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周培凤 李焱 +1 位作者 汪小杰 张振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研究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 目的:研究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nnitol(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R)-6-hydroxymellein(3)、ethyl acetylorsellinate(4)、8-甲氧基补骨脂素(5)、norpestaphthalide A(6)、norpestaphthalide B(7)、tyrosol(8)、de-O-methyldiaporthin(9)、(R,R)-5,7-dihydroxy-3-(1-hydroxyethyl)phthalide(10)、腺苷(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臭常山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7、9~11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常山内生真菌 Diaporthe orixae sp.nov.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菱鲆肠道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N5的筛选鉴定及其抑制水产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包瑞璇 周皓隆 +3 位作者 方再郗 卢静 吕明生 王淑军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5,共8页
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肠道内分离出8株乳酸菌,经16S rDNA鉴定为Lactobacillus sp.,以对水产病原菌的抑制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指标,研究乳酸菌的特性。其中,菌株N5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副... 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肠道内分离出8株乳酸菌,经16S rDNA鉴定为Lactobacillus sp.,以对水产病原菌的抑制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指标,研究乳酸菌的特性。其中,菌株N5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菌株N5发酵上清液经加热、排酸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仍有抑菌作用;经蛋白酶处理后失去抑菌能力,推测菌株N5分泌的抑菌物质为耐热的乳酸菌素,其可以抑制病原菌生物膜的形成。菌株N5在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定植5 d后,加入鳗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继续养殖7 d,死亡率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菌株N5制备水产养殖益生菌剂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大菱鲆 水产病原菌 凡纳滨对虾 鳗弧菌
下载PDF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国霞 孙薇 +7 位作者 张玉琴 余利岩 袁丽杰 姜威 司书毅 王玉成 孙承航 张月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及活性测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从I03A-00723发酵产物中分离到8个单一组分,其中,组分95-2,135已分别被鉴定为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其它几个具有抗VRE和PDF酶活性的小组分的结构有待鉴定。结论在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的发酵产物中发现抗VRE和抑制PDF酶的活性物质;首次从游动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下载PDF
南海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中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芸 胡谷平 +4 位作者 陈小洁 刘炳新 代树文 何细新 张翠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研究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1D NMR和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 为了研究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1D NMR和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均为环二肽类物质,依次为:环(羟脯-苯丙)二肽(1)、环(脯-酪)二肽(2)、环(苯丙-甘)二肽(3)、环(苯丙-丙)二肽(4)、环(丙-酪)二肽(5)、环(亮-甘)二肽(6)、环(甘-缬)二肽(7)、环(丙-缬)二肽(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细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内生细菌 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 次生代谢产物 环二肽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苯丙氨酸及苯丙酮酸对Lactobacillus sp.SK007合成苯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兴峰 江波 +2 位作者 潘蓓蕾 沐万孟 张涛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2-1206,共5页
从自然发酵泡菜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SK007,研究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的过程,结果发现,在MRS培养基中最高可产生0.55mmol/L苯乳酸,苯丙氨酸剩余94%,但检测不到中间产物苯丙酮酸,这表明... 从自然发酵泡菜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SK007,研究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的过程,结果发现,在MRS培养基中最高可产生0.55mmol/L苯乳酸,苯丙氨酸剩余94%,但检测不到中间产物苯丙酮酸,这表明苯丙氨酸的转氨反应是苯乳酸合成的限速步骤.用苯丙酮酸代替苯丙氨酸作为底物可有效突破这一瓶颈,进一步优化了Lactobacillus sp.SK007利用苯丙酮酸合成苯乳酸的发酵条件.当苯丙酮酸为18.3mmol/L,30℃静置培养24h,苯乳酸产量可达10.25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生物合成 乳杆菌
下载PDF
广西靖西寒武纪三叶虫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及畸形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学剑 彭善池 +1 位作者 杜圣贤 胡有山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描述采自广西靖西果乐剖面三都组一三叶虫新种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根据该种三叶虫完整标本的背壳特征,认为Liushuicephalus Luo,1983是Tamdaspis Lisogor,1977的晚出异名。同时描述T.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两... 描述采自广西靖西果乐剖面三都组一三叶虫新种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根据该种三叶虫完整标本的背壳特征,认为Liushuicephalus Luo,1983是Tamdaspis Lisogor,1977的晚出异名。同时描述T.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两块畸形标本,并认为该畸形是因被捕食者咬伤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 个体发育 畸形 晚出异名 寒武纪 广西靖西
下载PDF
不同金属离子对产氢发酵细菌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峰 陈红 +2 位作者 岳莉然 曹逸坤 任南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80-1287,共8页
