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风土”与“人心”之间——论罗伟章《尘世三部曲》的叙事结构
1
作者 黄珈琪 周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尘世三部曲》的合体出版意味着,“三史”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汇,在“心灵史”的意义之外,还昭示了空间向度的意涵.不仅于内容上有所臻美,还于结构上再度焕新.借镜日本学者和辻哲郎风土学于空间理论方面的相关见解,锚定“风土”与“人心... 《尘世三部曲》的合体出版意味着,“三史”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汇,在“心灵史”的意义之外,还昭示了空间向度的意涵.不仅于内容上有所臻美,还于结构上再度焕新.借镜日本学者和辻哲郎风土学于空间理论方面的相关见解,锚定“风土”与“人心”两个向度作为罗伟章赋予“尘世”主题的分殊内涵,前者为“尘世”的历史性空间,后者为“尘世”的社会性存在.“尘世”之下的“风土”与“人心”,以富有哲学意味的主题塑造了“三史”的血肉,它们之间的关系则牵绊着“三史”间的灵魂,这种“主题-并置”的空间叙事,昭示了《尘世三部曲》的结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尘世三部曲》 风土 空间叙事
下载PDF
新乡土叙事:回归生命本体的民族寓言——罗伟章“尘世三部曲”综论
2
作者 晏杰雄 丁思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新时代以来,传统乡村观念面临变革与新生,罗伟章的创作感应时代变化,在山村记忆复写中融入个体精神分析与形而上哲学思辨,提供了新乡土叙事的典型样本。由《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合成的“尘世三部曲”关注新时代新乡村经验,引... 新时代以来,传统乡村观念面临变革与新生,罗伟章的创作感应时代变化,在山村记忆复写中融入个体精神分析与形而上哲学思辨,提供了新乡土叙事的典型样本。由《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合成的“尘世三部曲”关注新时代新乡村经验,引入超乡土元素与先锋表达,超越了“乡土文学”二元对立的启蒙主义模式,打破了既往“底层文学”的标签。一方面,作者将书写重心放在乡村日常生活经验,以“植物特性”的虚构联通个体经历、民族传统与人类集体经验,由写实性的村庄叙事拓展到民族寓言式的书写;另一方面,作者在乡村书写中秉持情景交融的情物论与万物有灵的泛神论,坚持生命平等观,建构了生命感丰盈的叙事系统。由此,他在乡村地域想象与民族寓言之间开辟了新的心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尘世三部曲” 新乡土叙事 生命本位 民族寓言
下载PDF
《声音史》对“现代性焦虑”的审美观照
3
作者 赵新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焦虑、失去故土的精神焦虑以及城乡失衡导致的进城者与返乡者的双重身份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焦虑 罗伟章 《声音史》 乡土变迁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视野下的“新山乡巨变”——以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良博 《写作》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新山乡巨变”是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两部非虚构作品的主要内容。他坚持以事实抵达真实的写作伦理,有效介入到当下的乡村现场。同时,其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跨领域叙述,多维度地展现了乡村现实的复杂,也让文... “新山乡巨变”是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两部非虚构作品的主要内容。他坚持以事实抵达真实的写作伦理,有效介入到当下的乡村现场。同时,其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跨领域叙述,多维度地展现了乡村现实的复杂,也让文学承载起更为真实的社会历史现象。而他对小说、散文等文体写作手法的借用,则熔铸文学性的审美品格于中国“新山乡巨变”的民族史诗之中,弥补了非虚构国家叙事中审美的缺失。罗伟章的非虚构写作有效避免了宏大叙事“主题先行”的弊病,其真实性与文学性兼具的写作方式,或可为当代中国民族史诗叙事提供经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山乡巨变 非虚构写作 罗伟章 《下庄村的道路》 《凉山叙事》
下载PDF
触摸那伟大的力量——罗伟章小说创作简论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在近几年的四川小说创作中,罗伟章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小说作家。本文试图通过对他的内心的安详、介入人性的写作姿态、面向大地的精神立场进行理性梳理,以此探究他小说的精神内质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 当代小说 罗伟章 写作姿态 精神立场
下载PDF
主体性伤失:罗伟章《磨尖掐尖》中的人物群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宪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5-19,共5页
罗伟章的小说《磨尖掐尖》不仅深刻揭露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还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诸多教育领域相关人物的塑造,探索社会转型期人的主体性伤失而带来的普遍性精神困境。因此,功利化的价值追求、自由选择的缺失、创造能力的弱化成为小说人... 罗伟章的小说《磨尖掐尖》不仅深刻揭露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还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诸多教育领域相关人物的塑造,探索社会转型期人的主体性伤失而带来的普遍性精神困境。因此,功利化的价值追求、自由选择的缺失、创造能力的弱化成为小说人物群像的基本特征,并使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现代性"寓言",从而呈现出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思想观念上的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磨尖掐尖》 主体性 现实主义 教育题材
下载PDF
论罗伟章长篇小说《世事如常》的死亡叙事
7
作者 钟梦圆 韩颖琦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54-56,共3页
