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CGR胞外结构域蛋白的生信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蒙蒙 刘雨然 +7 位作者 杨慧莹 张梦圆 王燕 朱晓庆 罗燕 邵永斌 连科迅 谷新利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目的为获得小鼠LHCGR胞外结构域蛋白(LHCGR-1),分析其结构及理化性质,为今后研究该蛋白功能及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中小鼠LHCGR氨基酸序列合成目的基因Lhcgr-1,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将该基因插入至表达... 目的为获得小鼠LHCGR胞外结构域蛋白(LHCGR-1),分析其结构及理化性质,为今后研究该蛋白功能及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中小鼠LHCGR氨基酸序列合成目的基因Lhcgr-1,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将该基因插入至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ET-28a-LHCGR-1,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对该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该蛋白与LH、CG的相互作用。结果预测LHCGR-1蛋白分子量为40749.08,由367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理论值为5.47;氨基酸序列中有29个丝氨酸位点、10个苏氨酸位点和5个酪氨酸位点;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LHCGR-1并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可以与LH、CG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有利于其发挥原有的生物学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胞外结构域蛋白LHCGR-1在大肠杆菌内的原核表达体系并获得了纯化蛋白,分子对接预测该蛋白具有生物学功能,提示该蛋白可以用于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gr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生信分析 分子对接
下载PDF
LHCGR基因突变所致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家系分析暨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淑琴 薛颖 +3 位作者 王培 姚红 徐会会 高怡青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55-559,共5页
目的 报道1例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病儿及家族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的1例3岁2个月FMPP病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相结果等,并测序病儿及其父母外周血LHCG... 目的 报道1例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病儿及家族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的1例3岁2个月FMPP病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相结果等,并测序病儿及其父母外周血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编码区。结果 病儿自生后2个月起出现外生殖器阴茎增大,身高增长加速,现身高110.5 cm,双侧睾丸4 mL,阴茎长6.3 cm、横径3.5 cm,阴毛2期;血睾酮8.09 nmol/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呈青春期前低水平表现;LHCGR基因的11号c.1118C>T,导致373位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病儿母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有多囊卵巢病史。结论 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罕见病因,该病例临床表现典型,检测发现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118C>T(p.Ala 373 Val),母子具有相同基因型但表型不同,母亲为多囊卵巢病人,为该文献复习FMPP病因诊断、产前诊断及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早熟 家族史 男性化 男性限性性早熟 外周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点突变 多囊卵巢
下载PDF
由LHCGR基因杂合突变(M398T)所致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喆 马华梅 +1 位作者 李燕虹 杜敏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3,654,共6页
【目的】总结由LHCGR基因激活性杂合突变导致的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3例经LHCGR基因突变分析确诊的FMPP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例1和病例3均为5岁男童,因外生殖器增... 【目的】总结由LHCGR基因激活性杂合突变导致的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FMPP),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3例经LHCGR基因突变分析确诊的FMPP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例1和病例3均为5岁男童,因外生殖器增大伴生长加速来诊。经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外周性同性性早熟,其中,病例1有明显的家族史,4代中有6人(包括病例1的父亲,即病例2)有类似病史,成年身高在155~164.5 cm。LHCGR基因检测发现3例均存在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相同的杂合点突变:c.1193T>C,导致第398位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苏氨酸(M398T),而病例1的母亲和病例2的父亲不带有此突变。病例1经联用来曲唑和螺内酯治疗,症状好转。【结论】对散发型的FMPP,LHCGR基因突变分析可作为与其他男童同性外周性性早熟鉴别有效的工具。联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雄激素制剂可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成年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性性早熟 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激活性突变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鲁中肉羊 LHCGR 基因突变与其产羔数关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翔宇 田志龙 +6 位作者 潘林香 王金文 狄冉 刘秋月 胡文萍 马琳 储明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7,共5页
