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cquer berries and decolorization of lacquer wax by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UV irradi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Chengzhang Wang Yanhe Dong +3 位作者 Hongxia Cheng Yuanfeng He Jianzhong Ye Hao Zhou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3年第3期329-337,共9页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1 - No.6 lacquer berri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he Japan Showafuku (No.1) was the best cultivar of Rhus succedaneum, the size of the berry of it was near 3 -?4 fol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1 - No.6 lacquer berri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he Japan Showafuku (No.1) was the best cultivar of Rhus succedaneum, the size of the berry of it was near 3 -?4 folds, which was bigger than the Chinese cultivars (No.4 - No.6) of Rhus vernicifera et al. It had more than 5% ~ 10% of lacquer wax in pericard, and contained less than 6% - 8% of lacquer oil in seed. No.1 had lower acid value (A.V) and iodine value (I.V);the key factors for this were cultivar and its growing environment.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s of lacquer waxes of No.1?- No.6 were triglycerides of fatty acids with total saturated fatty acids (TSFA) of 75% - 82.7%, 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USFA) of 15.1% - 20%, and total dibasic acids (TDBA) of 5%. The CIEL a b system and Hunter whiteness formul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leaching effect on lacquer wax by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ultraviolet (UV) irradia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hysical decoloration were determined for activated carbon: kieselguhr = 3:2 (g/g) as adsorbent, a ratio of 1:20 (g/mL) for lacquer wax to petroleum ether, bleaching 30 min at 80?C. UV light achieved a good bleaching effect irradiated at 60?C for 60 hrs. UV irradiation definitely changed relative contents of fatty acids, TUSFA and TDBA decreased from 19.617% to 11.022% and 4.379% to 2.017% respectively, while TSFA could be raised from 76.462% to 86.077%,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UV irradiation was still unclear and should be investigat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vernicifera lacquer Berries lacquer wax PHYSICAL DECOLORIZATION UV IRRADIATION
下载PDF
超声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漆籽中漆蜡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韩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28-131,141,共5页
采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可破坏漆籽果皮细胞结构,加速细胞内漆蜡的溢出。本文以漆蜡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漆蜡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漆籽果皮的超声波预处理(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频率30 kHz)可... 采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可破坏漆籽果皮细胞结构,加速细胞内漆蜡的溢出。本文以漆蜡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漆蜡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漆籽果皮的超声波预处理(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频率30 kHz)可有效提高漆籽果皮中漆蜡提取率;以乙酸乙酯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120 min、萃取压力40 Pa、二氧化碳流速30 L/h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漆籽果皮中漆蜡的提取率为41.3%;采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漆蜡各指标符合《漆蜡》(GB/T 17526—2008)中食品用漆蜡质量指标的要求(除酸值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超临界二氧化碳 超声辅助萃取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漆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分析
3
作者 张娟妮 李东旭 刘帅 《中国生漆》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漆脂是漆籽中提取的漆油和漆蜡的统称,本文分析了漆油和漆蜡的组成,简单介绍了漆脂的提取工艺,综述了其开发现状和应用潜力,并对漆脂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漆树 漆籽 漆脂 漆蜡 漆油
下载PDF
红木家具涂饰用漆蜡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4
作者 许超群 《山西化工》 2023年第1期48-49,84,共3页
