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lth status of working children in Jordan: Comparison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1
作者 Ayman M. Hamdan-Mansour Ekhlas Al-Gamal +2 位作者 Mai K. Sultan Reema Matrouk Maram Al Nawaiseh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health impact of child labor and in Jordan and compare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Methods: A sample 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health impact of child labor and in Jordan and compare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Methods: A sample of 4008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answered the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that includ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concerns, health screening survey, anger expression and child abus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nonschool and school working children have various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problems. Physical complaints included common cold, flu, hearing and vision problems. Psychosocial ones included feeling lonely, feeling depressed, problems at home and work, and high level of anger expression, smoking cigarettes and using drugs.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intervention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 labor school CHILDREN PSYCHOSOCIAL HEALTH CHILD ABUSE Physical HEALTH JORDAN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需融入劳动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亮 秦琳 +1 位作者 陈海建 尹海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劳动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占有重要作用。现代产业学院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产业需求主导人才培养方向,将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师资... 劳动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占有重要作用。现代产业学院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产业需求主导人才培养方向,将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创新,论述了劳动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代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协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俊风 邓立华 谢迎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35-38,共4页
我国人民历来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态度、淬炼劳动能力、锻造劳动品德的重要途径。针对劳动教... 我国人民历来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态度、淬炼劳动能力、锻造劳动品德的重要途径。针对劳动教育观念松懈、日常劳动与专业劳动混淆、学校劳动与企业实践脱节、劳动形式浮于表面等问题,构建以专业劳动为核心、以校企协同为引领、以校内实践平台为抓手、以创新创业为突破点的多元协同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协同 劳动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
下载PDF
家校合作:新时代破解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困境的着力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金保华 谢李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着目标外化、地位弱化、模式僵化、空间窄化的困境。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支持、配合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是农村学校劳动教育... 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着目标外化、地位弱化、模式僵化、空间窄化的困境。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支持、配合作用。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是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困境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破解新时代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困境,需要从家校达成理念共识、充分挖掘家庭资源、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以及构建多元考评机制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构建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
下载PDF
校企协同联动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 刘永杰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4期51-54,65,共5页
劳动教育是助力当代高职院校在校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搭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各项保障机制,强化“三全育人”效果,加强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是助力当代高职院校在校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搭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各项保障机制,强化“三全育人”效果,加强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提升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健全心理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劳动教育 心理育人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中的“五育并举” 被引量:8
6
作者 查萍 梁凤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五育”中的体育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教育和学科,它在功能上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有着深刻内在的结构性联系,因此它具有与其他“四育”可以深入融合共育的广泛可能性。鉴于推进“五育并举”过程中会遇到的结构性障碍与困难,分别提出了体育与其他“四育”并举并进的途径与方法,推进体育成为“五育并举”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 教育方针 德智体美劳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下载PDF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本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
7
作者 项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40-41,53,共3页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将其融入高校校本课程既要“宏观引导”,又要“微观实践”,还要“反馈及时”。要从立德树人角度精准把握劳动教育的地位、价值和目标;从课程...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将其融入高校校本课程既要“宏观引导”,又要“微观实践”,还要“反馈及时”。要从立德树人角度精准把握劳动教育的地位、价值和目标;从课程设置、教育资源整合、实践活动开展等每个细节进行劳动教育的整体设计;灵活运用文化课的评价机制,使劳动教育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校本课程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下载PDF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劳动精神内容分析
8
作者 李晓娟 李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呈现以下样态:理论性突出但实践性尚显不足,正辅文配合呈现但编排稍显零散,隐性呈现较多而显性呈现较少,重视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但...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呈现以下样态:理论性突出但实践性尚显不足,正辅文配合呈现但编排稍显零散,隐性呈现较多而显性呈现较少,重视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但高阶思维培养取向或有不足。基于上述样态,研究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增强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有效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大单元教学,加强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利用,依托学习活动和评价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现实样态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9
