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秦岭造山带翠华山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艳娜 黎敦朋 +1 位作者 肖爱芳 徐松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秦岭翠华山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是陕西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的崩塌母岩,目前还未见对其系统地开展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翠华山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首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Lu... 秦岭翠华山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是陕西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的崩塌母岩,目前还未见对其系统地开展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翠华山水湫池地区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首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获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49.4 Ma±1.1 Ma,时代属于晚侏罗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资料,翠华山复式岩体可能存在~227 Ma、~150 Ma、~119 Ma三期岩浆侵位活动;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具有高硅(w(SiO_(2))=69.83%~75.31%)、富钾(w(K_(2)O)=2.71%~5.23%)、弱过铝质(A/CNK=1.00~1.07)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Ⅰ型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w(LREE)/w(HREE)=10.09~67.50),富集LILE(K、La、Pb、Sr)、亏损HFSE(Ta、Nb、P、Ti),Eu呈弱负异常—轻微正异常,且显示高Sr低Y花岗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得出ε_(Hf)(t)=-4.6~-1.4,T 2DM(crust)=1.3 Ga~1.5 Ga,指示其可能为中元古代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晚侏罗世 部分熔融 翠华山 北秦岭地区
下载PDF
辽东半岛金家岭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亮 陈军典 +6 位作者 程识 吴文彬 李超 刘永俊 李海洋 王玉平 吕行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11-25,共15页
对辽东半岛凤城地区金家岭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金家岭花岗岩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27±1) Ma和(122±1) Ma);具较高... 对辽东半岛凤城地区金家岭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金家岭花岗岩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27±1) Ma和(122±1) Ma);具较高的w(SiO_(2))(72.44%~77.30%),富碱(7.90%~9.05%),贫w(CaO)(0.48%~1.10%)、w(MgO)(0.12%~0.54%),铝饱和指数为0.87~1.07,为准铝质-过铝质过渡类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轻稀土富集且分馏明显,重稀土相对亏损,无分馏,Eu具强烈负异常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Hf,亏损Ba、Sr、P、Nb、Ta、Y。岩石类型为A1型花岗岩,岩浆可能来源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中,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地球化学特征 早白垩世 A1型花岗岩 辽东半岛
下载PDF
陇东地区阎家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1
3
作者 裴先治 孙仁奇 +4 位作者 丁仨平 刘会彬 李佐臣 刘战庆 孟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6,共9页
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陇山杂岩中出露有较多的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对该区阎家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闪长岩体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440.2±0.92)Ma(MSWD=1.13),表明闪长岩体... 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陇山杂岩中出露有较多的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对该区阎家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闪长岩体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440.2±0.92)Ma(MSWD=1.13),表明闪长岩体所代表的岛弧杂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区域地质及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该区曾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以红土堡蛇绿岩为代表的洋壳向北的俯冲作用,并产生中晚奥陶世陈家河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和晚奥陶世以阎家店闪长岩体为代表的岛弧岩浆杂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la—ICP—MS 锆石u-pb 陇东地区 祁连造山带
下载PDF
西准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113
4
作者 辜平阳 李永军 +2 位作者 张兵 佟丽莉 王军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4-1372,共9页
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16个测点在谐和曲线图^(206)Pb/^(238)U-^(207)Pb/^(235)U中构成比较集中的锆石群,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391.1±6.8Ma,MSWD=0.97(95%置信度),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据此... 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16个测点在谐和曲线图^(206)Pb/^(238)U-^(207)Pb/^(235)U中构成比较集中的锆石群,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391.1±6.8Ma,MSWD=0.97(95%置信度),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据此确定达尔布特蛇绿岩形成于中泥盆世,该年龄的确认为准确约束达尔布特蛇绿岩的形成及西准噶尔板块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布特蛇绿岩 辉长岩 锆石u-pb 中泥盆世 西准噶尔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8
