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和SH3蛋白1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金波 高亮 +3 位作者 李望 陈家存 温儒民 王军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LIM和SH3蛋白1(LASP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沉默LASP1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 目的分析LIM和SH3蛋白1(LASP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沉默LASP1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LASP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ASP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LASP1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小干扰RNA(siRNA)技术转染786-O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ASP1 siRNA对LASP1蛋白的干扰效果以及对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LASP1蛋白表达对786-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LASP1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2%(37/41),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9.3%,12/41; P=0.002)。LASP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肾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LASP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肾癌组织和有淋巴结转移肾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6±0.053、1.459±0.628和2.692±0.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沉默786-O细胞中LASP1蛋白的表达后,786-O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LASP1 siRNA转染786-O细胞48 h后,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86-O细胞中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8±0.020、0.671±0.018和0.691±0.037,siRNA转染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86-O细胞中间质表型标志物N-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9±0.047、0.613±0.018和0.633±0.045,siRNA转染组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i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86-O细胞中间质表型标志物Vimen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7±0.029、0.598±0.069和0.633±0.045,siRNA转染组Viment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LASP1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通过EMT调节肾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lim和sh3蛋白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转移 淋巴结
原文传递
LIM和SH3蛋白1mRNA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涵 李东风 +2 位作者 张瑛华 吴伍林 谢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LIM和SH3蛋白1(Laspl)mRNA及蛋白水平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Laspl在8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 目的探讨LIM和SH3蛋白1(Laspl)mRNA及蛋白水平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Laspl在8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人胃癌组织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Laspl mRNA(3.098±0.215比2.147±0.104,P〈0.05)和蛋白(3.223±0.210比2.134±0.160,P〈0.05)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Laspl mRNA水平在淋巴结转移阳性(1.64±1.52比3.92±1.47,P〈0.05)及晚期(Ⅲ+Ⅳ期)胃癌(1.95±1.32比3.48±1.39,P〈0.05)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同样,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aspl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Z=-2.078,P〈0.05)及晚期(Z=-2.382,P〈0.05)胃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Lasp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aspl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胃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lim和sh3蛋白1
原文传递
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
3
作者 刘鑫佳 王凯瑞 +2 位作者 杨光 杨静 张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circSHKBP1)、SRY-box转录因子3(SOX3)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根据化疗疗效... 目的研究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circSHKBP1)、SRY-box转录因子3(SOX3)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为研究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化疗敏感亚组64例和化疗抵抗亚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水平;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P=65.118/<0.001、51.471/<0.001)。肿瘤分期Ⅳ期、低分化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肿瘤分期ⅢB期、高中分化的患者(circSHKBP1:t/P=37.283/<0.001、31.545/<0.001;SOX3:t/P=19.169/<0.001、26.334/<0.001)。化疗抵抗亚组肿瘤分期Ⅳ期百分比,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高于化疗敏感亚组(t/P=10.037/0.002,48.609/<0.001,26.775/<0.001)。肿瘤分期Ⅳ期及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高表达是影响晚期胃癌化疗抵抗的危险因素[OR(95%CI)=1.594(1.252~2.028),1.306(1.144~1.492),1.603(1.190~2.160)]。circSHKBP1、SOX3 mRNA及二者联合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844、0.851、0.922,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745/<0.001、4.310/<0.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circSHKBP1、SOX3 mRNA表达升高,且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化疗疗效有关,两者联合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晚期 环状RNA sh3结构域激酶结合蛋白1 SRY-box转录因子3 化疗疗效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疗效及对Ficolin-3、SH2D1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昆泽 李雅莉 牟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1930-193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儿免疫相关分子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SH2结构域蛋白1A(SH2D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30例EBV感... 