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OBA PEOPLE SEEKING MODERN LIFE──An Interview With NPC Deputy Dagben of the Lhoba Ethnic Group
1
《China's Tibet》 2000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An Interview With NPC Deputy Dagbenof the lhoba Ethnic Group In lhoba PEOPLE SEEKING MODERN LIFE NPC
下载PDF
Diet Culture of the Lhoba Ethnic Group
2
《China's Tibet》 1998年第2期30-31,共2页
DietCultureoftheLhobaEthnicGroupYUNAICHANGTheLhobaethnicgroupisfoundmainlyintheeasternHimalayas.PriortotheDe... DietCultureoftheLhobaEthnicGroupYUNAICHANGTheLhobaethnicgroupisfoundmainlyintheeasternHimalayas.PriortotheDemocraticReform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hoba ETHNIC GROUP CULTURE
下载PDF
Folklore Unique to Lhoba People in Medog
3
作者 PURBO DORJE 《China's Tibet》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Medog,tuckedaway in thesouthernpart of theeastern Himalayas,featureshigh peaks,dense forestsand complicated geography.Bisected by the YarlungZangbo and Dainba Rivers,the county enjoys springlikeconditions all year
关键词 Folklore Unique to lhoba People in Medog In
下载PDF
Bamboo: Close Friends of Moinba And Lhoba Peoples
4
作者 ADA 《China's Tibet》 1997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BAMBOO Close Friends of Moinba And lhoba Peoples
下载PDF
Lhoba Village in Deep Mountains
5
《China's Tibet》 1995年第4期30-32,共3页
LhobaVillageinDeepMountainsBALSANGNORBUNamyimeans"holyland"intheTibetanlanguage.Sincethe1950s,thisMainlingCo... LhobaVillageinDeepMountainsBALSANGNORBUNamyimeans"holyland"intheTibetanlanguage.Sincethe1950s,thisMainlingCountyPeopleofthe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oba Village in Deep Mountains
下载PDF
The Lhoba Tribe in Dermo
6
作者 Wang Limin 《China's Tibet》 1995年第1期44-46,共3页
TheLhobaTribeinDermobyWangLiminOnAugust15,1950,theseconddayoftheseventhmonthintheTibetanYearoftheironTiger,a... TheLhobaTribeinDermobyWangLiminOnAugust15,1950,theseconddayoftheseventhmonthintheTibetanYearoftheironTiger,anearthquakemeas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hoba Tribe in Dermo
下载PDF
珞巴族与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呈现与路径选择——以西藏米林市南伊乡为例
7
作者 高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内容呈现上来看,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主要表征为生计转型和居住空间的变迁,交流更加注... 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内容呈现上来看,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主要表征为生计转型和居住空间的变迁,交流更加注重强调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双向互动,交融则要求强烈的心理认同和互嵌社会结构的广泛共识性。同时,在这三个层面的现实境遇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为了更好促进珞巴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共同富裕愿景下的产业转型和精准扶贫;多渠道增强各民族文化自信与双向交流,避免歧视与偏见;激发各民族参与式发展的主体意识,消除社会资源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关系 南伊乡
下载PDF
珞巴族与门巴族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38
8
作者 郑连斌 陆舜华 +2 位作者 张兴华 罗东梅 于会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在西藏米林县调查了珞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在错那县调查了门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计算了体质指数,对珞巴族、门巴族与我国其他人群体质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珞巴族男女均为高头型、中面型、中头型(头宽高指数)、中腿型... 在西藏米林县调查了珞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在错那县调查了门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计算了体质指数,对珞巴族、门巴族与我国其他人群体质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珞巴族男女均为高头型、中面型、中头型(头宽高指数)、中腿型、中胸型、中骨盆型。(2)门巴族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面型、中鼻型、宽肩型、中胸型、中骨盆型。(3)珞巴族男性、女性均为中等型身高。门巴族男性、女性均为亚中等身高。(4)珞巴族与门巴族蒙古褶率低,上眼睑皱褶率低,鼻翼高度以中等型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以中等型率最高,发色均为黑色,眼色褐色率最高,肤色以黄色率最高。珞巴族耳垂以三角形率最高,门巴族以圆型率最高。珞巴族、门巴族鼻根高度男性均以中等型率最高,女性均以低型率最高。(5)珞巴族与门巴族体质特征很接近。他们的头面部特征与甘肃藏族、四川藏族较为接近。珞巴族、门巴族虽生活在我国南方,体部主要测量指标值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珞巴族 门巴族 体质
下载PDF
中国莽人、僜人、珞巴族与门巴族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郑连斌 陆舜华 +3 位作者 张兴华 罗东梅 于会新 许渤松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作者于2006—2007年在云南、西藏调查了中国莽人、僜人、珞巴族、门巴族体重、身高、上臂收缩围、小腿围、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位皮褶、肩胛下位皮褶、髂前上棘位皮褶和腓肠肌位皮褶10项指标值,计算了4个族群... 作者于2006—2007年在云南、西藏调查了中国莽人、僜人、珞巴族、门巴族体重、身高、上臂收缩围、小腿围、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位皮褶、肩胛下位皮褶、髂前上棘位皮褶和腓肠肌位皮褶10项指标值,计算了4个族群的Heath-Carter法体型值。研究结果显示:1)在南方族群中,莽人身矮体轻,身体细瘦,皮脂菲薄,肌肉不发达。僜人身矮体轻,身体细瘦,男性肌肉较发达,皮脂厚度中等。女性肌肉发达,皮脂厚。珞巴族与门巴族均身材高,体重大,身体粗壮,皮脂厚,肌肉发达。2)门巴族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莽人、僜人、珞巴族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僜人、珞巴族、门巴族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莽人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莽人、僜人、珞巴族男性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门巴族男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体型特征。莽人女性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僜人、珞巴族、门巴族女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莽人 僜人 珞巴族 门巴族 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蒙古人种北亚类型
下载PDF
中国地图上应标注的藏南重要地名——巴昔卡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晓光 廖小韵 +3 位作者 胡小刚 徐汉卿 吴鹏飞 刘根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61-164,共4页
对藏南地名——"巴昔卡"进行了研究与考证。介绍了巴昔卡作为中国"雨都"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末端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汉藏语系中的珞巴语的特点,将"巴昔卡"的珞巴语含义推测为"雅鲁藏布江边";强调... 对藏南地名——"巴昔卡"进行了研究与考证。介绍了巴昔卡作为中国"雨都"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末端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汉藏语系中的珞巴语的特点,将"巴昔卡"的珞巴语含义推测为"雅鲁藏布江边";强调了在《中国地图》上标注藏南地名点"巴昔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图 藏南地区 地名补白 珞巴语 巴昔卡
下载PDF
西藏珞巴族的肤纹参数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宪平 颜中 +5 位作者 其梅 大尼玛 蔡险峰 张海国 沈若茝 陈仁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报道了珞巴族正常人群的12项肤纹参数.样本包括了142名男性和190名女性.参数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作了比较,用聚类分析法算出各民族间的距离,并绘制了聚类图.结果提示民族间的肤纹参数均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肤纹 聚类分析 珞巴族
下载PDF
珞巴族尼西人的传统社会生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金轲 马得汶 马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85,共12页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尼西人 传统社会生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对地方生态知识的影响——对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类学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云水 李旺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36-43,共8页
