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氏春秋》及其君臣治国之道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淑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由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精心编写的一部政治思想书籍。该书融合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果,对先秦百家思想广采博收。本文分析了《吕氏春秋》的成书背景、编纂宗旨和意图,介绍了《吕氏春秋》的十二纪、八览、六...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由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精心编写的一部政治思想书籍。该书融合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果,对先秦百家思想广采博收。本文分析了《吕氏春秋》的成书背景、编纂宗旨和意图,介绍了《吕氏春秋》的十二纪、八览、六论内容,并对《吕氏春秋》的君臣治国之道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政治思想 君道 臣道
下载PDF
论《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华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9,共18页
《吕氏春秋》一书,自《汉志》以来即隶之杂家。尽管对其主导思想,历来有属于儒家、道家、阴阳家及杂家等多说,但仍当以《汉志》所谓"兼儒、墨,合名、法"之"杂家"为准。《吕氏春秋》除论乐诸篇对儒家《乐论》思想的... 《吕氏春秋》一书,自《汉志》以来即隶之杂家。尽管对其主导思想,历来有属于儒家、道家、阴阳家及杂家等多说,但仍当以《汉志》所谓"兼儒、墨,合名、法"之"杂家"为准。《吕氏春秋》除论乐诸篇对儒家《乐论》思想的吸取之外,对儒家源于孔子的仁、义、忠、信等观念和思孟学派的"五行"学说及荀子"明分使群"、隆礼重法的思想,也都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吕氏春秋》对墨家思想的批评和扬弃,主要集中于《振乱》《禁塞》《大乐》等篇对墨家"非攻""偃兵""非乐"等观点的批判和继承上。《吕氏春秋》对于名家和法家的学术批评,也是一方面分别对名家和法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继承和扬弃,另一方面又将名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互相补充、加以整合。另外,《吕氏春秋》对纵横家、农家和小说家言也有所批评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先秦诸子 学术批评
下载PDF
1900~1982年间中国科技史论文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康 李林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9,共6页
本文据严敦杰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对1900-1982年间在中国大陆各类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论文数随年代的变化、随学科的变化以及作者数随篇数的变化等,并就其时代社会背景对论文数的影响进行评说... 本文据严敦杰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对1900-1982年间在中国大陆各类报刊发表的有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论文数随年代的变化、随学科的变化以及作者数随篇数的变化等,并就其时代社会背景对论文数的影响进行评说,还讨论了作者群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史论文 定量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吕氏春秋》“八览”、“六论”未尝“布于咸阳市门”——《吕氏春秋》成书次序先“纪”后“览”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华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今本《吕氏春秋》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依次组成,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吕不韦传》所载次序皆作"八览"、"六论"、"十二纪",自清中叶梁玉绳提出&qu... 今本《吕氏春秋》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依次组成,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吕不韦传》所载次序皆作"八览"、"六论"、"十二纪",自清中叶梁玉绳提出"八览"当居篇首之后,学界关于次序之争迄今尚无定论。《史记》载《吕氏春秋》成书后悬于咸阳市门,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此举震撼朝野。检核吕书,"八览"错误之处多达六起;"六论"不仅有违例叙事,更有袭用本书成篇者,而"十二纪"则无懈可击。据此,悬于市门者定然不含"八览"、"六论",《吕氏春秋》三部分分阶段成书,"十二纪"成书最早,《序意》不序"八览"、"六论"亦可得到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十二纪 八览 六论 成书次序
下载PDF
明代《吕氏春秋》学史简论 被引量:3
5
作者 俞林波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目前《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在元刊本《吕氏春秋》的基础上,明代刊刻出版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吕氏春秋》版本,在中国《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初的一百多年,《吕... 目前《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在元刊本《吕氏春秋》的基础上,明代刊刻出版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吕氏春秋》版本,在中国《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初的一百多年,《吕氏春秋》研究一片空白,是"《吕氏春秋》研究史的冬天"。整个万历时期,是明代刊刻出版《吕氏春秋》重要版本最多的时期,是明代《吕氏春秋》研究史的高峰。万历之后,《吕氏春秋》赏析评点学术研究有逐渐成为主流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学史 学术史 研究史 传播史 编辑出版史