目的探讨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儿免疫相关分子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SH2结构域蛋白1A(SH2D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30例EBV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咽痛、扁桃体肿大和肝脾肿大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治疗前后两组EBV-DNA、EBV-CA-IgM及EBV-NA-Ig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icolin-3、SH2D1A水平,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咽痛、扁桃体肿大和肝脾肿大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或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EBV-DNA、EBV-CA-IgM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icolin-3、SH2D1A、IL-6、IL-8、TNF-α、CD8^(+)明显降低,CD3^(+)、CD4^(+)及CD4^(+)/CD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icolin-3、SH2D1A表达与IL-6、IL-8、TNF-α及CD8^(+)呈正相关(r=0.478、0.454、0.503,0.462、0.443、0.511,均P<0.001),与CD3^(+)、CD4^(+)及CD4^(+)/CD8^(+)呈负相关(r=-0.567、-0.402、-0.423,-0.477、-0.416、-0.409,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9,P=0.003),并发症总发生率[9.23%(6/65)]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3,P=0.002)。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能降低EBV感染患儿Ficolin-3、SH2D1A水平,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人免疫球蛋白 EB病毒 纤维胶凝蛋白3 sh2结构域蛋白1A 感染
下载PDF
LncRNA MIAT、LASP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何倩影 刘洋 李红强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18,232,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LIM和SH3蛋白1(LASP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甲状腺癌患者,收集其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测定LncRNA MIAT、LASP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对...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 MIAT)、LIM和SH3蛋白1(LASP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甲状腺癌患者,收集其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测定LncRNA MIAT、LASP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LncRNA MIAT、LASP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随访3年,分析LncRNA MIAT、LASP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LncRNA MIAT相对表达量与LASP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LncRNA MIAT、LASP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LncRNA MIAT高表达、LAS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LncRNA MIAT低表达、LASP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ncRNA MIAT、LASP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现为高水平,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 lim和sh3蛋白1 预后 生存率 临床分期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miR-218-5p、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
6
作者 亓超 李慧 +1 位作者 吴永亚 李晨曦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28例(mRS评分>2分)。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6例为对照组。血清miR-218-5p、LASP1 mRNA水平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iR-218-5p、LASP1 mRNA表达水平对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组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1.03±0.11、1.01±0.11)相比,IS组血清中miR-218-5p水平0.88±0.09显著降低,LASP1 mRNA(1.12±0.12)水平显著升高(P<0.05)。IS病人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呈负相关(r=−0.73,P<0.001)。与预后良好组(0.94±0.10、1.05±0.11)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中miR-218-5p(0.74±0.08)水平显著降低,LASP1 mRNA(1.28±0.13)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二者联合评估IS预后不良的AUC高于miR-218-5p、LASP1 mRNA单独预测的AUC值(Z=12.35,P<0.001;Z=6.60,P=0.010)。结论青年IS病人血清miR-218-5p较低,LASP1 mRNA较高,可用于评估青年IS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青年 微核糖核酸-218-5p lim和sh3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TIPE2、LASP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瑜 马征泽 +3 位作者 王曼 阎芳 周晓燕 刘双双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内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LASP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理标本后,再切除距...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内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LASP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理标本后,再切除距离肿瘤2 cm以上的正常组织作为癌旁标本,术后及时送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IPE2、LASP1表达,比较肿瘤标本及癌旁标本内TIPE2、LASP1表达差异;比较TIPE2、LASP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标本内TIPE2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标本,LASP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E2表达阳性组Ⅰ~Ⅱ期、淋巴结无转移、肿瘤直径<2 cm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P1表达阳性组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 cm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81例患者共31例出现复发转移,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27%(31/81);TIPE2表达阳性组预后不良5例(17.24%),阴性组预后不良26例(50.00%);TIPE2阳性组预后不良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7,P=0.004);LASP1表达阳性组预后不良率(45.00%)高于阴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3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内TIPE2阳性表达率较低,LASP1阳性表达较高,TIPE2、LASP1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关系密切,且TIPE2低表达、LASP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 病理特征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小鼠下丘脑SH2B1,SOCS3,PTP1B及NPY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涛 吴静 +4 位作者 刘玮芳 段朝军 张赛 汤参娥 罗凡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肥胖小鼠及正常小鼠不同周龄下丘脑组织SH2B1(adapter protein with a Src-homology 2 doma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the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目的:研究肥胖小鼠及正常小鼠不同周龄下丘脑组织SH2B1(adapter protein with a Src-homology 2 doma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the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和神经肽Y(neturopetide Y,NPY)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C57BL/6乳鼠制作肥胖动物模型,计算Lee’s指数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下丘脑SH2B1,SOCS3及PTP1B 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检测下丘脑SH2B1和NPY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同周龄对照组小鼠相比,肥胖组小鼠下丘脑组织SH2B1 mRNA表达减少,SOCS3及PTP1B mRNA表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肥胖组小鼠SH2B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NPY表达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瘦素和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与SH2B1 mRNA表达呈负相关,与SOCS3及PTP1B mRNA表达正相关。结论:SH2B1,SOCS3,PTP1B及NPY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小鼠 sh2B1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 神经肽Y
