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广西山口红树林湿地动态研究
1
作者 郑法 黄福林 +1 位作者 陈泽恒 丁伟品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3,共9页
本研究在2022年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1987—2021年期间6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解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本研究在2022年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1987—2021年期间6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解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状况,并基于LUCC计算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patternindex,LPI),结合LUCC着重探索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湿地变化过程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研究区近35年间地类之间不断转换,其中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米草滩和养殖坑塘大比例增长,米草滩主要侵占原沿海滩涂,养殖坑塘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换而来;就景观角度来看: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连通性逐渐降低,景观形状逐渐变得复杂,地类演替变得频繁;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沿海滩涂、米草滩和养殖坑塘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在过去35年中,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经历了重大的土地利用变化,入侵物种(米草滩)和人为干扰(养殖坑塘)是影响该地区红树林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的主要成因;研究揭示了区域景观变化的影响因素,对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 物种入侵
下载PDF
基于ASTER影像数据源的龙川江LUCC景观格局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黎巍 曾和平 +2 位作者 陈桂荣 袁艳梅 肖青青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165,共4页
以高级星载热发射反照辐射计(ASTER)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龙川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GIS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 以高级星载热发射反照辐射计(ASTER)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龙川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GIS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地和灌草丛面积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27%,但除灌草丛连通性较强外,各景观类型斑块小而分布零散,景观破碎化程度大,阻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环境需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土地利用/覆被(lucc) 景观格局 龙川江
下载PDF
LUCC框架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建 蔡运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3,共6页
研究目的:综述喀斯特地区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论: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究的薄弱区域。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和过程变... 研究目的:综述喀斯特地区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论: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究的薄弱区域。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和过程变化的研究刚起步,需要深入研究以解释其变化过程和空间差异。⑶在驱动力方面,对城市化、政策、制度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及它们间如何共同作用于LUCC涉及较少。⑷如何建立具有良好空间表达能力并能反演LUCC历史过程和预测未来变化的模型,有待深入研究。⑸LUCC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福利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如何响应的研究将是喀斯特地区LUCC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喀斯特地区 格局和过程 驱动机制 效应
下载PDF
娄烦县岚河流域LUCC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春燕 王艳 郝从容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5-67,共3页
利用山西省娄烦县岚河流域1995和2004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化土地现状图,采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牧业用地和水域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工矿和交通... 利用山西省娄烦县岚河流域1995和2004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化土地现状图,采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牧业用地和水域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工矿和交通用地呈上升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995-2004年间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是耕地面积越大,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和分离度越大,而优势度在减小,破碎度在增大。因此,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的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不利用于岚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河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7
5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2 位作者 杨鹏 陈佑启 Peter H.Verburg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8,共13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LUCC模型研究始终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LUCC模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LUCC模型研究始终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LUCC模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①LUCC模型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是了解、认识和解释土地利用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过程和效应的有效工具,可以服务于土地利用管理和政策的制订。②模型的核心内容是研究LUCC时空变化格局,模型发展正经历从单一的非空间模型向非空间模型和空间模型融合的演进过程,但多数模型只重视空间变化机制研究,而对时间机制考虑不足。③反馈机制是LUCC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有模型在反馈机制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反馈机制必将是未来LUCC模型的新焦点。④LUCC研究本质上是"人类—环境"关系研究,以往模型多为局部均衡分析模型,未来LUCC模型发展趋向应从系统观和整体观角度来综合考虑"人类—环境"相互作用机制,这也是LUCC模型的最高更次的科学难点问题。⑤多尺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是LUCC模型的必然要求,模型空间尺度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空间尺度转变到现今的多空间尺度,但尺度推移仍是模型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⑥尽管LUCC模型验证方法趋于多元化,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型验证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参考数据的不足也大大限制了模型验证效果,如何对LUCC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行合理验证始终是LUCC模型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模型 作用 时空变化格局 反馈 尺度 验证
下载PDF
海口市滨海旅游区LUCC景观格局特征和演变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珊 李鹏山 +2 位作者 张明湖 谢跟踪 周小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16-223,共8页