作者 周玫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9期89-91,共3页
为进一步优化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中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研,运用SPSS 2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劳动教育在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实用性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中学劳动... 为进一步优化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中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研,运用SPSS 2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劳动教育在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实用性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中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需要更加细化评价指标、关注学生差异与平衡各维度权重。可在评价体系设计中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样性与课程的全面性,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课程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不断改进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劳动教育 大数据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调节——基于归因视角
10
作者 苏旭东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教师情绪劳动是个体为表达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而付出的努力、计划和控制,是以主体情感、价值事由和实践形态作为重要向度的劳动。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一些教师劳动评价问题亟待破除和化解。“教师劳动是万能的”“教师为... 教师情绪劳动是个体为表达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而付出的努力、计划和控制,是以主体情感、价值事由和实践形态作为重要向度的劳动。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一些教师劳动评价问题亟待破除和化解。“教师劳动是万能的”“教师为多得而劳动”“事事皆是教师职责”等评判的存在,使得教师劳动面临着主体错位、事由失当、形态泛化等偏差风险,容易造成教师的情绪劳动过度。为此,需要从凸显劳动主体地位、技术赋能劳动分类、政策机制保障劳动形态等维度,推动教师劳动评价的理性回归,以期增强教师的组织认同,助其产生积极情绪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情绪劳动 劳动偏差评判 矫正策略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前提澄清、现实审视与应然样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孟林 张海波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劳动教育通常被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前提有待澄清。首先需明确劳动是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动力,而教育能够生产劳动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只有从这一逻... 劳动教育通常被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前提有待澄清。首先需明确劳动是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动力,而教育能够生产劳动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只有从这一逻辑链条出发,劳动教育的统筹地位、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得以成立。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学校劳动教育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劳动教育的目的过度重视工具取向而忽视其本体论价值;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体力劳动为主,忽视了体脑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环境以基础场所为主,脱离了大工业生产的劳动背景。因此,学校劳动教育应发挥其独特功能:一是从学理层面看,树立一种大劳动教育观;二是从政策角度看,始终注重对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培养;三是从现实需求看,综合考量体力劳动的现实占位与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学校劳动教育 前提澄清 现实审视 应然样态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劳动新形态下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举措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明勇 王金玉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近年来,我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强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着重指出学校劳动教育须紧密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等因素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劳动形态呈现持续迭代、多元并存、形式多样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强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着重指出学校劳动教育须紧密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等因素开展教育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劳动形态呈现持续迭代、多元并存、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也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劳动用工日益灵活、劳动形式日趋多样、劳动时间更加自由、劳动协作更加紧密等。显然,劳动形态的变革将深刻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方式、课程设置及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因此,学校劳动教育亟待与社会劳动形态的发展同步,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应对措施,以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新形态 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近代中国中小学劳动课教师培养的缘起、路径与特色(1904—1949)
13
作者 刘剑眉 胡金平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79-89,共11页
近代中国劳动课师资的培养既是基于现实之需,也是近代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之要,两者均促成了专业且独立的劳动课师资培养机制的构建。近代中小学的劳动课教师培养是以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为主体,辅之以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为枝干,两者齐头... 近代中国劳动课师资的培养既是基于现实之需,也是近代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之要,两者均促成了专业且独立的劳动课师资培养机制的构建。近代中小学的劳动课教师培养是以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为主体,辅之以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为枝干,两者齐头并进、互为补充。近代对于中小学劳动课教师的培养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开创了专门的师资养成路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构建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结构;博采众长,组建特色师资队伍;等等。这些都对当下我国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小学 劳动教育 教师培养 劳作科
下载PDF
中学生劳动素养测评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4
