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epard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的操作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书连 王义生 +3 位作者 钟楚楠 卢义锋 王振 高延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是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技术[1-6]。常规的TLIF技术是通过后路实行彻底的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自椎间盘同侧的后外...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是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技术[1-6]。常规的TLIF技术是通过后路实行彻底的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自椎间盘同侧的后外侧将椎间融合器旋转放置到对侧,同时不显露神经根以及硬膜等椎管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epard解剖型椎间融合器 融合技术 对侧神经根 板减压
下载PDF
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腰椎XLIF/OLIF手术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彭祥 王文军 +5 位作者 晏怡果 左建宏 张健 姚女兆 王程 薛静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行赋值得到最终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400 N的轴向压缩及8 Nm力矩的预载荷,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分析两种cage的最大应力值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结果 在6种不同工况下,子弹头cage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34.83、79.17、71.31、114.96、76.85、78.77 MPa,解剖型cage最大应力值分别为56.91、61.78、35.82、52.28、31.76、32.45 MPa,解剖型cage比子弹头cage的应力分布要小且分散;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均明显小于正常人活动度,且解剖型cage组活动度要小于子弹头cage组。结论 在腰椎XLIF/OLIF微创手术中应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以降低最大应力值,避免应力集中,减少椎体活动度,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融合器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XLIF/OLIF 有限元
下载PDF
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阿尖措 王喜民 +1 位作者 李占银 许志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7185-7191,共7页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背景:传统的带螺纹水平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虽能改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患者预后较差、椎间融合率较低。目的:研究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及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5)采用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对照组(n=25)采用传统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结果与结论:随访6-29个月,试验组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P<0.05),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感染、慢性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椎间隙高度比、椎间孔高度比、椎体间角度活动域(L_(3/4)、L_5及L_5/S_1)、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及骶骨水平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表明,解剖型表面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脊柱融合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解剖表面微孔钛合金融合器 生物相容性 退变性疾病 应用效果 传统融合器 隙高度比 孔高度比 节段前凸角 融合
下载PDF
可吸收、解剖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兴良 蔡建平 +1 位作者 钱邦平 唐天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17例患者的疗效为优良,1例患者为良好,无疗效为满意或差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结论ADFC具有早期的确实制动作用,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可吸收材料 解剖融合器 脊髓
下载PDF
新型解剖型纳米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程 彭文 +6 位作者 晏怡果 李学林 欧阳智华 贺更生 韩东 陈洋 王文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探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疗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的21例腹腔镜下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该新型椎间融合器,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 探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疗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的21例腹腔镜下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该新型椎间融合器,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VAS评分及骨性融合和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VAS评分在术后持续改善,椎间隙高度在术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个月时均达到骨性融合。该研究验证了该新型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 腹腔镜 前路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微创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及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华 尹庆水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王善琛 刘启宇 赖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窥镜下置入自行设计的下腰椎微创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的下腰椎椎间融合器宽度女性为7mm,男性为8mm。72具年龄32~66岁的成人腰骶椎干骨标本,将L4、L5和S1的上关节突由内向外分作3等份后分别测量上关节...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窥镜下置入自行设计的下腰椎微创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的下腰椎椎间融合器宽度女性为7mm,男性为8mm。72具年龄32~66岁的成人腰骶椎干骨标本,将L4、L5和S1的上关节突由内向外分作3等份后分别测量上关节突内缘点及另外2个等份点与脊椎中线的距离,获得保留小关节与小关节切除1/3及2/3后的骨窗宽度。