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MS技术研究氟氯苯氰菊酯对西方蜜蜂工蜂幼虫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虞龙涛 杨何妍 +2 位作者 苏宇晨 颜伟玉 吴小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89-2698,共10页
【目的】氟氯苯氰菊酯(flumethrin)属于第二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应用于蜂群除螨。由于杀螨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杀死螨虫的同时也会威胁到蜜蜂的健康。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氟氯苯氰菊酯处理后的西方蜜蜂... 【目的】氟氯苯氰菊酯(flumethrin)属于第二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应用于蜂群除螨。由于杀螨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杀死螨虫的同时也会威胁到蜜蜂的健康。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氟氯苯氰菊酯处理后的西方蜜蜂工蜂幼虫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分析涉及到的代谢通路,研究氟氯苯氰菊酯对蜜蜂的毒理作用,为蜜蜂饲养提供参考。【方法】控制蜂王在空的工蜂巢脾上产卵12 h,并将产卵区域分为4组,从第5天开始分别给各组小幼虫饲喂含氟氯苯氰菊酯的糖水(0、0.5、5、50 mg·kg-1),剂量从第5天至第8天逐日递增(1.5、2、2.5、3μL),第9天采集幼虫的淋巴液。运用代谢组学中的LC-MS技术分析蜜蜂幼虫的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并对氟氯苯氰菊酯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共同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0.5 mg·kg-1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差异代谢物190种,共鉴定87种;5 mg·kg-1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差异代谢物275种,共鉴定97种;50 mg·kg-1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差异代谢物275种,共鉴定131种。从鉴定的差异代谢物中筛选到29种氟氯苯氰菊酯处理组共同差异代谢物,其中16种代谢物上调,12种代谢物下调,1种代谢物在0.5和50 mg·kg-1组中下调,在5 mg·kg-1组中上调。这些差异代谢物包括核糖、嘌呤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其偶联物等。经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显著(P<0.05)的代谢通路包括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药物代谢-其他酶类、α-亚麻酸代谢等途径。【结论】LC-MS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氟氯苯氰菊酯影响下蜜蜂幼虫代谢物的变化,氟氯苯氰菊酯会引起蜜蜂幼虫体内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硫唑嘌呤、愈伤酸、9-羟基壬酸、氢过氧化亚油酸等物质含量异常,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证实了氟氯苯氰菊酯引起蜜蜂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紊乱,对这些代谢过程分析可进一步阐释蜜蜂代谢有毒化合物的机制,并为杀螨剂及其他有毒化合物对蜜蜂的胁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lc-MS 代谢组学 氟氯苯氰菊酯 工蜂幼虫
下载PDF
BTTN与NG混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敏 孙莉霞 陈智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7,M005,共4页
利用大气压电喷雾电离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API ESI LC MS)技术分离和检测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和丙三醇三硝酸酯(NG)的二元混合物,BTTN和NG的分离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C18柱上进行,在225nm处实施。乙醇 水(1 1,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 利用大气压电喷雾电离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API ESI LC MS)技术分离和检测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和丙三醇三硝酸酯(NG)的二元混合物,BTTN和NG的分离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C18柱上进行,在225nm处实施。乙醇 水(1 1,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1.研究了CapEx电压、pH值的变化、反吹气温度、电离方式对BTTN和NG质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负离子方式检测,CapEx电压、pH值分别为-100V和7,反吹气温度为100℃时可得到较理想的质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硝基化合物 电喷雾电离-液相色谱-质谱(api-ESI-lc-MS) 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 丙三醇三硝酸酯(NG)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中代谢物的结构鉴定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孔宏伟 戴伟东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2-1057,共6页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因其高效分离能力和高灵敏检测能力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通用标准谱图库,检测到的大量代谢物的结构难以鉴定。这制约了代谢组学覆盖度的提高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造成化学...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因其高效分离能力和高灵敏检测能力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通用标准谱图库,检测到的大量代谢物的结构难以鉴定。这制约了代谢组学覆盖度的提高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造成化学和生物信息的严重丢失,成为代谢组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随着质谱仪器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大气压电离质谱(API-MS)的代谢物结构鉴定技术飞速发展,本文从质谱仪器、代谢物分子结构式判别、数据库及谱图检索以及计算机辅助谱图解析等方面,对代谢物结构鉴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大气压电离质谱 鉴定 综述
