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Performance of Dry-Friction Devices in Shear-Frame Buildings
1
作者 Sanjaya Kumar Patro Ravi Sinh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0年第12期1-19,共19页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friction-based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have been proven very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ructural response to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nd also implement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friction-based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have been proven very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ructural response to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nd also implement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Their design heavily relies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model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The modeling of friction forces must be accurate for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se devices. In state-of-the-practice,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friction devices has been typically modeled with Coulomb friction having a constant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However, the basic laws for typical sliding material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show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ction and sliding velocity, which includes stiction and Stribeck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stiction and Stribeck effect may be significant and can not be ignored in sim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structures with friction-based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In this paper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of dry friction device in shear-frame buildings when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optimal minimization of response of the shear-frame building. Since buildings with friction devices behave in a highly nonlinear manner, nonlinear response-history analysis considering comprehensive sliding friction model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performance has also been evaluated using the various response measures: the maximum absolute acceleration, the maximum base shear, and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rift.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dices have been used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ic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resistant structures energy dissipation OPTIMIZATION passive contro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vibration control.
下载PDF
在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智能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曹吉昌 任瑞 +3 位作者 田卫 任文 高亮 周涛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0期50-54,共5页
再生粗骨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在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性能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外观损伤(裂缝)识别模型... 再生粗骨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在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性能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外观损伤(裂缝)识别模型,将超声检测技术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建立在役组合结构内部损伤变化和损伤位置监测,并基于BIM平台构建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长期使用过程结构损伤智能监测系统。该研究为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的监测与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智能监测系统 灾变控制 性能评估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耐温微球调驱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3
作者 宋宏志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合成原料,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试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并对其化...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合成原料,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试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并对其化学结构、溶胀倍率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在不同溶胀时间、温度以及矿化度条件下的膨胀性能;通过填砂管模型驱替实验,研究了改性微球在不同条件下的封堵能力、调剖能力。结果表明,改性微球的成球性好,平均粒径80 nm;50℃时,纯水中溶胀5~10 d后,微球颗粒的溶胀倍率可达2.9~3.9。同时,该微球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在温度<90℃、矿化度<10000 mg/L时,能保持较好的溶胀性能。此外,用作调驱剂,微球的平均封堵率达85%以上;渗透率级差1∶5时,微球的剖面改善率为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核-壳结构 调驱剂 耐温 合成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主动控制式限滑差速器结构分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云成 王建华 +1 位作者 付铁军 张宝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38,43,共5页
对电液式、电磁式和电机式主动控制限滑差速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内摩擦转矩(限滑转矩)、锁紧系数、转矩比、差速器效率、差速器传动效率等性能参数来综合评价主动控制式限滑差速器的性能。推荐采用限滑转矩与左、右... 对电液式、电磁式和电机式主动控制限滑差速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内摩擦转矩(限滑转矩)、锁紧系数、转矩比、差速器效率、差速器传动效率等性能参数来综合评价主动控制式限滑差速器的性能。推荐采用限滑转矩与左、右半轴转速差关系曲线来表征基本限滑性能;采用锁紧系数和转矩比时间历程曲线来表征动态限滑性能;采用锁紧系数、转矩比分布直方图对限滑性能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滑差速器 主动控制 结构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神舟七号”飞船热控分系统设计和在轨性能评估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家荣 范宇峰 +1 位作者 刘炳清 卢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出舱活动飞船热控设计难点,简要介绍了其热控方案,并对热控分系统在轨飞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评估其在轨工作性能。飞行试验表明,飞船在待发及上升段、自主运行段、出舱活动段、返回再入段,热控分系统均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能... 针对出舱活动飞船热控设计难点,简要介绍了其热控方案,并对热控分系统在轨飞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评估其在轨工作性能。飞行试验表明,飞船在待发及上升段、自主运行段、出舱活动段、返回再入段,热控分系统均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整船仪器设备温度及密封舱空气温湿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舱活动飞船 气闸舱 热控 在轨性能 评估
下载PDF
智能预应力梁的变位控制理论及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伟炜 吕志涛 丁汉山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71,共5页