罗伟章的长篇小说《世事如常》是以小镇为背景的小说文本,死亡叙事是中国的小镇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事如常》的死亡叙事进行具体分析,主要论述死亡叙事在小说文本上的功能作用、主题意义,《世事如常》的死亡叙事具有暗示性... 罗伟章的长篇小说《世事如常》是以小镇为背景的小说文本,死亡叙事是中国的小镇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事如常》的死亡叙事进行具体分析,主要论述死亡叙事在小说文本上的功能作用、主题意义,《世事如常》的死亡叙事具有暗示性、分野明显、深刻性的鲜明特征,本文深入探讨了死亡叙事在《世事如常》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世事如常》 死亡叙事 黑暗
下载PDF
家园凋敝后的选择和惆怅——从两份底层文学样本看底层写作、作家责任和底层现状
8
作者 刘静中 康雅迪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7-72,共6页
文化乡愁是被文学作品反复书写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乡愁会转化为不少作家的内在焦虑,他们又只有反复去书写那些熟悉却又陌生的人与事。罗伟章是一个由农村到城市的典型作家,他通过他的作品《变脸》、《大嫂谣》等,描... 文化乡愁是被文学作品反复书写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乡愁会转化为不少作家的内在焦虑,他们又只有反复去书写那些熟悉却又陌生的人与事。罗伟章是一个由农村到城市的典型作家,他通过他的作品《变脸》、《大嫂谣》等,描写故乡山村的变化,人心的浮动,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代乡下人的境遇和乡村现状提供了一种文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变脸 大嫂谣 乡愁
下载PDF
铭刻历史的声音--评罗伟章《声音史》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兆正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罗伟章的小说《声音史》中,现代性对乡村造成的冲击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主要表现为主人公杨浪对于声音的模仿能力、这种模仿与记忆的关联形式,以及在前现代时期与现代化时期这种模仿能力发生的偏移。罗伟章以这种偏移为视... 在罗伟章的小说《声音史》中,现代性对乡村造成的冲击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主要表现为主人公杨浪对于声音的模仿能力、这种模仿与记忆的关联形式,以及在前现代时期与现代化时期这种模仿能力发生的偏移。罗伟章以这种偏移为视角,针对乡民之于现代性的抵抗和现代性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做出了生动感人的文学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小说 《声音史》 声音 记忆 现代性
下载PDF
农民,在罗伟章笔下的生存状态
10
作者 任子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2-54,共3页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当商业性创作渐成主流之时,罗伟章上承路遥式的痛苦与思考,以"乡下人"的叙事立场冷峻地再现文学边缘上的多重张力。而农民的命运则在这些张力中演绎出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契合点。罗伟章则抓住这个契合...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当商业性创作渐成主流之时,罗伟章上承路遥式的痛苦与思考,以"乡下人"的叙事立场冷峻地再现文学边缘上的多重张力。而农民的命运则在这些张力中演绎出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契合点。罗伟章则抓住这个契合点来展现农村人,包括农村知识青年在这个张力场中的生死挣扎,用苦难的生活写实引起读者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农民 生存状态 道德
下载PDF
声音书写的乡愁美学——从罗伟章的小说“三史”说起
11
作者 范藻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7-52,共6页
罗伟章新近出版而引起文坛关注的三部长篇小说《声音史》、《寂静史》和《隐秘史》,简称“三史”。它们用声音书写的独特方式,为新世纪乡土文学呈现出全新的乡愁美学,这就是:《声音史》传递的正在远去的天籁:声音—时间的人类性价值;《... 罗伟章新近出版而引起文坛关注的三部长篇小说《声音史》、《寂静史》和《隐秘史》,简称“三史”。它们用声音书写的独特方式,为新世纪乡土文学呈现出全新的乡愁美学,这就是:《声音史》传递的正在远去的天籁:声音—时间的人类性价值;《寂静史》传达的是无法听到的讯息:声音—空间的现代性启示;《隐秘史》传导的只能是想象的心声:声音—人物的审美性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声音书写 乡愁美学
下载PDF
现代化的语境与现实主义的光辉——评罗伟章小说《声音史》与《寂静史》
12
作者 杨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35-139,共5页
罗伟章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位值得关注的生力军,也是2021年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的获得者。他的长篇小说《声音史》和中篇小说集《寂静史》都是对乡村的现代化进行书写。他以宏阔目光来面对正在发生的时代之变,并以独特的视角来对其进行文学... 罗伟章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位值得关注的生力军,也是2021年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的获得者。他的长篇小说《声音史》和中篇小说集《寂静史》都是对乡村的现代化进行书写。他以宏阔目光来面对正在发生的时代之变,并以独特的视角来对其进行文学的烛照。他在小说中对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予以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同时秉承着人文关怀表示同情与理解。此外,罗伟章还为两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施以了审美的光辉,使其在情节的发展中显现出一种崇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伟章 《声音史》与《寂静史》 现代化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