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间学派的成因与内涵及传承
1
作者 刘绪银 肖扬 +2 位作者 王晓青 王久玉 张国伟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4期38-52,共15页
刘完素受理学的影响,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依据,提出以“脏腑运气”“脏腑水火”“六气皆化火”“五志化火”“伤寒即热病”为核心范畴的“火热”学说,并补充了“燥气”病机,发展了运气学说及外感病理论。对于外感热病,认为病机... 刘完素受理学的影响,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依据,提出以“脏腑运气”“脏腑水火”“六气皆化火”“五志化火”“伤寒即热病”为核心范畴的“火热”学说,并补充了“燥气”病机,发展了运气学说及外感病理论。对于外感热病,认为病机主要是玄府郁滞、阳气怫郁、阳热郁结,治疗以寒凉药物清热降火,提出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泄热通腑、甘寒养阴等法,创制了许多新方,并兼综各科,重视针灸与养生。刘完素提出的热病治法成为温病的重要治法,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刘完素学术传承人众多,形成了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河间学派。金元著名医家张从正、朱丹溪、李东垣受其影响,提出新说,促进了河间学派的发展,张从正的“攻邪论”和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与刘完素的“火热”论共同构成河间学派的主要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中医学术流派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学术流派 河间学派 火热论 刘完素
下载PDF
河间学派的传承脉络新考
2
作者 马骏 葛少钦 赵汉青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5期30-47,共18页
河间学派,源起于宋金时期刘完素,扎根燕赵大地,以“火热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六气皆从火化”,擅长治疗火热病证,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研究重新梳理史志典籍等资料,在前人基础上完善了河间学派的传承脉络,揭示其发展演变过程,并分析传承... 河间学派,源起于宋金时期刘完素,扎根燕赵大地,以“火热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六气皆从火化”,擅长治疗火热病证,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研究重新梳理史志典籍等资料,在前人基础上完善了河间学派的传承脉络,揭示其发展演变过程,并分析传承过程中主要思想变迁。本研究将河间学派早期传承划分为九代,每一代均有代表性医家,特别探讨了葛应雷在学派南传过程中可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为河间学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河间学派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河间学派 传承脉络
下载PDF
论刘河间“火热论”核心思想及其对金元四大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鲍建敏 吕萍 +1 位作者 陈震萍 牟重临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6期178-181,共4页
中医学史有名的金元四大家,火热论派、脾胃论派、攻下派、滋阴派,各派学术观点鲜明而突出。深入研究四大家的学术精髓与内涵,可知各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地域以及当时疾病流行谱息息相关,并清晰显示了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 中医学史有名的金元四大家,火热论派、脾胃论派、攻下派、滋阴派,各派学术观点鲜明而突出。深入研究四大家的学术精髓与内涵,可知各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地域以及当时疾病流行谱息息相关,并清晰显示了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相当紧密的渊源和传承关系。刘河间作为四大家之首,创立了"火热论",提出火热病机多由"怫郁"的理论,不仅开创金元时期中医学术争鸣之先河,且对其他三家的学术思想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河间 金元四大家 火热论 张从正 李东垣 朱丹溪
下载PDF
理学动静观对金元医家的学术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尚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66-67,共2页
金元之际,张九成著《道学发源》,使理学在中国北方逐步流行;入元,理学步入社会主流,广为传播,“得闻程朱之学以广其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如吴澄之经学,姚燧之文字,指不胜屈,皆彬彬郁郁也。”
关键词 理学 动静观 刘河间 朱丹溪
下载PDF
河间学派三大家产科学术思想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星 王明强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
通过研读河间学派三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的著作,对其产科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对比,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产科 河间学派 刘完素 张从正 朱丹溪
下载PDF
