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Sp辅佐HBsAg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健 冷静 王启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性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佐剂促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蛋白(HBsAg)诱导小鼠产生抗-HBs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LPSp+HBsAg、HBsAg、LPSp、生理盐水分别致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致敏细胞回输体内后诱导HB...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性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佐剂促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蛋白(HBsAg)诱导小鼠产生抗-HBs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LPSp+HBsAg、HBsAg、LPSp、生理盐水分别致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致敏细胞回输体内后诱导HBs抗体产生水平,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NO浓度;观察4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并检测致敏巨噬细胞诱导局部淋巴结细胞分泌IL-4和IFN-γ的能力。结果:HBsAg+LPSp致敏巨噬细胞促进小鼠HBs抗体产生,LPSp致敏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P<0.05),释放TNF-α和NO水平增加(P<0.05)。LPSp+HBsAg致敏巨噬细胞诱导局部淋巴结细胞释放IL-4水平升高(P<0.05),诱导IFN-γ水平与单纯HBsAg致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p的佐剂机制为参与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消化和处理能力;同时促进HBsAg致敏的巨噬细胞诱导淋巴结内淋巴细胞释放IL-4,增强HBsAg致敏的巨噬细胞诱导Th2淋巴细胞活化,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p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巨噬细胞
下载PDF
LPSP霜剂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自乾 李德绘 +5 位作者 韦俊 蔡捷 冷静 郭松超 叶峻 松源一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论证 L PSP霜剂对烧伤浅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 L PSP霜剂为治疗组 (A组 ) ,分别与不含 L PSP成分的对照组 (B组 ) .1%磺胺嘧啶银冷霜比较治疗组 (C组 )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与 B组比较 ,前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有抑菌能... 目的 :论证 L PSP霜剂对烧伤浅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 L PSP霜剂为治疗组 (A组 ) ,分别与不含 L PSP成分的对照组 (B组 ) .1%磺胺嘧啶银冷霜比较治疗组 (C组 )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与 B组比较 ,前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有抑菌能力 ;A组与 C组比较 ,前者对创面刺激轻、镇痛 ,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较轻 ,质地柔软。结论 :L PSP霜剂对烧伤创面刺激少、镇痛 ,有抑菌能力 ,有促进创面愈合及减轻色素沉着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p霜剂 磺胺嘧啶银冷霜 烧伤 浅创面
下载PDF
LPSp对HBV宫内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FN-γ及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常虹 陈悦 +1 位作者 黄星 王启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LPSp对HBV宫内感染孕妇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FN-γ及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外周血HBsAg、HBeAg、HBcAb阳性且脐血HBV-DNA阳性孕妇25例为试验组,根据加入LPSp的不同分为:无LPSp组、LPSp 1μg/L组、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LPSp对HBV宫内感染孕妇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FN-γ及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外周血HBsAg、HBeAg、HBcAb阳性且脐血HBV-DNA阳性孕妇25例为试验组,根据加入LPSp的不同分为:无LPSp组、LPSp 1μg/L组、LPSp 10μg/L组、LPSp 100μg/L组;以外周血HBV标志物为阴性的正常分娩孕妇20例为对照组。分离CBMC并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4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BMC表面TLR4表达。结果:①LPSp各组中IFN-γ、IL-4水平与无LPS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水平与LPSp浓度呈正相关(r=0.778),IL-4水平与LPSp浓度呈负相关(r=-0.927)。②TLR4表达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TLR4与IL-4呈负相关(P<0.05);TLR4表达水平与LPSp浓度呈正相关(r=0.754)。结论:不同浓度的LPSp可能通过影响TLR4信号传导通路诱导CBMC分泌不同细胞因子,选择性调控Th1/Th2型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p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IFN-γ IL-4 TLR4
原文传递
考虑逐小时负荷匹配的风光储微网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志芳 方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12,共8页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保证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文章建立大规模线性规划模型对风光储微网组件进行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单位能源成本(COE)最小为优化目标保证微网经济性,以能源短缺率(LPSP)...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保证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文章建立大规模线性规划模型对风光储微网组件进行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单位能源成本(COE)最小为优化目标保证微网经济性,以能源短缺率(LPSP)约束为目标保障微网供电稳定性,将市场化电价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以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趋势。同时,模型考虑了用户负荷的逐时匹配,防止低电价套利而降低新能源消纳。以我国北方某地为算例,对光伏发电+蓄电池储能(PV-Bat)、风力发电+蓄电池储能(WT-Bat)和光伏+风力发电+蓄电池储能(PV-WT-Bat)三种场景下的微网容量进行优化配置,并从COE、储能单元利用率和系统弃电率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三种场景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微网 容量配置优化 能源短缺率 单位能源成本 负荷匹配
下载PDF
