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Qūchí (曲池 LI 11) and Tàichōng (太冲 LR 3)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佃会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Sixty cases of young patients of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Sixty cases of young patients of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a western medicine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was applied at Quchi (曲池LI 11) and Taichong (太冲LR 3).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aptopril was taken orally. Twenty-four hour dynamic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ircadian rhythm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for 14 day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Electroacupuncture at Quchi (曲池LI 11) and Taichong (太冲LR 3)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phases in 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ll P〈0.01),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ll P〉0.05); electroacupuncture at Quchi (曲池LI 11) and Taichong (太冲LR 3)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phases in 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1,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24 h sy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 (24 h SSD), 24 h dia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 (24 h DSD), daytime SSD (dSSD), nighttime SSD (nSSD) and nighttime DSD (nDSD) (P〈0.01, P〈0.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numbers of the Dipper and the non-Dipper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Quchi (曲池LI 11) and Taichong (太冲LR 3) has a better long-term effect of decreasing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s effectively changes of circadian rhythm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ich are an effective point pair for hy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li 11(Quchi) Point LR 3 (Taichong)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Li-ion transport in Li7P3S11 and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被引量:3
2
作者 Chuang Yu Swapna Ganapathy +4 位作者 Ernst R.H.van Eck Lambert van Eijck Niek de Klerk Erik M.Kelder Marnix Wagemaker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7,共7页
The high Li-ion conductivity of the Li7P3S11 sulfide-based solid electrolyte makes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The Li-ion transport over electrode-electrolyte and electrolyteelectro... The high Li-ion conductivity of the Li7P3S11 sulfide-based solid electrolyte makes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The Li-ion transport over electrode-electrolyte and electrolyteelectrolyte interfaces, vit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is investigated by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solid-state NMR experiments. An all-solid-state Li-ion battery is assembled with the Li7P3S11 electrolyte, nano-Li2S cathode and Li-In foil anode, showing a relatively larg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1139.5 m Ah/g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064 m A/cm^ 2 retaining 850.0 m Ah/g after 30 cycle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uggests that the decrease in capacity over cycling is due to the increased interfacial resistance between the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lyte. 1D exchange ^7Li NMR quantifies the interfacial Li-ion transport between the uncycled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lyte, resulting in a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1.70(3) ×10^-14cm^2/s at 333 K and an energy barrier of 0.132 e V for the Li-ion transport between Li2S cathode and Li7P3S11 electrolyt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arrier for Li-ion transport over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is small. However, the small diffusion coefficient for Li-ion diffusion between the Li2S and the Li7P3S11 suggests that these contact interfaces between electrode and electrolyte are relatively scarce, challeng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olid-state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7P3S11 li-ion transport Spin-lattice NMR Exchange NMR Solid-state battery
下载PDF
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3
