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llogenic Epoch and Ore-forming Environment of the Lamasu Skarn-porphyritic Cu-Zn deposit,western Tianshan,Xinjiang,NW China 被引量:22
1
作者 ZHANG Zuoheng WANG Zhiliang +1 位作者 WANG Longsheng ZUO Guoc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31-740,共10页
Granitic rocks,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Lamasu copper ore region, western Tianshan were formed at 390.5±7.7 Ma according to the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plagioclase granite porphyry. Based on the regional... Granitic rocks,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Lamasu copper ore region, western Tianshan were formed at 390.5±7.7 Ma according to the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plagioclase granite porphyry. Based on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ublished chronological data of both dia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the Biezhentao- Kokirqin region was rolled into the orogen associated with the closure of Yili Ocean during early Devonian. The N-S-trending thrust faults were form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accompanied by the intrusion of granitic rocks. On this stage, the paleo-Asian Ocean Plate entered into the early collision orogenic phase and the plagioclase granite porphyry intruded (390.5±7.7 Ma) and replaced with limestone of the Mesoproterozoic Kusongmuqieke Group, Jixianian System and formed the early phase of skarn-type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the Lamasu region. Furthermore, the subduction-melting of Bayingou Ocean Plate during Carboniferous generated a deep-seated magmatic chamber in the Lamasu copper ore region which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Paleozoic Biezhentao-Kokirqin island arc. The magmatic chamber segregated Cu-bearing magmas, which transported upward to the shallow earth crust along the faults or fractures and formed the Cu-hosting porphyr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deposit and the ore-forming environment as mentioned above, the Lamasu Cu-Zn deposi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uperposing of mineralization at different geological settings and it was skarn-porphyritic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asu copper ore deposit dia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ages western Tianshan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TALLOGENESIS OF THE LAMASU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XINJIANG
2
作者 LAI Jian qing, PENG Sheng lin, SHAO Yong jun, WANG He (Institute of Ge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The Lamasu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ized region lies in the south of Wenquan County, Xinjiang and in the Northwest lakeside of the Sailimu Lake. Seen from the geotectonic position, it belongs to North Tianshan geodo... The Lamasu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ized region lies in the south of Wenquan County, Xinjiang and in the Northwest lakeside of the Sailimu Lake. Seen from the geotectonic position, it belongs to North Tianshan geodome system, Tianshan diwa region, Central Asian crustobody. Copper and zinc polymetallic ore bodies had been formed in the skarn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metamophic carbonate rocks of the Kuximqiek Group, Jixian System and early mid Varisean acidic rockbodies. The formation of the ore deposit was the result of the successive activities of the crust and mantle and the tectonic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TALLOGENESIS OF THE lamasu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XINJIANG ORE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喇嘛苏铜锌矿床矽卡岩矿物学与还原性流体演化
