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3+)对MgAl_(2)O_(4)透明陶瓷致密化过程、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邢钰培 刘鹏 +4 位作者 韩丹 章健 王俊 马杰 徐晓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8-1057,共10页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在防弹装甲窗口、高马赫整流罩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为实现MgAl_(2)O_(4)透明陶瓷的致密化,一般需要相对较高的烧结温度,然而高的烧结温度会导致陶瓷晶粒生长过大,影响...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在防弹装甲窗口、高马赫整流罩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为实现MgAl_(2)O_(4)透明陶瓷的致密化,一般需要相对较高的烧结温度,然而高的烧结温度会导致陶瓷晶粒生长过大,影响其性能。因此通过引入合适的烧结助剂降低烧结温度,对于提升陶瓷性能和降低成本均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高纯商业MgAl_(2)O_(4)粉体为原料,La(OH)_(3)为烧结助剂,采用真空烧结结合热等静压后处理的方式,成功制备MgAl_(2)O_(4)透明陶瓷,并采用XRD、SEM等对透明陶瓷的微结构和相组成的演变以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3+)在烧结早中期可有效提高陶瓷致密化速率,在烧结后期可抑制陶瓷晶粒生长。掺入0.01%(质量分数)La_(2)O_(3)后,MgAl_(2)O_(4)光学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所需的热等静压烧结温度由1650℃降低到1600℃,相应平均晶粒尺寸由7μm减小到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 La^(3+) 透明陶瓷 烧结助剂 微结构 致密化
下载PDF
La^(3+)掺杂TiO_(2)粉体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英文)
2
作者 张蓉蓉 杜景红 +2 位作者 胡蓉 秦朝乾 陈家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1,共10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TiO_(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TiO_(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时对TiO_(2)光吸收波长影响最大的是煅烧温度,其次是掺杂量,最后是保温时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La^(3+)掺杂量为0.5%mol、煅烧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30 min;煅烧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不利于提高La^(3+)掺杂TiO_(2)的光催化活性,其存在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650~700℃;La^(3+)掺杂抑制了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也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但当La^(3+)掺杂量为1.0%mol时,其光催化效果最好;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是零级反应,掺杂并没有改变光催化反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La^(3+)掺杂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正交实验 甲基橙
下载PDF
La^(3+)修饰对纳米ZnO/TiO_(2)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3
作者 汪鹏 许应生 +1 位作者 屠后为 徐茂红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48-50,共3页
以La_(2)(SO_(4))3、Ti(SO_(4))2和ZnSO_(4)·7H_(2)O为原料,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作溶剂,用共沉淀法制备La^(3+)修饰纳米ZnO/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初步研究了La^(3+)修饰对ZnO/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有实验可知,用最佳镧掺杂... 以La_(2)(SO_(4))3、Ti(SO_(4))2和ZnSO_(4)·7H_(2)O为原料,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作溶剂,用共沉淀法制备La^(3+)修饰纳米ZnO/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初步研究了La^(3+)修饰对ZnO/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有实验可知,用最佳镧掺杂量为0.2%的Zn∶Ti=3∶10的ZnO/TiO_(2)样品,La^(3+)修饰ZnO/TiO_(2)纳米复合粉体对甲基橙降解率可达到38.4%。掺入金属La^(3+)有效地抑制ZnO/TiO_(2)纳米复合粉体粒子之间的团聚,比表面积增加,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并采用XRD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修饰 ZnO/TiO_(2) 光催化剂
下载PDF
La^(3+)掺杂CaFe_(2)O_(4)材料的制备及室温检测超低浓度甲醛 被引量:1
4
作者 白玉莹 王春水 +3 位作者 李佳豪 刘醒醒 储向峰 梁士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8-1904,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La^(3+)掺杂CaFe_(2)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La^(3+)掺杂CaFe_(2)O_(4)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随后,研究了La^(3+)的掺杂量(质量分数)对CaFe_(2)O_(4)气敏性能的...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La^(3+)掺杂CaFe_(2)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La^(3+)掺杂CaFe_(2)O_(4)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随后,研究了La^(3+)的掺杂量(质量分数)对CaFe_(2)O_(4)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3%La^(3+)掺杂CaFe_(2)O_(4)材料在室温下对100μL·L^(-1)甲醛的响应最高(R_(a)/R_(g)=14.1)。更为重要的是,对甲醛的最低检测限低至0.1 nL·L^(-1),并且响应/恢复时间仅为4.3 s/8.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e_(2)O_(4) La^(3+)掺杂 甲醛 静电纺丝
下载PDF
