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g-Ni系储氢合金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能 苏玉长 肖方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不同镁含量的La-Mg-Ni系储氢合金,并研究了La-Mg-Ni系储氢合金的储氢特性.结果表明,La-Mg-Ni系储氢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Ni3两相组成;随着镁含量的增加,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降低,吸氢量提高;与化学计量比储氢合金相...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不同镁含量的La-Mg-Ni系储氢合金,并研究了La-Mg-Ni系储氢合金的储氢特性.结果表明,La-Mg-Ni系储氢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Ni3两相组成;随着镁含量的增加,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降低,吸氢量提高;与化学计量比储氢合金相比,非化学计量比的储氢合金平台压力提高;在1173 K热处理4 h后,储氢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平台性能,其吸氢量可达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淬法 La—mg—Ni储氢合金 储氢性能
下载PDF
回归分析在Mg_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邱述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28,132,共4页
以Al、Ti含量和制备方法为试验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Mg2Ni系储氢合金最大吸氢量和最大放电容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Mg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最佳储氢性能的Mg2Ni系储氢合金的试验参数... 以Al、Ti含量和制备方法为试验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Mg2Ni系储氢合金最大吸氢量和最大放电容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Mg2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最佳储氢性能的Mg2Ni系储氢合金的试验参数为Al含量0.1%、Ti含量0.1%;制备方法为两步法,制备出的Mg1.8Al0.1Ti0.1Ni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高达3.47%,最大放电容量高达102.5 mA·h/g,且经15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仍保持在69.1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mg2Ni储氢合金 mg18Al01Ti01Ni 最大吸氢量 最大放电容量
下载PDF
掺镁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健飞 袁远 +2 位作者 张海民 谢云丁 罗永春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41,I0004,共13页
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方法制备A2B7型含镁La_(1.9-x)Y_(x)Mg_(0.1)Ni_(6.48)Mn_(0.32)Al_(0.2)(x=0~1.8)和无镁La_(0.8)Y_(1.2)Ni_(6.48)Mn_(0.32)Al_(0.2)合金,研究了掺杂Mg条件下Y元素对合金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 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方法制备A2B7型含镁La_(1.9-x)Y_(x)Mg_(0.1)Ni_(6.48)Mn_(0.32)Al_(0.2)(x=0~1.8)和无镁La_(0.8)Y_(1.2)Ni_(6.48)Mn_(0.32)Al_(0.2)合金,研究了掺杂Mg条件下Y元素对合金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适量增加Y含量有助于含Mg合金形成2H-Ce_(2)Ni_(7)型相单相组织,Mg与Y原子优先占据2H-Ce_(2)Ni_(7)型主相中的[A_(2)B_(4)]结构单元,随Y含量x增加,2H-Ce_(2)Ni_(7)型主相晶胞参数a,c,V_(cell)及[A_(2)B_(4)]与[AB_(5)]单元结构的体积差ΔV_(d)均逐渐减小,但无镁及含镁x=1.8合金的2H-Ce_(2)Ni_(7)型主相具有相对较高的V_(cell)和ΔV_(d)值。合金的放氢PCT曲线特征和电化学性能与掺Mg,Y含量及ΔV_(d)关系密切,含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优于无镁合金,其中含镁x=1.0~1.2合金具有较小的ΔV_(d)和最佳的电化学性能,该电极放电容量达到最大值375 m Ah·g^(-1),经100周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100为91%,放电电流密度为900 mA·g^(-1)时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_(900)为80%。通过掺Mg和优化Y含量可明显改善La-Y-Ni系A_(2)B_(7)型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la-y(mg)-ni储氢合金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掺杂镧系金属对氢化燃烧合成镁镍储氢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光亮 刘文斌 肖定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801,共4页