下载PDF
SH2B1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岩 韩风伟 +2 位作者 闫丽娜 张琳娜 王淮兴(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SH2B1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NC-siRNA(转染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SH2B1-siRNA组(转染SH2B1特异性siRNA),转染48 h后,分别通过q RT-PCR及We... 目的:探讨SH2B1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NC-siRNA(转染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SH2B1-siRNA组(转染SH2B1特异性siRNA),转染48 h后,分别通过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中SH2B1的表达,CCK8法及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SH2B1-siRNA显著降低SH2B1的表达(P<0.05);与空白组、NC-siRNA组相比,SH2B1 siRNA组U87细胞转染后48 h、72 h后OD值、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NC-siRNA组相比,SH2B1-siRNA组U87细胞Ki67、PCNA、Bcl-2表达显著降低、PI3K和AKT磷酸化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SH2B1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促进U87细胞增殖,抑制U8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sh2B1 增殖 凋亡 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下载PDF
lncRNA SH3BP5-AS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显著相关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联 陈敏丽 +5 位作者 郭晓婧 林爱桃 宋潇宵 陈卓 黄先利 苏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遗传易感性及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研究包括774例IS患者和793例对照组。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中风病...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遗传易感性及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研究包括774例IS患者和793例对照组。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中风病中医辨证诊断标准》量表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鉴定。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在隐性模型下,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显著相关[OR(95%CI)=0.52(0.29-0.93),P=0.028],在校正了包括性别和年龄在内的协变量后,结果依然有统计学意义;而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易感性及风、痰、火热、气虚证等中医证候易感性无相关性。此外,rs11713836与血清APO-B[隐性模型:OR(95%CI)=0.09(0.02-0.17),P=0.032]、VLDL[加性模型:OR(95%CI)=0.09(0.04-0.14),P<0.001;显性模型:OR(95%CI)=0.09(0.02-0.16),P=0.011;隐性模型:OR(95%CI)=0.19(0.09-0.30),P<0.001]、TG[加性模型:OR(95%CI)=0.15(0.05-0.24),P=0.003;显性模型:OR(95%CI)=0.14(0.01-0.27),P=0.041;隐性模型:OR(95%CI)=0.31(0.11-0.50),P=0.003]、FIB[显性模型:OR(95%CI)=0.20(0.04-0.35),P=0.012]显著相关,调整性别年龄后以上关联依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发生,有望作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生物标志物与潜在治疗靶点,并且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3结构域结合蛋白5反义RNA1 缺血性中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同病异证
下载PDF
SH2B1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烈欢 程龙庆 +4 位作者 彭翔 周永辉 李泳 高亚南 黄上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354-357,362,共5页
目的研究沉默SH2B1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SH2B1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组,采用国际通用的与所有基因均... 目的研究沉默SH2B1基因表达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SH2B1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组,采用国际通用的与所有基因均无同源序列的non-target siRNA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组(NC组),以未经处理的胃癌SGC-790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BC组),48h后收集各组转染成功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H2B1 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2B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K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9、PI3K、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SGC-7901细胞SH2B1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BC组和N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siRNA组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平板克隆形成率较BC组和NC组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和NC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PI3K、p-AKT蛋白、Ki67及PCNA蛋白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蛋白呈高表达,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SH2B1基因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TK信号通路激活,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 胃癌 SGC-790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下载PDF