为了揭示LHCGR基因g.75741060A>C和g.75748150A>G突变与鲁中肉羊产羔数的关系,该研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R SNP检测方法对384只鲁中肉羊LHCGR基因上述2个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LH... 为了揭示LHCGR基因g.75741060A>C和g.75748150A>G突变与鲁中肉羊产羔数的关系,该研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R SNP检测方法对384只鲁中肉羊LHCGR基因上述2个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LHCGR基因2个SNPs在鲁中肉羊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野生型AA型均为优势基因型;关联分析表明,LHCGR基因g.75741060A>C突变可以显著提高鲁中肉羊第4胎产羔数(P<0.05),g.75748150A>G突变则会显著降低鲁中肉羊第4胎产羔数(P<0.05)。综上可知,LHCGR基因g.75741060A>C和g.75748150A>G突变可以影响鲁中肉羊产羔数,但存在不同的效应,在进行多羔鲁中肉羊的选育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突变对产羔数的效应进行合理选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lhcgr基因 SNPS 产羔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LHCGR基因突变所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家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海花 陈永兴 卫海燕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2岁5... 目的:探讨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2岁5个月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等,并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患儿身高98 cm,双侧睾丸3.5 mL,阴茎长7 cm、横径2 cm,阴毛PH2期;血睾酮3.09 ng/mL,促黄体生成素基础值<0.1 mU/mL,卵泡刺激素基础值0.2 mU/m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中促黄体生成素峰值0.88 mU/mL、卵泡刺激素峰值1.35 mU/mL,符合外周性性早熟表现。进一步行PCR扩增片段测序显示,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1723A>C突变,导致575位氨基酸残基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患儿母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但未出现青春期发育异常。结论: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罕见病因,本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测发现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723A>C(p.Ile575Leu),母子具有相同基因型但表型不同,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产生和卵泡发育需要LH和FSH的共同参与及青春期前女性性腺上不表达或低表达LHCG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点突变
下载PDF
壮族PCOS患者及其亚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血清LHCGR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庞晓霞 石凤 +6 位作者 覃莉 凌燕兰 陈兴鸿 韦敬锡 李秀霞 罗小琼 王俊利 《右江医学》 2019年第11期815-820,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亚组的临床特征和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壮族PCOS患者166例为病例组,并按不同标准分...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亚组的临床特征和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壮族PCOS患者166例为病例组,并按不同标准分为亚组,选择年龄相匹配的同期就诊的172例壮族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免疫发光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内分泌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LHCGR的含量。结果 PCOS组的BMI、LH、LH/FSH、E2、T、AMH、INS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PCOS患者中,肥胖组的BMI、INS和HOMA-IR高于非肥胖组,而LH和LH/FSH低于非肥胖组(P<0.05);高雄激素组的LH、LH/FSH、E2、T较雄激素正常组的高(P<0.05);胰岛素抵抗组的Glu、INS和HOMA-IR均比非胰岛素抵抗组的高(P<0.05);相对于LH/FSH<2组,LH/FSH≥2组的LH、LH/FSH、E2、T和AMH升高,而BMI和FSH降低(P<0.05)。PCOS组和对照组以及PCOS患者不同分组间血清LHCG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PCOS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亚组的临床特征、生化特点差异较大;血清LHCGR的表达在PCOS及其亚组中未发现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亚组 临床特征 lhcgr
下载PDF
广西人群LHCGR基因rs13405728和rs2293275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7
作者 庞晓霞 罗小琼 +6 位作者 石凤 凌燕兰 覃莉 李小妹 陈兴鸿 韦雨芯 王俊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S02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LHCGR基因rs13405728和rs2293275的遗传多态性,并比较其与不同地区人群的分布差异。方法用imLDR技术检测574例广西人rs13405728和rs2293275位点的基因型,直接测序的方法作为验证方法,分析广西人群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LHCGR基因rs13405728和rs2293275的遗传多态性,并比较其与不同地区人群的分布差异。方法用imLDR技术检测574例广西人rs13405728和rs2293275位点的基因型,直接测序的方法作为验证方法,分析广西人群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rs 13405728有AA、AG、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4%、34.7%、5.9%,rs2293275有CC、CT、TT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7.0%、12.5%、0.5%,两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其他人群的比较中,广西人群的rs1340572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人、日本人、非洲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2293275的基因型频率只与欧洲人和非洲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北京人、欧洲人、日本人、非洲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13405728和rs2293275在广西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与其他人群的多态性差异可作为疾病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gr 遗传多态性 不同人群
下载PDF
绵羊LHCGR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阳 马琳 +1 位作者 刘秋月 储明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6,21,共7页