借助于XRD,TG-DSC等技术研究了掺杂镧系金属对氢化燃烧合成镁镍储氢合金合成条件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镧系金属的试样在氢气压力为2.0MPa,600℃下保温2h可大量形成Mg2NiH4;氢气压力越大,形成Mg2NiH4越多;过高的合成温度和过... 借助于XRD,TG-DSC等技术研究了掺杂镧系金属对氢化燃烧合成镁镍储氢合金合成条件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镧系金属的试样在氢气压力为2.0MPa,600℃下保温2h可大量形成Mg2NiH4;氢气压力越大,形成Mg2NiH4越多;过高的合成温度和过长的保温时间极不利于Mg2NiH4的形成;镧系金属的掺入使Mg2NiH4晶胞发生了一定的畸变;掺杂镧系金属的Mg2NiH4放氢温度为271.7℃左右,比未掺杂的降低了110℃左右;掺杂镧系金属试样的总放氢量可达3.21%(质量分数,下同);掺杂镧系金属的试样在300℃,0.1MPa下的放氢时间为7min^8min;活化可适当提高吸放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燃烧合成 金属 mg2NIH4 镁镍储氢合金
下载PDF
镁镍系储氢合金的制备研究
5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59-159,共1页
镁系储氢合金具有储氢量高,低成本,轻质化等优点。Mg和Mg2Ni的理论储氢量分别为7.6wt%和3.6wt%,远高于其它类储氢合金。但Mg-Ni系合金的室温下吸放氢动力学性质差,在碱性电解液中容易氧化,长期以来Mg2Ni储氢合金并未能向LaNi5... 镁系储氢合金具有储氢量高,低成本,轻质化等优点。Mg和Mg2Ni的理论储氢量分别为7.6wt%和3.6wt%,远高于其它类储氢合金。但Mg-Ni系合金的室温下吸放氢动力学性质差,在碱性电解液中容易氧化,长期以来Mg2Ni储氢合金并未能向LaNi5型合金那样适用预Ni-MH的负极材料。近年来,对Mg2Ni型合金的性能研究表明,它的理论放电容量接近1000mAh/g,远高于当前主要商用LaNi5型合金(放电容量仅为37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mg2NI LANI5 制备 镁镍 放电容量 动力学性质
下载PDF
LaMg_(11)Zr+Ni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闫新春 刘子利 刘新波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17,共3页
以LaMg11Zr为母体合金,由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LaMg11Zr+200%N i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球磨时间对非晶相化的影响,20 h合金即可达到完全非晶态化,合金电极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最好.
关键词 La—mg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RE-Mg-Ni系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沛龙 朱永国 +3 位作者 罗桂平 葛静 郝国建 林均品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643,共8页
RE-Mg-Ni系储氢合金具有超晶格结构,其主相晶格单元是由一定比率的AB5单元和AB2单元沿c轴交替层叠排列而成。该类型合金自问世以来便以其高容量、易活化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及高倍率放电性能不尽人意。人们通过... RE-Mg-Ni系储氢合金具有超晶格结构,其主相晶格单元是由一定比率的AB5单元和AB2单元沿c轴交替层叠排列而成。该类型合金自问世以来便以其高容量、易活化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及高倍率放电性能不尽人意。人们通过大量研究有效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使其基本满足了商业化要求。但是要将基于该负极材料的镍氢电池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仍需改进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系统分析了元素替代、多元合金化、制备工艺、化合物复合、表面处理等手段对RE-Mg-Ni系储氢合金晶体结构及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其中元素替代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文中分析了不同稀土元素及B侧元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侧组分采用Ni,Co,Mn,Al的储氢合金具有较好的性能。多元合金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不同元素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通过优化实验方案,综合使用多种改性手段,可以得到高倍率放电性能良好的RE-Mg-Ni系储氢合金,使其基本满足电动工具用镍氢电池的要求,并可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其高倍率放电性能,使其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的要求,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g—Ni储氢合金 超晶格 高倍率放电性能
原文传递
金属储氢材料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8
作者 尚福亮 杨海涛 韩海涛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2期11-16,共6页
综述了氢存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当前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稀土系、Laves相系、镁系和钛系4大系列及金属配位氢化物系储氢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未来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金属储氢材... 综述了氢存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当前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稀土系、Laves相系、镁系和钛系4大系列及金属配位氢化物系储氢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未来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金属储氢材料可用于电能、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的转换和储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到目前为止,那些在室温下容易释放氢的金属氢化物,其可逆吸氢量不超过2%,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因此,新型储氢材料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储氢材料 存储标准 LAVES相 稀土合金 mg