5
作者 李向民 余吉远 +1 位作者 王国强 武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5-2031,共7页
对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组成单元中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芨芨台子蛇绿岩形成于321.2Ma±3.7Ma,相当于早石炭世;结合近年来对其东部小黄山蛇绿岩的测年结果,认为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早石... 对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组成单元中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芨芨台子蛇绿岩形成于321.2Ma±3.7Ma,相当于早石炭世;结合近年来对其东部小黄山蛇绿岩的测年结果,认为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早石炭世。它们是北山早古生代洋盆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后裂谷拉伸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 芨芨台子蛇绿岩 甘肃 北山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裂谷渣尔泰群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3 位作者 李振宏 董晓朋 刘洋 刘绍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51-2165,共15页
华北克拉通自1.85Ga形成之后,经历了广泛的拉伸,形成了一系列中-新元古代裂谷。其中北缘裂谷由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及化德群组成,发育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该裂谷系形成演化的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演化及区域找... 华北克拉通自1.85Ga形成之后,经历了广泛的拉伸,形成了一系列中-新元古代裂谷。其中北缘裂谷由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及化德群组成,发育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该裂谷系形成演化的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演化及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该裂谷系中渣尔泰群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早期认为渣尔泰群属于中元古代,主要分布于狼山地区和渣尔泰山地区。但最新的研究已将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限定为新元古代,更名为狼山群,并据此确定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新元古代裂谷。因此,必须对渣尔泰山地区渣尔泰群的时代进行重新限定。在此基础上可综合分析华北克拉通北缘裂谷的形成与演化。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渣尔泰山地区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为1.8-1.9Ga和2.5Ga。与北缘裂谷长城系,包括白云鄂博群下部及化德群下部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特征一致。而蓟县系、待建系及青白口系存在1.1-1.35Ga、1.5-1.6Ga等较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如白云鄂博群上部、新元古代狼山群及化德群上部。因此,渣尔泰山地区渣尔泰群整体可与长城系对比。碎屑锆石年龄组成特征表明,渣尔泰群物质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综合前人对白云鄂博群、化德群及狼山群地层年龄及岩浆岩的研究成果,可确定北缘裂谷是中-新元古代多期裂解事件形成的复杂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北缘裂谷 中元古代 渣尔泰群 锆石u-pb
下载PDF
北祁连山扎麻什地区东沟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武鹏 李向民 +4 位作者 徐学义 余吉远 孙吉明 唐卓 王国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6-906,共11页
东沟蛇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东段的扎麻什一带,主要由辉橄岩、辉长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较为完整的蛇绿岩单元。对基性火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499.3Ma±6.2Ma年龄加权平均值,代表蛇绿岩的形成年龄,相当... 东沟蛇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东段的扎麻什一带,主要由辉橄岩、辉长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较为完整的蛇绿岩单元。对基性火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499.3Ma±6.2Ma年龄加权平均值,代表蛇绿岩的形成年龄,相当于晚寒武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蛇绿岩中的基性火山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近平坦型,(La/Yb)N在0.97~1.26之间;微量元素分配模式除个别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U、K)外基本为平坦型曲线,Nb、Ta、Zr、Hf无亏损,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在Zr-Zr/Y和Ti/100-Zr-3Y等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所有样品数据点均落入MORB区域内,表明其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经区域对比,该蛇绿岩与玉石沟、川刺沟蛇绿岩等一起构成了大洋扩张脊型蛇绿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 东沟蛇绿岩 洋中脊环境 北祁连造山带
下载PDF
安徽绩溪伏岭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芳 王登红 +4 位作者 杜建国 许卫 胡海风 余有林 汤金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0-977,共8页