地方生态知识是当地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与技术。地方生态知识的内涵取决于族群的特定生存环境,当地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地方生态知识的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 地方生态知识是当地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与技术。地方生态知识的内涵取决于族群的特定生存环境,当地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地方生态知识的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是对传统地方生态知识做出评估和取舍的过程。对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的量化研究表明,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对立。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经济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方生态知识 独龙族 门巴族 珞巴族
下载PDF
门巴族、珞巴族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39-44,共6页
调查分析显示门巴族和珞巴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关心,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畴不甚清楚,其认知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认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应该在青少年... 调查分析显示门巴族和珞巴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关心,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畴不甚清楚,其认知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认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应该在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育,在现有行政保护框架内,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确保门巴族、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 珞巴族 大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 保护
下载PDF
珞巴族阿迪人的传统社会生活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得汶 李金轲 姚万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7,共8页
仅以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迪人的情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珞巴族阿迪部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其传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方面,科邦是阿迪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教育方面,集体宿舍是培养青年男女协作精神和生活技能的... 仅以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迪人的情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珞巴族阿迪部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其传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方面,科邦是阿迪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教育方面,集体宿舍是培养青年男女协作精神和生活技能的学校;在经济方面,兼顾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和家禽饲养;在宗教方面,信仰以万物有灵、宰牲祭祀为特征;在文化习俗方面,能歌善舞,以口头方式承传部落文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阿迪人 传统社会生活
下载PDF
论大力扶持西藏门巴族、珞巴族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玉福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1,共6页
西藏的门巴、珞巴族属我国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是西藏乃至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要求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扶... 西藏的门巴、珞巴族属我国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是西藏乃至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要求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和《西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06-2010年)》的实施,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门巴、珞巴族的扶持力度,门巴、珞巴族社会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专门扶持门巴、珞巴族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 珞巴族 扶持 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 文化意义
下载PDF
西藏珞巴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扎西 周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20-25,共6页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西藏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西藏自治区较大的珞巴族聚居地之一。文章研究该乡民族构成以及民主改革前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分析了南伊珞巴等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伊 珞巴族 经济结构 问题对策
下载PDF
门巴、珞巴族教育事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玉福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5-11,共7页
西藏的门巴、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门巴、珞巴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门巴、珞巴族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程度最低的两个民族。随着我国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门巴、珞巴... 西藏的门巴、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门巴、珞巴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门巴、珞巴族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程度最低的两个民族。随着我国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门巴、珞巴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门巴、珞巴族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 珞巴族 教育事业 发展
下载PDF
试论珞巴族的社会政治变迁——以西藏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卓拉 杨坤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56-60,共5页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珞巴族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原有的氏族制度、等级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体制与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珞巴族村落的习惯法虽然内容多有变迁,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国家...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珞巴族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原有的氏族制度、等级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体制与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珞巴族村落的习惯法虽然内容多有变迁,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国家成文法的宣传普及,则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加之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开展,使如今的珞巴族村落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社会政治 变迁
下载PDF
珞巴族的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立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12,共7页
珞巴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喜玛拉雅山林的山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珞巴族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因而决定了珞巴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在长期同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珞巴族发明了适宜于农耕的物候历,创造了数年轮休的"... 珞巴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喜玛拉雅山林的山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珞巴族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因而决定了珞巴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在长期同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珞巴族发明了适宜于农耕的物候历,创造了数年轮休的"轮耕制度"。在狩猎活动中,根据动物的生长和活动规律有选择地捕猎,有效地保持着与大自然的平衡。珞巴族传统宗教信仰是以自然崇拜为基础的古老信仰,对山林湖泊、高山大川充满敬畏,认为是精灵神鬼的居所或本身就是神灵的化身,人们不会轻易冒犯以免带来灾祸。敬畏引发祭祀,祭祀强化为禁忌,进而积淀和内化为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誓约与规条。珞巴族在生产生活领域中对神山圣湖以及动物植物的禁忌,保护了喜玛拉雅山林珍禽异兽和动植物的生长,保持着高原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传统文化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