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家文化蕴涵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实影响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颜爱民
刘媛
张敬军
-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中蕴涵的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研究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仁
义
礼
智
信
人力资源管理
-
Keywords
confucian culture
ren(benevolence)
yi(justice)
li(etiquette)
zhi(intellect)
xin(trustworthines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黎红雷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2,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12JZD003)
-
文摘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代表性符号。其中所包含的"立己立人"的仁道思想、"公正合宜"的道义思想、"有礼则安"的明礼思想、"尊德问学"的明智思想、"忠信为宝"的诚信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关键词
儒家
仁义礼智信
道德教化
-
Keywords
Confucianism
Ren yi li zhi Xin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仁义礼智四位一体——论孟子伦理哲学思想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张奇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4-99,共6页
-
文摘
在儒家思想史上 ,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人之深层细微的心理情感活动寻求仁爱之心的内在根据 ,所谓“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他提出仁宅义路、居仁由义 ,从内在与外在、基础和行为的统一确立了“仁义”道德的根本内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由此 ,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 ,仁义礼智四位一体 ,相依互补 ,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 。
-
关键词
孟子
仁
义
礼
智
人道
人
伦理哲学
-
Keywords
Mencius
Ren(humanity), yi(justice), li(ceremony), zhi(wisdom)
live route
-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在德育目标设计中融入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刘峻杉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42,共6页
-
基金
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老子的道德系统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摘
弘扬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可以从仁义礼智信这套中华传统五德体系的道德内涵视角来分析。以仁义礼智信五德内涵视角来分析和反思德育目标,有助于深化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同时也能为未来德育目标的改进提供参考。重视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分析视角,启示了德育设计中应该重视纲举目张、举一反三的思路,德育衔接应该把握住德性内涵的一致性。
-
关键词
美德族
仁义礼智信
德育衔接
核心价值观
道德教育
-
Keywords
virtues family
Ren yi li zhi Xin
moral convergence
core values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李之仪词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徐安琪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1-75,共5页
-
文摘
词论发展至北宋后期 ,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时期词学论坛上的重要议题是关于词的本质特征及本色论的讨论。李之仪以其独立思考与积极开拓的精神 ,表明了自己的词学思想 ,即 :以花间为宗的词体特征论、铺叙展衍 ,备足无余和“语尽而意不尽 ,意尽而情不尽”的审美理想、才情并重的创作本体论。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历史进化的意识 ,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张力的动态性结构 。
-
关键词
李之仪
词学思想
才情并重
审美理想
北宋
创作本体论
本色论
-
Keywords
li zhi yi
idea of Ci poetry
to made standard out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
sufficient narration and lingering charm
ability and sensation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日本国志·礼俗志》校读札记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玲
-
机构
广东嘉应学院
苏州大学
-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日本国志·礼俗志》的征引文献原件(日本汉籍)《秇苑日涉》和《江户繁昌记》为依据,分别纠补了黄遵宪的(礼俗志)志文讹误,以及新出陈铮点校本的失误,以祈给研究者提供信实可靠的资料依据。
-
关键词
《日本国志·礼俗志》
《秇苑日涉》
《江户繁昌记》
-
Keywords
Ri Ben Guo zhi li Su zhi
yi Yuan Ri She
Jiang Hu Fan Chang Ji
emendation
-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中和”思想的伦理价值及其现代转化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丁瑞莲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7年第3期104-106,110,共4页
-