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周边已发现很多矿床(点)。为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伏岭岩体地表新鲜花岗岩样品两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采于伏岭岩体小昌溪单元的过渡部位的粗粒钾长花岗岩的... 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周边已发现很多矿床(点)。为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伏岭岩体地表新鲜花岗岩样品两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采于伏岭岩体小昌溪单元的过渡部位的粗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70)Ma(n=14),MSWD=1.7,可以代表小昌溪单元的主体成岩年龄;而采于伏岭岩体的饭蒸尖单元边缘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9±1.1)Ma(n=8),MSWD=1.06,不能代表饭蒸尖单元主体成岩年龄。测试结果与前人野外填图事实相矛盾,这可用岩体由边部向中心逐步冷凝结晶的事实规律得到解释,亦可解释为二者分别代表了岩体的成岩年龄和侵位年龄。伏岭岩体为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较前人所得结果老10 Ma左右。本次研究采用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精度更高,因而更能代表岩体主体形成年龄,研究认为今后有必要开展伏岭岩体与周边矿床(点)成因联系的研究,这对于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岭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 早白垩世
下载PDF
东准库布苏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司国辉 吴宏恩 张永智 金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9-858,共10页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Ma,MSWD=0.15,包体年龄为(286±3)Ma,MSWD=0.2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表明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是同时代形成的。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是过...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Ma,MSWD=0.15,包体年龄为(286±3)Ma,MSWD=0.2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表明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是同时代形成的。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是过冷的镁铁质岩浆混入到中酸性岩浆中经快速冷凝的结果。在岩浆混合过程中,基性的包体岩浆和中酸性的寄主岩浆通过化学扩散发生成分交换,使包体受到了花岗闪长质岩浆的改造和同化。这可能就是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相同的原因所在。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略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均为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苏南岩体 微细粒包体 la-icp-ms锆石u-pb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西藏班戈地区重要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江朋 赵元艺 +2 位作者 崔玉斌 吕立娜 许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5-1450,共16页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龄显示,雪如、查朗拉地区成矿岩体年龄分别为79.72Ma±0.50Ma和76.10Ma±0.40Ma,证明班戈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的岩浆活动。2个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70.45%~72.64%之间,K2O(4.62%~5.69%)的含量均高于Na2O(3.05%~3.75%)的含量,CaO的含量偏低(1.32%~2.03%),富K。A/CNK均小于1.0,A/NK范围为1.03~1.30,为准铝质类型。显示富K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a、Th、U、Nd,贫Nb。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REE=199.08×10-6~268.41×10-6,LREE/HREE=4.71~7.68,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岩体为同碰撞期花岗岩类,具有良好的铁铜铟铋等多金属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矽卡岩型矿床 西藏班戈县 la-icp-ms锆石u-pb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2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结果表明,锡矿北花岗斑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延续到早二叠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 花岗斑岩 早二叠世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斜长花岗斑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周振华 武新丽 欧阳荷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2-1485,共14页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成矿与斜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对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36.8±0.77)Ma(MSWD=0.85)和(237.9±0.71)Ma(MSWD=1.02)...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成矿与斜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对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36.8±0.77)Ma(MSWD=0.85)和(237.9±0.71)Ma(MSWD=1.02),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侏罗世。莲花山斜长花岗斑岩的εHf(t)=+5.6-+11.5,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比值(0.282 762-0.282 954)和年轻的二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477-810 Ma),综合研究表明其主要源自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也暗示兴安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对兴蒙造山带及邻区近1 100个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数据整理研究后发现,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属性相似,其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华北板块北缘各自具有不同的地壳增生历史,揭示它们具有不同的早期地壳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 Hf同位素 三叠纪 地壳增生 莲花山铜银矿 兴蒙造山带