针对活载与恒载比值高的情况,提出了在梁中使用随活载变化而变化的智能预应力方法,即根据梁承受的荷载情况,配置适当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机构的顶升、回缩改变梁中的预应力大小,从而实现梁的变形始终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研究中以一根跨... 针对活载与恒载比值高的情况,提出了在梁中使用随活载变化而变化的智能预应力方法,即根据梁承受的荷载情况,配置适当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机构的顶升、回缩改变梁中的预应力大小,从而实现梁的变形始终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研究中以一根跨中挠度为控制目标的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分析,演示了智能预应力的工作过程,同时在研究中考虑了荷载移动速度,探讨了智能预应力系统的可控性,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控制思想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主动控制 智能预应力 过程分析 可控性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的构造设计及其阻尼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忠献 吴林林 +1 位作者 徐龙河 周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本文根据磁流变液的材料特点和磁路设计原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双出杆的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在伺服试验机上对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阻尼力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 本文根据磁流变液的材料特点和磁路设计原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双出杆的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在伺服试验机上对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阻尼力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一定的剩磁,但剩磁对阻尼力可调系数的影响很小;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能够达到的最大阻尼力和阻尼力可调系数都很理想。由此得出结论,本文所设计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卓越的阻尼性能,可在土木工程结构的半主动振动控制设计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构造设计 阻尼力性能 剩磁 可调系数 半主动振动控制 土木工程
下载PDF
神舟七号飞船单相热控流体回路在轨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家荣 范宇峰 +1 位作者 禹颂耕 于新刚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4期37-43,共7页
重点介绍了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船热控单相流体回路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组成与流程设计、内外回路工质优选及回路控制方案等,并对流体回路系统在轨工作性能和温度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飞行试验表明流体回路在待发段、自主运行段、... 重点介绍了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船热控单相流体回路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组成与流程设计、内外回路工质优选及回路控制方案等,并对流体回路系统在轨工作性能和温度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飞行试验表明流体回路在待发段、自主运行段、出舱活动段、返回再入段均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温度控制精度和系统散热能力均满足指标要求。最后总结了神舟飞船流体回路的创新之处与待改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舱活动飞船 流体回路 温度控制 在轨性能 评价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玲 刘巧斌 +2 位作者 犹佐龙 庞剑 陈代军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5,共7页
在总结和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近20年在半主动悬置方面的专利、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从控制技术和原理上将半主动悬置分为结构参数控制式和性能参数控制式两大类,分别对其结构形式、性能特点以及控制策略进行综述,最后对半主动悬置... 在总结和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近20年在半主动悬置方面的专利、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从控制技术和原理上将半主动悬置分为结构参数控制式和性能参数控制式两大类,分别对其结构形式、性能特点以及控制策略进行综述,最后对半主动悬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半主动悬置的结构选型和整车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半主动悬置 结构形式 性能特点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水生 李锦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0-45,共6页
研究目的: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大幅震动已为世人关注。国外学者将磁流变(MR)阻尼器应用到土木结构震动控制上,效果较好。为扩大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对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 研究目的: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大幅震动已为世人关注。国外学者将磁流变(MR)阻尼器应用到土木结构震动控制上,效果较好。为扩大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对磁流变阻尼器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构件参数(如:活塞的有效长度、缸体的内径、活塞直径、流体的粘度系数等)、输入电流及阻尼器活塞相对于缸体简谐运动频率的改变,分析了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这将为设计阻尼特性较好的磁流变阻尼器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了磁流变(MR)阻尼器的修正Bouc-Wen模型及剪切型最优控制(Clipped-Optimal Control)算法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半主动控制分析研究,并且与结构被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在EI-centro地震激励作用下,被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水平位移与速度产生了不同的控制效果;对结构的位移及速度的控制效果,MR半主动控制均明显地优于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地震响应 阻尼特性 建筑结构
下载PDF
混合桥DC-DC变换器的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磊 丁浩 +3 位作者 鲁凯 田伟 洪伟 刘荣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7-85,共9页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混合桥式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减少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成本,在传统预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电流传感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针对传统桥式结构在发生短路时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压侧为混合桥结构,低压...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混合桥式D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减少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成本,在传统预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电流传感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针对传统桥式结构在发生短路时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压侧为混合桥结构,低压侧为一种改进半桥结构的混合桥式DC-DC变换器拓扑,这一拓扑能够有效抑制短路电流的上升趋势。针对变换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运行需求,提出一种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不使用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保留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优良动态性能。搭建了混合桥式DC-DC变换器的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改进型混合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和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桥结构 DC-DC变换器 无电流传感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有源桥变换器 动态性能
下载PDF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桂丽 陆斯悦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5-902,共8页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能指标处理成标量形式,通过子目标乘除法与随机性性能指标结合,得到兼顾确定性性能与随机性性能的综合性能指标.利用该综合性能指标指导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将其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控制性能.以最优指标作为基准,对系统在运行期间的性能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协调控制系统,自抗扰控制器比内模PI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稳健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最小信息熵 自抗扰控制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双层球面网壳振动主动控制作动器位置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南 容里 董石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2-949,987,共9页