实验旨在探究绵羊LHCGR基因g.75709226G>T、g.75733123G>A、g.75737425T>C、g.75728068G>T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绵羊高繁殖力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誖SN... 实验旨在探究绵羊LHCGR基因g.75709226G>T、g.75733123G>A、g.75737425T>C、g.75728068G>T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绵羊高繁殖力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对3个多羔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和策勒黑羊)和4个单羔绵羊品种(滩羊、萨福克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共768只绵羊LHCGR基因g.75709226G>T、g.75733123G>A、g.75737425T>C、g.75728068G>T位点的多态性开展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LHCGR基因g.75709226G>T位点存在GG、GT、TT三种基因型,g.75733123G>A位点存在GG、GA、AA三种基因型,g.75737425T>C位点存在TT、TC、CC三种基因型,g.75728068G>T位点存在GG、GT、TT三种基因型,g.75709226G>T、g.75733123G>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g.75728068G>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g.75709226G>T位点在小尾寒羊、草原型藏羊、策勒黑羊、湖羊和滩羊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在萨福克羊和苏尼特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g.75733123G>A位点在7个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g.75737425T>C位点在7个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g.75728068G>T位点在草原型藏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在其余品种中表现为中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g.75709226G>T、g.75733123G>A和g.75737425T>C三个位点在7个绵羊品种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75728068G>T位点在苏尼特羊和滩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在其余5种绵羊中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g.75709226G>T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1胎产羔数有显著关联(P<0.05),且前3胎中TT个体和GT个体产羔数均高于GG个体;g.75733123G>A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1胎产羔数有显著关联,且前3胎中GA个体和GG个体产羔数均明显高于AA个体;g.75737425T>C、g.75728068G>T位点多态性与绵羊第1、2、3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P>0.05)。综上所述,LHCGR基因g.75709226G>T、g.75733123G>A位点可以作为小尾寒羊产羔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g.75737425T>C、g.75728068G>T两个位点不适合用于小尾寒羊产羔性状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lhcgr基因 SNP分型 产羔数
下载PDF
miR-449b多态性位点rs10061133差异调控LHCGR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潘虹 陈蓓丽 +1 位作者 李腾龑 马旭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79-1483,共5页
目的探究miR-449b多态性位点rs10061133 A>G在卵巢功能不全(POI)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POI相关的miR-449b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检测LHCGR是否为miR-449b的靶基因以及miR-449b rs10061133不同基因型对LHCGR表... 目的探究miR-449b多态性位点rs10061133 A>G在卵巢功能不全(POI)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POI相关的miR-449b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检测LHCGR是否为miR-449b的靶基因以及miR-449b rs10061133不同基因型对LHCGR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LHCGR为miR-449b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测定证实LHCGR是miR-449b的靶基因。与GG基因型相比,rs10061133 AA基因型显著减弱LHCGR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LHCGR为miR-449b的靶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061133 A>G可能通过差异调控LHCGR表达在POI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49b 多态性 lhcgr 卵巢功能不全
下载PDF
LHCG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小阴茎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宇帆 赵亚玲 +3 位作者 王曦 聂敏 伍学焱 茅江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失活突变导致小阴茎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12岁小阴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 目的通过分析1例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失活突变导致小阴茎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12岁小阴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可疑基因进行性发育障碍Panel检测。使用Mutation Taster、PANTHER等分析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同时对LHCGR失活突变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患儿以小阴茎为主要临床表现。2)患儿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睾酮水平降低。3)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LHCGR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233+1G>A和c.547G>A),突变分别来自表型正常的母亲和父亲。突变均为首次报道。4)睾酮治疗效果好,用药后阴茎增大。结论LHCG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小阴茎表现,文献罕有报道。本病例扩大了对LHCGR突变致病临床表型和突变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茎 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 剪切位点突变
下载PDF
4个绵羊品种LHCG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顺成 闫背背 +5 位作者 张稳 张天闻 梁鹏 邹诗凡 张坤 冯登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1-1698,共8页