高特异性的La^(3+)靶向多肽探针及其在细胞和斑马鱼成像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闯 权思齐 +1 位作者 孙秀霞 肖建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多肽探针(TPE-Glu-Glu-Pro-Gly-Glu-Glu-NH2),该多肽探针单独存在时没有荧光,稀土元素镧离子(La^(3+))加入后,与多肽探针特异性结合,限制了四苯乙烯(TPE)分子内的旋转,导致溶液产生强的荧光信号。该探针具有特异性,1... 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多肽探针(TPE-Glu-Glu-Pro-Gly-Glu-Glu-NH2),该多肽探针单独存在时没有荧光,稀土元素镧离子(La^(3+))加入后,与多肽探针特异性结合,限制了四苯乙烯(TPE)分子内的旋转,导致溶液产生强的荧光信号。该探针具有特异性,16种常见金属的存在也几乎不影响其对La^(3+)的靶向检测。我们研究发现,谷氨酸在多肽探针结合La^(3+)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减少谷氨酸个数会影响其特异性识别。滴定和Job工作曲线结果表明,该多肽探针与La^(3+)结合比为1∶2,结合常数为1.29×10^(10)(L/mol)^(2)。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La^(3+)与多肽探针酰胺键的氧和谷氨酸羧基中羟基的氧结合。该探针可以高灵敏检测水溶液和唾液中的La^(3+),检测限分别为0.12μmol/L和0.32μmol/L。该高灵敏、高特异性多肽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细胞和斑马鱼中La^(3+)靶向成像,在环境和医学样品检测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探针 La^(3+) 靶向检测 细胞 斑马鱼
下载PDF
Improving Cyclic Stability and Rate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Using La^(3+)Modified LiNi_(0.6)Co_(0.2)Mn_(0.2)O_(2)Cathode Materials
6
作者 杜玉喆 RUAN Zhefei +1 位作者 ZHANG Ruiming 张海宁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35-742,共8页
La_(4)NiLiO_(8)-coated NCM622 sampl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sol-gel method,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cathode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It is revealed that part of the introduced La^(3+)ions produce a c... La_(4)NiLiO_(8)-coated NCM622 sampl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sol-gel method,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cathode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It is revealed that part of the introduced La^(3+)ions produce a coat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NCM622 particles,while the rest occupy the 3b position of the lattice.The optimized sample exhibits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96.54%after 100 cycles under 1C rate with a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117.54 mAh·g^(-1)under 5C rate,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unmodified s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La^(3+)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yclic stability and the rate performance of NCM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 La^(3+)doping NCM622 cycling stability rate performance
下载PDF
磁性Ce-La-MOFs@Fe_(3)O_(4)的除氟性能
7
作者 宋江燕 翟涛 +5 位作者 温倩 周融融 杨为森 简绍菊 潘文斌 胡家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La-MOFs@Fe_(3)O_(4)复合材料,研究了Ce-La-MOFs@Fe_(3)O_(4)对水溶液中F^(-)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实验温度为40℃、初始氟离子浓度为17.4 mg/L的条件下,Ce-La-MOFs@...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La-MOFs@Fe_(3)O_(4)复合材料,研究了Ce-La-MOFs@Fe_(3)O_(4)对水溶液中F^(-)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实验温度为40℃、初始氟离子浓度为17.4 mg/L的条件下,Ce-La-MOFs@Fe_(3)O_(4)的吸附效果最佳,F^(-)去除率可达94.5%。除氟特性实验数据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进行描述,拟合得到最大吸附容量(q_(max))为147.23 mg/g,热力学参数ΔG^(o)、ΔH^(o)和ΔS^(o)表明该吸附反应是一个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Ce-La-MOFs@Fe_(3)O_(4)对F^(-)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结合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探讨了吸附机理,该吸附过程主要是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共同作用。共存离子实验、循环再生实验结果显示,Ce-La-MOFs@Fe_(3)O_(4)对F^(-)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该复合材料的再生性能较好,回收率可达96%,两次循环后对F^(-)的去除率仍达8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Ce-La-MOFs@Fe_(3)O_(4) 除氟 吸附 响应曲面优化
下载PDF
Fe、La掺杂和氧缺陷对CeO_(2)表面吸附As_(2)O_(3)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8
作者 卢鲲鹏 张凯华 张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6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荷转移密切相关。纯CeO_(2)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能绝对值大于−4.22 eV,电荷转移量为(−0.19)−(−0.31)e,As_(2)O_(3)得到电荷带负电,起表面受主作用,因此吸附量较小。FeCeO(110)表面新增Fe顶位和Bridge-2桥位两个吸附位,其中,Fe顶位为化学吸附,Fe掺杂改变了FeCeO表面电子分布和晶格结构,但并未改变As_(2)O_(3)与Fe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因此,As_(2)O_(3)仍呈负离子形式吸附。LaCeO(110)表面新增了三个吸附位:La顶位、Bridge-3桥位和Hollow-2空位,La掺杂改变了As_(2)O_(3)与La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使得As_(2)O_(3)失电子呈正离子吸附,起表面施主作用,因此,吸附能力增强。无O_(2)环境下,单一O缺陷LaCeO(110)表面吸附能力低于完整LaCeO表面;有O_(2)环境下,O缺陷有利于As_(2)O_(3)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Fe、La掺杂 As_(2)O_(3)吸附 O缺陷
下载PDF
La修饰提高CO_(2)制甲醇催化剂Cu/ZnO/Al_(2)O_(3)的稳定性
