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寄生电容的提取 被引量:4
1
作者 武丽芳 王世山 周小林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有效预估和分析平面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必须考虑平面电感的寄生电容对滤波器高频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的2D和3D有限元静电场模型来计算各匝间的寄生电容,由此得到PCB导线组成的多匝平面绕组的... 为有效预估和分析平面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必须考虑平面电感的寄生电容对滤波器高频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应用于平面EMI滤波器集成LC元件的2D和3D有限元静电场模型来计算各匝间的寄生电容,由此得到PCB导线组成的多匝平面绕组的集总参数模型,进一步得到平面绕组的等效并联电容。讨论了介电常数对匝间电容的影响,并分析了边缘效应对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等效并联电容应用于对应的集总等效电路中,通过计算结果与测量曲线的对比,说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指导平面电感和集成LC元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lc元件 寄生电容 有限元模型 平面绕组
下载PDF
正弦交流电路中LC元件特性的Multisim仿真分析
2
作者 祁国权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12期21-23,共3页
本文基于探索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L、电容C元件特性的目的,运用Multisim10软件对L、C元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给出了Multisim仿真实验方案,仿真了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正弦电压、正弦电流有效值和电抗的数值... 本文基于探索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L、电容C元件特性的目的,运用Multisim10软件对L、C元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给出了Multisim仿真实验方案,仿真了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正弦电压、正弦电流有效值和电抗的数值关系,虚拟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相一致,结论是仿真实验可直观形象地描述元件的工作特性。将电路的硬件实验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移,利于培养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元件 MULTISIM 虚拟仿真 正弦信号 交流电路
下载PDF
含有LC元件的电路性质的判定
3
作者 陈众起 《电工技术》 1996年第9期52-54,共3页
首先讨论如何根据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相位关系来确定电路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详述仅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就可测定电路性质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关键词 lc元件 电子电路 测量 lc电路
下载PDF
LC元件参数的数字测量方法与设计
4
作者 邓秀辉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本文着重说明如何将LC元件的諸参数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以适应数字測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的方法与设计,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关键词 lc元件 参数 数字测量法 设计
全文增补中
LC元件级联电路模拟行波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5
作者 李传健 陈炯聪 +1 位作者 黄曙 郑文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3,共7页
为了研究输电线上的波过程,传统方法是在具有分布参数特征的实际线路上进行试验,但是由于场地受限,试验难度较大。为了便于研究线路上发生故障后的行波传输问题,目前亟需搭建一种可以近似模拟输电线上波过程的实验平台。文中建立了一种... 为了研究输电线上的波过程,传统方法是在具有分布参数特征的实际线路上进行试验,但是由于场地受限,试验难度较大。为了便于研究线路上发生故障后的行波传输问题,目前亟需搭建一种可以近似模拟输电线上波过程的实验平台。文中建立了一种利用LC元件的级联电路,模拟分布参数线路波过程的近似处理模型。对级联电路电压电流的传递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LC元件级联电路模拟波过程与实际线路的差异。通过算例及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级联模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比较精确地模拟实际输电线的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 lc元件级联电路 波过程
下载PDF
日本叠层片状电感器与LC片状复合元件发展动向(下)
6
作者 李凤来 《磁与瓷通讯》 1992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片状元件 片状电感器 lc元件
下载PDF
日本叠层片状电感器与LC片状复合元件发展动向(上)
7
作者 李凤来 《磁与瓷通讯》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片状元件 片状电感器 lc元件
下载PDF
1.8 GHz Doherty功率放大器小型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莫宇 朱彦青 +2 位作者 郑远 陈新宇 杨磊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基于In 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 8 GHz的三级Doherty功率放大器,第一、二级为驱动级,第三级为Doherty放大器。通过分析Doherty结构,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Doherty电路,使用LC元件替代微带线,减小功率分配网络与合路匹配网络... 基于In 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 8 GHz的三级Doherty功率放大器,第一、二级为驱动级,第三级为Doherty放大器。通过分析Doherty结构,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Doherty电路,使用LC元件替代微带线,减小功率分配网络与合路匹配网络的面积,进而缩小整体电路的面积。将输入、输出匹配网络及功分、合路部分集成至基板上,整体封装尺寸5 mm×5 mm。测试结果表明,芯片输入、输出回波损耗优于-15 d B,放大器整体增益优于33 d B,3 d B压缩点输出功率35 d Bm,其中第三级Doherty放大器峰值功率附加效率(PAE) 47. 9%,8 d B回退点的功率附加效率3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多尔蒂结构 小型化 lc元件 微带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