3
作者 李文广 申萍 潘鸿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7-949,共23页
喇嘛苏铜锌矿位于中亚成矿域西段,为新疆西天山地区相对较早发现的斑岩-矽卡岩铜锌矿床。本文对喇嘛苏铜锌矿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的矽卡岩矿物进行了岩相学及主微量成分分析,首次发现了喇嘛苏铜锌矿床发育的黑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 喇嘛苏铜锌矿位于中亚成矿域西段,为新疆西天山地区相对较早发现的斑岩-矽卡岩铜锌矿床。本文对喇嘛苏铜锌矿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的矽卡岩矿物进行了岩相学及主微量成分分析,首次发现了喇嘛苏铜锌矿床发育的黑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对矽卡岩中发育震荡环带的钙铁榴石进行主量元素和电子探针mapping分析,发现钙铁榴石发育不均一的核部,环带部分表现为Al-Fe元素此消彼长的耦合震荡关系;对钙铁榴石从核部中央向边缘环带进行定向原位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发现∑REE表现为连续略有降低的趋势、δEu表现出震荡变化。黑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表现为核幔结构,显示流体氧逸度的降低,流体从超常富集Ti转变为富集Ti。对富钛钙铝榴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发现富钛钙铝榴石∑REE高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58.4×10^(-6)~408.4×10^(-6);钙铁榴石28.2×10^(-6)~108.7×10^(-6)),富钛钙铝榴石具有强烈正Eu异常(δEu=11.3~15.0),钙铁榴石和富钛钙铝榴石均表现为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喇嘛苏铜锌矿中的原生辉石为透辉石,后经退蚀变流体交代发生Mg元素丢失和Fe元素富集,转变为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随交代程度加深,进一步转变为铁角闪石,最后在退蚀变流体中直接沉淀出铁镁钙闪石。在背散射下,原生透辉石、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表现为亮度不同的明暗结构。矽卡岩矿物的显微结构和主微量成分表明,蚀变流体为酸性和富Cl、REE、Ti的流体,蚀变阶段早期为氧化性流体,晚期为还原性流体。喇嘛苏铜锌矿流体中CH_(4)、C_(2)H_(6)等还原性物质、共生的磁黄铁矿-磁铁矿低氧逸度组合及还原状态矽卡岩矿物组合表明喇嘛苏铜锌矿可能为一还原性斑岩-矽卡岩铜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黑榴石 富钛钙铝榴石 核幔结构 喇嘛苏铜锌矿
下载PDF
新疆喇嘛苏铜矿床成因:来自石榴子石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4
作者 王晓彤 刘军 +1 位作者 何军成 孙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7-365,共19页
喇嘛苏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首例大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在矽卡岩中大量发育,是矽卡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分为外矽卡岩带红棕色粗粒石榴子石(Grt-Ⅰ)、外矽卡岩带浅棕色细粒石榴子石(Grt... 喇嘛苏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首例大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在矽卡岩中大量发育,是矽卡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分为外矽卡岩带红棕色粗粒石榴子石(Grt-Ⅰ)、外矽卡岩带浅棕色细粒石榴子石(Grt-Ⅱ)、外矽卡岩带黄绿色不等粒石榴子石(Grt-Ⅲ)3类。文章对不同产状石榴子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探讨了石榴子石成因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喇嘛苏矿床内3类石榴子石均以钙铁榴石为主,其次为钙铝榴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亏损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Nb、Ce高场强元素。3类石榴子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差别较大,其中,Grt-Ⅰ类石榴子石的∑REE为101.47×10^(-6)~262.87×10^(-6),具有较陡峭的REE配分模式,LREE/HREE为3.81~68.50,具有正Eu异常;Grt-Ⅱ类石榴子石核部的∑REE为163.49×10^(-6)~249.52×10^(-6),显示负Eu异常,LREE/HREE为2.00~4.71,而外环带的∑REE为46.34×10^(-6)~99.99×10^(-6),显示正Eu异常,LREE/HREE为18.06~177.23;Grt-Ⅲ类石榴子石的∑REE为31.71×10^(-6)~219.02×10^(-6),具有平坦的REE模式分配,显示正Eu异常,LREE/HREE为2.16~9.07。研究结果表明,喇嘛苏成矿流体系统是从开放体系趋向封闭体系进行演化,流体从渗滤交代演变为扩散交代,依次形成Grt-Ⅰ类、Grt-Ⅱ类和Grt-Ⅲ类石榴子石。3类石榴子石总体上形成于相对氧化的流体中,而流体的高氧逸度能够抑制Cu以硫化物的形式过早沉淀,有利于Cu在岩浆热液中运移和聚集,最终提高早期岩浆热液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石榴子石 矽卡岩 喇嘛苏 西天山
下载PDF
新疆北部喇嘛苏铜矿床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来自石榴子石原位LA-ICP-MS U-Pb测年的证据
5
作者 王晓彤 刘军 +1 位作者 杨艳 何军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5-661,共17页
