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Quantitative LC-MS/MS Study of the Partitioning, Transport, and Fate of Pesticide Residues on Soil
1
作者 Heather A. Gamble Donald S. Gamb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Titration of pesticides onto sorption sites can determine sorption capacities on soils. Previous studies have tracked the sorption capacities and detailed kinetics of the uptake of atrazine and its decomposition bypro... Titration of pesticides onto sorption sites can determine sorption capacities on soils. Previous studies have tracked the sorption capacities and detailed kinetics of the uptake of atrazine and its decomposition byproduct hydroxyatrazine on different soils, including measurements made using LC-MS/MS. These studies have now been extended to explore sorption-desorption equilibria for a mixture of pesticides from soil using LC-MS/MS. Desorption of sorbed pesticide residues has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for pesticide levels in runoff, or for longer term sequestration, partitioning, and transport. The uptake of pesticides by the soil at equilibrium was measured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sorption capacities were estimated. Pesticide-soil interaction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y exposing standard stock solutions of pesticide mixtures to a characterized Nova Scotia soil. The mixture contained atrazine and dicamba. Initial aqueous mixtur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 × 10<sup>-9</sup> to 10<sup>-5</sup> M or greater were exposed to 25 mg aliquots of soil and allowed to reach equilibrium. The total uptake of each pesticide was measured indirectly,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remaining in solution using an IONICS 3Q 120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These sorption capacities have been supplemented by studies examining equilibrium recovery rates from soil aliquot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uptakes. This gives insight into the fraction of easily recoverable (reversibly sorbed) pesticides on the soil. Proper quantification of equilibrium constants and kinetic rate coefficient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C-MS/MS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predictive models. Predictive kinetic models can successfully mimi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solution concentration, labile sorption,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and could be used to guide regulatory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icide-Soil Interactions Sorption Kinetics lc-ms/ms fast polarity switching Predictive Modeling
下载PDF
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树人 蔡雪梅 +1 位作者 钟朝位 郭曙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快极化反转在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工作采用XRD ,SEM等方法研究铁电发射机理 ,XRD图谱、晶胞参数测试结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电畴排列状况等从多个角度反映出不同铁电材料在电子发射前、后的晶体结构及电畴结... 快极化反转在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工作采用XRD ,SEM等方法研究铁电发射机理 ,XRD图谱、晶胞参数测试结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电畴排列状况等从多个角度反映出不同铁电材料在电子发射前、后的晶体结构及电畴结构的相应变化状况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理解铁电阴极电子发射机理以及性能与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极化反应 电子发射机理 铁电阴极材料 铁电体
下载PDF
强电流铁电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雪梅 张树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铁电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或脉冲激光激励下从铁电材料表面获得脉冲强流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介绍了铁电阴极的主要特点,并对电子发射机理、材料种类和发射实验条件进行了讨论.最后还概述了铁电阴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实用... 铁电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或脉冲激光激励下从铁电材料表面获得脉冲强流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介绍了铁电阴极的主要特点,并对电子发射机理、材料种类和发射实验条件进行了讨论.最后还概述了铁电阴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实用化过程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 铁电阴极 快极化反转 强电流
下载PDF
NBT基陶瓷中相变致电子发射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蔡雪梅 吴贵能 +3 位作者 王宝英 陈世杰 郭曙光 张树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64-766,共3页
在无铅铁电阴极钛酸铋钠(NBT)中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在施加激励电压过程中,观察到了和其他阴极材料不同的3个发射电流峰。通过考虑相变因数对电流发射的影响,修正了基于极化反转致电子发射模型的电流发射公式,由此定量解释了... 在无铅铁电阴极钛酸铋钠(NBT)中获得了20 A/cm2的电流发射密度。在施加激励电压过程中,观察到了和其他阴极材料不同的3个发射电流峰。通过考虑相变因数对电流发射的影响,修正了基于极化反转致电子发射模型的电流发射公式,由此定量解释了在NBT基陶瓷中观察到的不同电流发射现象,揭示了电流发射不仅仅由已有文献中提出的快极化反转产生,也可以由极化的变化(比如相变)产生。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和弄清不同种类铁电阴极电子发射的机理,进行了NBT与锆钛酸铅(PZT)的电子发射比较实验。在电子发射前后观察到NBT的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没有变化,而在PZT中有变化,由此得出PZT的电子发射机制主要基于极化反转,而NBT的电子发射机制主要基于相变。相变致电子发射机理的提出和实验验证,为新型抗疲劳铁电阴极的研制指明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致电子发射 抗疲劳铁电阴极 快极化反转 电流发射密度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站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应建华 杨亚北 丁月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1年第5期157-160,共4页
设计一款无人值守的投币式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站,解决了电动车中途没电的问题,在马斯快速充电原理的指导下,采用了优化的快速充电方式,通过由运放组成的PI调节器来实现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双环反馈调节,确保电源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 设计一款无人值守的投币式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站,解决了电动车中途没电的问题,在马斯快速充电原理的指导下,采用了优化的快速充电方式,通过由运放组成的PI调节器来实现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双环反馈调节,确保电源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电池极性识别以及电池电压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充电。目前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市场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充电 开关电源 PI调解 极性识别
下载PDF
电致伸缩与PLZT电子发射频率特性的关系
6
作者 蔡雪梅 周应华 郭曙光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研究了PLZT阴极中电致伸缩效应对电子发射频率的影响。采用等静压工艺制备了PLZT阴极样品,并在阴极上施加高达11 kV的激励脉冲,观察到电子发射波形周期性地出现多个峰值。对收集到的电子发射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主要频率成分在5.8 MH... 研究了PLZT阴极中电致伸缩效应对电子发射频率的影响。采用等静压工艺制备了PLZT阴极样品,并在阴极上施加高达11 kV的激励脉冲,观察到电子发射波形周期性地出现多个峰值。对收集到的电子发射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主要频率成分在5.8 MHz左右,与根据压电声表面波理论计算出的表面振动基频为6.2 MHz接近。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结合目前铁电电子发射的快极化反转和表面等离子体理论,可得出压电表面振动对电子发射波形进行了频率调制,合理解释了电子发射波形周期性出现多个峰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阴极 频谱分析 表面振动频率 快极化反转 表面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