红木家具在各类木家具产品中是使用耐久性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家具。采用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对红木家具涂饰用漆蜡的重金属含量检测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 红木家具在各类木家具产品中是使用耐久性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家具。采用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对红木家具涂饰用漆蜡的重金属含量检测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量化和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涂饰用漆蜡铅含量0.4076 mg/kg±0.038 mg/kg,扩展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k=2,其置信概率P=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家具 漆蜡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漆籽漆蜡(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史伯安 胡卫兵 +1 位作者 瞿万云 陈先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47,共4页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漆籽中漆蜡 (油 )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乙醚是漆籽籽皮中漆蜡的最佳浸提剂 ,浸提温度低、时间短 ,产品与溶剂易分离 ,漆蜡萃取率达 6 4.0 % ;超临界CO2 萃取漆籽籽核中漆蜡 (油 )的最佳...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漆籽中漆蜡 (油 )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乙醚是漆籽籽皮中漆蜡的最佳浸提剂 ,浸提温度低、时间短 ,产品与溶剂易分离 ,漆蜡萃取率达 6 4.0 % ;超临界CO2 萃取漆籽籽核中漆蜡 (油 )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压力 2 5MPa ,温度 35℃ ,CO2 流量 1kg/ (h·g漆籽 ) ,漆蜡 (油 )萃取率为 2 0 .2 %。提取漆籽漆蜡 (油 )的总萃取率为 4 0 .7% ,明显高于传统漆蜡 (油 )提取工艺的出蜡 (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提取方法 超临界CO2萃取 漆油 溶剂浸提法 乙醚
下载PDF
漆蜡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1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6-260,共5页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度80℃、固液比1∶20、萃...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度80℃、固液比1∶20、萃取时间60min、提取2次;两个产地的漆蜡主要由棕桐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三者之和大于70%,同时都含有十三烷二酸、甘二烷二酸和二十烷二酸;陕西漆蜡中,二元酸含量为8.256%,引种的日本漆蜡二元酸含量为14.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提取工艺 二元酸 化学组成
下载PDF
漆树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1 位作者 宫坤 张飞龙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225-232,共8页
介绍了漆树的分布、品种及其资源产销量,重点综述了生漆、生漆多糖、漆酶、糖蛋白和漆蜡(油)等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漆树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漆树 生漆 漆多糖 漆酶 漆蜡(油)
下载PDF
漆蜡的吸附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3 位作者 陈虹霞 刘春 叶建中 周昊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采用物理吸附脱色的方法,在水浴搅拌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漆蜡脱色条件,并采用GC-MS分析脱色前后的漆蜡主要脂肪酸G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漆蜡物理吸附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以活性炭与硅藻土(质... 采用物理吸附脱色的方法,在水浴搅拌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漆蜡脱色条件,并采用GC-MS分析脱色前后的漆蜡主要脂肪酸G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漆蜡物理吸附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以活性炭与硅藻土(质量比1∶1)为吸附剂,并按照漆蜡质量的5%添加、液固比20∶1(mL∶g)、温度80℃、脱色时间30 min、脱色2次,此法可使漆蜡的白度达85.25;脱色前后主要脂肪酸的GC含量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吸附剂 脱色 白度 脂肪酸
下载PDF
中国野漆树与日本野漆树油脂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丽 傅超凡 +1 位作者 钟秋平 王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漆树科(Anacandiaceae)资源丰富,约60属6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漆树群体5亿多株,能结籽的有1亿多株。目前,漆树研究大多是以生产生漆的漆树类为对象,对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研究较少,而漆蜡(油)用途广泛,在化... 漆树科(Anacandiaceae)资源丰富,约60属6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漆树群体5亿多株,能结籽的有1亿多株。目前,漆树研究大多是以生产生漆的漆树类为对象,对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研究较少,而漆蜡(油)用途广泛,在化妆品、防水剂、涂料、粘接剂、润滑剂、电子摄影调色剂、水果保鲜剂及蜡纺印花等轻化电子产业中有巨大的潜力(王成章,2001;唐丽等,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漆树 漆蜡 漆油 漆籽油脂成分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聚丙烯酸改性高固含量漆蜡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陶冉 张宇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4-528,共5页