结果:保留小关节时,L3/4、L4/5、L5/S1的骨窗宽度男性分别为7.2±1.7mm、8.8±1.7mm、10.6±2.2mm,其中>8mm者分别占83.3%、88.9%、94.4%,女性分别为6.1±1.7mm、7.5±1.7mm、9.7±2.4mm,其中>7mm者分别占75.0%、88.9%、91.7%;将小关节切除1/3后,男性骨窗宽度分别为9.3±1.5mm、11.8±1.5mm、13.1±2.1mm,其中>8mm者分别占91.7%、100%、100%,女性分别为8.2±1.3mm、10.7±1.7mm、12.1±2.3mm,其中>7mm者分别占88.9%、100%、100%;小关节切除2/3后,男性骨窗宽度分别为11.8±2.1mm、14.1±2.4mm、16.1±3.3mm,均>8mm,女性分别为10.7±2.2mm、13.2±2.1mm、15.2±3.5mm,均>7mm。结论:新设计的融合器可以通过内窥镜工作管道,理论上可在椎板小开窗条件下置入L4/5、L5/S1椎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自制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廖壮文 范子文 杨进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14-321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FOCBLFC)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评价其替代金属或碳纤维腰椎椎间融合器在临床应用及在椎间融合方面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方法对获得3年以上随访的18例应用FOCBLFC行腰... 目的探讨自制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FOCBLFC)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评价其替代金属或碳纤维腰椎椎间融合器在临床应用及在椎间融合方面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方法对获得3年以上随访的18例应用FOCBLFC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分析其手术特点,并采用VAS及ODI评分评价其术后腰腿痛程度及社会、生活能力情况。同时对比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6年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Cobbs'角变化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末次随访时患者DI及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术后2年均获得椎间隙坚强骨性融合,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前凸Cobbs'角矫正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FOCBLFC最终逐渐被吸收替代,且没有患者出现移植物移位、内固定断裂、松脱现象。结论自制FOCBLFC与椎弓根钉棒系统相结合使用可以实现腰椎术后中远期稳定,改善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曲度,有效实现与判断椎间融合,移植物相关并发症少见,临床效果满意,可替代金属或碳纤维等腰椎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成式皮质骨生物融合器 异体骨 融合
下载PDF
单枚融合器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兆杰 安荣泽 +2 位作者 王克强 齐新文 俞华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8966-8969,共4页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的解剖参数。方法:对14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腰段椎间孔宽度、长度、高度进行了观测;对腰椎各结构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进行了观测。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腰段(L1-L5)椎间孔宽度逐渐变小;L1-L4椎间孔高度逐渐增大,L5略小于L4,L1-L5高度均明显大于其宽度(P〈0.01);L1-L5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大(P〈0.05)。L1至L5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其性别间、左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国人经椎间孔入路能满足高度9-14mm单枚椎间融合器斜向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不会因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而导致脊髓与神经根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孔腰融合 解剖参数 尸体标本
下载PDF
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子文 杨进顺 +3 位作者 赵玉 黄锦衣 廖壮文 黄文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1-1352,共2页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的腰椎间融合器——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并对该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测验。方法:融合器设计为用整块的异体皮质骨制成以保证其强度,融合器有特定形状和规格;从两具强壮壮年男性的新鲜尸体上截取四段股骨中上段,按...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的腰椎间融合器——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并对该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测验。方法:融合器设计为用整块的异体皮质骨制成以保证其强度,融合器有特定形状和规格;从两具强壮壮年男性的新鲜尸体上截取四段股骨中上段,按设计制成融合器并冻干,然后利用瑞典进口的材料生物力学实验机,进行力学测验,测定融合器的压缩破坏力,并将结果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组融合器的压缩破坏力为(10 040±1 805)N,和碳素纤维融合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髂骨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物型腰椎间融合器强度可以满足作为融合器的即刻支撑重建脊柱初期的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融合器 异体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轻度腰椎峡部型滑脱症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杰 侯铁胜 +1 位作者 张春才 海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4期229-231,共3页
自1997年4月~1998年4月间,以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BAK)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8例轻度L_5/S_1峡部型滑脱症病人。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有一侧(5例)或双侧(3例)的下肢疼痛。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腰5椎体轻度向前滑脱... 自1997年4月~1998年4月间,以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BAK)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8例轻度L_5/S_1峡部型滑脱症病人。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有一侧(5例)或双侧(3例)的下肢疼痛。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腰5椎体轻度向前滑脱(15%~30%滑移程度),且该椎间隙高度较邻近之正常间隙降低30%以上;斜位片示峡部裂隙6例(其中1例为单侧)、峡部细长2例。双侧症状者行后前向双枚BAK椎间融合器PLIF。术后平均随访12月,皆达到临床融合。所有患者均无融合器的移位,患者主观满意率100%。作者认为,BAK椎间融合器植入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保证可靠的融合,且无需应用附加内固定,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轻度腰椎峡部型滑脱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峡部 融合器 PLIF 治疗