文摘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和谐统一的价值目标,而且蕴涵着以仁守中、以义时中、以礼制中、以智致中的"致中和"智慧。深刻理解和恰当转化传统"中和"思想中"仁义礼智"的伦理价值,对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中和
仁义礼智
和谐社会
-
Keywords
neutralization
ren yi li zhi
harmonious society
-
分类号
F40-0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戴震义理之学的形成、确立及其方法
被引量:2
- 8
-
-
作者
王杰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
文摘
作为18世纪著名的学术巨擘和思想家,戴震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戴震的义理之学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戴震义理之学思想的解读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整个清代思想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经学
义理学
方法论
启蒙意义
戴震
中国
思想文化
-
Keywords
aiming at hearing Dao (zhi-cun-wen-Dao)
learning of classics (jing-xue)
learning of moral principle (yi-li-zhi-xue)
methodology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B249.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从性善之“性”的双重内涵看孟子“性善论”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世平
-
机构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0-5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孟子心性论研究辨正"(16XZX006)
-
文摘
孟子言性善之"性"具有双重内涵:一是具有的先天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为善的能力之性,二是具有后天性、无定性和差异性的仁义礼智之性。为善的能力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层面而言的性,仁义礼智之性则是现实落实层面而言的性。性善之"性"的双重内涵决定了"性善论"有从为善的能力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立本论和从仁义礼智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存养论的双重内涵。
-
关键词
孟子
性
为善的能力
仁义礼智
-
Keywords
Mencius
Xing
"Weishan" ability
Ren yi li zhi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新出李益佚文 《李府君玄堂志》考索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李秀敏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3-172,192,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唐代墓志文体演变研究”(15BZW063)。
-
文摘
2018年出版的《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首次公布了由李益为其父李存撰写的墓志。此篇墓志作为李益的佚文,具有较重要的文献及文学价值。它不仅提供了包括李益的郡望、籍贯与出生地,李益的家学背景及李益在建中、贞元时期的仕履情况等新材料,而且将其与新出《李益墓志》、李益家族成员墓志及相关传世文献相参照,亦可从多方面发李益研究之覆,有助于将李益研究推向深入。
-
关键词
李益
《李府君玄堂志》
李存
陇西李氏
家族墓志
-
Keywords
li yi
li Fu Jun Xuan Tang zhi
li Cun
surname of li in Longxi
family epitaph.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之仪《卜算子》的情感表现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芳
-
机构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李之仪的《卜算子》以长江起兴,借水寄情。以距离之悬隔写相思之情悠长,以滔滔江水写绵绵离恨之不绝,运用典故表现女子对爱情坚如磐石的信念与期待。质朴的语言中流转着清新俊逸的风韵,清净明朗中有隽永绵邈之致,在《姑溪词》中别具一格。
-
关键词
李之仪
《卜算子》
借水寄情
典故
-
Keywords
li zhi-yi
Bo Suanzi
expressing feelings through water
allusions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仁、义、礼、智、信”乃构建和谐社会之精髓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刘惠文
-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
文摘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
关键词
仁
义
礼
智
信
和谐社会
精髓
-
Keywords
Ren (Benevolence)
yi (Righteousness)
li (Propriety)
zhi (Wisdom)
Xin (Sincerity)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essence
-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益州记》佚文考辨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李巧思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
文摘
任预、李膺所著的《益州记》 ,是常璩《华阳国志》后的六朝巴蜀地理名著。宋代以后二书已亡 ,在唐宋类书、地理书和诗文注中 ,留下大量的佚文。但唐宋以来 ,史书方志多误署作者 ,改窜原文 ,或者不能区分侨县与旧址 。
-
关键词
《益州记》
考辨
任预
李膺
《益州记》
《华阳国志》
《水经注》
《寰宇记》
佚文
地理学著作
作者
郡县
署名
书名
体例
引文
-
Keywords
Ren Yu
li ying
yi Zhou Ji
Hua Yang Guo zhi
Shui Jing Zhu
Huan Yu Ji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十二兽与十二鬼新论
- 14
-
-
作者
黎国韬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出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11YJA75103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古戏剧新探"(GD10YZW01)