作者 绽晟 黄麟荇 +3 位作者 易丽贞 陈瑞雪 黄慧源 岳增辉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PSS)大鼠皮质损伤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氨酸(Glu)、丙二醛(MDA)、核黄素激酶(RFK)和还原性辅酶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 目的 观察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PSS)大鼠皮质损伤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氨酸(Glu)、丙二醛(MDA)、核黄素激酶(RFK)和还原性辅酶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与造模组,每组10、20只。造模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联合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制备PS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鼠板固定大鼠,但不进行干预;电针组接受电针干预,穴位选择患侧阳陵泉穴(左)、曲池穴(左),每穴直刺1针,电针波型:密波;频率:100 Hz,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微抖动为度,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7 d。分别于造模第1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别于造模第2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大鼠患侧肢体肌张力;采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的病理学改变;行为学测试完毕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MDA、Glu含量和大脑皮质中IL-6、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析RFK、NOX2 mRNA转录水平。结果 (1) 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治疗前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2)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可见脑组织水肿,胞核深染,形态不规则、固缩、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脑组织病变改善,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可见较多正常细胞,细胞轮廓清晰,炎性细胞数量减少。(3)缺血侧皮质TNF-α、IL-6、Glu、MD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TNF-α、IL-6、Glu、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NF-α、IL-6、Glu、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4) 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 mRNA转录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 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干预后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PSS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痉挛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皮质Glu含量,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抑制RFK、NOX2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痉挛 神经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电针 曲池穴 阳陵泉穴
下载PDF
Acupuncture at heterotopic acupoints enhances jejunal motility in constipated and diarrheic rats 被引量:11
4
作者 Qing-Guang Qin Xin-Yan Gao +4 位作者 Kun Liu Xiao-Chun Yu Liang Li Hai-Ping Wang Bing Z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8期18271-18283,共1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heterotopic acupoints on jejunal motility, particularly 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关键词 ACUPUNCTURE Heterotopic acupoint li11 ST37 BL25 Jejunal motility CONSTIPATION Diarrhea C fibers Muscarinic receptors
下载PDF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ICKING BLOOD OF SHAOSHANG AND SHANGYANG FOR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ACUTE TONSILLITIS
5
作者 张连良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In this series of treatment, 100 cases of acute tonsillitis were treated using pricking blood therapy. After 1 session of treatment, 36 cases were cured; after 2 sessions, 44 cured and after 3 sessions, 18 cured, with... In this series of treatment, 100 cases of acute tonsillitis were treated using pricking blood therapy. After 1 session of treatment, 36 cases were cured; after 2 sessions, 44 cured and after 3 sessions, 18 cured, with the cure rate being 98%. This therapy works very well in treating acute tonsil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tonsillitis Pricking blood therapy Shaoshang(LU 11)and Shangyang(li 1)
下载PDF
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红星 张唐法 刘悦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单穴降压的起效时间。方法 :将针刺曲池与舌下含服心痛定对高血压患者的即刻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针刺曲池即时降压效果显著 ,针刺后 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 ,与针刺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目的 :探讨针刺单穴降压的起效时间。方法 :将针刺曲池与舌下含服心痛定对高血压患者的即刻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针刺曲池即时降压效果显著 ,针刺后 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 ,与针刺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针刺曲池穴降压起效时间明显早于舌下含服心痛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灸疗法 曲池穴 穴位疗法
下载PDF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邹长江 王慧 邱学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1-304,共4页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α1 、α2 、及β受体拮抗剂的方法检测了中枢肾上腺素能递质在 2Hz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及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 )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随电针的强度 (电压 )的增强而增强 ,3V电针...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α1 、α2 、及β受体拮抗剂的方法检测了中枢肾上腺素能递质在 2Hz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及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 )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随电针的强度 (电压 )的增强而增强 ,3V电针该穴时还可出现降心率作用 ;(2 )中枢应用α1 、α2 受体拮抗剂不能阻断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效应 ;(3 )脑室注射β受体拮抗剂心得安时 ,可明显衰减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效应。提示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确能引起降压及降心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听宫穴 电针疗法 降压效应 高血压