LncRNAMNX1-AS1调节miR-744-5p/SH3BGRL3对喉癌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称意 马兵良 徐珏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7期853-856,950,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MNX1反义RNA 1(MNX1-AS1)调节miR-744-5p/SH3域结合谷氨酸丰富蛋白样蛋白3(SH3BGRL3)对喉癌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敲低MNX1-AS1稳定转染Hep-2细胞(sh NC组和sh MNX1-AS1组),构建miR-744-5p瞬时转染细胞...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MNX1反义RNA 1(MNX1-AS1)调节miR-744-5p/SH3域结合谷氨酸丰富蛋白样蛋白3(SH3BGRL3)对喉癌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敲低MNX1-AS1稳定转染Hep-2细胞(sh NC组和sh MNX1-AS1组),构建miR-744-5p瞬时转染细胞系(NC mimics组、miR-744-5p mimics组、NC inhibitor组、miR-744-5p inhibitor组、sh SH3BGRL3组、miR-744-5p inhibitor+sh SH3BGRL3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MNX1-AS1、miR-744-5-p和SH3BGRL3表达,CCK8检测细胞生长,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SH3BGRL3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NX1-AS1和miR-774-5p的靶标关系。结果与sh NC组相比,MNX1-AS1组MNX1-AS1 mRNA水平降低(<0.05);与NC mimics组相比,miR-744-5p mimics组miR-744-5p mRNA水平升高(<0.05);与NC inhibitor组相比,miR-744-5p inhibitor组miR-744-5p mRNA水平降低(<0.05);与sh NC组相比,sh SH3BGRL3组SH3BGRL3 mRNA水平降低(<0.05)。敲低MNX1-AS1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过表达mi R-744-5p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与NC mimic和MNX1-AS1 WT共转染组相比,miR-744-5p mimic和MNX1-AS1 WT共转染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0.05)。与NC mimics组相比,miR-744-5p mimics组中SH3BGRL3蛋白表达降低(<0.05)。与NC inhibitor组相比,miR-744-5p inhibitor组细胞吸光值、迁移细胞数量均高于miR-744-5p inhibitor组(均<0.05);miR-744-5p inhibitor+sh SH3BGRL3组吸光值、迁移细胞数量低于miR-744-5p inhibitor组,但高于NC inhibitor组(均<0.05)。结论MNX1-AS1可能通过miR-744-5p/SH3BGRL3轴促进喉癌发展进程,其可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喉癌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NX1反义RNA 1 miR-744-5p sh3域结合谷氨酸丰富蛋白蛋白3 喉癌 迁移
下载PDF
CircTIAM1 overexpression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by regulating the miR-338-3p/LASP1 axis
13
作者 YE ZHANG YANAN LIANG +2 位作者 YAN WU LIWEN SONG ZUWANG ZHANG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11期1747-1763,共17页
Background: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is the most prevalent histological type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malignancy.Circular RNAs(circRNAs)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various cancers.c... Background: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is the most prevalent histological type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malignancy.Circular RNAs(circRNAs)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various cancers.circTIAM1(hsa_circ_0061406)is a novel circRNA with aberrant expression in PTC.However,its functional roles in PTC progression remain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ircTIAM1 in the PTC and the matched para-cancerous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CR(qRT-PCR).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ircTIAM1 was examined by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Kaplan-Meier plo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ith circTIAM1 expression.Bioinformatics databases were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target miRNAs of circTIAM1 and the downstream target mRNAs.RNA pulldown,RIP assay,and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interactions.Functional experiments,such as CCK-8,EDU staining,and apoptosis assays,as well as in vivo xenograft model we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circTIAM1,miR-338-3p,and LIM/SH3 protein 1(LASP1)on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of the PTC cells.Results:CircTIAM1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PTC cells.Moreover,circTIAM1 silencing suppress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PTC cells in vitro and impaired tumorigenesis in vivo.Furthermore,miR-338-3p was verified as a miRNA target of circTIAM1.LASP1 was also identified as a downstream target of miR-338-3p.The anti-tumorigenic effect of miR-338-3p overexpression and the pro-tumorigenic effect of LASP1 was further explored by functional assays,which demonstrated that circTIAM1 modulated the PTC progression through targeting miR-338-3p/LASP1 axis.Conclusion:The overexpression of circTIAM1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PTC.A high level of circTIAM1 promotes the malignancy of PTC cells via the miR-338-3p/LASP1 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Circular RNAs(CircRNAs) lim/sh3 protein 1(LASP1) CircTIAM1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iR-143-3p、LAS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美琴 施颖琦 +2 位作者 陆飞 葛振明 钱俊波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143-3p(miR-143-3p)、LIM和Src同源结构域3蛋白1(LAS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胃癌患者,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3-3p、LASP1 mRNA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143-3p(miR-143-3p)、LIM和Src同源结构域3蛋白1(LAS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胃癌患者,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3-3p、LASP1 mRNA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43-3p与LASP1 mRNA表达的关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miR-143-3p、LASP1 mRNA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组织中不同miR-143-3p、LASP1 mRNA表达患者生存曲线。