下载PDF
用大气压电喷雾电离质谱对二硝化纤维素(PYX)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敏 孙莉霞 魏俊发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用柱塞泵进样、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方法对得不到分子离子的耐热炸药二硝化纤维素 (PYX)作了负离子质谱分析。通过改变毛细管出口 Cap Ex电压产生碰撞诱导裂解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 ,得到较多的化合物结构碎片离子。与电... 用柱塞泵进样、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方法对得不到分子离子的耐热炸药二硝化纤维素 (PYX)作了负离子质谱分析。通过改变毛细管出口 Cap Ex电压产生碰撞诱导裂解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 ,得到较多的化合物结构碎片离子。与电子轰击电离 (EI)源质谱图作了对比 ,确认了 8个特征碎片离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电喷雾电离质谱 二硝化纤维素 液相色谱 联用技术 火炸药 分析
下载PDF
人血浆中胸腺肽α1的质谱定量方法初探
5
作者 赵芊 王洪允 +1 位作者 胡蓓 江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17,共3页
  胸腺肽α1(Thymosin α1)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新型免疫调节因子,它可以启动T淋巴细胞的成熟、刺激分泌干扰素及各种淋巴介素,以及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1].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免疫功...   胸腺肽α1(Thymosin α1)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新型免疫调节因子,它可以启动T淋巴细胞的成熟、刺激分泌干扰素及各种淋巴介素,以及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1].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乙型、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和严重感染或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TAR api 3000 lc - MS - MS Thymosin a 1
下载PDF
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学健 于学俊 贾莉苹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文对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进行了综述评论。
关键词 lc—MS lc—api—ms lc—MALDI—MS HPlc-NMR—MS
下载PDF
痕量四环素药物残余物液质联用分析及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宏健 袁汉成 《现代仪器》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文利用API-LC/MS探讨了痕量四环素的检测方法,证明该方法具备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等特点,符合国际上通用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四环素 lc/MS 大气压电离源 药物分析 液质联用分析 药物残留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Beagle犬静脉给药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孟祥 杨春雷 +5 位作者 李莹 潘琦 许丽 徐斯翀 周莉 孙祖越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49,352,共6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在3个月静脉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药物在Beagle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在进行注射用灯盏花素对Beagle犬3个月静脉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分别于给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在不同的时... 目的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在3个月静脉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药物在Beagle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在进行注射用灯盏花素对Beagle犬3个月静脉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分别于给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并用API 4000 LC-MS/MS仪检测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高、中和低剂量组Beagle犬首次给药后的平均AUC(0-t)值分别为56552.1、19200.5和2790.5μg/L×h;平均AUC(0-∞)值分别为56827.7、19256.1和2851.1μg/L×h;平均C max值分别为111620、61296和8813.67μg/L;平均t1/2值分别为4.41、3.60和2.27 h;首次给药的平均AUC(0-t)值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平均C max值与给药剂量不呈线性关系。高、中和低剂量组Beagle犬末次给药后的平均AUC(0-t)值分别为40956.7、29394.5和9492.4μg/L×h;平均AUC(0-∞)值分别为40959.5、29718.7和9898.2μg/L×h;平均C max值分别为106978、84000和30410μg/L;平均t1/2值分别为0.46、3.34和11.77 h。末次给药的平均AUC(0-t)值和平均C max值与给药剂量都不呈线性关系。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连续给药3个月,随着供试品给药时间延长,低剂量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低、高剂量组全身暴露量明显增加,因此认为本品长期给药存在一定的蓄积毒性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毒代动力学 api 4000串联质谱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