下载PDF
鄂北耿集-板桥地区新元古代变火山岩系地层归属——来自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的证据
13
作者 苑东洋 石威 +4 位作者 刘德民 黄天统 徐龙生 陈超 孔令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530,共15页
扬子克拉通北缘、鄂北枣阳市耿集-板桥地区震旦系—奥陶系中相间出露两套变火山岩系,其地层归属存在武当群和花山群的争议且长期缺乏深入研究。耿集-板桥地区野外调查、变火山岩系LA-ICPMS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耿集... 扬子克拉通北缘、鄂北枣阳市耿集-板桥地区震旦系—奥陶系中相间出露两套变火山岩系,其地层归属存在武当群和花山群的争议且长期缺乏深入研究。耿集-板桥地区野外调查、变火山岩系LA-ICPMS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耿集地区变火山岩系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变酸性含砾晶屑岩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粉砂岩,与打鼓石群硅质条带叠层石白云岩共生,其中变酸性晶屑凝灰岩锆石年龄为821.7 Ma、ε_(Hf)(t)值为-2.44~9.70,其可能是扬子克拉通前南华纪基底青白口系花山群组成部分;板桥地区变火山岩系主要由灰白色变酸性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凝灰岩、酸性火山岩、粉砂岩组成,内部发育大量基性侵入岩,其中变酸性火山岩锆石年龄为741.2 Ma,ε_(Hf)(t)值为4.62~9.56,其应归属为南秦岭造山带南华系武当群,可能是印支期逆冲到扬子克拉通盖层上的残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克拉通 新元古代 花山群 武当群 锆石u-pb LU-HF同位素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英云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孔会磊 李金超 +3 位作者 栗亚芝 贾群子 黄军 南卡俄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6,共9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小圆山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祁漫塔格东段。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英云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17.7±1.1)Ma(n=...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小圆山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祁漫塔格东段。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英云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17.7±1.1)Ma(n=36,MSWD=2.5),厘定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属印支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英云闪长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U、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Zr、Ti),显示了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式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有弱的负Eu异常。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综合表明,小圆山英云闪长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la-MC-icp-ms u-pb 英云闪长岩 小圆山 东昆仑
下载PDF
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辉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亮 张权绪 +5 位作者 胡尚军 段其发 周云 于玉帅 邹先武 甘金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14-2322,共9页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前人对北大巴山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已有研究,但对大巴山南部地区基性岩却很少高精度年龄报道。本文对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地区的辉绿玢岩脉进行LA-ICP-M...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前人对北大巴山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已有研究,但对大巴山南部地区基性岩却很少高精度年龄报道。本文对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地区的辉绿玢岩脉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东河辉绿玢岩形成于439.3Ma,相当于早志留世。与北大巴山镇坪地区辉绿岩,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及火山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南部地区在早志留世处于张裂状态,东河地区的基性岩为岩石圈处于拉张状态下大陆裂谷作用产物。此处439.3Ma的年龄值,也说明此时扬子板块北缘普遍处于拉张的构造环境,代表了在早志留世大巴山南部裂谷盆地的伸展裂陷幅度达到最大。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确定了围岩竹山组形成不晚于早志留世,限定地层时代为寒武纪-奥陶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 辉绿玢岩 东河地区 大巴山南部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16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滇东南建水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超 周涛 +4 位作者 胡维云 陈桂凡 李华亮 张林友 李德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年龄分别为261.9±2.2 Ma(MSWD=0.80)、264.8±1.7 Ma(MSWD=1.12),属中二叠世晚期,代表建水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建水玄武岩与安山岩具有低TiO_2含量(0.50%~0.88%)、高Mg~#(52.0~64.5)、弱富集LREE((La/Yb)_N=1.42~3.44)、富集LILE(Rb,Th,U,Pb)、轻微亏损HFSE(Nb,Ta,Ti)的特点,具典型岛弧玄武岩的特征;英安岩和流纹岩高ΣREE含量(139.5×10^(–6)~313.6×10^(–6))、富集LREE((La/Yb)N=4.16~9.78)和LILE(Rb,Ba,Th,U)、亏损HFSE(Nb,Ta)、强亏损Sr、Ti、Y等元素的特点与典型的岛弧流纹岩相似,但高钾(K_2O含量平均7.73%)、钙碱性(δ=0.93~2.94)、强过铝质(A/CNK=1.13~2.10)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岛弧酸性火山岩,而具有一些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的特点。