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miR-143-3p表达下调,LASP1 mRNA表达上调(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miR-143-3p与LASP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10,P<0.01),二者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随访3年,113例胃癌总生存率为69.03%(78/1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43-3p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miR-143-3p低表达者,LASP1 mRNA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ASP1 mRNA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43-3p低表达,LASP1 mRNA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二者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43-3p lim和Src同源结构域3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LMP-1与LMP-3真核双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春晖 倪卫东 高仕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构建真核双表达质粒pBudCE4.1-LMP-1-LMP-3,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采用人工设计合成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和LIM矿化蛋白-3(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3,LMP-3)基因片段,分别连接于中介质粒... 目的:构建真核双表达质粒pBudCE4.1-LMP-1-LMP-3,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采用人工设计合成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和LIM矿化蛋白-3(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3,LMP-3)基因片段,分别连接于中介质粒Puc57,经酶切、测序鉴定后,LMP-1和pBudCE4.1先连接,经酶切鉴定,再连接LMP-3,重组双表达质粒行酶切、测序鉴定。用脂质体包裹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按转染情况分为5组:未转染组(A组)、转染空载体组(B组)、转染LMP-1基因组(C组)、转染LMP-3基因组(D组)、转染LMP-1和LMP-3双基因组(E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和LMP-3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质粒Puc57-LMP-1、Puc57-LMP-3及其pBudCE4.1-LMP-1-LMP-3真核双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该双表达质粒在体外转染骨髓MSCs后可表达LMP-1和LMP-3分子。对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行灰度值测量显示:LMP-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A、B组与C、D、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P-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A、B组与C、D、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在LMP-1及LMP-3的表达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双表达质粒pBudCE4.1-LMP-1-LMP-3,证实转染的骨髓MSCs能在体外同时表达LMP-1和-LMP-3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矿化蛋白-1 lim矿化蛋白-3 质粒Puc57 质粒pBudCE4.1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SKA3、G3BP2、PROX1表达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福林 吴伟乐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36-4138,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SKA)3、TP酶激活蛋白SH3结合蛋白(G3BP)2和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PROX)1的表达与术后治疗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微创手术的非小细胞...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SKA)3、TP酶激活蛋白SH3结合蛋白(G3BP)2和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PROX)1的表达与术后治疗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微创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SKA3、G3BP2、PROX1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KA3、G3BP2、PROX1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分析癌组织中各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SKA3、G3BP2、PROX1的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SKA3、G3BP2、PROX1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KA3、G3BP2、PROX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KA3、G3BP2、PROX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SKA3、G3BP2、PROX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靶点及预测预后和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SKA)3 TP酶激活蛋白sh3结合蛋白(G3BP)2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PROX)1
下载PDF
miR-143-3p靶向LASP1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鑫鑫 鲁意迅 +5 位作者 李凯 梁文全 高云鹤 郗洪庆 王鑫鑫 陈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3-879,886,共8页
背景肿瘤远处转移作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大危险因素,常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亟需探索针对肿瘤转移的新治疗靶点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目的探讨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NA能否通过靶向LASP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方法通过生物信... 背景肿瘤远处转移作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大危险因素,常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亟需探索针对肿瘤转移的新治疗靶点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目的探讨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NA能否通过靶向LASP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向于LASP1的miRNAs,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miRNAs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LASP1与miRNAs的相关性。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3-3p与LASP1之间的靶向互作关系。以胃癌MGC-803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分别转染miR-143-3p模拟物、抑制剂及其阴性对照,据此将实验分为miR-143-3p模拟物对照组(miR-143-3p mimic NC)、miR-143-3p模拟物组(miR-143-3p mimic)、miR-143-3p抑制剂对照组(miR-143-3p inhibitor NC)和miR-143-3p抑制剂组(miR-143-3p inhibitor)。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测定各组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qRT-PCR检测转染后MGC-803细胞中LASP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中LAS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43-3p可能靶向于LASP1,二者相关性r=-0.284(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证实LASP1是miR-143-3p的一个直接靶基因(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证实miR-143-3p对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qRT-PCR实验结果显示miR-143-3p mimic组的LASP1的表达水平低于miR-143-3p mimic NC组(P<0.01),而miR-143-3p inhibitor组的LASP1的表达水平高于miR-143-3p inhibitor NC组(P<0.05)。此外,Western blot与qRT-PCR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miR-143-3p可通过靶向下调LASP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43-3p lim基序和sh3结构域蛋白1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miR-625-5p靶向LASP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作用
18