9
作者 牛萌萌 姜雅楠 +2 位作者 张弦 张翠娟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5-1102,共8页
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失活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通过向Cu/ZnO/Al_(2)O_(3)催化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La,合成了一系列La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以提高其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稳... 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失活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通过向Cu/ZnO/Al_(2)O_(3)催化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La,合成了一系列La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以提高其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稳定性。在温度200℃,压力3 MPa,空速12000 mL/(g·h)条件下进行的100 h短期稳定性测试,未改性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在100 h内活性衰减明显,添加La后催化剂稳定性逐渐得到提高,当La添加量为5%时活性最佳(CO_(2)转化率4%,甲醇选择性85%),并且该催化剂在1000 h长期稳定性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在190−220 h失活17%后保持稳定)。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发现,加入5%La提高了Cu/ZnO/Al_(2)O_(3)催化剂中Cu、ZnO的分散度,抑制了催化剂中Cu的烧结;同时稳定了Cu^(0/+),延缓了催化剂中Cu的氧化,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 La助剂 稳定性
下载PDF
盐胁迫及La^(3+)对不同耐盐性水稻根中抗氧化酶及质膜H^+-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海燕 崔香菊 +2 位作者 陈熙 李建友 张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6-1093,共8页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者抗氧化酶活性。La3+对其影响最显著的差异出现在高盐条件下(200~300mmolL-1NaCl),对耐盐品种添加La3+可以提高上述4种酶的活力,而对盐敏感品种,La3+的作用不明显。对盐敏感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持续下降,添加La3+明显提高其H+-ATPase活性,而对耐盐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La3+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H+-ATPase活性变化及La3+对其影响均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据此推测,以上2个品种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盐胁迫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三价镧离子 抗氧化酶 质膜H^+-ATPASE
下载PDF
La^(3+)对低温胁迫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顾华杰 叶亚新 +2 位作者 金琎 陈佳佳 王保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14-9916,9960,共4页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冬小麦永良4号为试材,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镧(5、10、20、30、40 mg/kg)分别喷施小麦幼苗,采用模拟低温冷害试验法,研究低温胁迫下La3+对冬小麦幼苗叶片SOD、PO...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冬小麦永良4号为试材,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镧(5、10、20、30、40 mg/kg)分别喷施小麦幼苗,采用模拟低温冷害试验法,研究低温胁迫下La3+对冬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在La3+处理的7 d内和0、5、10℃3种低温条件下,冬小麦的SOD活性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上升,并随着La3+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和CAT的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La3+处理天数的增加,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低温胁迫的冬小麦经20 mg/kg浓度La3+处理后,其幼苗体内SOD、CAT和POD酶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结论]适当浓度(20mg/kg)La3+处理能诱导冬小麦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抗性,提高冬小麦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 低温胁迫 冬小麦幼苗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低量La^(3+)掺杂S-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慧泉 范以宁 +2 位作者 董昆明 金凤 陈水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7,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La3+/S-TiO2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BET、XPS、UV-Vi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探讨了低量La3+掺杂对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La3+/S-TiO2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BET、XPS、UV-Vi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探讨了低量La3+掺杂对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S改性TiO2后明显提高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而La3+掺杂S-TiO2后,进一步提高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La3+的最佳掺杂量(相对于TiO2的质量分数)为0.369%;La3+/S-TiO2(ω(La3+)=0.369%)为纳米光催化剂时,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2.4%(光照120min);XRD和BET分析表明,低量La3+掺杂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阻碍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TiO2的比表面积;XPS分析表明,S、La3+掺杂可以导致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增加,掺杂S以S6+形式置换TiO2晶格中的Ti4+;UV-Vis分析表明,光催化剂La3+/S-TiO2比纯TiO2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与纯TiO2相比,La3+掺杂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氧化活性的提高应归因于La3+掺杂增加了表面羟基含量,增大了比表面积,增强了样品表面的紫外光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La3+掺杂 甲基橙