小麦非致病菌脂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志明 黄仁彬 +4 位作者 陈家欢 陈美芳 杨斌 黎肇炎 王乃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 :研究小麦非致病菌脂多糖 (Pantoea agglom erans lipoplysaccharide,L PS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L PSp对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溶血素生成、碳粒廓清速率和 2 ,4 -二硝基氯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 :L PSp可增加... 目的 :研究小麦非致病菌脂多糖 (Pantoea agglom erans lipoplysaccharide,L PS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L PSp对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溶血素生成、碳粒廓清速率和 2 ,4 -二硝基氯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 :L PSp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脾和胸腺重量 ,促进溶血素生成 ,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以及显著抑制 2 ,4 -二硝基氯苯诱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非致病菌脂多糖 lpsp 溶血素 免疫功能 碳粒廓清速率
下载PDF
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品 刘永前 郭伟钊 《现代电力》 2010年第6期51-57,共7页
以解决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合理配置问题,实现系统能独立为风光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和海岛提供清洁、可靠及廉价的电力能源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年负载缺电率(LPSP)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为优化目标的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 以解决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合理配置问题,实现系统能独立为风光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和海岛提供清洁、可靠及廉价的电力能源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年负载缺电率(LPSP)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为优化目标的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为精确计算系统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小时时间尺度的风力机组发电量计算模型、光伏电板发电量计算模型和蓄电池组的表征组件特性的数学模型;为发挥风光互补系统发电量互补的优势,建立了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方阵倾角优化模型;以LPSP和LCC作为系统的优化指标,建立了LPSP和LCC计算模型;运用迭代算法计算各种可能出现配置下的LPSP和LCC;通过LP-SP可靠性筛选和LCC经济性优化,最终得到LCC最小并能满足LPSP要求的系统配置。该优化方法按照小时的尺度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精度高;LCC经济性评价指标全面和客观;倾角优化发挥出系统发电量互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互补发电 优化设计 迭代算法 全年负载缺电率 全寿命周期成本
下载PDF
光伏扶贫电站光-储协同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建林 牛萌 +1 位作者 田立亭 魏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针对光伏扶贫电站的应用场景,以负荷失电率和能量溢出比作为约束指标,建立光-储扶贫系统的储能配置计算模型。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利用率,减小储能配置成本为目标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在的不同类型的储... 针对光伏扶贫电站的应用场景,以负荷失电率和能量溢出比作为约束指标,建立光-储扶贫系统的储能配置计算模型。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利用率,减小储能配置成本为目标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在的不同类型的储能电池参数下的配置容量和成本,证明基于负荷失电率(LPSP)和能量溢出比(EXC)作为技术指标的光伏储能协同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 优化配置 负荷失电率 能量溢出比 光伏扶贫
下载PDF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 multi-carrier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for zero-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被引量:7
8
作者 SOULEY AGBODJAN Yawovi LIU Zhi-qiang +2 位作者 WANG Jia-qiang YUE Chang LUO Zheng-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330-2345,共16页
For the carbon-neutral,a multi-carrier renewable energy system(MRES),driven by the wind,solar and geothermal,was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mitigate CO2emissions and reduce energy usage in the building sec... For the carbon-neutral,a multi-carrier renewable energy system(MRES),driven by the wind,solar and geothermal,was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mitigate CO2emissions and reduce energy usage in the building sector.A proper sizing method wa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the desired 100%renewable energy system of resources.This paper presented a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mulation for sizing the MRES using a constrained genetic algorithm(GA)coupled with the loss of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LPSP)method to achieve the minimal cost of the syste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the load real time requirement.An optimization App has been developed in MATLAB environment to offer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and output the optimized design parameters when given the load demand.A case study of a swimming pool building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the MRES is feasible with a lower annual total cost(ATC).Additionally,the ATC decreases as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he renewable system decreases.There is a decrease of 24%of the annual total cost when the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 is equal to 8%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case with 0%power supply prob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arrier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constrained genetic algorithm loss of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lpsp)method zero-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optimal device capa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