以漆蜡为原料,制备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并进一步采用聚丙烯酸改性对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进行改性。以乳液固含量、离心稳定性和黏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设... 以漆蜡为原料,制备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并进一步采用聚丙烯酸改性对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进行改性。以乳液固含量、离心稳定性和黏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丙烯酸改性改性漆蜡乳液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0.3%、温度90℃、乳化时间300min、乳化剂用量10%的条件下,聚丙烯酸改性高固含量漆蜡乳液的固含量为60%,黏度为38500m Pa·s,离心稳定性为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乳液 丙烯酸 离心稳定性 黏度 固含量
下载PDF
日本野漆树漆蜡萃取技术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伟 谢碧霞 +1 位作者 余江帆 吴玲娜 《经济林研究》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研究了漆蜡溶剂萃取法中萃取时间、温度、浸提次数和材料粉碎度等因素对日本野漆树漆蜡萃取率的影响。经试验得出的较优漆蜡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80 min,浸提10次,回流温度50℃,材料粉碎度18目。
关键词 日本野漆树 漆籽 漆蜡 萃取 时间 温度 粉碎度
下载PDF
不同溶剂对日本野漆蜡萃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碧霞 刘伟 +1 位作者 余江帆 吴玲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研究6种不同溶剂对日本野漆蜡的萃取率、白度值、熔点和化学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日本野漆蜡萃取率和白度值具显著性影响,但对熔点和化学特征值影响较小.试验得出石油醚(30-60℃)是漆蜡萃取的最佳溶剂,浸提温度低,时间短... 研究6种不同溶剂对日本野漆蜡的萃取率、白度值、熔点和化学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日本野漆蜡萃取率和白度值具显著性影响,但对熔点和化学特征值影响较小.试验得出石油醚(30-60℃)是漆蜡萃取的最佳溶剂,浸提温度低,时间短,漆蜡萃取率高,产品白度值高、色泽好,操作过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日本野漆树 漆籽 漆蜡 溶剂 萃取率 化学特性
下载PDF
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原姣姣 张宇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以漆脂、环氧氯丙烷、二乙醇铵、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氢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产物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10-4mol/L,表... 以漆脂、环氧氯丙烷、二乙醇铵、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氢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产物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10-4mol/L,表面张力(δ)可达33.6 mN/m;当质量分数为0.1%时,分出5 mL水的时间为10 min;表面张力和乳化性能与传统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原姣姣 张宇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漆蜡为原料,经甲酯化后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双氧水为漂白剂制备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研究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漆蜡脂肪酸甲酯与氯磺酸摩尔... 以漆蜡为原料,经甲酯化后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双氧水为漂白剂制备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研究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漆蜡脂肪酸甲酯与氯磺酸摩尔比1∶1.2,磺化时间40 min,老化时间45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的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含量最高,为40.1%,二钠盐含量为18.5%;经纯化后,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含量为78.0%,二钠盐含量为3.2%。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临界胶束浓度为0.7×10-3mol/L,表面张力为39 mN/m;在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1%时,分出5 mL水的时间为60 s;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发泡能力为65 mm,静置5 min后,泡沫高度降为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冲 罗仓学 +2 位作者 卢亚婷 郭美丽 蒋水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漆蜡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棕榈酸(58.96%)、油酸(34.35%)和硬脂酸(5.73%);漆油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亚油酸(7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漆蜡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棕榈酸(58.96%)、油酸(34.35%)和硬脂酸(5.73%);漆油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亚油酸(76.60%)和棕榈酸(22.23%);表明漆蜡和漆油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漆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温度处理对漆蜡酸值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邵凤侠 王森 晏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给漆蜡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了6种不同温度处理对漆蜡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下漆蜡酸值存在差异,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温度150℃与100、120、130、140℃处理对漆蜡酸值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50℃时... 为给漆蜡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了6种不同温度处理对漆蜡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下漆蜡酸值存在差异,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温度150℃与100、120、130、140℃处理对漆蜡酸值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50℃时,酸值整体较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120℃时,酸值整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酸值 温度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漆蜡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凤侠 王森 +1 位作者 晏巢 李凡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6,131,共5页
