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TβR-Ig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体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倩 崔淑芳 +3 位作者 樊克兴 吴桐 钱卫珠 郭亚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LTβR-Ig的生物学功能,构建重组的LTβR-Ig/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表达,无血清扩大培养,并初步研究了融合蛋白LTβR-Ig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将鼠LTβR胞外段cDNA与人IgG1 Fc段cDNA共同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 目的为了研究LTβR-Ig的生物学功能,构建重组的LTβR-Ig/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表达,无血清扩大培养,并初步研究了融合蛋白LTβR-Ig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将鼠LTβR胞外段cDNA与人IgG1 Fc段cDNA共同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染CHO-K细胞表达,阳性克隆进行无血清培养,采用PtoteinA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3[H]TdR参入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PCR和限制性酶切鉴定以及DNA测序,结果表明克隆了正确序列的LTβR胞外段序列,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LTβR-Ig/pcDNA3.1,并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了LTβR-Ig的融合蛋白,证明LTβR-Ig融合蛋白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能稳定表达有生物活性的LTβR-Ig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系统,为今后研究LTβR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机制,及开展基因重组药物进行疾病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βr 基因表达 CHO细胞株 ltβr—Ig融合蛋白
下载PDF
TNFSF14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在病毒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桂清 尚宇航 +4 位作者 曹朝晖 杨菲 郑权友 王庆红 许桂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探讨TNFSF14(即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在暴发性病毒肝炎中的作用。方法:MHV-3感染易感小鼠建立暴发性病毒肝炎模型,通过HE染色和血清ALT水平的测定比较了LIGHT KO和WT两组小鼠的肝损情况;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HV-3感染C57BL/6小... 目的:探讨TNFSF14(即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在暴发性病毒肝炎中的作用。方法:MHV-3感染易感小鼠建立暴发性病毒肝炎模型,通过HE染色和血清ALT水平的测定比较了LIGHT KO和WT两组小鼠的肝损情况;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HV-3感染C57BL/6小鼠后各时相点(0 h、12 h、24 h、48 h、72 h)肝脏和脾脏组织HVEM和LTβR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临床病毒性重症肝炎病人PBMC中HVEM和LTβR的表达情况。结果:MHV-3感染72 h后,WT小鼠的肝脏出现明显坏死灶,而LIGHT KO小鼠的肝脏则未见异常;LIGHT KO小鼠血清中的ALT浓度也显著低于WT组(P<0.01)。MHV-3感染48 h后,C57BL/6小鼠脾脏中HVEM及LTβR的mRNA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肝脏中LTβR表达在12 h时就有显著上调(P<0.01)。与之一致的是,临床重症肝炎病人PBMC中HVEM和LTβR的表达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升高。结论:TNFSF14可能通过与其受体LTβR和HVEM的相互作用在病毒诱发的暴发性肝炎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SF14 ltβr HVEM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猪LTβR基因克隆、结构功能预测、组织表达谱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3
作者 吴正常 戴超辉 +3 位作者 殷学梅 孙寿永 包文斌 吴圣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35-2145,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猪LTβ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猪淋巴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LTβR基因CDS区,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猪LTβR蛋白结构与功能以及参与的GO和Pathway通路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检测LTβR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为了进一步探究猪LTβ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猪淋巴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LTβR基因CDS区,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猪LTβR蛋白结构与功能以及参与的GO和Pathway通路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检测LTβR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将LTβR基因扩增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并分别转染猪HEK293和IPEC-J2小肠上皮细胞系,通过显微镜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猪LTβR基因CDS区全长为1 209bp,编码402个氨基酸,发现LTβR为脂溶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存在1个跨膜结构(205~227aa),不存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表明LTβR为非分泌型蛋白。LTβR蛋白具有2个糖基化位点,1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其中包括PKC、CKI、CDC2、GSK3、CDK5、INSR等10种保守的特异性蛋白质激酶的结合位点。该蛋白保守区域为2个TNFR superfamily,分别位于32~125和128~192位氨基酸,并发现C422T>A141V突变位于该区域内。KEGG和GO分析发现,LTβR基因共参与12项GO功能分类,同时还参与NF-kappa B信号通路、IgA合成的肠道免疫网络等5项调控通路。定量检测发现,LTβR基因在大白猪肺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肾和脾等免疫器官,十二指肠和空肠等肠道组织中也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细胞水平转染试验及显微镜观察发现其在猪HEK293和IPEC-J2两种细胞中均表达。