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应用时机比较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经足月妊娠住院分娩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穿刺给药时机选择为产程潜伏期,对照组穿...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应用时机比较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经足月妊娠住院分娩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穿刺给药时机选择为产程潜伏期,对照组穿刺给药时机选择为产程活跃期。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第一及第二产程耗时,并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及第二产程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 min与5 min 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产程的潜伏期进行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治疗,对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安全性均有重要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后硬膜外自控镇痛(CSEA+PCEA)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A SAⅠ-Ⅱ级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n=30)待宫口开至2-3 cm时行L2-3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2%舒芬太尼3-5μg(1.75 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 cm,10 m in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输注0.1%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1.5μg/mL,单次剂量4 mL,锁定时间15 m in,背景剂量4 mL/h。B组(n=30)常规分娩处理,未实施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A pgar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及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 in的A 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效果明显,无运动阻滞,不良反应较少,对产程有一定抑制,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穴位按压下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对产妇产程、分娩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妇产科于 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胎方位异常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助产方式分娩,研究组采取穴位按压下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VAS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产后 2 h 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分娩控制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下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可明显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提高分娩控制感,并改善分娩结局,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应用时机比较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经足月妊娠住院分娩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穿刺给药时机选择为产程潜伏期,对照组穿刺给药时机选择为产程活跃期。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第一及第二产程耗时,并统计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及第二产程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 min与5 min 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产程的潜伏期进行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治疗,对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安全性均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