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反思与价值回归——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例
1
作者 唐圆梦 戚佳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4-60,共7页
20世纪初,梁漱溟在当时政治体制僵化崩坏、传统经济遭受冲击逐渐衰败、本土文化逐渐凋零以及整个社会混乱无序的背景下结合自身乡村建设运动经验写成了《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失调这一论断。他从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 20世纪初,梁漱溟在当时政治体制僵化崩坏、传统经济遭受冲击逐渐衰败、本土文化逐渐凋零以及整个社会混乱无序的背景下结合自身乡村建设运动经验写成了《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失调这一论断。他从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等方面分析文化失调的时代表征,从发展乡村教育、重建乡村组织、重构乡村秩序等方面提出农村文化失调的解决对策。虽然梁漱溟当时的思想具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百年以后的新时代,对于我们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还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文化失调 农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刍论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困境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福来 李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1,共5页
乡村建设运动是梁漱溟基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分析而提出的为解决中国民族前途问题的一个具体实践,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充满"伦理情谊、人生向上"精神的新礼俗社会。梁漱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固然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但其本身的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是梁漱溟基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分析而提出的为解决中国民族前途问题的一个具体实践,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充满"伦理情谊、人生向上"精神的新礼俗社会。梁漱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固然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但其本身的理论困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从理论上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进而指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可以引发人们对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理论困境 伦理社会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蕴涵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露璐 吕甜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9,18,共5页
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在梁氏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基本特性在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后遭受极大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新社会组织需要从乡村... 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在梁氏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基本特性在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后遭受极大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新社会组织需要从乡村伦理入手开展自救式的乡村建设运动。而梁氏在其乡村建设实践中突出强调的"乡农学校"激发农民进取心、倡导"合作主义"信仰、"熟习"推动科教融化、"信任"促进金融流通等举措,正是从乡村社会的伦理特征出发提出的路径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伦理
下载PDF
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论起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占锋 黄民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6,共14页
梁漱溟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中国文化所遭遇的问题,认为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极度的文化失调。梁漱溟先生经过深思熟虑,从乡村组... 梁漱溟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中国文化所遭遇的问题,认为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极度的文化失调。梁漱溟先生经过深思熟虑,从乡村组织再造着手,试图通过“乡农学校”这一乡村组织,再造“新文化、新礼俗”,进而在组织中重建乡村社会制度、调整乡村社会关系、以“理性”维持乡村社会秩序,最终达到乡村社会重构之目的。本文期望重新剖析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文化失调”“组织再造”和“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整体系统的视角揭示其内在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阐释其乡村建设的主要思想内涵,最后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充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失调 组织再造 乡村建设 梁漱溟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一 被引量:8
5
作者 赖志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是梁漱溟社会结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开展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从文化的本体意义及其在历史领域中的显现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前一个层面他高度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是梁漱溟社会结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开展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从文化的本体意义及其在历史领域中的显现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前一个层面他高度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在后一个层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系统深入地分析批判。他认为,社会关系伦理化将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两人之间的个人关系,这是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时隔半个多世纪,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分析对我们透视中国当代社会种种现象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社会结构理论 伦理本位 社会关系伦理化 中介性关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须破解“梁漱溟之惑”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永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8,共8页
乡村建设派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推进其改造农村实现救国理想时,曾总结其遭遇到"别人动农民自己不动"的困惑,可将其归纳为"梁漱溟之惑"。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践中,政府与农民一头热一头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乡村建设派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推进其改造农村实现救国理想时,曾总结其遭遇到"别人动农民自己不动"的困惑,可将其归纳为"梁漱溟之惑"。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践中,政府与农民一头热一头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农民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同样是"别人动农民自己不动",可谓当代的"梁漱溟之惑",其制度原因在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主导方式发生偏差,混淆了"主导"与"主体"的区别,从而排除了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自导自演"唱"独角大戏"。项目驱动方式的弊病,农村产权制度模糊,政府投资方向错误,以及基层干部工作的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着问题,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美丽乡村建设方式发生偏差的体制性原因。为此,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村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优化政府投资方式,优化基层干部开拓性工作的政治环境,形成上下互动的合力,并带动要素城乡市场化及双向流动,突破主导者与主体一头冷一头热的"梁漱溟之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新农村 “梁漱溟之惑” “三农”问题 宅基地确权 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下载PDF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蒋纯焦 曾令奇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5-60,共6页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东西文化 乡村建设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孟亚男 林顺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是晚清以来到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一种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梁漱溟那里,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性"文化,而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在...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是晚清以来到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一种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梁漱溟那里,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性"文化,而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在于乡村的文化失调。所以要拯救中国,走乡村建设的道路,必须以"理性"为出发点改造目前的文化失调,实现乡村的"自组织",进而实现乡村的"团体生活",走向现代化。梁氏的乡村建设带有明显的"乌托邦"的色彩,但如果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可以对基层民主自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新礼俗 乌托邦
