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between LDL-cholesterol and C-reactive protein among an apparently healthy population in the city of Athens
1
作者 Anastasios Milionis Charalampos Milionis 《Health》 2011年第6期338-342,共5页
Background: The atherogenic LDL is an impor-tant generative cause for th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RP is a sensitive marker of inflammation on the vascular wall,... Background: The atherogenic LDL is an impor-tant generative cause for th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RP is a sensitive marker of inflammation on the vascular wall, but also seem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theromatic proc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DL and CRP could form valuable guidelines for the initiation of a treatment with statins for individuals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schemic incidents.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LDL and CRP in an important number of apparently healthy indi-viduals. Methods: The study material consisted of the test results of 260 male and 484 female adults with normal LDL levels who were clini-cally health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DL and the CRP values of this group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group and CRP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a group of 60 male and 204 female adults with elevated LDL levels. Re-sults: It was ascertained that there is not a sta-tistically import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DL and CRP values in all groups (men, women, total) of the population with normal LDL levels. Addi-tionally, the CRP mean valu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and raised LDL. Conclusion: A number of causes are incriminated for the results. More studies are definitely needed for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results, particularly if the findings could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 treatment in people with normal LDL levels but increased CRP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cholesterol C-Reactive Protein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RISE
下载PDF
Rosuvastatin Reduces Plasma Small Dense Ldl-Cholesterol Predominantly in Non-Diabetic Hypercholesterolemic Patients
2
作者 Gen Yoshino Saburo Nakano +3 位作者 Tomoko Matsumoto Eiichi Murakami Toshisuke Morita Koji Kuboki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Aims: Small dense LDL (sdLDL) cholesterol is considered a cardiovascular risk. Our purpose in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osuvastatin in reducing sdLDL and large buoyant LDL (lbLDL-C) in hypercholester... Aims: Small dense LDL (sdLDL) cholesterol is considered a cardiovascular risk. Our purpose in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osuvastatin in reducing sdLDL and large buoyant LDL (lbLDL-C) in hypercholesterolemia.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a mean baseline LDL-cholesterol (LDL-C) concentration of 173.9 ± 40.5 mg/dL were treated with rosuvastatin 2.5 mg/day for 12 weeks. LDL-C, sdLDL-C, and apolipoprotein (apo) B were assessed and l lbLDL-C was calculated (LDL-C minus sdLDL-C). Results: After 12-week treatment with rosuvastatin 2.5mg, sdLDL-C and lbLDL-C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62.1 ± 23.8 mg/dL to 34.0 ± 13.4 mg/dL, p <0.001 and 112.7 ± 34.9 mg/dL to 77.2± 29.2 mg/dL, p < 0.001 respectively, and sdLDL-C/lbLDL-C ratio and apo B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0.36 ± 0.02 to 0.32 ± 0.02, p < 0.005 and 134.2 ± 4.3 to 93.6 ± 3.5 mg/dl, p < 0.001, respectively. In diabetic subjec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nt reductions in the plasma triglyceride and sdLDL-C/ lbLDL-C ratio (r = 0.58, p < 0.005), but not between the percentage decrease in plasma triglyceride and sdLDL-C. Conclusions: Treatment with rosuvastatin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dLDL, lbLDL and sdLDL/lbLDL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UVASTATIN Small DENSE ldl-cholesterol (sdLDL) Large BUOYANT LDL-C (lbLDL-C) Apolipoprotein (apo) B Small DENSE ldl-cholesterol (sdLDL)/Large BUOYANT LDL-C (lbLDL-C) Ratio
下载PDF
常规体检指标对颈动脉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艳 高世超 +3 位作者 张洁 闫国超 李素华 金素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体检指标如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在颈动脉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6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9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 目的探讨常规体检指标如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在颈动脉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6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9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颈动脉超声结果等信息。受试者在随访中经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mm或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则被认为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结束随访。受试者若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则直至2021年12月随访结束。