下载PDF
热处理对La_(0.63)Gd_(0.2)Mg_(0.17)Ni_(3.1)Co_(0.3)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嵘峰 康龙 +1 位作者 高志杰 罗永春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8-606,共9页
在氩气气氛和1173 K保温条件下对La0.63Gd0.2Mg0.17Ni3.1Co0.3Al0.1储氢合金进行不同时间(t=8~168 h)的热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方法(EPMA)和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退火时间... 在氩气气氛和1173 K保温条件下对La0.63Gd0.2Mg0.17Ni3.1Co0.3Al0.1储氢合金进行不同时间(t=8~168 h)的热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方法(EPMA)和电化学测试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退火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演化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由Ce2Ni7型、Gd2Co7型、Pr5Co19型、PuNi3型和CaCu5型相组成,其Ce2Ni7型相的丰度为78.9%,随退火时间的延长,退火合金中Ce2Ni7型相的丰度逐渐增加,当退火时间t=168 h时其相丰度达到94.5%,Ce2Ni7型相结构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随退火时间增加而减小。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退火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与Ce2Ni7型相的丰度有密切关系,退火时间对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影响不大,但合金电极放电容量随退火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当t=168 h时,合金电极放电容量达到最大值386.8mAh.g-1;退火时间对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和改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退火时间t=16~168 h时,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电极容量保持率S100=90.3%~91.5%。热处理能有效改善合金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性能,但不同退火时间对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La—mg—Ni储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稀土
原文传递
A_2B_7型La_(0.64)Gd_(0.2)Mg_(0.16(1+x))Ni_(3.1)Co_(0.3)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可 罗永春 +2 位作者 梅兴志 张国庆 康龙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2-890,共9页
以综合电化学性能较佳的低镁含量合金La0.64Gd0.2Mg0.16Ni3.1Co0.3Al0.1为基础,通过改变Mg元素含量的添加方式,用感应熔炼方法与热处理制备了La0.64Gd0.2Mg0.16(1+x)Ni3.1Co0.3Al0.1系列合金,系统研究了该条件下镁元素成分波动(Mg... 以综合电化学性能较佳的低镁含量合金La0.64Gd0.2Mg0.16Ni3.1Co0.3Al0.1为基础,通过改变Mg元素含量的添加方式,用感应熔炼方法与热处理制备了La0.64Gd0.2Mg0.16(1+x)Ni3.1Co0.3Al0.1系列合金,系统研究了该条件下镁元素成分波动(Mg过量值x)对La-Mg-Ni系A2B7型合金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合金相结构分析表明,合金退火组织由主相Ce2Ni7(Gd2Co7)型以及Pr5Co19型、Pu Ni3型和Ca Cu5型多相组成,随Mg过量值x增加,合金中主相Ce2Ni7型相丰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Mg过量值0〈x≤50%时,合金组织的Ce2Ni7型主相相丰度达到81.04%~87.18%;x=0,80%时,Ce2Ni7型主相丰度减小至76.3%以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Mg过量值x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x=10%时合金具有最高电化学放电容量(384.6 m Ah·g-1);当Mg过量值x在5%~50%范围内变化时,其电极循环稳定性均保持在S100≥90%,此时镁元素成分波动变化对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不敏感。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随Mg过量值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速率是影响合金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g-niA2B7型储氢合金 mg元素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