宜。这一成果准确约束了区内海相火山地层的时代,并为研究西准噶尔构造带的火山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海相火山-沉积地层 晚石炭世 哈拉阿拉特组 西准噶尔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市小南川地区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迪 李荣社 +4 位作者 计文化 查显锋 刘银 潘术娟 时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9,共12页
在格尔木以南小南川地区测制了一条近S—N向的剖面。通过详细的野外接触关系、露头地质体组成、变形-变质特征观察,结合室内显微结构研究,在小南川昆南构造混杂岩带识别出6种不同的构造岩片,自北往南依次为含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绿片岩岩... 在格尔木以南小南川地区测制了一条近S—N向的剖面。通过详细的野外接触关系、露头地质体组成、变形-变质特征观察,结合室内显微结构研究,在小南川昆南构造混杂岩带识别出6种不同的构造岩片,自北往南依次为含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绿片岩岩片、块状大理岩岩片、粉砂质板岩岩片、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片、板理化沉凝灰岩岩片和片岩岩片,岩片之间主要以不同性质的脆性或韧性断层接触。对构造混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和片理化英安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年龄分别为1123Ma±110Ma和499Ma±11Ma。对比分析认为,含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绿片岩岩片与块状大理岩岩片应属于中元古代万保沟群,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粉砂质板岩岩片、片理化火山碎屑岩岩片、板理化沉凝灰岩岩片分别为火山弧及与弧相关的弧前-弧后盆地建造;片岩岩片为增生楔内部的物质。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年代学研究为细化昆南增生杂岩带的增生-就位过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时代限定,进而为昆仑造山带乃至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过程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昆南构造混杂岩 岩片划分 物质组成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诸广山南部高坪地区细粒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虞航 蔡煜琦 +4 位作者 李伟林 黄国龙 庞雅庆 江卫兵 张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1-792,共12页
诸广山南部高坪地区钻探工程揭露到较多细粒花岗岩岩脉,部分岩脉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区内两组细粒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2.9±1.9 Ma(MSWD=1.8)和244±2 Ma(MSWD=1.4)。结合细粒花岗岩中晶质... 诸广山南部高坪地区钻探工程揭露到较多细粒花岗岩岩脉,部分岩脉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区内两组细粒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2.9±1.9 Ma(MSWD=1.8)和244±2 Ma(MSWD=1.4)。结合细粒花岗岩中晶质铀矿U-Pb定年结果,证实其形成于印支期。本文结合粤北地区铀成矿规律及区域铀成矿特征,对高坪地区铀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初步探讨,认为:(1)印支期,诸广山南部先后广泛侵入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其中细粒花岗岩多沿断裂发育;(2)至燕山晚期,沿断裂侵入基性脉岩;(3)高坪地区细粒花岗岩与基性脉岩叠合部位为铀成矿的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印支期细粒花岗岩 找矿方向 诸广岩体南部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阿尕什敖包地区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现冰 徐学义 +3 位作者 陈隽璐 唐卓 张越 孙小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2-2062,共11页
新疆东准噶尔阿尕什敖包地区火山岩出露于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一套钙碱性玄武安山岩,在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图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特征((La/Yb)N=4.69~8.19,在微... 新疆东准噶尔阿尕什敖包地区火山岩出露于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一套钙碱性玄武安山岩,在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图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特征((La/Yb)N=4.69~8.19,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有明显的(HFSE)Nb、Ta、Zr、Hf亏损和(LILE)Cs、Rb、Ba、Pb相对富集的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数据及相关图解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性质,岩浆源区与板块的俯7中相关,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用LA—ICP—MS法测得的锆石206^Pb/288^U年龄为388.0Ma±6.7Ma,可能代表了中泥盆世位于阿尔泰南缘志留纪陆缘岛弧南侧的一个新生岩浆岛弧。其岩浆形成应与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洋壳俯冲相关,同是古生代阿尔曼太洋盆俯冲增生的产物,属西伯利亚板块南缘持续向南增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中泥盆世 岛弧火山岩 俯冲增生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基底高级变质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通 翟庆国 +3 位作者 王军 苏犁 康珍 索朗次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1-1703,共13页
俄久卖高级变质岩位于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的玛依岗日地区,是目前羌塘盆地基底高级变质岩石的唯一代表。该高级变质岩由正片麻岩和副片麻岩组成,本文以正片麻岩为研究重点。正片麻岩锆石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核一幔一边结构。根... 俄久卖高级变质岩位于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的玛依岗日地区,是目前羌塘盆地基底高级变质岩石的唯一代表。该高级变质岩由正片麻岩和副片麻岩组成,本文以正片麻岩为研究重点。正片麻岩锆石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核一幔一边结构。根据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锆石核部年龄范围为242~2490Ma,记录了岩浆岩源岩的年代信息:锆石幔部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年龄为207Ma±2Ma,相应的Th/u值介于0.02-0.30之间,代表正片麻岩原岩的岩浆结晶时代.该年龄与羌塘中部地区晚三叠世高压变质作用和岛弧岩浆作用在时空上相对应。锆石增生边的年龄为161~197Ma.对应的Th/u值介于0.02-0.15之间,代表片麻岩发生主变质作用的时代,可能是班公湖一怒江洋盆向北的俯冲消减作用在羌塘中部地区的响应。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正片麻岩具有类似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俄久卖高级变质岩原岩的形成与区域上广泛存在的晚三叠世构造、岩浆及角度不整合事件相对应,可能指示羌塘盆地统一基底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这对深入认识羌塘盆地基底的时代、性质及含油气盆地资源远景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基底 高级变质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