柳宗元《河间传》不是伪作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瑞明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河间"是用河间献王刘德的典故。《河间传》名字实际表示文章是写一位身端行治、明知深察、聪明睿知的名臣被嫉妒者毁灭的悲剧。自然这就是柳宗元的自我哀惋,而非伪作。
关键词 柳宗元 《河问传》 非伪作
下载PDF
从丹溪传承河间看金元胃阴学说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佳杰 傅睿 +2 位作者 刘珊 杨良俊 陈明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梳理朱丹溪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传承,探讨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方法]通过对刘河间和朱丹溪主要著作的研习,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搜集、整理、归纳刘河间及朱丹溪胃阴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分析两者间的传承发展关系。[结果]刘... [目的]梳理朱丹溪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传承,探讨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方法]通过对刘河间和朱丹溪主要著作的研习,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搜集、整理、归纳刘河间及朱丹溪胃阴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分析两者间的传承发展关系。[结果]刘河间虽以火热立论,但亦十分重视脾胃,且提出“胃中润泽”的观点,临证多用寒凉药物,辅以滋阴降火,并顾护脾胃。朱丹溪通过亲炙罗知悌,全面继承河间学说,在其“火热论”的基础上,提出“相火论”,提倡“滋阴则火自降”;进一步发展河间“阳热怫郁、宣通玄府”的观点,创立了著名的“六郁”学说,着眼于脾胃气机升降;传承河间“胃中润泽说”,治以“养胃滋阴”,形成了独特的丹溪养阴理论。[结论]研究朱丹溪对刘河间的传承脉络,对于理解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了解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河间 朱丹溪 胃阴 传承 金元四大家
下载PDF
柳宗元《河间传》的批评与研究
8
作者 刘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7-61,共5页
《河间传》虽非柳宗元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世人对其也颇为关注。自宋代始,论者对该文所影射、讽喻之人之事颇感兴趣,力图发掘其文寄托的政治、道德深意。而一些学者则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探讨《河间传》为文的来源、因袭之处及文辞之污。... 《河间传》虽非柳宗元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世人对其也颇为关注。自宋代始,论者对该文所影射、讽喻之人之事颇感兴趣,力图发掘其文寄托的政治、道德深意。而一些学者则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探讨《河间传》为文的来源、因袭之处及文辞之污。近十多年来,当代学者又从其他角度切入,如从两性关系、性别和道德之关系以及《河间传》的影响与接受等角度,开拓了《河间传》研究的视野。《河间传》研究的多元化,将有助于柳宗元研究的拓展、提升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河间传》 批评 研究
下载PDF
河间献王学术团体弘经模式与文化贡献
9
作者 孙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8,共6页
西汉景武之际的河间献王刘德在位26年,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儒生士人,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学术团体。献王学术团体对古代文化的贡献卓著:其致力于搜求古籍、弘扬儒道,保存传承了大量文化成果... 西汉景武之际的河间献王刘德在位26年,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儒生士人,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学术团体。献王学术团体对古代文化的贡献卓著:其致力于搜求古籍、弘扬儒道,保存传承了大量文化成果;开创确立了古文经学的阐释模式;奠定了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基础,以其令人瞩目的文化成果流芳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王刘德 学术团体 文化成果
下载PDF
西汉河间乐兴起探析
10
作者 王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8-40,49,共4页
西汉初年,宫廷雅乐趋于衰微。河间献王刘德大力倡导儒学,推动了河间学术中心的形成。刘德广招贤良搜集先代雅乐,其所集乐律义兼备,盛极一时,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河间乐得到中央的认可,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 西汉初年,宫廷雅乐趋于衰微。河间献王刘德大力倡导儒学,推动了河间学术中心的形成。刘德广招贤良搜集先代雅乐,其所集乐律义兼备,盛极一时,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河间乐得到中央的认可,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河间乐填补了雅乐衰微至乐府兴起之间的空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乐 刘德 雅乐
下载PDF
河间献王入朝与河间乐的由盛而衰
11
作者 王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6-59,共4页
