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洁Nb(100)面的结构
1
作者 潘必才 胡兹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动力学计算法,计算了Nb(100)面的各种弛豫结构的Ⅰ—Ⅴ曲线,使之与实验曲线拟合,用R 因子对这些可能的结构进行搜寻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洁Nb(100)面最顶层层间距为1.46(?),与体内相比向内收缩了11%,次层层间距为1.7...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动力学计算法,计算了Nb(100)面的各种弛豫结构的Ⅰ—Ⅴ曲线,使之与实验曲线拟合,用R 因子对这些可能的结构进行搜寻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洁Nb(100)面最顶层层间距为1.46(?),与体内相比向内收缩了11%,次层层间距为1.72(?),向外膨胀了5%,与清洁的Ta(100)面的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 电子衍射 NB 表面物理
下载PDF
Zr(0001)-(2×2)-O表面结构的分析
2
作者 周牧易 P.C.Wong +2 位作者 W.T.Moore D.T.VUGrimsby K.A.R.Mitchell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LEED强度的多重散射分析,进一步确定Zr与氧作用在低覆盖量下(<1ML),形成(2×2)-O结构,是氧吸附后进入Zr表面原子层下,占据八面体空位,形成有两层氧的under layer结构,Zr表面原子层有Fcc重构。分析得到的Zt-O键距为0.232nm,而Zr-Z... LEED强度的多重散射分析,进一步确定Zr与氧作用在低覆盖量下(<1ML),形成(2×2)-O结构,是氧吸附后进入Zr表面原子层下,占据八面体空位,形成有两层氧的under layer结构,Zr表面原子层有Fcc重构。分析得到的Zt-O键距为0.232nm,而Zr-Zr间距增大为0.268nm,比原来的距离增大约4.3%,这是由于氧插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结构 单晶 leed
下载PDF
用可靠性因子R确定表面结构
3
作者 胡兹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本文以铯/石墨-(2×2)表面结构分析为例,介绍了低能电子衍射动力学理论中的可靠性因子R 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指出正确有效地使用R 因子,能使整个分析过程层次清楚,节省计算费用,并得到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表面 可靠性因子 低能 电子衍射
下载PDF
Zr(0001)初始氧化的表面结构变化
4
作者 周牧易 Y.M.Wang +3 位作者 P.C.Wong W.T.Moore D.T.V.U Grimsby K.A.R.Mitchell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LEED和XPS实验观察到了Zr(0001)初始氧化的表面结构变化,多重散射理论分析结构表明,Zr(0001)表面的初始氧化形成的(2×2)表面结构,为表面FCC重构的underlayer的C(B) A(C)BAB的结构形式,并存在纵向的原子的Relaxation,使Zr原子移向O... LEED和XPS实验观察到了Zr(0001)初始氧化的表面结构变化,多重散射理论分析结构表明,Zr(0001)表面的初始氧化形成的(2×2)表面结构,为表面FCC重构的underlayer的C(B) A(C)BAB的结构形式,并存在纵向的原子的Relaxation,使Zr原子移向O原子,计算的最佳模型中的位移量为d_(11)=0.005nm,d_(22)=0.00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电子衍射 表面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