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turing the Historical Poetry of the Period of"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An Essay on the Creation Motive behind Lu Yao's Ordinary World
1
作者 LIANG Xiangy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2年第2期345-364,共20页
The birth of an outstanding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writer's creation motive,thought and expression.Lu Yao's masterpiece Ordinary World(Pingfan de Shijie)spans a period of ten years and reflects pan... The birth of an outstanding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writer's creation motive,thought and expression.Lu Yao's masterpiece Ordinary World(Pingfan de Shijie)spans a period of ten years and reflects panoramically the myriad of social formations,lifestyles and patterns of thought during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1975 and 1985.Via an analysis of first-hand materials such as the memoirs and correspondences of Lu Yao,his relatives and editors,this essay systematically unravels the writer's main motive for composing the novel Ordinary World,in a renewed effort to unravel the mystery behind the creation of this literary cl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yao Ordinary World Life
原文传递
“无我”与“有我”之间--路遥《平凡的世界》与传统的现代性转换
2
作者 耿传明 王亚琦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是“人”之主体性的发现,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本位为核心而构建的“他人至上”的制度体系,二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形成一种“矛盾冲突”的复杂局面。路遥的创作既继承了“五四”个性解放的启蒙传统,同时又关注传统... 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是“人”之主体性的发现,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本位为核心而构建的“他人至上”的制度体系,二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形成一种“矛盾冲突”的复杂局面。路遥的创作既继承了“五四”个性解放的启蒙传统,同时又关注传统家庭共同体本位文化的固有价值,故“启蒙的再出发”便成为其创作的重中之重,突出表现便是对主体性的有无、强弱尺度的考量:首先,中国文化是一种“孝文化”,但随着几千年社会政治秩序的统治需要,“孝文化”不断被极端化,以至于变得刻板僵硬,形成一种双亲威权,对人的个性欲求产生了严重压抑;其次,群体本位文化注重群体间的人际关系,自有其正面的价值,但一旦极端化,就会导致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消亡;再次,宗法制是中国伦理社会整体秩序维持的根基,主要表现为血缘纽带、父系权威和等级关系,它既为个人的生存提供了庇护和归宿,同时又以父之名要求子女的献祭,从而造成个体人生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平凡的世界》 有我 找无我 找传统 现代性转换
下载PDF
陆羽两居古信州考
3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陆羽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游历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先是居上饶之东,号东冈子。贞元初,在信州城北构筑山舍,孟郊来访时,写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当时代理信州刺史萧瑜与之交游,相得甚欢。贞元二年(786)冬,因萧瑜回洪州(今江西... 陆羽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游历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先是居上饶之东,号东冈子。贞元初,在信州城北构筑山舍,孟郊来访时,写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当时代理信州刺史萧瑜与之交游,相得甚欢。贞元二年(786)冬,因萧瑜回洪州(今江西南昌)主留后事,邀陆羽前往洪州。陆羽此次寓居信州足有两年时间。第二次来信州茶山寓居,在贞元八年(792)末、九年(793)初,陆羽由广州李复幕府北返而来,至贞元十二年(796)迁居蕲州蕲水县(今湖北黄岗浠水),又在信州寓居了三年以上。其间,信州刺史姚骥钦慕陆羽的风范,常来相访,还一起“凿沼为溟渤之状,积石为嵩华之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姚骥 信州 上饶 茶山
下载PDF
论路遥小说的书信镶嵌及其叙事功能
4