下载PDF
S、La^3+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光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琛 李越湘 +2 位作者 彭绍琴 吕功煊 李树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4-908,91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La3+共掺杂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通过UV-Vis DRS、XRD、XPS、电化学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光催化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元素掺杂没有改变TiO2的晶型,但掺杂后增强了TiO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La3+共掺杂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通过UV-Vis DRS、XRD、XPS、电化学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光催化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元素掺杂没有改变TiO2的晶型,但掺杂后增强了TiO2晶格畸变;La3+掺杂显著地提高了S/TiO2的可见光活性.相对于纯TiO2和S/TiO2,S、La3+共掺杂时TiO2的粒径更小,平带电位负移更明显,光的吸收边带红移更显著.当S、Ti的量比n(S)/n(Ti)为5∶1、La3+掺杂量(质量分数)为0.75%、煅烧温度为450℃时,La3+/S/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La^3+/S/TiO2 可见光 制氢
下载PDF
新型纳米光催化剂La^(3+)/S/TiO_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肖东昌 夏慧丽 +1 位作者 张涛 庄惠生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1-674,共4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了一种新型La3+和S共掺杂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其物相组成、晶粒尺寸、结晶形态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198染料溶液为模拟废...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了一种新型La3+和S共掺杂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其物相组成、晶粒尺寸、结晶形态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198染料溶液为模拟废水,对La3+/S/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相对于单一的TiO2,S掺杂的TiO2和La3+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La3+/S/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颗粒的粒径更小,光的吸收边发生了更大程度的红移。在波长λ>400 nm的可见光光照下,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可见光 La^3+/S/TiO2 活性艳蓝198 稀土
下载PDF
La^(3+)-Fe^(3+)共掺杂纳米TiO_2粉体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晓虹 田越 +2 位作者 吴建锋 刘妍伶 赵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3+-Fe3+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通过XRD和T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3+-Fe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3+-Fe3+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通过XRD和T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3+-Fe3+共掺杂制备的TiO2粉体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结晶完整、主晶相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20 nm;掺杂使TiO2吸收带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增强;共掺杂体系的最佳量为n(La3+)∶n(TiO2)=0.05%,n(Fe3+)∶n(TiO2)=0.5%。共掺杂的TiO2粉体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反应2 h降解率达到98.72%,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未掺杂的纯TiO2粉体。复合掺杂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Fe^3+共掺杂 纳米TIO2粉体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
下载PDF
掺杂La^(3+)对纳米Au/TiO_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凯军 孟明 +1 位作者 邹志强 吕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8-1544,共7页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_(20)PO_(70)EO_(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纯的和掺杂少量La^(3+)的介孔TiO_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_(20)PO_(70)EO_(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纯的和掺杂少量La^(3+)的介孔TiO_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电镜技术(HR-TEM)和X射线能量分散谱(EDX)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采用P123为模板剂合成的纯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3m2·g-1)和均一的介孔结构( ̄4.1nm),掺杂La^(3+)后,其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到122m^2·g^(-1),同时孔径也有所增大( ̄4.9nm)。450℃焙烧后,Au/TiO_2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已部分被破坏,而Au/La-TiO_2催化剂仍保持较均匀的介孔结构;Au/TiO_2催化剂表面的Au主要以金属态存在,而Au/La-TiO_2催化剂表面除Au0外,还有少量Au_2O_3物种。HR-TEM结果表明,400℃焙烧后,Au/TiO2催化剂上金晶粒尺寸在6 ̄8nm范围内,而Au/La-TiO_2催化剂上金晶粒尺寸在5nm左右;450℃焙烧后,Au/TiO2中金晶粒尺寸显著提高至20nm以上,而Au/La-TiO_2中金晶粒尺寸仅在9nm左右。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00℃及以下温度焙烧的Au/TiO_2和Au/La-TiO_2催化剂均显示出很好的CO氧化活性,室温下就能将CO完全氧化。但是,经450℃焙烧后,Au/TiO_2催化剂上CO完全氧化温度高达86℃,而在Au/La-TiO_2催化剂上仅为53℃。少量La^(3+)的掺杂有效抑制了金晶粒的烧结,使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氧化 介孔二氧化钛 P123模板剂 掺杂 LA^3+