研究了6种不同温度处理对漆蜡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100℃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下降后上升,漆蜡色泽先加深后变浅,4 h时色泽最深;高温110℃时,整体白度值较高,色泽较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上升后下降... 研究了6种不同温度处理对漆蜡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100℃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下降后上升,漆蜡色泽先加深后变浅,4 h时色泽最深;高温110℃时,整体白度值较高,色泽较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上升后下降,漆蜡色泽先变浅后加深,2 h时色泽最浅;高温120℃和130℃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均呈递减趋势,漆蜡色泽越来越深;高温140℃时,整体白度值较低,色泽较深,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下降后上升,漆蜡色泽先加深后变浅,3 h时色泽最深;高温150℃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漆蜡白度值先下降后上升,漆蜡色泽先加深后变浅,4 h时色泽最深;不同高温处理下漆蜡白度值存在差异,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色泽 白度值 高温
下载PDF
漆树果实性状研究(Ⅰ)--果实蜡质层的含蜡率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余江帆 谢碧霞 +2 位作者 胡亿明 黄敦元 钟秋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9,共5页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漆树遗传材料丰富,漆籽的蜡质层含蜡率与漆籽内果皮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内果皮质量大的漆籽出蜡率相对较低;而漆籽蜡质层含蜡率与...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漆树遗传材料丰富,漆籽的蜡质层含蜡率与漆籽内果皮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内果皮质量大的漆籽出蜡率相对较低;而漆籽蜡质层含蜡率与果形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随着漆籽果形指数的增加,漆籽出蜡率降低,选择漆蜡为主的漆树优良种时,应以果形指数在0.6~0.8为宜,此外,应加强气候、土壤、栽培技术、采脂等对漆树种仁的含油率影响的规律研究,使我国的漆籽资源转换为生物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漆树 漆籽 含蜡率
下载PDF
加氢对漆蜡物化性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何源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了提高中国漆蜡的品质,分析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漆籽物化性能的差异,研究加氢单因素对加氢脱色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漆蜡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日本野漆蜡。通过加氢和脱色精制的漆蜡,漆蜡熔点和硬度提高,酸值从66.4 mg/... 为了提高中国漆蜡的品质,分析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漆籽物化性能的差异,研究加氢单因素对加氢脱色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漆蜡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日本野漆蜡。通过加氢和脱色精制的漆蜡,漆蜡熔点和硬度提高,酸值从66.4 mg/g下降到13.7 mg/g,碘值从151 mg/g下降至90 mg/g,过氧化值从31.3 mmol/kg下降至5.6 mmol/kg,白度从25上升到85,其物理性能优于日本Star Cherry牌系列白蜡。加氢漆蜡中硬脂酸的GC含量从7.38%升高至15.85%,油酸从13.66%降至4.85%,总饱和脂肪酸GC含量(C16∶0和C18∶0)大于90%,与日本Star Cherry牌系列白蜡的化学成分接近。漆蜡加氢脱色最佳条件是钯碳(5.0%)用量0.2%,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100℃,氢气压力0.5 MPa,搅拌速度200 r/min。选择活性炭与凹凸棒土(质量比1∶1)作为脱色剂,脱色剂加入量为漆蜡质量的0.5%,搅拌脱色30 min,温度80℃,脱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蜡 氢化 脱色 物化性能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漆籽皮中漆蜡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仓学 张冲 +1 位作者 卢亚婷 郭美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研究从漆籽皮提取漆蜡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及漆蜡理化特性,以提取得率为指标,选择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漆蜡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物料粒度40~60目、液固比12:1(ml... 研究从漆籽皮提取漆蜡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及漆蜡理化特性,以提取得率为指标,选择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漆蜡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物料粒度40~60目、液固比12:1(ml/g)、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80min、超声功率140W,在此条件下,漆蜡提取率达50.40%。经测定,其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分别为15.85mgKOH/g、42.00gI/100g、6.53mmol/kg、197.46mgKO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