为探究绵羊LHCGR基因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的多态性与基因功能,本研究以杜泊羊、滩羊、小尾寒羊、滩羊和小尾寒羊杂交羊4个绵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4个绵羊品种LHCGR基因g.75747421A>C、g.75748200T&g... 为探究绵羊LHCGR基因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的多态性与基因功能,本研究以杜泊羊、滩羊、小尾寒羊、滩羊和小尾寒羊杂交羊4个绵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4个绵羊品种LHCGR基因g.75747421A>C、g.75748200T>A 2个位点进行检测,并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2个位点突变前后mRNA二级结构与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蛋白互作等。结果表明,LHCGR基因g.75747421A>C位点在4个品种中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是CC、CA和AA;g.75748200T>A位点在4个品种中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表明,g.75747421A>C、g.75748200T>A 2个位点在4个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599.70,理论等电点为8.30,脂肪系数为98.90,总平均亲水性为0.191,推测该蛋白为疏水性蛋白;突变前后LHCGR基因的mRNA二级结构、编码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蛋白互作的结果表明,与LHCGR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嗜铬粒蛋白A(CGA)、甲羟戊酸激酶(MVK)、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α亚基(GNAS)等。本研究成功筛选出4个绵羊品种LHCGR基因多态位点,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lhcgr基因 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空卵泡综合征患者家系的LHCGR基因突变检测及系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婷 王成祥 +2 位作者 孙洪亮 王雁林 李清春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突变与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关系,指导相关生殖疾病的诊治。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对一例EFS的不孕症患者进行LHCGR基因突变和家系分析。结果该患者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处存在纯合突变:c... 目的探究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突变与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关系,指导相关生殖疾病的诊治。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对一例EFS的不孕症患者进行LHCGR基因突变和家系分析。结果该患者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处存在纯合突变:chr2:48915113A>G,c.1823T>C,p.Leu608Pro,突变使LHCGR蛋白在第608位由亮氨酸(Leucine,Leu)突变为脯氨酸(Proline,Pro)。对该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并对其家庭成员测序发现,父母在此位点属于杂合突变,先证者弟弟(46,XY。未育)属于纯合突变,先证者妹妹(育有一女孩、一男孩)属于杂合突变。结论LHCGR基因突变可导致EFS,进而导致相关生殖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卵泡综合征 lhcgr 基因突变 家系分析
下载PDF
LHCGR、FSHR、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冰雪 李霞 +1 位作者 王青丽 巩晓芸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Yes相关蛋白1(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PCOS患者59例为PCOS...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Yes相关蛋白1(YAP1)DNA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PCOS患者59例为PCOS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为对照组。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及焦磷酸测序法测定两组LHCGR、FSHR、YAP1DNA多态性,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上述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COS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LH、T指标升高,FSH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69.49%、28.81%、1.69%;rs1394205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9.32%、22.03%、18.64%;rs11225161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18.64%、59.32%、22.03%;对照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50.85%、27.12%、22.03%;rs1394205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55.93%、20.34%、23.73%;rs11225161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44.07%、47.46%、8.47%。两组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频率、rs11225161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rs13405728位点基因型、rs11225161位点基因型多态性均与PCOS发生有关(P<0.05)。结论LHCGR、YAP1DNA是PCOS的易感基因,其中rs13405728位点T/C多态、rs11225161位点A/G多态与PCOS易感性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 卵泡刺激素受体 Yes相关蛋白1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a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 gene (LHCGR) with superovulation traits in Chinese Holstein heifers 被引量:7
14
作者 Yong Yu Yunwei Pang +4 位作者 Haichao Zhao Xiaoling Xu Zhonghong Wu Lei An Jianhui T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2012年第4期188-192,共5页
Background: Upon binding luteinizing hormone in the ovary, the 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 (LHCGR) is necessary for follicular maturation and ovulation, as well as luteal function. We detected m... Background: Upon binding luteinizing hormone in the ovary, the 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 (LHCGR) is necessary for follicular maturation and ovulation, as well as luteal function. We detected mutations in the LHCGR gene and evaluate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uperovulation. Method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sequencing, we examined polymorphisms in LHCGR and Chinese Holstein heifers.