选取海口市滨海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1,2008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提取了海口市滨海旅游区1991-2001-200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并结合GIS技术手段、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选取海口市滨海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1,2008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提取了海口市滨海旅游区1991-2001-200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并结合GIS技术手段、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LUCC景观格局特征以及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部分景观类型斑块在空间分布上总体趋向于聚集,部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又趋向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海口市滨海旅游区 景观格局特征 演变规律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空间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星 周京春 +1 位作者 金婷婷 王金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8-1329,共12页
以云南省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性分析选择潜在的LUCC驱动因子,构建FLUS模型,模拟研究区内2035年的LUCC,在此基础上分析2000—2035年不同时间段内LUCC时空演变特征和... 以云南省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性分析选择潜在的LUCC驱动因子,构建FLUS模型,模拟研究区内2035年的LUCC,在此基础上分析2000—2035年不同时间段内LUCC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格局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林地和草地主导,整体格局较为稳定,2000—2020年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的大量侵占,2010—2020年变化速率明显比2000—2010年快;(2)根据预测,2020—2035年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对林地的侵占,城市扩张有明显的方向性;(3)大部分县(市、区)土地综合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下降的现象;利用程度变化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和东部的县(市、区),呈现出多中心发展的趋势;(4)各地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各有不同,总体来看,景观破碎程度增加、多样性降低。该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探讨了滇中山地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特征,模拟了未来的土地利用模式,定量分析了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效应,对于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预测模拟 时空演化 地学信息图谱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下的1990—2015年塔里木河流域LUCC及景观格局时空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继 龙爱华 +3 位作者 於嘉闻 任才 苏守娟 李江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26,共9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以Landsat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解译数据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研究区土地类型变化综合动态度3.16%,... 针对西北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以Landsat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解译数据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研究区土地类型变化综合动态度3.16%,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依次为耕地(2.11%)、建设用地(0.64%)、水体(0.06%)及未利用地(0.002%),林地(-0.25%)与草地(-0.21%)面积25 a间持续减少。耕地的持续扩张导致流域内草地和水体斑块个数成倍增加,斑块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剧:通过对遥感解译数据、公开统计面积及相关普查成果等多源数据的比较印证,得出2015年塔里木河流域较为准确的流域耕地面积37531 km^2,25 a间流域耕地面积增加12940.92 km^2。研究成果为未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等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管理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耕地演化 塔里木河流域 新疆
下载PDF
基于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动态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庭天 丁山 +3 位作者 陈宗铸 雷金睿 陈小花 李苑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62,共9页
[目的]探究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海岸带修复、退塘还湿等重大生态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从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两个层面描述东寨港地区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覆... [目的]探究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海岸带修复、退塘还湿等重大生态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从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两个层面描述东寨港地区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和景观生态指数2种方法,探究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结果](1)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看,1988—2016年间,研究区域养殖水面和建筑面积大比例增长,分别从占总面积的1.6%和1.86%,上升到11.89%和9.39%;林地和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占比分别从17.61%和38.89%,下降到11.83%和27.06%;(2)从景观角度看,斑块密度和数量的上升、平均斑块面积的下降、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的高位稳定等景观指标状态都显示东寨港地区在研究区间内景观破碎化程度正在逐渐加大;(3)景观破碎化指数与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的减少加上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面积的增加促使景观破碎化的加重;(4)红树林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总面积未出现明显波动,与其它地类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耕地、养殖水面和水域之间的转换。[结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在近30年间,发生了养殖水面和建筑面积的增长以及林地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土地利用变化,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面积的增加促使景观破碎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东寨港 红树林湿地
下载PDF
基于LUCC-ESs矩阵的京津冀城市群基础供给服务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静 高阳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0-958,共9页
针对传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强以及评价案例之间可比性差等问题,建立基于改进的LUCC-ESs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建立不同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单元,形成LUCC-ESs评价矩阵,计算不... 针对传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强以及评价案例之间可比性差等问题,建立基于改进的LUCC-ESs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建立不同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单元,形成LUCC-ESs评价矩阵,计算不同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不同核算方法和价值单位引起的结果差异,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实用性。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表明,基础供给服务的供给空间格局具有区域性,与自然资源的存赋和土地生产力高度相关;需求服务的空间格局在城市中心区聚集,向城市周围逐渐递减,表现出与人口空间格局一致的流动性和聚集性,京津冀区域内外的基础服务呈现共同向京津冀城市中心区聚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ESs矩阵 基础供给服务 空间格局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水库建设对下游LUCC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11