石榴子石是矽卡岩型矿床中最常见的蚀变矿物,石榴子石U-Pb定年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准确限定矽卡岩成矿作用时代提供了新手段。我国西天山地区发育大量矽卡岩型铜矿床,由于缺乏精确的成矿年代学数据,制约了矿床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背景认识的... 石榴子石是矽卡岩型矿床中最常见的蚀变矿物,石榴子石U-Pb定年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准确限定矽卡岩成矿作用时代提供了新手段。我国西天山地区发育大量矽卡岩型铜矿床,由于缺乏精确的成矿年代学数据,制约了矿床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背景认识的深入。为了精确厘定西天山地区矽卡岩型铜矿化时代,本文选取代表性的喇嘛苏大型铜矿床矽卡岩带中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U-Pb定年技术开展了矿物成分和年代学分析。根据喇嘛苏矿床石榴子石的岩相学特征,将其分为红棕色石榴子石、浅棕色石榴子石和黄绿色石榴子石三类。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三类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均主要为钙铁榴石(56.96%~85.09%),其次为钙铝榴石(14.33%~43.85%),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U-Pb定年获得3件石榴子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介于(389.1±2.0)~(387.0±2.3)Ma之间,表明成矿时间为中泥盆世。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喇嘛苏矽卡岩型铜矿床形成于北天山洋壳的俯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 石榴子石 矽卡岩 喇嘛苏 新疆
下载PDF
西天山喇嘛苏铜矿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东阳 张招崇 +1 位作者 薛春纪 艾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0-694,共15页
位于西天山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西段的喇嘛苏铜矿床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斑岩体为英云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属于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本区成矿斑岩的主量... 位于西天山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西段的喇嘛苏铜矿床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斑岩体为英云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属于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本区成矿斑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Ta、Nb负异常,初始锶同位素ISr和εNd(t=390Ma)值分别为0.7072~0.7076和-0.32~0.17,显示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利用Sr和Nd同位素估算其源区物质约有50%来源于地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其为典型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暗示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本区成矿斑岩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交代原先的地幔楔,并混合了部分下地壳的物质,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板块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结合东西天山的成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岩浆源区的差别可能导致不同类型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较斑岩型钼矿床可能有更少的地壳物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地球化学 源区 喇嘛苏 西天山
下载PDF
西天山喇嘛苏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解洪晶 武广 +4 位作者 朱明田 晋建平 钟伟 刘军 糜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0-205,共16页
文中主要对西天山喇嘛苏岩体进行SHRIMP锆石U-Pb年龄、主微量及Sr-Nd-Pb同位素测定,阐明岩体成因及形成构造背景。喇嘛苏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其中,石英二长闪长岩形成于(394.8±4.9)Ma,花... 文中主要对西天山喇嘛苏岩体进行SHRIMP锆石U-Pb年龄、主微量及Sr-Nd-Pb同位素测定,阐明岩体成因及形成构造背景。喇嘛苏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其中,石英二长闪长岩形成于(394.8±4.9)Ma,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斑岩形成于(380.9±3.9)Ma,略晚于石英二长闪长岩。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且显示从钙碱性向高钾钙碱性演化的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相对富集轻稀土((La/Yb)N:3.55~15.52)及中等的负或正Eu异常(δEu:0.53~1.12)。岩体具有较高的Sr含量((322~808)×10-6)和较低的Y含量((12.90~18.86)×10-6)。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富集LILE亏损HFSE,并具有Nb、Ta和Ti负异常。岩体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为εNd(t)=-4.29~+0.75和ISr=0.706 052~0.708 263,Nd模式年龄为1.03~1.46Ga。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斑岩的铅同位素特征为206Pb/204Pb=18.500~19.044,207Pb/204Pb=15.575~15.626,208Pb/204Pb=38.443~38.864;石英二长闪长岩为206Pb/204Pb=18.694~18.711,207Pb/204Pb=15.622~15.630,208Pb/204Pb=38.648~38.660。所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喇嘛苏岩体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上升过程中与受俯冲带沉积物交代的地幔楔相互作用,且有少量古老地壳的混染而形成。岩体形成于晚泥盆世准噶尔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地块俯冲的大陆弧背景,与该区Cu(Au)矿化有较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苏岩体 锆石SHRIMPU-PB定年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西天山