作者 徐益平 张婷婷 尚韬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5期11-16,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625-5p(miR-625-5p)是否可靶向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LIM and SH3 protein 1,LASP1)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方法CRC细胞转染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625-5p类似物组、m... 目的探究微小RNA-625-5p(miR-625-5p)是否可靶向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LIM and SH3 protein 1,LASP1)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方法CRC细胞转染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625-5p类似物组、miR-625-5p抑制剂组、miR-625-5p类似物+LASP1组。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各组LASP1、miR-625-5p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基因靶向结合关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平板克隆检测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EDU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LASP1及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neural cadherin,N-cadher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qPCR检测证明细胞转染成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到miR-625-5p可靶向结合LASP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625-5p类似物组的细胞活性和细胞克隆、迁移、侵袭、增殖数量及LASP1、N-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P<0.05),miR-625-5p抑制组上述指标的结果完全相反。与miR-625-5p类似物组比较,miR-625-5p类似物+LASP1组的细胞活性和细胞克隆、迁移、侵袭、增殖数量及LAS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结论miR-625-5p可靶向LASP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25-5p lim和sh3结构域蛋白1 结直肠癌
下载PDF
MiR-223-3p通过靶向SORBS1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依琳 王文波 +1 位作者 王雅 付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6-368,共13页
目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一线治疗药物,CRC细胞对5-FU的耐药是导致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耐药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参与CRC细胞对5-FU耐药的抑癌基因... 目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一线治疗药物,CRC细胞对5-FU的耐药是导致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耐药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参与CRC细胞对5-FU耐药的抑癌基因,并寻找对该基因存在调控作用的微RNA(microRNA,miRNA)。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CRC数据集GSE28702和GSE69657,分别分析2个数据集中对FOLFOX化疗方案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目标基因;采用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argetScan、miRwalk和miRDB预测靶向目标基因含山梨醇和SH3结构域蛋白1(sorbin and SH3 domain containing 1,SORBS1)的miRNA。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在CRC细胞系HCT116、SW620中分别转染siSORBS1、HA-SORBS1、miR-223-3p mimic、anti-miR-223-3p及其相应的阴性对照(siNC、HA、miR-NC、anti-miR-NC),在HCT116细胞中共转染miR-NC和HA、miR-223-3p mimic和HA、miR-223-3p mimic和HA-SORBS1、anti-miR-NC和siNC、anti-miR-223-3p和siNC、anti-miR-223-3p和siSORBS1。采用实时反转录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和/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ORBS1和miR-223-3p的表达水平。转染后用不同浓度的5-FU处理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miR-223-3p与SORBS1的靶向关系。结果:GSE69657数据集和GSE28702数据集应答组分别有409和528个高表达基因,共有22个高表达交集基因。在22个高表达交集基因中,与CRC化疗敏感性有关的抑癌基因有3个,选择SORBS1作为目标基因进一步探索。3个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的靶向SORBS1的miRNA为miR-223-3p。用5-FU(25μmol/L)处理HCT116、SW620细胞12~36 h后,2种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转染siSORBS1或miR-223-3p mimic后,HCT116、SW620细胞中SORBS1表达水平均下调,细胞活力均增加(均P<0.05);转染HA-SORBS1或antimiR-223-3p后,HCT116、SW620细胞中SORBS1表达水平均上调,细胞活力均下降(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共转染SORBS1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野生型质粒和miR-223-3p mimic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共转染SORBS13'-UTR野生型质粒和miR-NC的细胞(P<0.05)。与共转染miR-223-3p mimic和HA的细胞比较,共转染miR-223-3p mimic和HA-SORBS1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共转染anti-miR-223-3p和siNC组比较,共转染anti-miR-223-3p和siSORBS1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结论:MiR-223-3p通过靶向SORBS1基因增加CRC细胞对5-FU的耐药性,miR-223-3p有望成为临床治疗CRC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含山梨醇和sh3结构域蛋白1 微RNA-223-3p 5-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耐药
下载PDF
人G3BP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定位分析
20
作者 张丽娜 黄映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5期623-628,共6页
目的:构建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G3BP1)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3-G3BP1,并观察其在人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法从EC109细胞中扩增G3BP1 c DNA全长序列,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PCR产物... 目的:构建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G3BP1)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3-G3BP1,并观察其在人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法从EC109细胞中扩增G3BP1 c DNA全长序列,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PCR产物后克隆至pEGFP-C3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挑取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EC109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G3BP1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G3BP1的定位。结果:目的基因G3BP1的序列完全正确,并在EC109细胞中获得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G3BP1定位于细胞质。结论:构建了p EGFP-C3-G3BP1真核表达载体,并在EC109细胞中过表达,G3BP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形成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为进一步探讨G3BP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与SGs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G3BP1) EC109细胞 细胞定位 应激颗粒(SG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