作者 魏明华 吴慰慰 +1 位作者 吴立 徐光来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10期73-77,11,共5页
以陈村水库下游泾县为研究区,Landsat TM/MSS影像为数据源,在FRAGSTATS、RS、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1985~2013年间陈村水库下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速度和变化方向,以及水库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以期为陈村水库下游流域土地利... 以陈村水库下游泾县为研究区,Landsat TM/MSS影像为数据源,在FRAGSTATS、RS、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1985~2013年间陈村水库下游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速度和变化方向,以及水库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以期为陈村水库下游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85~2013年间泾县的土地利用从面积上看转出为植被和农业用地的最多,建设用地次之;从变化趋势上看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明显,农业用地和水域面积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泾县的景观基质无明显变化,1985~2013年间均以植被为主,但其景观多样性在水库建设后呈现下降趋势,且其生境破碎化程度加深,人为干扰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村水库下游 lucc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Pattern of Rocky-desertified Land in Southwest China’s Poverty-stricke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A Case Study in Benggu Township, Xichou County, Yunnan, China 被引量:11
12
作者 YANG Zisheng LIU Yansui +2 位作者 BAO Guangjing LI Zhiguo HE Yim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237-246,共10页
The rocky desert in a karst area directly causes the lack of soil, water and forest, hence leading to the poverty there. In 1990, the villagers from the Muzhe Village in Benggu Township, Xichou County, Yunnan declared... The rocky desert in a karst area directly causes the lack of soil, water and forest, hence leading to the poverty there. In 1990, the villagers from the Muzhe Village in Benggu Township, Xichou County, Yunnan declared a war against rocky desert in an attempt to ask the fields for more yields. They invented a distinctive land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pattern called “transforming heavenand earth” that had been practiced in Southwest China’s karst areas. The key mechanism of the pattern was to develop terraced fields with well conserved soil, water and fertility by exploding rocks in the fields, building stone walls, gathering more soil, and improving soi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for the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building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and roads, as well as with forestation and 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purpose of the pattern was to alleviate poverty in the karst areas by improving soil productivity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development. A typical area was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and the pattern was carried out there for fifteen years, have produced excellent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approved that it wa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 for rocky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沙漠 土地利用 西南地区 多山地区
下载PDF
Dynamic Land Use /Cover Change and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A Case Study of Pengyang County in Southern Ningxia
13
作者 Jia HANG Yun SHI +1 位作者 Dahan HE Sha G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7期38-43,48,共7页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land use /cover change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turning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is significant to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land use /cover change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turning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is significant to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southern Ningxia.Based on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four periods of Landsat TM /ETM,and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quantity analytical method with GIS,the change of land use /cover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Pengyang County of Ningxia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conclusion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each land use type was chang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the area of forest /grass land increased,while farmland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as that the degree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mixed distribution of patches,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n decreased,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patches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n increased,and landscape shape presented irregu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over change(lucc) GIS LANDSCAPE pattern
下载PDF
资源型地区碳排放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宇凡 刘珺 +1 位作者 孟鑫 张和生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1,共8页