作者 党利奎 刘仁丽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书信镶嵌,是路遥小说创作的显著特点。在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中的书信文本,具有阅读关系的虚拟性、叙事选择的多样性与抒情议论的结合性等文体特征。从全书叙事逻辑来看,这些书信发挥着留白召唤的互文性、起承转合的结构... 书信镶嵌,是路遥小说创作的显著特点。在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中的书信文本,具有阅读关系的虚拟性、叙事选择的多样性与抒情议论的结合性等文体特征。从全书叙事逻辑来看,这些书信发挥着留白召唤的互文性、起承转合的结构性与谋篇布局的整体性等叙事功能。此外,由于书信叙事特征和作者审美理想的相互契合,加之中国现当代书信体小说的影响,以及从苏俄文学借鉴写作资源等原因,使得路遥在选择书信写作的同时,又通过内外嵌套、跨文体等方式,实现了对书信体的创新与超越。书信镶嵌是研究路遥小说新的向导,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力,而且也增扩了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构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平凡的世界》 《人生》 书信镶嵌
下载PDF
珍稀孤本稿本《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评介
5
作者 王居义 郭锦晨 王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0,F0003,共4页
清代“江南大儒”汪宗沂著有《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一卷,为清代新安未刊珍稀孤本稿本文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载。全书共论中医儿科病症50余种,载方90余首,引用文献30余种,辑逸仲景方论15条。汪氏尊崇两汉晋唐医学,倡导在儿科... 清代“江南大儒”汪宗沂著有《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一卷,为清代新安未刊珍稀孤本稿本文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载。全书共论中医儿科病症50余种,载方90余首,引用文献30余种,辑逸仲景方论15条。汪氏尊崇两汉晋唐医学,倡导在儿科学中运用六经辨证,立论公允持平,无寒热偏性,善用晋唐古方,重视儿科脉诊。该书是一部精简实用、崇尚古方、特色鲜明的中医儿科学专著。本文从作者与成书缘由、版本、主要内容与构成、引用文献、学术特点,对全书进行系统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宗沂 孤本 稿本 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 学术思想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作为生产者的写手--论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与深层动因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2,190,共11页
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是快与量,即网络写手日更不辍,越写越长,唐家三少即是典型代表。他每小时写八千多字,写作速度非常惊人。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学生产则追求慢与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便是一个著名案例。为了完成这部百万字的“... 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是快与量,即网络写手日更不辍,越写越长,唐家三少即是典型代表。他每小时写八千多字,写作速度非常惊人。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学生产则追求慢与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便是一个著名案例。为了完成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他先是经过三年左右读书、翻报纸、让生活重新到位的精心准备,然后又用三年时间艰苦写作,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网络写手惊人的生产性,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写作时可以信马由缰,同时电子书写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更深层的动因则是经济利益,因为只有写得长,粉丝的粘附度才会高,订阅量才会大。而高粘附度与大订阅量又直接提升了网站的流量,流量一上去,某个写手或某部作品才会被资本投以青眼。而由于资本渴望加速,所以网络文学的生产、流通、传输、消费也就全部处于高速运转之中,成了阿多诺所说的杀婴行动:用新产品扫荡市场,再把新产品逼进坟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写手 网络文学生产 唐家三少 路遥 资本 加速
下载PDF
农村知识青年之间的代际传承与裂变--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西京故事》中的罗甲成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申朝晖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9-28,共10页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西京故事》中的罗甲成,因两者之间二三十年的时代差异导致他们身上呈现出代际关系中的传承共性与裂变冲突。孙少平与罗甲成都是出身于底层农村家庭的知识青年,都有着出人头地、改换门楣的强烈诉求与愿景。...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西京故事》中的罗甲成,因两者之间二三十年的时代差异导致他们身上呈现出代际关系中的传承共性与裂变冲突。孙少平与罗甲成都是出身于底层农村家庭的知识青年,都有着出人头地、改换门楣的强烈诉求与愿景。他们在追求目标的拼搏过程中,苦苦寻觅着灵魂的栖息地,最终超越了现实困境实现了精神蜕变。但与此同时,时代的变迁、个人的性格、作家的理念,导致孙少平与罗甲成之间的代际差异也是深刻且全方位的,在对“失窃”事件的处理上、在对体力劳动的认知上、在对爱情婚姻的理解上,代际之间的裂变与冲突体现得尤为明显。孙少平与罗甲成交织于代际之间的传承与裂变,实质上反映了路遥与陈彦这两位陕西作家在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之间的代际关系,并由此彰显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纷纭变幻的社会现实问题与知识分子对底层社会的书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陈彦 《平凡的世界》 《西京故事》 代际