将研究对象按随访过程中cIMT是否增加分为硬化组、进展组和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体检指标对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进展组在颈动脉硬化发病后TC、LDL-C、FBG、UA、Hcy和SBP均高于发生前,HDL-C低于发病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组除HDL-C和Hcy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如男性比例、年龄、TC、TG、LDL-C、FBG、UA、SBP、DBP、BM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BG、LDL-C和SBP为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OR=5.505、4.222、1.071,P<0.05),以上指标联合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BG、LDL-C和BMP与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颈动脉硬化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空腹血糖 收缩压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单药自由联合调脂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冼婉泳 程晔 +6 位作者 梁日明 何旭瑜 何江 张小宇 徐诗岳 陶军 吴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8-901,共4页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单药自由联合用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达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24年3月至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心血管病科、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佛山市第一人...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单药自由联合用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达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24年3月至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心血管病科、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未达标后换用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的4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研究组,通过厦门区域性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倾向性匹配120例使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单药自由联合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LDL-C水平、LDL-C下降幅度,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变化以及安全性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4~6周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70±0.44)mmol/L vs(2.12±0.87)mmol/L,P<0.01],LDL-C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3.17±16.11)%vs(29.14±29.13)%,P<0.01]。研究组LD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vs 45.00%,P=0.00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HDL-C、TG水平及HDL-C和TG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6周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4~6周安全性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相较单药自由联合能够进一步降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达标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水平,提高达标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LDL 依折麦布 降血脂药 复方制剂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超高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力文 张勇 +2 位作者 乌雅罕 张春霞 侯斯琦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443-447,共5页
目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超高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ASCVD超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师管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纳入指... 目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超高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ASCVD超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师管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纳入指标包括患者入院的实验室数据,以及出院后3周至6个月内复查的实验室数据,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血脂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ASCVD超高危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ASCVD超高危患者214例,经降血脂药物治疗41例达标,达标率19.2%(41/214)。对比血脂达标组和血脂未达标组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强度、心肌梗死(MI)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史[OR(95%CI):2.242(1.101,4.566)]、PCI史[OR(95%CI):2.178(1.043,4.546)]和高强度他汀类药物[OR(95%CI):3.361(1.509,7.483)]的使用是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强度他汀类药物[OR(95%CI):2.805(1.211,6.497)]的使用是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CVD超高危人群的血脂达标率较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可提高该患者人群的血脂达标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药 高脂血症 胆固醇 LDL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首次化疗前血脂水平对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6
作者 任翠丽 张煜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04-706,71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首次化疗前血脂水平对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84例肝功能正常的食管癌首次化疗患者,根据化疗前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n=49)和血脂正常组(n=35),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 【目的】探讨食管癌首次化疗前血脂水平对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84例肝功能正常的食管癌首次化疗患者,根据化疗前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n=49)和血脂正常组(n=35),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化疗前血脂水平对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结果】化疗前,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血脂正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4.90%(22/49),高于血脂正常组的20.00%(7/35)(P<0.05)。化疗后,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肝功能正常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肝功能正常患者(P<0.05)。血清TC、TG、LDL-C、HDL-C是影响食管癌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首次化疗前血脂异常患者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临床应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胆固醇 LDL/血液 胆固醇/血液 甘油三酯类/血液 胆固醇 HDL/血液 肝功能不全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7