作者 王光强 屈文妍 曾国权 《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劳动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基于劳动素养的内涵和结构,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编制了中学生劳动素养测评问卷。结果表明,中学生劳动素养主要包含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2... 劳动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基于劳动素养的内涵和结构,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编制了中学生劳动素养测评问卷。结果表明,中学生劳动素养主要包含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2个维度,共9个项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29%;中学生劳动素养测评问卷的双因素结构模型拟合最佳;总问卷及其维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由此可知,中学生劳动素养测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评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劳动素养 问卷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甲山乡中心小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华 汪海峰 尹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46,共5页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紧紧把握课程定位,积极进行课程开发,探索课程实施策略。本文以东辽县甲山乡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为例,从课程融合、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既...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紧紧把握课程定位,积极进行课程开发,探索课程实施策略。本文以东辽县甲山乡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为例,从课程融合、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既体现乡土特色又呈现育人效果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劳动教育 课程开发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意义、问题及提升路径——以内蒙古A校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娜日苏 金澳 郝玲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传承各民族传统劳动文化及为各民族人民创造福祉的时代意义。通过对内蒙古A校调查发现,初中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生认可劳动教育,但对劳动价值认识不到位;劳动课程内容单一,未能体现地方、民族... 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传承各民族传统劳动文化及为各民族人民创造福祉的时代意义。通过对内蒙古A校调查发现,初中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生认可劳动教育,但对劳动价值认识不到位;劳动课程内容单一,未能体现地方、民族及时代特色;劳动课程形式单调,实践场所不足;劳动课占课现象较为普遍,课时难以保证;劳动课缺少专职教师,兼职代课为常态等问题。为此,初中劳动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立、健全劳动课程体系;加强劳动课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创设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 初中生
下载PDF
广西医科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讨
17
作者 钟娟 李悦 +3 位作者 苏莉莉 刘筝 黄锁义 刘九辉 《科技风》 2024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广西医科院校是培养广西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医科院校大学生今后要投入医疗服务行业、对改善医患关系和维护社会和谐起着推动作用。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医科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医学学生正确的劳动价... 目的:广西医科院校是培养广西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医科院校大学生今后要投入医疗服务行业、对改善医患关系和维护社会和谐起着推动作用。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医科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医学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方法:通过调研广西四所医学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现状,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广西医学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结果:本文从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宣传、实践平台建设四个方面实施劳动教育改革探索,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医学学生。结论:广西医科院校劳动教育实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提升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广西地区优秀医务人员奠定基础,对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院校 劳动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
18
作者 宋清艳 褚丽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地理课程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劳动和社会发展复杂关系的广阔视角。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阐述地理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剖析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的分布与呈现特点,并探究这些元素在教学实践中... 地理课程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劳动和社会发展复杂关系的广阔视角。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阐述地理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剖析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的分布与呈现特点,并探究这些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材 劳动教育 地理教学
下载PDF
“五育并举”背景下学前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践路径
19
作者 李梦云 付义朝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7期35-40,共6页
劳动教育是五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前教育五育并举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园和小学过渡的有力抓手。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等教育改... 劳动教育是五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前教育五育并举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园和小学过渡的有力抓手。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等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劳动教育也重新开始重视和加强。然而,我国仍然存在着学前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观落后,幼儿的劳动意识淡薄、学前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形式化及其价值被忽视、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场地有限、教育内容单一、学前教育阶段劳动评价体系不全面、父母对幼儿劳动教育不重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第一是要家长转变劳动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第二是要落实幼儿劳动教育,不要流于形式;第三是要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丰富劳动教育活动;第四是要调整教育评价导向,完善幼儿劳动评价体系;第五是要倡导家校社合作,共力推进劳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历史审视——基于德国劳作学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任平 方纯燕 林嘉雯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3期85-96,共12页
凯兴斯泰纳创立劳作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公民,而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发展的儿童,二者都十分强调劳动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儿童的具身体验,认为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参与到手脑并用... 凯兴斯泰纳创立劳作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公民,而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发展的儿童,二者都十分强调劳动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儿童的具身体验,认为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通过比较两所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发现:在课程类型上,劳作学校设立了独立、必修的劳动课,实验学校则开设了大量符合儿童本能的劳动课程;在教学活动形式上,劳作学校开办了丰富多样的“实习工厂”,实验学校则强调“主动作业”;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上,劳作学校和实验学校分别呈现出“横向编排”与“纵向编排”的特点;在师资选择上,劳作学校强调“双师型教师”,实验学校则更倾向于“专家型教师”。二者对我国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是:一是要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劳动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劳动的教育效能;二是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践,完善劳动教育的软硬件配置;三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将高校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修学校培训、转岗教师进修三大路径并行,在不同阶段发挥出各自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凯兴斯泰纳 杜威 德国劳作学校 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