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DNA the g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superovulation traits in 127 Results: A G/T polymorphism (ss52050737) in exon 11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ova and the number of transferable embryos. Conclusions: LHCGR may be a new predictor for superovulation in Chinese Holstein hei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Holstein heifer lhcgr SNP SUPEROVULATION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DENND1A、LHCGR、THADA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幼花 陈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评估汉族人群中子痫前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LHCGR基因rsl3405728位点、THADA基因rsa3429458位点,DENND1A基因rs2479106位点)的遗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分... 目的评估汉族人群中子痫前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LHCGR基因rsl3405728位点、THADA基因rsa3429458位点,DENND1A基因rs2479106位点)的遗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分娩的汉族187例子痫前期患者和223例正常健康孕妇,分别收集5 ml外周血。纯化外周血DNA后通过PCR扩增LHCGR基因rsl 3405728位点、THADA基因rsa3429458位点,DENND1A基因rs2479106位点,并进行直接测序获得基因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体质指数(BMI)、年龄以及基因型等因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三类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在年龄以及体重因素校准后在对照组以及子痫前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基因型频率时,发现DENND1A SNPrs2479106在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隐性模型),SNP rs13429458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加模型)。结论 LHCGR基因rsl 3405728位点、THADA基因rsa3429458位点,DENND1A基因rs2479106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具有相关性,可见子痫前期的家族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THADA lhcgr DENNDIA SNP
下载PDF
广西人群LHCGR基因位点rs10495960和rs7579411分布差异性研究
16
作者 阙嘉妤 庞晓霞 +3 位作者 覃莉 李秀霞 施桂玲 王俊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研究人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rs10495960和rs7579411位点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种族人群的分布性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DNA测序法和多重单碱基延伸PCR(SNaPshot),对573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 目的研究人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rs10495960和rs7579411位点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种族人群的分布性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DNA测序法和多重单碱基延伸PCR(SNaPshot),对573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健康体检就诊者LHCGR基因的rs10495960和rs7579411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公布的北京人群(HapMap-CHB)、日本人群(HapMap-JPT)、欧洲人群(HapMap-CEU)及非洲人群(HapMap-YRI)LHCGR基因多态性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广西人群中,rs10495960位点包含GG、GA、AA基因型,以G/A基因型较常见(46.07%),等位基因以G较常见(64.05%);rs7579411位点包含CC、CT、TT基因型,以C/T基因型较常见(47.12%),等位基因以C较常见(62.65%)。其中rs10495960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两组间分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579411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地区人群rs10495960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HapMap-JPT、HapMap-CEU、HapMap-Y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Map-C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495960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CHB、HapMap-JPT、HapMap-CEU、HapMap-Y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地区人群rs757941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HapMap-JPT、HapMap-Y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Map-CHB、HapMap-C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57941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JPT、HapMap-Y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Map-CHB、HapMap-C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人群中LHCGR基因的rs10495960位点多态性在男女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性,rs10495960和rs7579411位点多态性与其他种族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gr 基因多态性 生殖疾病
下载PDF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一家系LHCG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瑞敏 张莹 +1 位作者 杨晓红 林祥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 目的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测及骨龄检查等。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患儿为男性,身高116.8cm(+5.1s),外阴发育2期,双侧睾丸8mL,阴茎8.5cm×2.5cm,睾酮2310ng/L,骨龄9岁,垂体兴奋试验显示黄体生成素峰值2.66IU/L,卵泡刺激素峰值1.03IU/L,符合外周性性早熟的临床表现。PCR扩增片段直接测序显示患儿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1703C〉T突变,导致568位氨基酸由丙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半年后,患儿的骨龄得到控制。患儿父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但未出现青春发育异常。结论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的罕见病因。本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测发现其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703C〉T(Ala568Val),为国内首次发现。父子具有相同突变基因但表型不同,提示FMPP具有不一致的表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激活突变 序列分析 表现度
原文传递