下载PDF
路遥:政治伦理规约下“反乡土”的“乡土”书写者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路遥小说以中国社会巨大转型期的“交叉话语地带”为背景,借城乡流动的知识青年体验、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其聚焦点在时代变动中人的情感波澜。路遥的乡土经验少怀恋而多苦难,借“乡土”问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诸般问题是其小说创作的鹄的... 路遥小说以中国社会巨大转型期的“交叉话语地带”为背景,借城乡流动的知识青年体验、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其聚焦点在时代变动中人的情感波澜。路遥的乡土经验少怀恋而多苦难,借“乡土”问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诸般问题是其小说创作的鹄的。而潜在的政治标准与自觉的伦理意识,则修正或规约了乡土叙事的个人化倾向,使其创作在“十分温柔形式里”里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因此,路遥的乡土书写与传统“思乡念旧”不同。确切地说,它是路遥将“乡土文学”的多元审美的对象集中、聚焦于有鲜明阶级烙印的农民的行动力与自为主体的“反乡土”的“乡土小说”。路遥对“乡土”与“农民”话语的融通回应了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诉求,并以其赤诚的现实主义精神使这一典型形式升华为当代文学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城乡交叉地带” 政治伦理 乡土 农民
下载PDF
路遥书信搜集与整理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突破点--以四个版本的《路遥全集》为观察对象
9
作者 梁向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截至目前,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全集”在国内已有四个版本,其中对于路遥书信的收录情况各不相同。广州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路遥全集》共收录路遥书信32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路遥全集》共收录32封,北京... 截至目前,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全集”在国内已有四个版本,其中对于路遥书信的收录情况各不相同。广州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路遥全集》共收录路遥书信32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路遥全集》共收录32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路遥全集》共收录43封,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精装典藏版《路遥全集》共收录56封,是目前四个版本《路遥全集》中收录路遥书信最多的一个版本。但是,仍有已经公开披露的37封路遥书信未能收录。此外,社会上仍有一些散佚的路遥书信也未能有效搜集。从书信收录这个角度来说,以上四个版本的《路遥全集》并不“全”,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因此,对路遥各个历史时期的书信进行搜集与整理,应是今后编辑与修订再版《路遥全集》的重要方式,也理应成为路遥研究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路遥全集》 路遥书信
下载PDF
王元启交游考述
10
作者 王卫芬 《开封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王元启是清代前期一位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和思想主张的形成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外,也离不开他与文坛师友的交游。既有与志趣相投的郁印殊、萧荩思等友人的相伴,也有与钱载、翁方纲等人... 王元启是清代前期一位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和思想主张的形成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外,也离不开他与文坛师友的交游。既有与志趣相投的郁印殊、萧荩思等友人的相伴,也有与钱载、翁方纲等人的诗酒唱和,还有与陆燿、胡德琳等人的切磋问学。考证与王元启交往的人士及其主要活动,可以加深我们对王元启本人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准确定位其社会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启 钱载 翁方纲 陆燿 胡德琳
下载PDF
唐曲《秦王破阵乐》研究
11
作者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5,I0002,共10页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 《秦王破阵乐》是我国唐代最为著名的大曲之一,曾被学者们誉为是唐代出现的第一首大曲乃至第一大曲,也被视为是后世传统大套琵琶武曲之第一曲。比对研究日本《三五要录》谱所载的两首与日本《五弦谱》所载的一首,可以证实它们的确是同一首乐曲。但在四弦四相琵琶与五弦琵琶上,因定弦等的不同致使于旋律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差异,尤其是在曲式结构方面的异同,是比对不易的主要原因。只有准确再现原曲真貌,才能为现今的再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破阵乐 三五要录谱 五弦谱 曲式结构 旋律进行 节拍节奏
下载PDF
从平凡的人生出发——论路遥作品的主题元素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亚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6-32,41,共8页