作者 黄静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就诊的37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高血压1级(120例)、高血压2级(124例)、高血压3级(127例),另选...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就诊的37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高血压1级(120例)、高血压2级(124例)、高血压3级(127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91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LDL-C等指标,并对各指标与25-(OH)D、LDL-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比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LDL-C明显升高(P<0.05),25-(OH)D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患者的BMI、FBG、LDL-C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25-(OH)D水平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BMI、吸烟、SBP、DBP、FBG与血清LDL-C呈正相关(P<0.05),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LDL-C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25-(OH)D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25-(OH)D低水平、LDL-C高水平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骨化二醇/血液 胆固醇 LDL/血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方法探讨
8
作者 李斯琪 刘岩 +3 位作者 徐丽斯 张晓琳 张若男 刘艳霞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HR)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12月就诊于中国人...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HR)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265例T2DM-CA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CS分为ACS组、对照组,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比较2组之间的MHR、LH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HR联合LHR对T2DM-CAD患者发生ACS的预测价值。根据Gensini积分将ACS组分为2个亚组(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比较亚组间MHR、LHR的差异,分析MHR、LHR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的MHR、LHR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R、LHR是T2DM-CAD患者发生ACS的危险因素。MHR预测T2DM-CAD患者发生ACS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67,LHR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83,两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ACS组2个亚组的比较,重度病变组的MHR、LHR高于轻度病变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R、LHR与Geni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MHR、LHR可作为T2DM-CAD患者发生ACS的预测指标,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优。T2DM合并ACS患者的MHR、LHR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单核细胞 胆固醇 HDL 胆固醇 LDL
下载PDF
刺五加叶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4
9
作者 睢大员 韩丛成 +1 位作者 于晓风 曲绍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观察刺五加叶皂苷 (AS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ASS按 2 5、 5 0、 1 0 0 mg· kg- 1 · d- 1 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 2 1 d,测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及 L... 目的 :观察刺五加叶皂苷 (AS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ASS按 2 5、 5 0、 1 0 0 mg· kg- 1 · d- 1 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 2 1 d,测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及 L OP量浓度 ,血浆 PGI2 、TXA2 质量浓度 ,血清和肝脏 SOD活性及全血粘度 ,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ASS5 0、 1 0 0 m g· kg- 1 · d- 1 能明显降低 TG、TC、L DL- c、TXA2 、 L PO及全血粘度 ,并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 HDL- c、PGI2 及 SOD活性 ,亦能使 TC/ HDL- c及 L DL- c/ HDL- c比值明显降低 ,PGI2 / 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ASS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提高 PGI2 / TXA2 比值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药理学 高脂血症/血液 胆固醇/血液 脂蛋白类 HDL胆固醇/血液 脂蛋白 LDL胆固 醇/血液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煜 李广平 +2 位作者 李立丰 陈艳 徐颖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市大港区油田常住人口体检资料348例,根据体检结果分为CHD组和正常对照组。记录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或糖尿...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市大港区油田常住人口体检资料348例,根据体检结果分为CHD组和正常对照组。记录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或糖尿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根据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计算AIP。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既往脑卒中患病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尿酸、AI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组总胆红素、静息心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P与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TC、LDL-C、尿酸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静息心率无明显相关。以AIP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尿酸、TG、LDL-C、HDL-C均进入线性回归方程(P<0.05)。结论:AIP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AIP结合传统的CHD危险因素能够更全面地评估CH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 冠心病 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L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明春 初少莉 +1 位作者 左君丽 曾一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至2011年共4 7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n=3 402),冠脉狭窄<50%为对照组(n=1 349)。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1支... 目的探讨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至2011年共4 7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n=3 402),冠脉狭窄<50%为对照组(n=1 349)。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及3支以上病变3个亚组。