下载PDF
异源同流 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玉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文化救国 教育救国
下载PDF
乡村建设与现代政治习惯的建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干春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共9页
乡村建设理论在梁漱溟的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理论是将其多元现代化理论在实践中落实的途径。同时,在对乡村社会的思考中,梁漱溟提出了"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等他理解中国社会的特征的核心观念。并强... 乡村建设理论在梁漱溟的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理论是将其多元现代化理论在实践中落实的途径。同时,在对乡村社会的思考中,梁漱溟提出了"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等他理解中国社会的特征的核心观念。并强调基于乡村建设的途径是培育中国人现代政治习惯,并建成现代国家的最为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职业分途 伦理本位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念及其在重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孝容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88-92,共5页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更是理论家,他提出的通过改造乡村、复兴文化进而改造社会政治体制的乡村建设理念得到乡建派各家一致推许,影响到全国各地,重庆也不例外。如重庆最早的乡村建设实验发端于梁漱溟的学生,之后在重庆...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更是理论家,他提出的通过改造乡村、复兴文化进而改造社会政治体制的乡村建设理念得到乡建派各家一致推许,影响到全国各地,重庆也不例外。如重庆最早的乡村建设实验发端于梁漱溟的学生,之后在重庆创办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及实验区也主要由梁的学生仿照他在山东的做法进行,并聘请梁漱溟作顾问。此外,卢作孚嘉陵江三峡实验区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皆与梁漱溟不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粱漱溟 乡村建设 重庆 影响
下载PDF
论梁漱溟早期创造观及其在乡村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丹敏 兰日旭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梁漱溟早期创造观与他领导的乡村建设实践之间有着内在关系,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漱溟 创造观 乡村建设 中国文化 人生
下载PDF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对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吕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扩大至整个社会,将时间延长到成年乃至终身”等思想,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发展 西部农村教育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新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雷 《社会工作》 2012年第9期4-7,43,共5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其要点有五:"乡村破坏"是乡村建设的直接起因";救济乡村"与"创造新文化"是乡村建设的意义所在;促使农民自觉与构建新型的乡村组织是乡村建...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其要点有五:"乡村破坏"是乡村建设的直接起因";救济乡村"与"创造新文化"是乡村建设的意义所在;促使农民自觉与构建新型的乡村组织是乡村建设的"顶要紧点",也是其逻辑起点;乡村建设需要认知和陶炼民族精神;"依附政权"与"乡村不动"是乡村建设的两大难处。视孔子一派的"理性"为救世良方,走社会改良主义的道路,从大处着眼(民族自救),从小处入手(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建设达成民族自救,是其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农民自觉 乡村组织 精神陶炼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及其时代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9-241,244,共4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即乡村建设要具有“回归意识”,要回归农业、回归农民、回归农村;要具有“教育意识”,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乡农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具有“合作意识”,促进经济、政...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即乡村建设要具有“回归意识”,要回归农业、回归农民、回归农村;要具有“教育意识”,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乡农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具有“合作意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积极合作;要具有“实践意识”,要建好乡村基层实践机构、带动乡村基层实践、增强乡村实践成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四个意识”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启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四个意识”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未能帮助中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的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样化开展农村教育,鼓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农村文...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未能帮助中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的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样化开展农村教育,鼓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借助文化建设来调动农民建设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新农村文化建设 启示
下载PDF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孝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梁漱溟基于其独特的文化哲学观,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形成注重乡村的文化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本文通过回顾梁漱溟在重庆特别北碚进行的文化教育活动,阐明了其不离乡村的社会本位大教育思想,揭示了他对重庆及北碚文化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梁漱溟 文化教育 乡村建设 勉仁学校 重庆北碚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群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理论 现代意义
下载PDF
毛泽东、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芹丽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对比研究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农村、农民问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我们今天进一步解决和研究"三农"问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农民问题仍然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发展农村教... 对比研究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农村、农民问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我们今天进一步解决和研究"三农"问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农民问题仍然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梁漱溟 乡村建设 比较 思考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吕茂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6-71,共6页
梁漱溟大胆地走向社会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它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 ,是企图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一次尝试。尽管他的尝试最终未能获得成功 ,但是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揭示 ,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肯定 ... 梁漱溟大胆地走向社会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它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 ,是企图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一次尝试。尽管他的尝试最终未能获得成功 ,但是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揭示 ,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肯定 ,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文化诠释 传统文化 现代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