西汉前期,河间献王刘德与幽隐乐师搜集、整理古代雅乐。刘德所集雅乐律义兼备,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议礼,与汉武帝在汉匈问题上产生了政见冲突,不久去世。河间乐被存入太乐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契机,但却随着刘德的去... 西汉前期,河间献王刘德与幽隐乐师搜集、整理古代雅乐。刘德所集雅乐律义兼备,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议礼,与汉武帝在汉匈问题上产生了政见冲突,不久去世。河间乐被存入太乐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契机,但却随着刘德的去世逐渐走向了衰落。汉成帝时,河间惠王刘良与谒者王禹力图复兴河间乐终归于失败。王莽篡位后,河间国被废除,河间乐彻底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德 汉武帝 河间乐
下载PDF
河间献王刘德“藏书”探析
12
作者 李蒙蒙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4-36,73,共4页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广开献书之路,并且与儒生共同搜寻和整理天下文献古籍,这对当时河间儒学中心乃至整个儒学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河间献王刘德珍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古籍。这些典籍,前人多有研究。在此...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广开献书之路,并且与儒生共同搜寻和整理天下文献古籍,这对当时河间儒学中心乃至整个儒学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河间献王刘德珍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古籍。这些典籍,前人多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藏书的条件、特点与作用诸方面,挖掘刘德的藏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 献王刘德 藏书条件 藏书特点和作用
下载PDF
河间刘炫生平考述
13
作者 曹景年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刘炫是隋代河北经学大家,与郑玄并称经学史上两大高峰。唐代编《五经正义》多以刘炫的著作为底本。结合隋代历史文化背景,考证了刘炫的生平事迹,详细考辨了造伪书一事。并略述刘炫的学术影响以及由日本学者基本恢复原貌的《古文孝经述... 刘炫是隋代河北经学大家,与郑玄并称经学史上两大高峰。唐代编《五经正义》多以刘炫的著作为底本。结合隋代历史文化背景,考证了刘炫的生平事迹,详细考辨了造伪书一事。并略述刘炫的学术影响以及由日本学者基本恢复原貌的《古文孝经述议》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炫 经学 河间 《古文孝经述议》
下载PDF
从取象比类角度理解防风通圣散的配伍思想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香云 刘珍洪 +1 位作者 刘甜甜 杨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防风通圣散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方,临床上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疾病。但是它在方剂分类上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在君药的确定上也有诸多分歧。作为《方剂学》教材收录的寒凉派大师刘河间的唯一方剂,它或许集中体现了河间的清热思想,是... 防风通圣散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方,临床上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疾病。但是它在方剂分类上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在君药的确定上也有诸多分歧。作为《方剂学》教材收录的寒凉派大师刘河间的唯一方剂,它或许集中体现了河间的清热思想,是一首纯粹的清热剂。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结合“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特征,通过运用中医处方法分析了防风通圣散的组方思想,认为防风通圣散运用了以寒治热法、火郁发之法、釜底抽薪法、利水清热法以及养血清热法。从取象比类角度理解防风通圣散为临床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防风通圣散 刘河间 清热
原文传递
从玄府理论探讨中风的外风学说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冲冲 刘道新 张运克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383-2386,共4页
"风"是中风的发病原因,可由外入,亦可由内而生。唐宋之前认为中风为内虚外受风邪所致,多采用扶正祛邪方法治疗,续命汤系列是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但由于中风患者的特异性表现与感受风寒邪气迥异,故宋代之后医家多持内风说,而... "风"是中风的发病原因,可由外入,亦可由内而生。唐宋之前认为中风为内虚外受风邪所致,多采用扶正祛邪方法治疗,续命汤系列是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但由于中风患者的特异性表现与感受风寒邪气迥异,故宋代之后医家多持内风说,而外风说渐不为人知,临床应用亦大受限制。后世刘河间充分发挥了《黄帝内经》玄府理论,认为玄府属微细窍道,存在于身体内外上下,是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玄府闭塞,气机升降失常,可导致人之五官失灵,意识不用,颇类中风表现,为从玄府理论探讨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外风学说 内虚邪中 玄府理论 刘河间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