下载PDF
论新疆喇嘛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核 彭省临 赖健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喇嘛苏铜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契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受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因素控制,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和热液充填型矿化;成矿物质既有来自地层的,也有来自深部岩浆的,成矿经历了多次富集和改造作... 喇嘛苏铜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契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受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因素控制,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和热液充填型矿化;成矿物质既有来自地层的,也有来自深部岩浆的,成矿经历了多次富集和改造作用。因此,该矿床具有多成矿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和多成矿作用的特点,是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复成矿床 成矿演化 铜矿床 新疆 成矿作用 成因 矿床地质 控矿作用
下载PDF
新疆博乐喇嘛苏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军臣 崔彬 李夭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30,共8页
喇嘛苏铜矿床矿区地层铜背景含量偏低,但矿区岩浆岩含铜较高,为“Ⅰ”型花岗岩类。成矿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硫、铅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区岩浆岩。氢、氧同位素证据... 喇嘛苏铜矿床矿区地层铜背景含量偏低,但矿区岩浆岩含铜较高,为“Ⅰ”型花岗岩类。成矿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硫、铅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区岩浆岩。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在氧化物阶段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硫化物阶段则已是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结合黄铁矿的富硫特征,进一步论证喇嘛苏铜矿床为典型夕卡岩型铜矿,并探讨其厚大似层状贫铜矿体内的富铜矿形成机制:含铜热液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富含胶状、草莓状黄铁矿的合碳质灰岩层时,引起硫逸度迅速升高,并大量沉淀出黄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同位素 夕卡岩型
下载PDF
新疆喇嘛苏铜矿床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核 夏斌 +1 位作者 彭省临 赖健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6-239,共4页
喇嘛苏铜矿硫同位素δ^(34)S介于0.2‰~6.9‰之间,平均值为4.3‰,接近陨石硫的特征,也落入岩浆岩、火山成因硫、沉积硫化物交叉的范围内;氢氧同位素δ^(18)O为14.06‰~12.84‰,显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岩可能来... 喇嘛苏铜矿硫同位素δ^(34)S介于0.2‰~6.9‰之间,平均值为4.3‰,接近陨石硫的特征,也落入岩浆岩、火山成因硫、沉积硫化物交叉的范围内;氢氧同位素δ^(18)O为14.06‰~12.84‰,显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岩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初期沉积层的重熔。稳定同位素研究说明来自岩浆的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既有地层中硫和水的加入,又有雨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喇嘛苏铜矿 同位素 成矿流体
下载PDF
新疆北部喇嘛苏铜矿区有关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5
11
作者 廖启林 赖健清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5-151,共7页
新疆北部的喇嘛苏铜矿是一个较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 ,通过对该矿区内不同类型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建立了各类岩石的 REE分布模式 ,探讨了矿区内中酸性浅成岩、碳酸盐岩、夕卡岩、基性岩脉等 4种主要岩石类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新疆北部的喇嘛苏铜矿是一个较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 ,通过对该矿区内不同类型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建立了各类岩石的 REE分布模式 ,探讨了矿区内中酸性浅成岩、碳酸盐岩、夕卡岩、基性岩脉等 4种主要岩石类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认为该矿区内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 REE分布型式相近、具清晰的 Eu负异常及弱 Ce负异常、w (L a) n/w (Sm ) n 值普遍高于w (Gd) n/w(Yb) n 值等共性 ,相比之下浅成岩具有较低的 w (L a) n/(w Yb) n 值与变化范围偏宽的δ(Eu)值 ,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 w (L a) n/w (Yb) n 值与变化范围偏窄的δ(Eu)值 ,夕卡岩的 w (L a) n/w (Yb) n 值与δ(Eu)值变化范围刚好居于这二者之间 ,中酸性浅成岩有随着 Si O2 质量分数增高而δ(E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岩石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新疆 碳酸盐岩 夕卡岩 基性岩脉