下载PDF
基于r-f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容 石文英 +6 位作者 邝涛 叶贵生 潘江 陈成 李里 李金香 章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者20例为腹泻组。便秘组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腹泻组采用电针曲池治疗,次日两组均取相关非经非穴点进行电针治疗。采集两组电针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功能连接为观察指标,以右侧岛叶为种子点,运用MATLAB、DPARSF和REST等软件得到两组与种子点存在功能连接的脑区图像,进而分析两组自身经电针刺激前后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电针刺激功能性便秘患者上巨虚穴可正激活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山坡、左侧枕叶舌回、左侧枕叶枕中回、右侧枕叶、右侧顶叶缘上回、右侧穹窿回扣带回、左侧顶叶楔前叶;负激活右侧额叶Sub-Gyral、右侧岛叶、左侧岛叶。电针功能性腹泻患者曲池穴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山顶和左侧边缘叶后扣带回。结论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可引起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部分内脏高敏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变化,提示针刺对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改善效应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上巨虚 曲池 功能性肠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便秘 腹泻
下载PDF
针刺曲池穴得气和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睢明河 王朝阳 马文珠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价不得气、得气、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的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得气组、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和得气右转组,分别于针刺前...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价不得气、得气、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的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得气组、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和得气右转组,分别于针刺前、进针10min、起针即刻和起针10min测量血压。结果: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各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得气左转组"中的虚证和"得气右转组"中的实证)、虚泻实补("得气左转"中的实证和"得气右转"中的虚证)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不得气组(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虚泻实补之间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中,不得气也有效,但得气比不得气效果好;以针的捻转方向的不同来区分的捻转补泻手法即"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在本研究中未显示相应的补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针刺 得气 捻转补泻 曲池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22-726,共5页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132例(便秘型72例、腹泻型60例),将2型患者各自分为2个电针组,2个药物组,分别为便秘电针组(36例)、便秘药物组(36例)、腹泻电针组(30例)、腹泻药物组(30例)。2电针组均采用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后,采用20 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治疗期为4周,共完成16次治疗,第1~2周治疗5次/周,第3~4周治疗3次/周。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3次/d,连服4周。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连服4周。各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估其治疗期间及随访期的心理状态(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电针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均得到有效改善。组内比较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2电针组的临床疗效与同型的药物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能够治疗不同状态(便秘、腹泻)下的功能性肠病,并能产生稳定的、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双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上巨虚穴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腹泻 双向调节
下载PDF
电针曲池穴对PET-CT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宪忠 张俊 +4 位作者 张嘉文 李金玲 闯红岩 张大伟 孙忠人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曲池穴电针刺激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情况,以探讨经穴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PET-CT技术观察6名健康受试者电针右侧曲池穴前后脑代谢和脑功能成像的变化。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后,大脑前额叶皮质、初级听皮质区、第三级联合区、运... 目的观察曲池穴电针刺激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情况,以探讨经穴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PET-CT技术观察6名健康受试者电针右侧曲池穴前后脑代谢和脑功能成像的变化。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后,大脑前额叶皮质、初级听皮质区、第三级联合区、运动前区、躯体感觉联合区、视觉初级感受区代谢增强。结论电针右侧曲池穴可激活大脑皮层多个区域,并对视觉中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电针 PET—CT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芝 夏有兵 +2 位作者 卢明香 林静 徐斌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运动 大鼠 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曲池
下载PDF