LHCGR基因突变(Asp578His)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1例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敏 李敏 +2 位作者 刘悦笙 雷思敏 肖延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该文报道1例由LHCGR基因激活性杂合突变导致的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患儿为男性,婴儿时期出现了外生殖器增长过快、生长加速,伴阴毛及阴茎勃起,结合患儿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 该文报道1例由LHCGR基因激活性杂合突变导致的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患儿为男性,婴儿时期出现了外生殖器增长过快、生长加速,伴阴毛及阴茎勃起,结合患儿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测及骨龄检查等结果,临床诊断为外周性性早熟。随后对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早熟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基因测序结果提示患儿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1732G>C突变,导致578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组氨酸,该突变是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突变,且父母基因检测结果未见异常。联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和抗雄激素制剂螺内酯治疗半年后,患儿症状得到控制。该研究结果扩展了LHCGR基因突变谱,为FMPP病因诊断及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激活性突变 婴儿
原文传递
LHCGR新变异致Leydig细胞发育不全患儿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俊珂 李泸平 +5 位作者 段富华 孟静静 严淑萍 李晟磊 任华艳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分析1例Leydig细胞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特征和LHCGR基因变异,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患儿的致病基因,应用PCR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进行家系验证和产前诊断。结果:测... 目的:分析1例Leydig细胞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特征和LHCGR基因变异,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患儿的致病基因,应用PCR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进行家系验证和产前诊断。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LHCGR基因存在c.265A>T(p.Ile189Leu)和c.422T>C(p.Val141Ala)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携带c.265A>T(p.Ile189Leu)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422T>C(p.Val141Ala)杂合变异,患儿的2个变异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为LHCGR基因c.265A>T(p.Ile189Leu)杂合变异携带者。结论:LHCGR基因c.265A>T(p.Ile189Leu)和c.422T>C(p.Val141Ala)变异可能为患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gr基因 Leydig细胞发育不全 男性假两性畸形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LHCGR and ALMS1 defects likely cooper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dicated by double-mutant mice 被引量:4
20
作者 Li Yu Lina Wang +12 位作者 Wufan Tao Wenxiang Zhang Shuanghao Yang Jian Wang Jia Fei Rui Peng Yiming Wu Xiumei Zhen Hong Shao Weiyue Gu Rong Li Bai-Lin Wu Hongyan W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84-395,共12页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heterogeneous disorder with evidence of polygenetic components,and obesity may be a risk factor for hyperandrogen 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HCGR is en riched in the ova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heterogeneous disorder with evidence of polygenetic components,and obesity may be a risk factor for hyperandrogen 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HCGR is en riched in the ovary and LHCGR deficiency causes infertility without typical PCOS phenotypes.ALMS1 is implicated in obesity and hyperandrogenism,the common phenotypes among PCOS patients.Through whole-exome sequencing of 22 PCOS families and targeted candidate gene sequencing of additional 65 sporadic PCOS patients,we identified potential causative mutations in LHCGR and ALMS1 in a sibling-pair PCOS family and three sporadic PCOS patients.The expression of LHCGRL638 P in granulosa-like tumor cell line(KGN)cells promoted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production and granulosa cell proliferation,indicating that LHCGRL638 P is an activating mutation.Lhcgr~(L642 P/L642 P)mice showed an irregular estrous cycle,reduced follicles with dynamic folliculogenesis,and increased testosterone(T),estradiol(E2),and dehydroepiandrosterone.Lhcgr~(+/L642 P)AIms1~(+/PB)mice displayed increased T and E2 but decreased late secondary and preovulatory follicles.We showed that activating mutation of LHCGR likely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COS involving abnormal reproductive physiology,whereas ALMS1 deficiency may promote anovulatory infertility via elevated androgens,suggesting that the disturbed LHCGR and ALMS1 cooperatively induce PCOS phenotypes,characterized as anovulation and hyperandrogenemia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COS patients with obe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gr ALMS1 ANOVULATION Hyperandrogenemia PCO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