路遥的创作充满着朴素的激情和严肃的信仰,他善于提炼人生经验的精华,并能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富有温度和情感的文字,路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魄力和才情透过作品《平凡的世界》可见一斑。纵观路遥的文学创作与发展道路,可以发现他的创作节奏... 路遥的创作充满着朴素的激情和严肃的信仰,他善于提炼人生经验的精华,并能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富有温度和情感的文字,路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魄力和才情透过作品《平凡的世界》可见一斑。纵观路遥的文学创作与发展道路,可以发现他的创作节奏是循序渐进,并且保持着均匀、稳定且不骄不躁的状态。情感的充沛,细节的饱满,令他的作品受到大众读者的喜爱。但19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新潮流令路遥“直面读者”的现实主义立场遭遇坎坷,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冷遇”与“遮蔽”令“路遥现象”持续良久。近年来,随着“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路遥及其作品重新进入研究视野。探究路遥创作与1980年代的内在关联成为研究热点,而《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更是被重读的重点文本。但这种重视个别文本和外部研究的学术思路,容易导致路遥研究整体性和全面感的缺失。路遥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中,其作品形态的创始期、发展期和巅峰期受到多种美学要素的构成影响,笔者试图以时代、理想、自我等三个路遥作品的关键主题元素为基点,围绕路遥的总体创作周期,坚持“内外结合”的研究思路,从而梳理分析路遥的人生轨迹与文本创作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以补路遥研究的些许缺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主题元素构建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路遥小说的人物命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利奎 刘仁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54-62,共9页
路遥小说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城乡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迁,他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借助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并汲取诗文成语等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摘选自然景物与职业技艺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对其小说280余位人物的命名。这些丰... 路遥小说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城乡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迁,他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借助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并汲取诗文成语等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摘选自然景物与职业技艺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对其小说280余位人物的命名。这些丰富的姓名,凝聚着路遥的审美情趣、价值判断和道德审视,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阐发小说题旨等重要功能,是认识和理解路遥小说的重要向导,彰显出他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深切关心与哲理思考,也体现出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烘托出路遥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以文学史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观之,路遥小说人物命名,既实现了对中国小说人物命名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当代转化,又构筑起人物命名的地方路径和美学规范,更加促进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启示了新时代文学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物命名 《平凡的世界》 《人生》
下载PDF
从小说文本到电影剧本的“二次创作”——以路遥《人生》为例
14
作者 汪泽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1982年,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一经出版即引发轰动。这部作品展现了青年一代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下所面临的艰难抉择以及矛盾挣扎的心路历程,因契合时代主题与主流审美而颇受社会大众的追捧。随着小说阅读热度的不断攀升,同名广播剧随之出... 1982年,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一经出版即引发轰动。这部作品展现了青年一代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下所面临的艰难抉择以及矛盾挣扎的心路历程,因契合时代主题与主流审美而颇受社会大众的追捧。随着小说阅读热度的不断攀升,同名广播剧随之出现,原著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与沉重深刻的悲剧底色也被电影制作者看中。路遥以原著为基础,遵循剧本表达的特性,执笔剧本的改编工作,由此实现了《人生》由文学文本向电影剧本的跨越。研究拟从跨媒介传播路径与接受效果,剧中环境氛围、人物戏份与性格设定的改编,剧本差异化改编的深层社会动因三方面入手,深度探求《人生》“二次创作”的全貌,以提供一种新的阐释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文学改编 电影剧本