研究浓度为0.5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以及不同浓度梯度下CoCl2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产氢发酵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器内分别添加0.50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时... 研究浓度为0.5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以及不同浓度梯度下CoCl2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产氢发酵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器内分别添加0.50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生长和产氢效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比较不同金属离子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产氢及生长效能的促进作用,当反应器内添加0.50mg/L的FeS04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氢气产量达到最大值228mL/L,此时的细胞浓度为0.43g/L,而添加了CoCl:的反应器内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细胞浓度达到最大值0.87g/L,此时的氢气产量为191.5mL/L。CoCl:的浓度在0.05~0.50mg/L范围内时,当CoCl:浓度为0.05mg/L时,氢气产量达到最大值205mL/L,而当CoCl2浓度在0.30mg/L时,细胞浓度达到最大值1.03g/L,当CoCl:浓度在1.00~2.00mg/L范围内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氢气产量与细胞浓度均开始下降,产生了高浓度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CoCl2 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 NOV 产氢效能
下载PDF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虾苗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感染及病原菌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2 位作者 张晓君 何振平 葛慕湘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rla-Jensen 1919)细菌的一个新种;选择代表菌株(HL010406-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将其暂定名为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根据用HL010406-1为代表菌株对健康虾及牙鲆做感染试验,初步认为该菌可能是造成所检虾苗死亡的病原菌。经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3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0种药物呈敏感或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6种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虾苗 杀虾微杆菌 检验
下载PDF
外来须蠓新种Palpomyia exotica sp.nov.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8
9
作者 聂维忠 虞以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NOV 外来 蠓科 SP 双翅目 新几内亚 秦皇岛港 特征描述
下载PDF
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lxp发酵高产L-乳酸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博 周帅 +2 位作者 马翠卿 杨春玉 许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4-77,共4页
筛选得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sp.,进行发酵生产高浓度L-乳酸的研究。考察了种龄、接种量、温度和不同pH调节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时间为15 h;最佳接种量为15%;最适培养温度为42℃;与氨水和氢氧化钠相比,碳酸... 筛选得到一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sp.,进行发酵生产高浓度L-乳酸的研究。考察了种龄、接种量、温度和不同pH调节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时间为15 h;最佳接种量为15%;最适培养温度为42℃;与氨水和氢氧化钠相比,碳酸钙更适于作为发酵过程的pH调节剂;以葡萄糖为碳源,添加豆粕水解液和玉米浆作为辅料,2 L罐培养120 h,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202 g/L,糖转化率91.3%,L-乳酸占发酵液中总酸含量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发酵 乳杆菌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a sp.nov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睿 方玉春 +5 位作者 段琳 杜林 朱天骄 刘红兵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2,4-二羟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苯丙胺酸、脱氧鸟苷、鸟苷和N-乙酰酪胺;并初步评价上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显示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羽毛山海绵 糖多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凤眼莲根分泌物对Enterobacter sp.nov.苯酚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辉 郑师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文利用从含酚废水中筛选出新的高效降酚菌株(Enterobacter sp.nov.)和凤眼莲根分泌物来探讨风眼莲与细菌之间松散的、非特异性的降酚机理。研究了风眼莲分泌物及其不同的组分对Enterobacter sp.nov.生长、降酚酶活性和降酚效率的影响... 本文利用从含酚废水中筛选出新的高效降酚菌株(Enterobacter sp.nov.)和凤眼莲根分泌物来探讨风眼莲与细菌之间松散的、非特异性的降酚机理。研究了风眼莲分泌物及其不同的组分对Enterobacter sp.nov.生长、降酚酶活性和降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根分泌物(≤1%V/V)促进细菌生长,提高降酚效率,而高浓度的根分泌物(≥10%V/V)虽能促进细菌生长,但会抑制细菌降酚酶的诱导,降低降酚效率。凤眼莲根分泌物各组分中还原糖是影响Enterobacter sp.nov.降酚的关键因子。提出了人工组建凤眼莲和Enterobacter sp.nov.系统,提高降酚效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分泌物 降酚
下载PDF
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泡状肝包虫种类的研究 III.苏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崇惕 康育民 +5 位作者 崔贵文 钱玉春 王彦海 彭文峰 吕洪昌 陈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7-963,共7页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狐 苏俄棘球绦虫新种 子宫 绦虫幼虫期发育
下载PDF
中国滇东南早泥盆世坡松冲组的一个石松植物新属种——辐射正理木(Zhenglia radiata gen.etsp.nov.)及其演化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守刚 王德明 +1 位作者 王祺 薛进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早泥盆世 新植物 滇东南 nov sp. 石松 辐射 中国 新属种 演化
下载PDF
贵州关岭地区法郎组瓦窑段菊石类新材料
15
作者 马知恒 李世鑫 +2 位作者 陈镜文 何犇 张廷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9-776,共8页