本研究为猪LTβR基因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功能分析提供了材料和依据,今后有必要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验证分析猪LTβR基因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猪抵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将C422T突变作为猪抗病育种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进行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βr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蛋白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硬皮病及瘢痕疙瘩与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病理生理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琳 唐海玲 胡志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硬皮病、瘢痕疙瘩与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LIGHT及其受体LTβR、HVEM病理生理学意义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瘢痕疙瘩、硬化萎缩性苔藓和硬皮病的患者标本共60例,其中瘢痕疙瘩19例,硬皮... 目的:分析硬皮病、瘢痕疙瘩与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LIGHT及其受体LTβR、HVEM病理生理学意义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瘢痕疙瘩、硬化萎缩性苔藓和硬皮病的患者标本共60例,其中瘢痕疙瘩19例,硬皮病21例,硬化萎缩性苔藓20例,选取同期在笔者医院行整形手术的正常皮肤标本20例,免疫组化检测硬化萎缩性苔藓、瘢痕疙瘩、硬皮病及正常皮肤组织内LIGHT及其受体HVEM、LTβR表达状况。结果:正常皮肤组织真皮中能够看到微量表达的HVEM、LTβR,LIGHT在病变中是阴性;硬化萎缩性苔藓、瘢痕疙瘩及硬皮病患者真皮内均可看到LIGHT与其受体HVEM、LTβR蛋白表达,其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包膜上,细胞膜为棕黄色或黄色;硬化萎缩性苔藓组、瘢痕疙瘩组及硬皮病组患者皮肤组织内HVEM、LTβR和LIGHT光密度值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化萎缩性苔藓、瘢痕疙瘩及硬皮病起病与进展中可能有LIGHT及其受体HVEM、LTβR参与,但具体路径和参与形式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萎缩性苔藓 瘢痕疙瘩 硬皮病 LIGHT 受体ltβr 受体HVEM
下载PDF
不同日龄苏太仔猪LTβR基因组织表达谱及发育性表达规律分析
5
作者 夏日炜 甘丽娜 +3 位作者 钦伟云 孙寿永 包文斌 吴圣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LTβR基因在仔猪出生至断奶期间的mRNA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F18大肠杆菌致病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从初生到断奶的4个日龄(8、18、30和35日龄)苏太仔猪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比较分析了LT... 试验旨在探讨LTβR基因在仔猪出生至断奶期间的mRNA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F18大肠杆菌致病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从初生到断奶的4个日龄(8、18、30和35日龄)苏太仔猪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比较分析了LTβR基因在各个体11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肌肉、胸腺、淋巴结、十二指肠及空肠)间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LTβR基因在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淋巴结、十二指肠及空肠组织中呈现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发育性表达差异。LTβR基因在8日龄仔猪淋巴、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在8日龄仔猪肺脏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35日龄(P<0.01),且显著高于30日龄(P<0.05);在35日龄仔猪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在35日龄仔猪胃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18日龄(P<0.05)。由此推测,8日龄左右为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快速形成期,LTβR基因的较高表达可能有利于仔猪对F18大肠杆菌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βr基因 F18大肠杆菌 差异表达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TβR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金生 印澄 +4 位作者 张戎 杨晓帆 王慧娟 张缪佳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2-1728,共7页
目的:观察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同时探索能够影响其表达的因素。方法:分离SLE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LTβR分子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免疫磁珠法... 目的:观察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同时探索能够影响其表达的因素。方法:分离SLE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LTβR分子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免疫磁珠法分选出单核细胞,RT-PCR方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同时在体外培养细胞的U937和THP1中观察脂多糖(LPS)、佛波酯(PMA)及地塞米松(DEX)对LTβR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出现LTβR分子的异常高表达,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没有表达;体外细胞培养发现,地塞米松对U937细胞上的LTβR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而对THP1细胞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没有上调LTβR的表达;PMA可使U937和THP1细胞膜上LTβR出现一过性的降低,但不影响其mRNA水平,对正常人单核细胞无影响;LPS对U937和THP1细胞及正常人单核细胞的LTβR表达均无影响。结论:LTβR分子在SLE患者来源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具有异常的表达,该分子的表达可能不是仅仅由于单核细胞活化或应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但地塞米松可能对发育早期的单核细胞的LTβR表达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毒素β受体 单核细胞
下载PDF
pRetro-On/LTβR在Jurkat细胞中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7
作者 杨静 印澄 +2 位作者 王慧娟 徐安琪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8-1582,1592,共6页