针对县域尺度资源型地区碳排放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2001—2020年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计算了20年间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研究了区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了山西省县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总量... 针对县域尺度资源型地区碳排放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2001—2020年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计算了20年间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研究了区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了山西省县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1—2007年上升”“2007—2009年下降”“2009—2014年上升”“2014—2016年下降”“2016—2020年呈碳排放增速逐渐放缓的上升趋势”;山西省县域碳排放有着“中间高,两侧低”的空间特征,碳排放迅猛增长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5.49%;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贡献最大,土地利用影响最不显著,2012年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促进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夜间灯光 土地利用分类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0~2020年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航 程学军 +5 位作者 邵逸文 肖潇 徐坚 李国忠 赵保成 徐健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景观格局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变化和斑块形状等,从...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景观格局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变化和斑块形状等,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在自然和人文因素驱动下向着更均衡、更多元化的方向演变,集聚的大型景观类型倾向于被其他景观分割、离散,由单一景观的优势格局演化为更丰富多样的区域景观格局分布;在类别水平上,耕地和草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程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斑块密度(P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汉江中下游流域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评价——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强 李沛鸿 周成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2期72-75,79,共5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合理评估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以赣州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4期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从景观格局角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对景观... 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合理评估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以赣州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4期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从景观格局角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对景观生态评价分析。研究期内,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000—2020年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由0.40上升至0.43,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向丰富多样化发展。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显著,集聚效应明显,高风险区面积由32.75 km^(2)下降到12.00 km^(2)。研究区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明显,该区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区域加强生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瑞 鲁珊 +1 位作者 郑志元 张雅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327-11337,共11页
城市用地空间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映射出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交互作用,系统地研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所诱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探究合肥市城... 城市用地空间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映射出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交互作用,系统地研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所诱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探究合肥市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程度,综合运用生态遥感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和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构建合肥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再从模拟验证的基础上(总体精度为94.71%,Kappa系数为90.04%,Fom值为0.102),预测了2030—2040年的城市扩张,并根据预测结果探讨城市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合肥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南高中低的分布格局,识别出合肥市生态源地共计35处,源地间活跃生态廊道70条,非活跃廊道共17条,生态夹点290个,生态障碍点112个。2020—2040年合肥市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将不断增加,而耕地以及草地面积将持续减少。2020—2040年期间城镇建成区分别侵占了生态廊道、源地、夹点、障碍点面积为55.95、10.51、1.04、1.35 km 2。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扩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 RSEI) 电路理论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PLUS)
下载PDF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2 位作者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4,共6页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建设用地、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田、旱地、滩地、林地和盐田呈减少趋势。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由0.245 km2降至0.173 km2,斑块密度则由4.081个/km2提高到5.781个/km2,斑块数量增加了42%。由于斑块的破碎化,大部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边界密度、形态指数、分维数和斑块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格局指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格局指数 景观动态 杭州湾 滨海平原 空间格局变化 土地利用 滨海平原 杭州湾 南岸 变化分析 斑块密度 建设用地 沿海经济
下载PDF
NSTEC不同自然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赖彦斌 徐霞 +3 位作者 王静爱 王理 于园园 杨春燕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采用≥ 10℃积温为指标划分的自然带 ,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两方面 ,以垦殖率、土地产出、城市个数、城市建成区用地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破碎度等为指标 ,构建了土地利用 /覆盖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通过自然单元和社会经济单... 采用≥ 10℃积温为指标划分的自然带 ,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两方面 ,以垦殖率、土地产出、城市个数、城市建成区用地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破碎度等为指标 ,构建了土地利用 /覆盖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通过自然单元和社会经济单元的数据匹配 ,量化土地利用 /覆盖在不同自然带上的差异 ,从而分析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的土地利用 /覆盖格局 ,以期为分析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程度 垦殖率 土地产出 破碎度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自然带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单元匹配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启刚 周万村 +2 位作者 张宝雷 黄志勤 江晓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158,162,共4页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800~4500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江源并流区 lucc 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