下载PDF
喇嘛苏铜矿区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铅同位素年龄计算的一种新思路 被引量:7
12
作者 赖健清 彭省临 +1 位作者 王核 邵拥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4-367,共4页
喇嘛苏矿床的硫化物单矿物铅同位素呈线性分布,但其拟合直线与铅同位素生长线只有一个交点.它们是二元混合铅继续演化的结果.拟合直线的斜率反映二元混合的时间.计算结果表明,喇嘛苏矿床成矿物质最初混合的时间是1.76Ga,铅... 喇嘛苏矿床的硫化物单矿物铅同位素呈线性分布,但其拟合直线与铅同位素生长线只有一个交点.它们是二元混合铅继续演化的结果.拟合直线的斜率反映二元混合的时间.计算结果表明,喇嘛苏矿床成矿物质最初混合的时间是1.76Ga,铅同位素μ值表明物质具有地幔与上地壳的混合来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海西期通过中元古代初期构造层的重熔形成岩浆,引起喇嘛苏矿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年龄 喇嘛苏铜矿 铜矿床
下载PDF
喇嘛苏铜矿床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蔡宏渊 郑跃鹏 邓贵安 《矿产与地质》 1998年第6期386-392,共7页
矿区内广泛发育以斜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中酸性斑岩体。斑岩的结构特征反映出岩浆浅成侵位成因。研究表明该区斑岩具有相对富硅和富碱高钾的岩石化学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具有Cu、Ag、Bi等成矿元素高丰度的微量元素地... 矿区内广泛发育以斜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中酸性斑岩体。斑岩的结构特征反映出岩浆浅成侵位成因。研究表明该区斑岩具有相对富硅和富碱高钾的岩石化学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具有Cu、Ag、Bi等成矿元素高丰度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低ΣREE与高δEu值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内铜矿化富集在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斑岩体深源浅成特点和富碱高钾岩石化学特征于铜矿化富集有利。Cu、Ag等成矿元素高丰度及其与矿化类型一致性说明成矿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含矿性评价 新疆 斑岩体
下载PDF
利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提取喇嘛苏铜矿及其外围弱磁异常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玉勤 李兵海 张翔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3-1179,共7页
为了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成矿预测,需要提取弱航磁异常信息。采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对喇嘛苏铜矿所在地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处理后,能够突出显示由铜等多金属矿引起的航磁弱异常信息... 为了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成矿预测,需要提取弱航磁异常信息。采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对喇嘛苏铜矿所在地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处理后,能够突出显示由铜等多金属矿引起的航磁弱异常信息,且在赛里木湖东西两侧有许多与喇嘛苏铜矿类似的弱磁异常信息分布。笔者认为航磁增强处理方法可以提取铜、金等金属矿成矿有利的航磁微弱异常信息,划分局部成矿有利的隐伏断裂构造,为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航磁测量 弱磁异常 航磁增强处理 喇嘛苏铜矿 成矿预测
下载PDF
新疆温泉县喇嘛苏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健清 彭省临 +2 位作者 钟运鄂 邵拥军 王核 《矿产勘查》 1998年第5期12-16,33,共6页
喇嘛苏铜多金属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切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酸性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属于沉积变质富集、岩浆改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可以总结为沉积-火山喷流沉积富集、区域变质富集和岩... 喇嘛苏铜多金属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切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酸性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属于沉积变质富集、岩浆改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可以总结为沉积-火山喷流沉积富集、区域变质富集和岩浆改造成矿等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苏 铜矿床 新疆
下载PDF