-
文摘
对《东京赋》及《后汉书·礼仪志》所载东汉宫廷大傩仪的"十二鬼"和"十二兽"作出比较和考证后,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赋》所描写的傩仪形态要略早于《志》所载的傩仪形态;《赋》中的十二鬼在傩仪施行时以土偶的形式呈现,是鬼神像形化的结果,体现了东汉人巫术思维的一种新变;《志》中的十二兽在十二鬼基础上进一步想象产生,它们与十二鬼均为东汉宫廷大傩仪与前代大傩仪的重要区别所在。
-
关键词
东京赋
后汉书·礼仪志
大傩仪
十二鬼
十二兽
巫术思维
-
Keywords
Dong-Jing-Fu
Hou-Han-Shu-li-yi-zhi
Big Nuo Ceremony
Twelve Ghosts
Twelve Beasts
wizard thought
-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文心雕龙·铨赋》篇探微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万奇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学刊》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
基金
内蒙古师范大学"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项目立项资助"<文心雕龙>之文章学研究"(RCPY-2-2012-K-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铨赋》篇是系统、成熟的赋体专论。是"诠",还是"铨",笔者所见的版本并不相同。因"铨"字更为妥帖,本文用"铨"而弃"诠"。刘勰虽置"赋"于文体论中,但并不否认"赋用"。其"赋"观是赋"体"兼"赋用"。刘勰所说的"登高之旨"不是"赋诗言志"的政事行为,是指诗赋写作之初的"睹物兴情"。亦即《明诗》篇所讲的"应物斯感"。他倡导"丽词雅义"的原因有三:一是体现宗"经"的指导思想。二是追求雅"丽"的审美理想。三是"洞见症结,针对当时以发药"。目前文章写作还存在格调不高、文字粗疏的弊端,刘勰的"丽词雅义"说不失为一剂救弊的良药。从这个意义上看,刘勰的赋学理论不单单是就赋而言,已经具有某种普适性的文章学价值。
-
关键词
《铨赋》
铨
赋体
赋用
登高之旨
丽词雅义
-
Keywords
Quan Fu
Quan (铨)
stylistic of Fu~ Fu Yong~ Deng Gao zhi zhi
li Ci Ya yi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文爽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6,共9页
-
文摘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符采
文质
风骨
丽词雅义
-
Keywords
Wen Xin Diao Long
Fu-Cai
Wen-zhi
Feng-Gu
li-ci Ya-yi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书艺文志举例》与《汉志艺文略》的关系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杜志勇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9-111,136,共4页
-
基金
2010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15)
-
文摘
《汉书艺文志举例》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述,关于其成书,向无论述,《汉志艺文略》一文所论与《汉书艺文志举例》相仿,经详细比对发现《汉志艺文略》乃是《汉书艺文志举例》的最初之稿。
-
关键词
《汉志艺文略》
《汉书艺文志举例》
初稿
-
Keywords
"Han yi Wen Lue"
"Hanshu yi Wen zhi Ju li"
initial draft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李之仪心灵世界探微
- 18
-
-
作者
孙超
-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3-18,共6页
-
文摘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重要的"苏门"文人。他一生的心态曾有过两次重大转型,由早期的用世心态转变为自通判原州起膨胀的悲剧心态和由悲剧心态转变为晚年的庸常心态。这三种心态各是以其权力意志、意义意志和闲乐意志为内驱力的。这三型心态是他一生中各阶段行事为文的心理基础,甚至进一步影响到后人对其人格褒贬不一的评价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关键词
李之仪
用世心态
悲剧心态
庸常心态
-
Keywords
li zhi-yi, secular psychology
tragic psychology
mediocre psycholog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扬雄“文质说”及相关的文学观念与创作
- 19
-
-
作者
田胜利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1-7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先秦两汉占丹辞研究"(16CZW034)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两汉易类文献与文学"(2017M610056)
-
文摘
扬雄《太玄·文首》准《周易·涣》卦,提出的"文质班班"概念可视为文学理论的审美范畴。这一"文质说"的审美取向渊自儒家,也有对道家思想的吸纳。《文首》赞辞依据位的高低不同,具体内涵也各异,论说丰富。扬雄的文学创作中贯彻着这一审美取向,言情写物的同时善于说理,情理交融,尤其中后期的应用型文学作品透露出鲜明的以理导情的特色。文质说,借助宗经立义桥梁,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践行。
-
关键词
《太玄》
文质说
宗经立义
文质班班
以理导情
-
Keywords
Tai Xuan
Wen zhi Theory
"Zong Jing li yi"
"Wen zhi Ban Ban"
Reasoning restricts emotions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义和团时期的奕劻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贾熟村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4-78,共5页
-
文摘
奕劻在义和团时期,与荣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互相呼应,不赞成杀教民、杀洋人、拆电线、毁铁路、攻使馆,与列强开战,史实证明,奕劻等人比毓贤、李秉衡等清流派高明。
-
关键词
义和团
奕劻
李鸿章
张之洞
清流派
洋务派
-
Keywords
the Boxers' Uprising
yi Kuang
li Hong-zhang
Zhang zhi-dong
Qingliu School in Qing Qing government
the School of Westernization in Qing government
-
分类号
K256.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