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TC、LDL-C水平及LDL-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LDL-C/HDL-C比值逐渐升高(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DL-C/HDL-C比值呈正相关(R=0.2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HDL-C比值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胆固醇 HDL胆固醇 脂类 冠心病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调血脂治疗对其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永健 俞虹 +5 位作者 秦学文 王兴宇 孙余华 陈纪林 寇文镕 陆宗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变化 ,观察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变型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 37例冠状动脉 (冠脉 )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 (A组 ) ,...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变化 ,观察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变型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 37例冠状动脉 (冠脉 )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 (A组 ) ,131例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 (B组 )及 40例冠脉及血脂均正常的受检者 (对照组 )和 80例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 (C组 )血清小而密LDL C的水平 ,比较A、B和C组间小而密LDL C水平的差异 ;将B组分为 3个亚组即 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B1组 )、49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 (B2组 )、4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B3组 ) ,给予调血脂治疗 8周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该 3个亚组血清小而密LDL C的水平 ,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组患者血清小而密LDL C占总LDL C含量的百分比仅有轻度升高 [(45 5± 5 5 ) %比(40 6± 6 3) % ,P >0 0 5 ] ,B组和C组患者血清小而密LDL C的含量明显升高 [(65 8± 8 2 ) %和 (68 3± 13 8) % ,P <0 0 1]。B组中以B 2组 [(65 7± 7 8) % ,P <0 0 1]和B3组 [(69 3± 7 8) % ,P <0 0 1]患者升高最为明显。调血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LDL C实际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合并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升高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脂蛋白类 LDL胆固醇 调血脂治疗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程小兵 罗娟娟 +6 位作者 陈燕 韩卫星 单其俊 杨玉雯 潘文博 钟万生 陈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84-2689,共6页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异常组122例和对照组78例,其中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又分为颈动脉增厚组30例及颈动脉斑块组92例,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sdLDL-C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异常组sdLDL-C、sdLDL-C/LDL-C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sdLDL-C/LDL-C、sdLDL-C是颈动脉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95%CI:1.021~1.213,P<0.001)、糖尿病(95%CI:1.009~1.0394,P<0.001)、sdLDL-C/LDL-C(95%CI:1.012~1.449,P<0.001)、sdLDL-C(95%CI:0.876~0.934,P<0.001)、Hcy(95%CI:0.439~0.81,P<0.001)。结论sdLDL-C/LDL-C、sdLDL-C、Hcy具有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且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增厚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sdLDL-C/LDL-C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贾珏 俞淑琴 +3 位作者 叶菁菁 尹江宁 王东 袁国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变化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诊断T2DM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73例、非MS组67例,另设立正...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变化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诊断T2DM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73例、非MS组67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7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各组LDL-C/HDL-C比值。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及LDL-C/HDL-C比值水平变化,分析LDL-C/HDL-C比值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根据LDL-C/HDL-C水平三分位分组,比较各组MS患病率。结果MS组(3.18±0.85)及非MS组(2.61±0.93)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2.26±0.70),且MS组的LDL-C/HDL-C亦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DL-C/HDL-C水平三分位分组,各组MS患病率分别为11.27%、35.21%、56.34%,随着LDL-C/HDL-C水平升高MS患病率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LDL-C/HDL-C比值与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CHOL)、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1)。以LDL-C/HDL-C为因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HDL-C、LDL-C、FINS进入方程(P<0.01)。结论 T2DM合并MS患者LDL-C/HDL-C的比值升高,且高水平LDL-C/HDL-C比值患者的MS患病率高,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评估MS发生的危险性,为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简便、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LDL胆固醇 HDL胆固醇
下载PDF
Caveolin-1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严鹏科 廖端芳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9-383,共5页
通过观察天然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蛋白caveolin 1表达的影响 ,探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分子机制。运用Western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观察天然和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通过观察天然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蛋白caveolin 1表达的影响 ,探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逆转运的分子机制。运用Western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观察天然和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aveolin 1表达的影响及其差异 ;运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放射性胆固醇标记法等方法初步判断下调caveolin 1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运用外源基因导入技术观察caveolin 1过度表达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聚集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①以正常的未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5 0mg L)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孵育 96h ,caveolin 1表达增加 6 0 .2 %± 3.9% ,胆固醇流出率为 81.7%± 4 .3% ;而在相同量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 ,caveolin 1表达减少了 5 4 .7%± 5 .8% ,胆固醇流出率下降至 2 6 .8%± 5 .1%。②caveolin 1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 ,再予 5 0mg L的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处理 ,细胞胆固醇流出率下降至 4 5 .3%± 7.3%。③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显著对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aveolin 1表达的抑制作用。④外源导入caveolin 1表达质粒显著促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后的细胞胆固醇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调节作用 CAVEOLIN-1 脂蛋白 低密度 胆固醇流出