下载PDF
两种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La^(3+)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春光 刘佩 +2 位作者 廖洋 廖学品 赵仕林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以皮胶原纤维为基质,通过交联剂分别将黑荆树单宁和杨梅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制备吸附材料。实验表明,这两种吸附材料对稀土金属离子La3+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pH为4.5的条件下,当吸附剂用量为0.1 g,La3+初始浓度为9.952 mmol.L-1,固化... 以皮胶原纤维为基质,通过交联剂分别将黑荆树单宁和杨梅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制备吸附材料。实验表明,这两种吸附材料对稀土金属离子La3+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pH为4.5的条件下,当吸附剂用量为0.1 g,La3+初始浓度为9.952 mmol.L-1,固化杨梅单宁的平衡吸附量为0.388 mmol.g-1,比固化黑荆树单宁略大,其吸附平衡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进一步研究了固化杨梅单宁的吸附动力学、温度、pH值等对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不明显;pH值对吸附平衡有较大影响,在适当范围内提高pH值会增加平衡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当吸附温度为293 K时,由拟二级速率方程计算所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的平衡吸附量误差在3%以内。同时固化杨梅单宁也具有良好的柱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固化单宁 LA^3+ 吸附特性 稀土
下载PDF
外源Ca^(2+)、La^(3+)和EGTA处理对辣椒叶片热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宗申 利容千 王建波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湘研十号辣椒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 Ca2 +、L a3+和 EGTA处理对热胁迫下叶片生理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处理能降低热胁迫下细胞质膜的透性 ,而 L a3+和 EGTA处理略增加了细胞质膜透性 ;Ca2 +处理能够降低 As A和 GSH在热胁迫下的... 以湘研十号辣椒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 Ca2 +、L a3+和 EGTA处理对热胁迫下叶片生理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处理能降低热胁迫下细胞质膜的透性 ,而 L a3+和 EGTA处理略增加了细胞质膜透性 ;Ca2 +处理能够降低 As A和 GSH在热胁迫下的氧化 ,而 L a3+和 EGTA处理却没有这种作用 ;Ca2 +处理的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在热胁迫下降解较慢 ,L a3+和 EGTA处理的则降解较快 .本文认为 ,Ca2 +处理能够提高辣椒叶片的抗热性 ,而 L a3+和 EGTA处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抗热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热胁迫 EGTA 叶片 热激反应 钙处理 镧处理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S_2O_8^(2-)/Sb_2O_3/La^(3+)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舒华 连亨池 +2 位作者 闫鹏 吴文胜 郭海福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共5页
以SbCl3为原料经醇化水解制得Sb2O3前体氧化物,通过浸渍一定量的(NH4)2S2O8和掺杂La(NO3)3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S2O82-/Sb2O3/La3+。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ol/L的(NH4)2S... 以SbCl3为原料经醇化水解制得Sb2O3前体氧化物,通过浸渍一定量的(NH4)2S2O8和掺杂La(NO3)3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S2O82-/Sb2O3/La3+。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ol/L的(NH4)2S2O8和2.71%La(NO3)3混合溶液浸渍锑前体氧化物,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SSL2.71-3-500)活性较好。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对不同酯化反应的作用规律。用Hammett,IR,DTA/TGA,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固体超强酸 S2O8^2-/Sb2O3/La^3+ 催化剂 制备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La^(3+)在小麦幼苗叶片受伤害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玉芸 敬兰花 曾福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134-1141,共8页
低浓度 L a3 +叶喷小麦整株幼苗后 ,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 ,除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影响外 ,却对叶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产生量、O- ·2 和 H2 O2 的产生速率均有影响 ,其变化趋势与不加 La3 + 叶喷的正常和干旱处理的小麦整株... 低浓度 L a3 +叶喷小麦整株幼苗后 ,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 ,除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影响外 ,却对叶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产生量、O- ·2 和 H2 O2 的产生速率均有影响 ,其变化趋势与不加 La3 + 叶喷的正常和干旱处理的小麦整株叶片相比较 ,变化曲线上升部分却下降 ,下降部分却略有升高。表明 L a3 +可抑制干旱胁迫后引起的小麦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 ,降低干旱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 ,抑制 O- ·2 产生速率 ,减少叶片中 H2 O2积累 ,阻止 Fe2 + 的继续生成 ,限制了由 Fe2 + 催化的 Haber- Weiss和 Fenton反应中底物 O- ·2 和生成· OH的生成速率 ,使小麦叶片中· OH产生量相对减少 ,降低了叶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 ,减轻膜伤害 ,起到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片 稀土元素 干旱胁迫 膜脂过氧化 ·OH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