目的:构建pRetro-On/LTβR载体,获得可表达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 beta receptor,LTβR)的Jurkat细胞,探讨LTβR在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LTβR cDNA片段,将PCR产物纯化后定向连接入pRetro-On载体;重组质粒转入... 目的:构建pRetro-On/LTβR载体,获得可表达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 beta receptor,LTβR)的Jurkat细胞,探讨LTβR在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LTβR cDNA片段,将PCR产物纯化后定向连接入pRetro-On载体;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LB-Amp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经质粒抽提、纯化、NotⅠ和BamHⅠ双酶切、测序,验证pRetro-On/LTβR载体的正确构建;通过脂质体转染T细胞传代系Jurkat细胞;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诱导后,Western blot鉴定转染细胞中LTβR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LTβR表达;以配体LIGHT刺激表达LTβR的Jurkat细胞后以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LTβR cDNA正确插入pRetro-On质粒;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了LTβR在Jurkat细胞内经DOX诱导得到了表达;表达LTβR的Jurkat细胞经LIGHT刺激后凋亡增加。结论:成功构建pRetro-On/LTβR质粒,pRetro-On/LTβR在Jurkat细胞中可以表达;表达LTβR的Jurkat细胞可以通过LIGHT-LTβR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β受体 JUrKAT细胞 LIGHT 凋亡
下载PDF
LTβR基因在大肠杆菌F18抗性型和敏感型苏太仔猪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钦伟云 甘丽娜 +2 位作者 夏日炜 包文斌 吴圣龙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82,共4页
旨在探讨LTβR基因在苏太断奶仔猪各组织间的mRNA表达谱,并比较分析该基因在大肠杆菌F18抗性/敏感型群体间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及筛选断奶仔猪大肠杆菌F18抗性遗传标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试验分别挑选35日龄大肠杆... 旨在探讨LTβR基因在苏太断奶仔猪各组织间的mRNA表达谱,并比较分析该基因在大肠杆菌F18抗性/敏感型群体间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及筛选断奶仔猪大肠杆菌F18抗性遗传标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试验分别挑选35日龄大肠杆菌F18抗性/敏感型苏太断奶仔猪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LTβR基因在11个组织(心、肝、脾、肺、肾、胃、肌肉、胸腺、淋巴结、十二指肠、空肠)间的表达差异。结果:LTβR基因在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肺、肾、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呈现高水平表达,在脾和淋巴结中呈现中等水平表达,在心脏、肌肉和胸腺组织中呈现低水平表达。除肝脏外,LTβR基因在抗性型个体中表达量普遍高于敏感型个体,而且在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敏感型个体(P<0.01)。由此推测,LTβR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断奶仔猪抵御大肠杆菌F18的感染,且可能是通过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高表达维持和提高了肠道的免疫水平,从而提高了断奶仔猪抵御大肠杆菌F18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太猪 大肠杆菌F18 ltβr基因 差异表达
原文传递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lymphotoxin β receptor overexpression in T cell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被引量:1
9
作者 Cheng Yin Xubing Cai +4 位作者 Huijuan Wang Bingjie Gu Xiaofan Yang Rong Zhang Xiaohui Ji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is a typical autoimmune disease. Lymphotoxin β receptor(LTβR) signa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utoimmune inflammations. LTβR-Ig fusion protein, LTβR blocking agent, has b...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is a typical autoimmune disease. Lymphotoxin β receptor(LTβR) signa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utoimmune inflammations. LTβR-Ig fusion protein, LTβR blocking agent, has been used to treat SLE, while its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lly elucidat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LTβR in the T cells of SLE patients and its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we isolated the peripheral blood T cells of SLE patients and normal controls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LTβR by flow cytometry and RNA assay. T cells were also stimulated with LIGHT, a ligand of LTβR, and then detected for their LTβR expressions and apoptosis by flow cytometry. Also, their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receptors were determined by RNA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TβR positive cells were 22.75%±6.98% in CD3~+ cells of SLE patients, while there were almost no LTβR positive cells in CD3~+ cells of normal persons. Moreover, LTβR expression was remarkably higher in CD3,CD4 and CD8 positive T cells of active SLE patients than non/low active patients(all P〈0.05),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Ig level, decreased complement level and renal damage. Moreover, the stimulation of SLE T cells with LIGHT promoted higher expression of LTβR, IL-23 R and IL-17 A, and apoptosis of T cells. In conclusion,we demonstrated a high expression of LTβR in the T cells of SLE patient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thogenesis of 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pus erythematosus systemic(SLE) lymphotoxin β receptorltβr interleukin-17(IL-17) interleukin-23 receptor(IL-23r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的比较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欢 周珺 +1 位作者 徐晶晶 国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4-9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代骨髓基质细胞(CLL-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CLL-hBMSC)和正常原代骨髓基质细胞(normal hBMSC,N-hBMSC)进行比较性分析,为建立CLL-CLL-hBMSC相互作用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CLL体内环境提供... 