下载PDF
治国以农:《吕氏春秋》中的农家法律思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化国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46-154,共9页
《吕氏春秋》意在探寻治国之要术,兼容并包诸家学说。农家学派亦有贡献,其中以"十二纪"纪首和《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论文为代表。以上文献中包含的丰富的政治法律思想,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吕氏农家提出... 《吕氏春秋》意在探寻治国之要术,兼容并包诸家学说。农家学派亦有贡献,其中以"十二纪"纪首和《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论文为代表。以上文献中包含的丰富的政治法律思想,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吕氏农家提出了以农为宪的治国方略,审四时以为政的政令观,取用有度、顺应自然的生态法观念以及亲耕礼的仪制设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国治理体系。《吕氏春秋》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制中的重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治国以农 吕氏农家 传统法
下载PDF
《吕氏春秋》中的语文教育美学
7
作者 汲安庆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6期10-13,41,共5页
《吕氏春秋》的成书适应了战国末期社会统一的需求,有为完成统一大任的秦帝国权利核心层提供"守天下"思想策略的意图。而在其政治功利性的背后,却不知不觉地蕴藏了较为可贵的美学思想,如"和心行适"、"遇合无常... 《吕氏春秋》的成书适应了战国末期社会统一的需求,有为完成统一大任的秦帝国权利核心层提供"守天下"思想策略的意图。而在其政治功利性的背后,却不知不觉地蕴藏了较为可贵的美学思想,如"和心行适"、"遇合无常"、"观音知风"等,对当下的语文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人格、陶冶审美情感、积淀审美素养、营造教育气场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和心行适 遇合无常 观音知风 语文教育美学
下载PDF
三上义夫对阳马术刘徽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伟 冯立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从校勘、补图说明、数理解读三个方面介绍了三上义夫对"阳马术刘徽注"的研究工作,指出他最早正确地给出阳马和鳖臑的分割、拼合图,并对其中的极限思想和方法进行论证,因此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三上义夫 阳马术刘徽注 数学史
下载PDF
《吕氏春秋》“文无畏过宋”文本形成试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晓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比较分析《吕氏春秋》中"文无畏过宋"文本同《左传》、清华简《系年》中相关文本内容上的异同,可以得出吕本是以左本或与左本相似文本为主要参照本,糅合当时流传的其他文本所形成。不过其过程并非是对参照文本的简单照抄,在... 比较分析《吕氏春秋》中"文无畏过宋"文本同《左传》、清华简《系年》中相关文本内容上的异同,可以得出吕本是以左本或与左本相似文本为主要参照本,糅合当时流传的其他文本所形成。不过其过程并非是对参照文本的简单照抄,在吕本形成时亦可能存在出于说理需求对其参照文本的改写,其中包括对情节的增删修改和将郑伯"肉袒执牺以逆"情节错置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文本 文无畏过宋
下载PDF
烹坛始祖伊尹的烹饪思想——基于《吕氏春秋·本味》的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霖 《美食研究》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烹坛始祖伊尹不仅是个烹饪实践者,也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创始者。他以"至味"说汤,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烹饪理论体系。《吕氏春秋·本味》记载的伊尹的"五味三材"、"鼎中之变"等辩证而精深的烹饪工艺理... 烹坛始祖伊尹不仅是个烹饪实践者,也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创始者。他以"至味"说汤,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烹饪理论体系。《吕氏春秋·本味》记载的伊尹的"五味三材"、"鼎中之变"等辩证而精深的烹饪工艺理论,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烹饪工艺操作与思维行程,成为中国烹饪工艺界的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尹 《吕氏春秋·本味》 五味调和 烹饪思想
下载PDF
《吕氏春秋》“知类”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开天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6-43,共8页
"知类"是指要知晓、懂得"类"的两大主干思维形态——分类思维、比类思维及其相互关系。在《吕氏春秋》中,事、物、言辞、规律等都具有复杂性与迷惑性,这是"知类"问题存在的必要性,而为了破除复杂性与迷... "知类"是指要知晓、懂得"类"的两大主干思维形态——分类思维、比类思维及其相互关系。在《吕氏春秋》中,事、物、言辞、规律等都具有复杂性与迷惑性,这是"知类"问题存在的必要性,而为了破除复杂性与迷惑性所致使的"知类"壁障,《吕氏春秋》提出三大主张:"去宥""别类"和"审察",这是"知类"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论保证。有关《吕氏春秋》"知类"问题的考察,对于《吕氏春秋》类思维乃至整个中国"类"思维史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知类 复杂性 迷惑性 去宥 别类 审察