下载PDF
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探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杰 王晓娜 +2 位作者 范文倩 肖文凯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在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龄男性ASCVD患者310例,根据数次入院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195例和非他汀组115例,分析2组全因死... 目的探究在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龄男性ASCVD患者310例,根据数次入院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195例和非他汀组115例,分析2组全因死亡及主要终点事件。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04.10个月(95%CI:97.46~110.75)和97.14个月(95%CI:89.61~104.67)。他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5)。校正他汀类药物、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肾功能不全是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HR=1.944,P=0.004;HR=2.095,P=0.004;HR=2.179,P=0.014;HR=3.172,P=0.019);而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关(P=0.015)。他汀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非他汀组,HDL-C、LDL-C达标率、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率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5,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龄男性ASCVD患者LDL-C水平,减缓HDL-C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L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小飞 卢成志 陈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轻度胆固醇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LDL—C为2.6~3.6mmol/I。的5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65岁组(I组,30例)和≤65岁组(Ⅱ组,27例)。每例患者选取一处狭窄50%~70%的斑块为...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轻度胆固醇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LDL—C为2.6~3.6mmol/I。的5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65岁组(I组,30例)和≤65岁组(Ⅱ组,27例)。每例患者选取一处狭窄50%~70%的斑块为靶病变。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靶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比较血管、管腔和斑块体积,并观察斑块钙化情况。结果I组和Ⅱ组患者12个月后LDI。C平均降至2.39mmol/L和2.23mmol/L,较基线下降32.1%和33.2%。两组患者血管、管腔和斑块体积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12个月后,I组血管、管腔和斑块体积无显著变化,Ⅱ组血管体积无变化;管腔体积由(68.8±14.4)mm。增加至(83.6±22.5)mm。(P〈0.05),斑块体积由(80.1±18.6)mm。缩小至(69.9±21.7)mm。(P〈0.05)。钙化斑块比例I组明显高于Ⅱ组(56.7% vs 25.9%,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阻止LDLC轻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降血脂药 脂蛋白类 LDL 胆固醇 斯伐他汀
下载PDF
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士魁 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6-542,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他汀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抑制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 降血脂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下载PDF
老年人载脂蛋白A5与血脂、脂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秀芳 陈焕芹 +3 位作者 李保应 常静 杨轶文 邱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载脂蛋白A5(APOA5)与血脂、脂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U1000/27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7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目的探讨老年人载脂蛋白A5(APOA5)与血脂、脂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U1000/27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7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和血糖(GLU)的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POA5。结果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清胆固醇(CH)、LDL-C、APOB100水平有负相关的趋势,与HDL-C、APOA1和GLU水平之间有正相关的趋势(P>0.05);APOA5水平女性低于男性(P>0.05)。结论①老年人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呈负相关,APOA5可能是TG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②性别对老年人血清APOA5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5 脂蛋白类 HDL胆固醇 脂蛋白类 LDL胆固醇 血糖
下载PDF
血脂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宋芳 王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970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206例)和生存组(764例),按随访期...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970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206例)和生存组(764例),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531例)和非他汀组(439例),比较4项血脂成分各水平组的病死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脂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水平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年龄、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MI)、贫血、房颤、肾衰竭的比例大于生存组;死亡组的HDL-C、射血分数(EF)、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和他汀类药物的比例小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NYHAⅢ~Ⅳ级、低水平和较低水平的HDL-C是冠心病心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ACEI/ARB为保护因素,TG、TC、LDL-C各水平组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胆固醇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L 甘油三酯类 他汀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