综合建水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建水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伸展环境,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与上地壳混染作用的共同结果,与滇桂交界处岛弧火山岩、两广交界处岛弧玄武岩等同为哀牢山洋向北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滇东南建水
下载PDF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西缘中志留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勇 李永军 +4 位作者 杨高学 易善鑫 张胜龙 孙羽 王军年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谢米斯台山西缘沙尔布尔组出露一套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组合,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其中的辉石安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428.7±2.7)Ma(n=17,MSWD=0.07,95%置信度)。据此确定...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谢米斯台山西缘沙尔布尔组出露一套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组合,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其中的辉石安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428.7±2.7)Ma(n=17,MSWD=0.07,95%置信度)。据此确定该辉石安山岩形成于中志留温洛克世霍姆期,为沙尔布尔组年龄时限提供了科学依据,证实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的岛弧建造起始时间可能至少提前至中志留世,而非晚志留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谢米斯台山西缘 沙尔布尔组 la-icp-ms锆石u-pb 中志留世
下载PDF
内蒙古突泉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源区的制约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杰 陈树旺 丁秋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4-1235,共12页
突泉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碎屑岩中砾石、岩屑及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母岩主要为流纹岩、安山岩、花岗岩、砂泥质岩石和少量中低变质岩;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万宝组砂岩样品中,利用LA-ICP-MS... 突泉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碎屑岩中砾石、岩屑及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母岩主要为流纹岩、安山岩、花岗岩、砂泥质岩石和少量中低变质岩;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万宝组砂岩样品中,利用LA-ICP-MS定年方法获得100个单颗粒碎屑锆石U-Pb年龄介于171Ma±7Ma~1221Ma±23Ma之间,其中1个年轻的年龄为171Ma±7Ma,可近似代表其沉积时的最新年龄,2个较老年龄(1221Ma±23Ma,504Ma±10Ma)可能来自于较古老结晶基底。其余年龄在214Ma±5Ma~359Ma±9Ma之间,为三叠纪—石炭纪的岩石年龄。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盆地东缘和南缘古隆起在万宝组沉积时已经存在,下伏的大石寨组、哲斯组和古生代侵入岩为盆地提供了主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地球化学特征 物源分析 中侏罗统万宝组 突泉盆地
下载PDF
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辽西—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21
20
作者 韦忠良 张宏 +1 位作者 郭文敏 柳小明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9-1127,共9页
通过对辽西—冀北地区的凌源、承德、滦平和义县—北票地区相关层位的LA-ICP-MS的锆石U-Pb测年,结合前人的测年数据,得出了以下认识:在凌源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是角度不整合,张家口组火山岩的年龄范围在133—130Ma之间(7个样品),... 通过对辽西—冀北地区的凌源、承德、滦平和义县—北票地区相关层位的LA-ICP-MS的锆石U-Pb测年,结合前人的测年数据,得出了以下认识:在凌源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是角度不整合,张家口组火山岩的年龄范围在133—130Ma之间(7个样品),义县组火山岩的年龄范围在126—120Ma之间(11个样品);在承德的骆驼山地区,土城子组与张家口组火山岩之间是角度不整合.在该地区张家口组下部测得的年龄是124Ma(1个样品),并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张家口组的下部年龄在124—129Ma之间;在滦平盆地,中—晚中生代最大的沉积间断的底界年龄被大店子组顶部的玄武安山岩限定在130Ma左右(2个样品);在辽西义县—北票地区,前人测得占义县组厚度约3/4厚度的义县组尖山沟层(砖城子层)及以上层位的时间范围在126—120Ma之间,义县组底部层位的年龄是132Ma.同时在辽西—冀北地区,测得土城子组的上限年龄在136Ma左右(2个样品).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并结合辽西—冀北各个地区的地质特征,反映了在辽西—冀北地区,在土城子组形成之后(136Ma以后)到126Ma左右期间,有一次波及范围极广的构造事件,形成了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并且该角度不整合的下限年龄在不同地区是有区别的;该角度不整合的主体形成时间在132—130Ma到126Ma之间.该角度不整合之上、之下层位中的构造特点、生物组合均有明显的区别,这暗示了该角度不整合也是该地区中生代主要的构造转换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 角度不整合 构造转换 辽西-冀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