本研究旨在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代骨髓基质细胞(CLL-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CLL-hBMSC)和正常原代骨髓基质细胞(normal hBMSC,N-hBMSC)进行比较性分析,为建立CLL-CLL-hBMSC相互作用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CLL体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从CLL患者和正常供者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骨髓基质细胞(hBMSC)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CLL-hBMSC和N-hBMSC表面粘附分子如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mRNA水平;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两类不同来源的hBMSC中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 beta receptor,LTβ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家族成员的表达并分析细胞因子LTα1β2对NF-κB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建立hBMSC和CLL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情况。结果表明:从CLL患者骨髓中能成功地培养出贴壁的成纤维样hBMSC。与N-hBMSC相似,表面粘附分子VCAM-1和ICAM-1在两类hBMSC中的mRNA表达一致;两类hBMSC中LTβ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似;各NF-κB家族成员在两类hBMSC中都有表达,且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细胞因子LTα1β2可诱导hBMSC中经典性和非经典性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体外实验表明,两类hBMSC都能够有效地支持CLL细胞的体外存活。结论:两类hBMSC培养效率以及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LTβR-NF-κB信号分子在两类hBMSC的表达以及活化情况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L 骨髓基质细胞 ltβr 存活保护
下载PDF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LIGHT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翠芬 吴东 吴斌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16HBE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加1%、2%、3%、4%、5%CSE培养48 h,或以3%CSE分...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16HBE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加1%、2%、3%、4%、5%CSE培养48 h,或以3%CSE分别培养6、12、24、36、48 h;对照组加同样体积的无血清DMEM处理。收集对照组和干预组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点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LIGHT、LTβR、HVEM 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CSE作用16HBE细胞48 h后LIGHT LTβR mRNA表达升高,分别于3%~5%、2%~5%CSE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1%~4%CSE作用16HBE细胞48 h后HVEM mRNA表达升高(P均<0.05),3%CSE时到达峰值,5%CSE时HVEM mRNA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3%CSE作用16HBE细胞后各时点LIGHT、LTβR mRNA表达逐渐升高,分别于36、48 h和24、36、48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CSE作用16HBE细胞48 h时HVEM mRNA表达升高(P<0.01),其余时点表达变化不显著。结论随着CSE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可引起16HBE细胞LIGHT、LTβR、HVEM基因表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提取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LIGHT基因 ltβr基因 HVEM基因
下载PDF
淋巴毒素β受体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安庆 周平 +1 位作者 陈闪闪 沈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了解LTβR信号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2例)和骨关节炎患者(25例)关节...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了解LTβR信号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2例)和骨关节炎患者(25例)关节腔积液标本中LTβR mRNA、LTαmRNA、LTβmRNA、p65 mRNA、Rel B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LTβ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RA和骨关节炎患者中表达差异。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关节腔积液中LTβR mRNA和Rel B mRNA的表达高于骨关节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399、-2.167,P<0.05),而LTαmRNA、LTβmRNA及p65 mRNA相对含量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95、-1.461、-1.493,P>0.05)。结论 LTβR mRNA、Rel B m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高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提示其可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且LTβR信号通路可能以与配体结合后激活非经典NF-κB途径的方式参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β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