下载PDF
论路遥小说《人生》中的信天游
15
作者 卜文哲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2-65,共4页
信天游作为陕北地域的文化表达与情感载体,兼有民间性与地方性,影响着陕北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精神、心理和气质。路遥小说《人生》就是信天游运用的重要范例。信天游作为小说的副文本,在《人生》中主要有三个作用:表达爱意、回忆联想、... 信天游作为陕北地域的文化表达与情感载体,兼有民间性与地方性,影响着陕北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精神、心理和气质。路遥小说《人生》就是信天游运用的重要范例。信天游作为小说的副文本,在《人生》中主要有三个作用:表达爱意、回忆联想、道德惩戒。这三层作用重叠在一起,构成了路遥小说《人生》的文化特色,加深了作品中人生道路选择的主题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小说 信天游 《人生》
下载PDF
路遥佚文《浅谈深入生活》释读
16
作者 王妍红 陈铃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作家通讯》1984年第4期,登载有作家路遥的《浅谈深入生活》,应是路遥的佚文。路遥认为,深入生活对作家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但作家深入生活不应该只满足于收集故事和素材,而是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普通一员,注重感情的积累,同时还要... 在《作家通讯》1984年第4期,登载有作家路遥的《浅谈深入生活》,应是路遥的佚文。路遥认为,深入生活对作家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但作家深入生活不应该只满足于收集故事和素材,而是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普通一员,注重感情的积累,同时还要更为广泛地深入不同的生活领域,这样作品才有广度和深度。路遥的这篇佚文,集中反映出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通讯 深入生活 路遥 创作 交叉地带
下载PDF
姚莘农与鲁迅的英译传播
17
作者 严慧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以《天下》月刊原始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姚莘农在英语世界传播鲁迅及其作品的贡献。一是姚莘农向斯诺推荐鲁迅及其小说,并与斯诺合作翻译刊行,出版第一本鲁迅及左翼作家作品英译选集。二是协助斯诺采访鲁迅,速记完成“问题清单”并译成... 以《天下》月刊原始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姚莘农在英语世界传播鲁迅及其作品的贡献。一是姚莘农向斯诺推荐鲁迅及其小说,并与斯诺合作翻译刊行,出版第一本鲁迅及左翼作家作品英译选集。二是协助斯诺采访鲁迅,速记完成“问题清单”并译成英文,帮助威尔士完成《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研究论文撰写,向英语世界传播新文学。三是在鲁迅病逝后,首发英文《我所了解的鲁迅》,高度评价鲁迅小说,充分赞赏鲁迅的人品,第一个向英语世界传播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同时在《天下》刊发《鲁迅:他的生平和作品》,高度肯定鲁迅对新文学的贡献,成为向英语世界传播鲁迅的中国现代作家第一人,奠定英语世界研究鲁迅及其小说的基本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莘农 鲁迅 新文学 鲁迅小说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路遥小说的道德空间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鹏程 唐明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5,共6页
路遥是文学上的道德主义者。他的小说叙事,不追求建造美学的大厦,而是竭力构建道德的理想国。他以虔诚的道德热情、诚挚的生活关怀、深沉的苦难思考,以及史诗式的写作追求,形成了朗润和畅而又浩荡澎湃的艺术世界。他的小说,灌注着其道... 路遥是文学上的道德主义者。他的小说叙事,不追求建造美学的大厦,而是竭力构建道德的理想国。他以虔诚的道德热情、诚挚的生活关怀、深沉的苦难思考,以及史诗式的写作追求,形成了朗润和畅而又浩荡澎湃的艺术世界。他的小说,灌注着其道德信念、道德激情和道德理想,是"以道德完善为目的"的关爱人、教诲人、鼓励人、重塑人的布道式文学。因此,如何定位路遥小说的道德书写,阐释其道德空间,成为路遥研究中至为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小说 道德理想国 道德书写 道德空间
下载PDF
高加林形象的悲剧底蕴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红 韩城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曾引起许多人的争议。生活与命运的抗争 ,爱与理想的抗争 ,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 。
关键词 路遥 高加林 抗争 悲剧底蕴 《人生》 人物形象 生活 命运 理想
下载PDF
路遥: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红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0,共9页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体现为受难情结、政治情结、绝望意识,这直接影响到路遥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的具体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红卫兵”经历 英雄情结 受难情结 政治情结 绝望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