为了确定双层球面网壳结构振动控制的作动器最佳布设位置/数目,以主动控制的二次型性能泛函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定义作动器布设的敏感度,提出逐步删除结构中敏感度小的作动器优化过程,并编制相应的作动器优化实现程序.算例表明,对于双... 为了确定双层球面网壳结构振动控制的作动器最佳布设位置/数目,以主动控制的二次型性能泛函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定义作动器布设的敏感度,提出逐步删除结构中敏感度小的作动器优化过程,并编制相应的作动器优化实现程序.算例表明,对于双层球面网壳结构,作动器布设在上、下弦杆优于腹杆,且布设在上弦优于下弦;在结构位移和作动器的控制力均满足设定的要求下,结构上弦作动器布置距离中心越远其灵敏度越大,环向布置优于径向布置,作动器最佳布设位置在结构上弦的最外圈环向杆件上.算例进一步表明,对于不同的地震动输入,作动器在最佳位置上,相应的主动控制的效果均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作动器 性能泛函 优化配置 双层球面网壳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用户自定义指标的离散控制系统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成利 唐玉光 李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针对传统用户自定义指标在评估离散系统性能时没有考虑内部结构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改进用户自定义指标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用户自定义基准中的开环时滞和干扰分别替换为部分闭环回路中的有效时滞和干扰,使用丢番图分解用户自定义函... 针对传统用户自定义指标在评估离散系统性能时没有考虑内部结构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改进用户自定义指标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用户自定义基准中的开环时滞和干扰分别替换为部分闭环回路中的有效时滞和干扰,使用丢番图分解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最小方差响应,进而求得性能指标。同时采用右对角线关联矩阵取代单位关联矩阵,简化了求解性能指标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计算量小,对有无内部干扰的离散系统均可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估 离散控制系统内部结构 改进用户自定义指标 关联矩阵
下载PDF
央企内部控制五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栓文 周婉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13-19,共7页
央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标杆作用,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备受关注。已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总体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关于五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重要... 央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标杆作用,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备受关注。已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总体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关于五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重要程度的研究。文章以内部控制要素为出发点,对五要素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因此,央企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时应首先加强这两个方面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企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风险评价 控制活动 内部监督 企业绩效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兰兰 余云燕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3,共7页
以降低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应激振动为目标,考虑量测噪声、数字量化及执行器饱和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首先,在建筑物层间和楼顶布置主动减振控制器,提出具有鲁棒性的观测器以估计建筑物应激状态信息;然后,... 以降低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应激振动为目标,考虑量测噪声、数字量化及执行器饱和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首先,在建筑物层间和楼顶布置主动减振控制器,提出具有鲁棒性的观测器以估计建筑物应激状态信息;然后,借助稳定性分析提出了闭环系统稳定条件,给出了减振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仿真算例以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保证闭环系统均方稳定性,而且可指定闭环系统收敛率并满足预先指定的H_2/H_∞减振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主动减振控制 随机噪声 执行器饱和 数字量化 H2/H∞性能
下载PDF
不确定性AMD主动控制系统的μ综合控制器
17
作者 徐洋 叶正茂 韩俊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针对AMD(active m ass damper)Benchm ark问题,将μ综合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详细阐述了μ设计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建立了AMD系统的综合设计模型;根据μ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三阶控制器;最后对... 针对AMD(active m ass damper)Benchm ark问题,将μ综合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详细阐述了μ设计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建立了AMD系统的综合设计模型;根据μ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三阶控制器;最后对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结构主动控制 Μ综合控制 鲁棒性能
下载PDF
工业控制网络的交换拓扑结构性能评价
18
作者 侯维岩 邓记才 +1 位作者 S.Ruping 费敏锐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3年第3期9-11,26,共4页
工业控制网络中的总线、环、树型交换结构在文中做了介绍 ,且针对两种不同的传输模式给出了对应的通讯响应时间Tc的理论公式 ,在仿真分析了影响Tc的几个参数后给出了对设计一般工业网络有指导意义的几个推论以及一种实际的应用拓扑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中的总线、环、树型交换结构在文中做了介绍 ,且针对两种不同的传输模式给出了对应的通讯响应时间Tc的理论公式 ,在仿真分析了影响Tc的几个参数后给出了对设计一般工业网络有指导意义的几个推论以及一种实际的应用拓扑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网络 性能评价 交换结构 拓扑结构 通讯响应时间 传输模式
下载PDF
辅助动力单元启动过程扭转振动的PID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必清 侯之超 刘瑞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本文中首先建立了某混合动力汽车辅助动力单元的扭振动力学方程和仿真模型,给出了发动机激振转矩和电机控制转矩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台架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参数调整。接着利用加权方式将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多目标要求定义为单... 本文中首先建立了某混合动力汽车辅助动力单元的扭振动力学方程和仿真模型,给出了发动机激振转矩和电机控制转矩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台架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参数调整。接着利用加权方式将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多目标要求定义为单目标性能评价函数,并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各权重系数。然后基于非线性状态方程设计PID控制策略,对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最后应用算例分析系统参数和控制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PID主动控制能有效降低APU在启动过程中的扭振而不显著增加能耗与启动时间;电机转矩响应时间与控制参数对控制效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客车 辅助动力单元 扭转振动 主动控制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一种基于MPC结构评价基准的预测控制器
20
作者 周会 苏成利 +1 位作者 李平 孙小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7-932,共6页
针对线性高斯二次型(LQG)基准在经济性能评估算法中不可达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结构评价基准的经济性能评估算法。该算法利用扰动简化的过程模型设计控制器,真实的过程模型用来计算带有输入输出方差约束的MPC性能曲线,并以此... 针对线性高斯二次型(LQG)基准在经济性能评估算法中不可达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结构评价基准的经济性能评估算法。该算法利用扰动简化的过程模型设计控制器,真实的过程模型用来计算带有输入输出方差约束的MPC性能曲线,并以此建立经济性能评估优化命题,在对优化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经济性能评价结果,有效的避免了因模型差异带来的计算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更具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性能评估 MPC 结构评价基准 模型预测控制 LQG 基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