下载PDF
吕天成“妙品”说——评价《香囊记》的一个新视角
12
作者 刘喻枫 潘承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8-82,132,共6页
在明清曲家对《香囊记》的评价中,吕天成的"妙品"说是对《香囊记》的最高评价。"妙品"说是吕天成不拘时俗、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词工白整,尽填学问"的概括准确揭示出《香囊记》的语言特征。同时吕天成&qu... 在明清曲家对《香囊记》的评价中,吕天成的"妙品"说是对《香囊记》的最高评价。"妙品"说是吕天成不拘时俗、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词工白整,尽填学问"的概括准确揭示出《香囊记》的语言特征。同时吕天成"此派从《琵琶》来"的论断,更为重新评价《香囊记》的艺术特征提供了思路。按照吕天成的提示,对《香囊记》与《琵琶记》进行仔细比较,可以发现,《香囊记》除语言典雅工整外,更具有情节曲折多变,结构严整巧妙的艺术特征,堪称"前辈中最佳传奇",在明代传奇的"文人化"进程中具有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囊记》 《曲品》 吕天成 艺术特征 文学史地位
下载PDF
傅斯年先生批校本《三国志》初探
13
作者 吕冠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傅斯年先生曾详细批校过《三国志》,这些批校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校勘误文,揭示体例,抉发微义,纠正史事之误,评论文学发展,区别裴注文本,评论历史人物,批评原书之失。文章着重对傅先生的批校内容作了介绍,并结合相关文... 傅斯年先生曾详细批校过《三国志》,这些批校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校勘误文,揭示体例,抉发微义,纠正史事之误,评论文学发展,区别裴注文本,评论历史人物,批评原书之失。文章着重对傅先生的批校内容作了介绍,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批校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以求彰显这些批校在《三国志》研究中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三国志》 批校 裴松之注 文献价值
下载PDF
《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
14
作者 茶刘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54-156,共3页
《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对秦朝的统一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从民族观的视角,对《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是对先秦民族思想研究的... 《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对秦朝的统一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从民族观的视角,对《吕氏春秋》的"华夷一统"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是对先秦民族思想研究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华夷一统” 产生背景 内容
下载PDF
对《吕氏春秋》成书问题的重新审视
15
作者 刘奇 《兰台世界》 2020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吕氏春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确定不存在真伪问题的先秦古籍,然而,关于成书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历史上聚讼纷纭,主要包括《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撰写者、编次、版本等问题。厘清这些细节性问题,对于《吕氏春秋》的深入研究具有... 《吕氏春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确定不存在真伪问题的先秦古籍,然而,关于成书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历史上聚讼纷纭,主要包括《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撰写者、编次、版本等问题。厘清这些细节性问题,对于《吕氏春秋》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可以判定《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于公元前239年一次性创作完成,题目有明显意旨,篇章结构整齐,为全面了解先秦思想提供了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成书问题 重新审视
下载PDF
《吕氏春秋》对《孙子兵法》兵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6
作者 郭海燕 《孙子研究》 2018年第4期46-52,共7页
《吕氏春秋》在兵学思想方面对《孙子兵法》多有继承,主要表现在继承了《孙子兵法》用兵要"知彼知己"、用兵"在己"、贵"因""威加于敌""速胜"等战略战术思想和"治气""... 《吕氏春秋》在兵学思想方面对《孙子兵法》多有继承,主要表现在继承了《孙子兵法》用兵要"知彼知己"、用兵"在己"、贵"因""威加于敌""速胜"等战略战术思想和"治气""将能而君不御"等治军思想。但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吕氏春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较之《孙子兵法》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如对战争的起源进行了考察,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了区分,重视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阐明了迟速的辩证关系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孙子兵法》 兵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