喇嘛苏铜矿区中酸性岩体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政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根据喇嘛苏铜矿中酸性岩体新鲜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岩体中M的平均含量接近于维氏值,而Ti、Cr、V则低于维氏值;高场强元素含量为(611.25~1210.11)×10^-6,平均值为1031.211×10^-6;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为(104... 根据喇嘛苏铜矿中酸性岩体新鲜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岩体中M的平均含量接近于维氏值,而Ti、Cr、V则低于维氏值;高场强元素含量为(611.25~1210.11)×10^-6,平均值为1031.211×10^-6;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为(1041.05~2708.61)×10^-6,平均值为1845.15×10^-6;Rh、Ba、K、La、Sm和Th的含量较高,Ta、Nb、Ti较低,而且Th含量远远大于Ta含量;在花岗岩类岩石的非活动性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所有的样品点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内,说明本区花岗岩类岩石为造山带的I型花岗岩,属正常的钙碱性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类岩石,是产于消减带而来自壳源的火成岩,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可能有洋壳物质和流体的加入,同时也混染了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岩体 微量元素 I型花岗岩 大陆边缘弧 喇嘛苏
下载PDF
喇嘛苏铜矿中酸性岩体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政利 成功 赖健清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采用费氏台五轴定位法和DCNoble等提出的求斜长石成分和有序度方法、鉴定图表,在喇嘛苏矿区三种中酸性岩体的岩石薄片中选择比较新鲜的、自形程度较好的斜长石,测得斜长石牌号χ(An)=24~56,有序度S=0.4~0.7,说明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属... 采用费氏台五轴定位法和DCNoble等提出的求斜长石成分和有序度方法、鉴定图表,在喇嘛苏矿区三种中酸性岩体的岩石薄片中选择比较新鲜的、自形程度较好的斜长石,测得斜长石牌号χ(An)=24~56,有序度S=0.4~0.7,说明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属中温型,即在结晶过程中岩浆冷却的速度较快;斜长石环带有正常环带,也有韵律环带,表明在结晶过程中总体是正常结晶环境,而期间有上下反复运动和岩浆房内压力的反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岩体 岩石学特征 结晶环境 喇嘛苏 新疆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在喇嘛苏铜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昭辉 周耀明 刘钢 《矿产勘查》 1997年第6期41-44,共4页
简要介绍了喇嘛苏铜矿的地质概况和地电特征,在喇嘛苏铜矿上用TEM法圈定了矿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并作出TEM测深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勾绘出矿体的空间形态。
关键词 铜矿 TEM法 喇嘛苏 新疆
下载PDF
化探原生晕与激电测量相结合找矿效果——以新疆博乐市喇嘛苏外围地区多金属矿区为例
19
作者 库瓦尼西别克.买买提朱马 陈川 +4 位作者 展新忠 丁亚龙 努尔喀纳提.马达依普 刘得磊 程红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8,共10页
新疆博乐市喇嘛苏外围地区地表岩石风化剥蚀严重,直接找矿标志不明显,以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为辅助功能的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隐伏矿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化探原生晕元素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元素异常下... 新疆博乐市喇嘛苏外围地区地表岩石风化剥蚀严重,直接找矿标志不明显,以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为辅助功能的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隐伏矿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化探原生晕元素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元素异常下限值和富集系数为划分标准,圈定了六个Ⅲ级化探异常带,异常评价初步认为Cu—Zn—Pb—Ag—W—Sn—Mn—As—Au—Bi多元素叠加异常的形成为找矿有利区,选元素共生组合特点较明显的异常带开展大功率激电工作进行化探异常的验证。在推断出的成矿有利部位布设钻孔并可见到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苏外围 原生晕 激电异常 隐伏矿体
下载PDF
北天山西段喇嘛苏铜矿中酸性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
作者 毛政利 成功 +1 位作者 赖健清 彭省临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3-99,共7页
喇嘛苏铜矿区中酸性岩体的皮科克指数、里特曼指数、赖特指数,均指示其中酸性岩体属于钙碱性岩系的范围;分异指数平均值为77.57,说明岩体的分异演化程度较为彻底;固结指数平均值为12.01,显示出岩体的岩浆分异程度较高;长英指数和铁镁指... 喇嘛苏铜矿区中酸性岩体的皮科克指数、里特曼指数、赖特指数,均指示其中酸性岩体属于钙碱性岩系的范围;分异指数平均值为77.57,说明岩体的分异演化程度较为彻底;固结指数平均值为12.01,显示出岩体的岩浆分异程度较高;长英指数和铁镁指数均反映岩体的分离结晶作用程度中等。在MF—FL分异趋势图上,样品点基本呈连续分布,说明岩体的演化是连续的;在w(Na_2O)—w(K_2O)关系图上多数样品点落入I型花岗岩区域,可以认为本区花岗岩应为I型花岗岩。岩体的TiO_2含量平均为w(TiO_2)=0.28%,远低于中国及世界同类岩石;在戈蒂尼指数与里特曼指数对数值的关系图上,几乎所有的样品点均落在消减带火山岩区,由此可以推断,本区斑岩体应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消减带上。在多阳离子的R1—R2关系图中,多数样品点落在地壳熔融花岗岩-同碰撞的花岗岩区,少数样品点落在其它区域,这说明了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苏铜矿 中酸性岩体 结晶环境 分异演化 消减带 北天山西段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