中国粗榧枝叶提取物分离及其对反枝苋的除草活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郝双红 魏艳 +1 位作者 张璟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对杂草反枝苋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提取、分离、鉴定了中国粗榧C ephalotaxus sinensisL i.枝叶中的除草活性成分。中国粗榧枝叶乙醇提取物的酸水溶液用苯萃取,萃余相碱化并用氯仿萃取得总生物碱。以硅胶及氧化铝柱... 以对杂草反枝苋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提取、分离、鉴定了中国粗榧C ephalotaxus sinensisL i.枝叶中的除草活性成分。中国粗榧枝叶乙醇提取物的酸水溶液用苯萃取,萃余相碱化并用氯仿萃取得总生物碱。以硅胶及氧化铝柱层析从中国粗榧总生物碱中分离出了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H1、H2和H3,其结构依次鉴定为桥氧三尖杉碱、三尖杉碱及11-羟基三尖杉碱。在1.00mg/mL的供试浓度下,H1对反枝苋种子根、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1%和82.4%,H3对反枝苋种子根、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2%和77.1%,H2除草作用较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所得总生物碱为中国粗榧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粗榧 桥氧三尖杉碱 三尖杉碱 11-羟基三尖杉碱 除草海性
下载PDF
曲池穴注射小剂量利血平即时降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佃会 单秋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4-646,共3页
目的 :观察曲池穴注射小剂量利血平即时降压效应。方法 :曲池穴注射小剂量利血平 ,并与臀部肌肉注射常规剂量利血平即时降压效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穴注组即时降压效应在起效时间。
关键词 曲池穴注射 小剂量 利血平 降压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曲池穴埋线用于重睑术后消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澎涛 陈朝 王亚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8,共2页
重睑(切开缝合)术后173例,分为埋线组(91例)和自然恢复组(82例),对照观察两组睑部肿胀和睑缘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曲池穴羊肠线埋藏能够迅速地消除因重睑术所致的肿胀及疼痛等不适感,提高美容效果,并发现,这种作... 重睑(切开缝合)术后173例,分为埋线组(91例)和自然恢复组(82例),对照观察两组睑部肿胀和睑缘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曲池穴羊肠线埋藏能够迅速地消除因重睑术所致的肿胀及疼痛等不适感,提高美容效果,并发现,这种作用与对睑缘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外科手术 水肿 穴位疗法
下载PDF
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廖小七 王菁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1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观察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1.9%和70.3%,对照组分别为64.9%和5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1.2%,对照组为4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池穴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荨麻疹 曲池 IgE 嗜酸性粒细胞 刺络拔罐疗法
下载PDF
针刺曲池及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0期659-6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 风池 高血压
下载PDF
温针灸曲池(对侧)为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银凯 屈玉明 +2 位作者 路晓红 张天生 郝重耀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9期63-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曲池穴(对侧)以及膝周穴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曲池穴(对侧)和膝周穴位]和对照组(单纯温针灸膝周穴位),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温针灸膝周(内外膝眼、鹤顶... 目的:观察温针灸曲池穴(对侧)以及膝周穴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曲池穴(对侧)和膝周穴位]和对照组(单纯温针灸膝周穴位),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温针灸膝周(内外膝眼、鹤顶、委中、阳陵泉、阴陵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温针灸曲池穴(对侧)辅助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表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过5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曲池(对侧)以及膝周穴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炎 温针灸 曲池
下载PDF
从海南岛黎语量词“老、爸、郎”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惠英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1,共11页
本文从海南岛黎语量词"老、爸、郎"说起,比较壮侗语族的量词"父、母、翁、奶",说明这是一组以亲属称谓、以对人的尊称而来的量词,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藏语系语言量词来源和发展演变的一个方面。同时指出,亲属称谓词&qu... 本文从海南岛黎语量词"老、爸、郎"说起,比较壮侗语族的量词"父、母、翁、奶",说明这是一组以亲属称谓、以对人的尊称而来的量词,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藏语系语言量词来源和发展演变的一个方面。同时指出,亲属称谓词"祖妣父母翁伯"等可作性别词,也可做不辨性别的词头词尾。文章分三部分:一、黎语量词"老、爸、郎";二、壮侗语族的量词"翁、父、母、奶";三、亲属称谓词"祖妣父母翁伯"可表示性别,也可做不辨性别的词头词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语 量词
下载PDF
利用BUU模型研究^(11)Li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英文)
20
作者 蔡翔舟 沈文庆 +8 位作者 钟晨 马余刚 张虎勇 魏义彬 陈金根 周星飞 郭威 王鲲 马国亮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3-706,共4页
发展了BUU模型,能够同时研究双中子晕结构核^(11)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计算中使用软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和0.8倍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同时还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计算的中子和质子密度代替通常使用的方密度分布,计算结... 发展了BUU模型,能够同时研究双中子晕结构核^(11)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计算中使用软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和0.8倍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同时还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计算的中子和质子密度代替通常使用的方密度分布,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拟合不同反应系统的实验数据,假定对于晕核及其核芯核,彼此的核反应总截面与相互作用截面之间的差别相同,那么^(11)Li的双中子剥去截面可以表示成”Li及其核芯核^(9)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之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假定可以适用于高能,对于中能核反应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晕 核反应总截面 双中子剥去截面 BUU模型 ^11li 核子-核子碰撞截面 高能物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