本文对采自于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上部的齿菊石目化石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3属3种,其中包含一新种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sp.nov.。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以具有细密横肋及粗壮腹缘瘤为特征,属K... 本文对采自于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上部的齿菊石目化石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3属3种,其中包含一新种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sp.nov.。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以具有细密横肋及粗壮腹缘瘤为特征,属Klipsteinia在华南为首次发现。根据Klipsteinia和Arctosirenites组合特征判断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底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卡尼期早期(Julian 1),上部时代归属于晚卡尼期早期(Tuvalian 1),并且认为造成法郎组瓦窑段底部的岩性变化是由于构造因素导致,而并非受到卡尼期湿润幕事件(CPE,Carnian Pluvial Episod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 菊石类 卡尼期湿润幕事件 晚三叠世 贵州关岭
下载PDF
陈化粮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乳酸杆菌的恢复作用
16
作者 冷长友 孙浩 +4 位作者 陈乐 舒丽 程依林 曹礼静 王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84-87,92,共5页
在模拟制备黄曲霉毒素超标陈化粮的基础上,探究陈化粮对雏鸡料肉比、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细胞数量的影响以及乳酸杆菌的恢复作用。选用160只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组、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组、高剂量黄曲霉毒... 在模拟制备黄曲霉毒素超标陈化粮的基础上,探究陈化粮对雏鸡料肉比、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细胞数量的影响以及乳酸杆菌的恢复作用。选用160只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组、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组、高剂量黄曲霉毒素+乳酸杆菌组,攻毒时间为28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黄曲霉毒素对雏鸡日增重有显著的阻滞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组和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组料肉比极显著升高,而添加乳酸杆菌对雏鸡料肉比具有显著的恢复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曲霉毒素对鸡血细胞生成和免疫器官发育具有显著的阻滞作用(P<0.05),导致血细胞合成受阻和免疫器官发育滞后,而乳酸杆菌对鸡血细胞生成和免疫器官发育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料肉比 血细胞数量 免疫器官指数 乳酸杆菌
下载PDF
云南发现的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附一新种 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记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悦容 彭燕章 +1 位作者 张兴永 潘汝亮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311,共9页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早期猕猴类型,为南方早更新世猕猴种的首次记录。保山菲氏叶猴的发现意义则是在更新世一全新世时期猴科的地史和地理分布上增加了新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类化石 猴科
下载PDF
磷酸盐对高效产氢菌种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发酵产氢性能的影响和调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永峰 陈红 +2 位作者 韩伟 王占青 徐菁利 《黑龙江科学》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磷酸二氢钾(K2HPO4)以及磷酸盐缓冲溶液(PBS:K2HPO4+KH2PO4)分别作为磷元素的来源时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K2HPO4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 采用磷酸二氢钾(K2HPO4)以及磷酸盐缓冲溶液(PBS:K2HPO4+KH2PO4)分别作为磷元素的来源时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K2HPO4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对培养基中的pH值具有良好的维持作用,当K2HPO4浓度为1.5g/L时,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物气体产量、氢气产量以及比产氢率都达到最大,分别为4960ml/L,2107.5ml/L和1.93mol H2/mol葡萄糖,培养基内的pH值始终维持在3.0~5.0之内;PBS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以及缓冲培养基终pH值同样也具有较良好的促进作用,当PBS浓度为0.15mol时,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物气体产量、氢气产量和平均产氢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860ml/L,1832.7mlH2/L和2.6324mmol H2/g·cel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Biohydrogenbaeterium R3 sp.nov.磷酸二氢钾 磷酸盐缓冲溶液
下载PDF
垦利碱蓬Suaeda kenliensis J.W.Xing sp.nov.--碱蓬属一新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军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54,共4页
报道了中国碱蓬属植物一新种——垦利碱蓬Suaeda kenliensis J.W.Xing sp.nov.。该种与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R.Br.)Moq.相近,但系一年生,种子具圆盘状和卵形两种形状,直径约2~3mm,叶长可达5~7 cm,无不定根,与南方碱蓬相区别。垦... 报道了中国碱蓬属植物一新种——垦利碱蓬Suaeda kenliensis J.W.Xing sp.nov.。该种与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R.Br.)Moq.相近,但系一年生,种子具圆盘状和卵形两种形状,直径约2~3mm,叶长可达5~7 cm,无不定根,与南方碱蓬相区别。垦利碱蓬生长于潮间带和海水周期性淹没处。耐高盐,区域内海水盐度为25,滩涂表层含盐量在退潮后经日晒蒸发可达60‰以上。常形成单一种群的红海滩植被景观。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编号:MBM286537。采集地:莱州湾垦利海域潮间带泥滩。采集人:邢军武、曲宁、钟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属Suaeda 垦利碱蓬Suaeda kenliensis J.W.Xing sp.nov. 新种
下载PDF
黑龙江鸡西早白垩世侧羽叶一新种—城子河侧羽叶(Pterophyllum chengzihense sp.nov.)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风香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产于黑龙江鸡西早白垩世城子河组一种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化石的外形特征及表皮构造研究,确认该种属于本内苏铁类(Bennettitales)植物,并有别于其他植物类群。据此,新建一新种—城子河侧羽叶(新种)Pterophyllumchengzihenses... 根据产于黑龙江鸡西早白垩世城子河组一种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化石的外形特征及表皮构造研究,确认该种属于本内苏铁类(Bennettitales)植物,并有别于其他植物类群。据此,新建一新种—城子河侧羽叶(新种)Pterophyllumchengzihensesp.nov.,并讨论了该新种在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植物化石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子河侧羽叶 本内苏铁类 早白垩世 黑龙江鸡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