下载PDF
一体成型式皮质骨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子文 廖壮文 +1 位作者 杨进顺 黄文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6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一体成型式皮质骨颈椎椎间融合器(forming one cortical biological cervical fusion cage,FOCBCFC)并探讨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从两具强壮青年男性的新鲜尸体上截取四段腓骨中段骨,按制特定形状和规格制成FOCBCF...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一体成型式皮质骨颈椎椎间融合器(forming one cortical biological cervical fusion cage,FOCBCFC)并探讨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从两具强壮青年男性的新鲜尸体上截取四段腓骨中段骨,按制特定形状和规格制成FOCBCFC并冻干,然后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力学破坏实验,了解融合器的压缩破坏载、压缩强度等生物力学性能,并将结果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组FOCBCFC融合器的压缩破坏载荷为(4.451±0.270)KN,与ADFC(8.500±0.180)KN、纯钛TFC(5.860±0.380)KN及植骨块(2.080±0.190)的破坏载荷相比,统计学分析组间抗压力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FOCBCFC的压缩破坏载荷介于植骨块与纯钛TFC和ADFC之间,优于植骨块.结论 FOCBCFC的设计符合颈椎椎间隙解剖学特点,具有足够的支撑、维持和增加椎间隙高度的作用,其生物力学性能可满足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近中期稳定性作用,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融合器 异体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RF-Ⅲ型固定器结合两枚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12
作者 王亮 朱冬承 +2 位作者 陈福扬 汤长华 吴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滑脱症 内固定器 融合器 治疗 螺纹融合器 效果满意
下载PDF
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亚峰 杨惠林 +1 位作者 唐天驷 史勇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 4 3例 ,5 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13例 ,椎管狭窄症 19例 ,退变性椎体滑脱 7例 ,椎弓崩裂性滑脱 4例。使用两种插入式融合器 :高分... 目的 探讨应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 4 3例 ,5 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13例 ,椎管狭窄症 19例 ,退变性椎体滑脱 7例 ,椎弓崩裂性滑脱 4例。使用两种插入式融合器 :高分子聚醚醚酮融合器 31例 ,表面钛涂层融合器 12例。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测量术前、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 ,椎体间活动域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1个月。融合率 90 .7%。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得到满意恢复。疗效评定结果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 86 .1%及 93.1%。结论 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不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不稳 融合 插入融合器
下载PDF
滑脱型RF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14
作者 杨进顺 黄文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01B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方法,评价其在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常规椎管减压、联合应用滑脱型RF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综合3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对治疗效果作出...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方法,评价其在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常规椎管减压、联合应用滑脱型RF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综合3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对治疗效果作出评定,有效率达96.67%,优良率达90%。结论:滑脱型RF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RF系统 融合器 治疗 滑脱症
下载PDF
椎体间融合术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露露 王剑锋 +1 位作者 王文涛 郝定均 《骨科》 CAS 2021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对比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院接受PLIF手术治... 目的对比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17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椎间融合器的数量,将病人分为单枚组(97例)和双枚组(7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等功能评分及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融合率等影像学指标来评估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单枚组随访24~36个月,平均29.7个月;双枚组随访24~36个月,平均28.8个月。与单枚组相比,双枚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所有病人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SF⁃36评分、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双枚组的椎间融合率较单枚组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但单枚组较双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滑脱症 融合 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桂德建 潘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DF)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行单节段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使用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B组使用颈椎前路钛板联合颈椎椎间融合器。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1年... 目的观察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DF)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行单节段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使用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B组使用颈椎前路钛板联合颈椎椎间融合器。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1年、3年、5年颈椎融合节段上下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HAB、HPB)、颈椎曲度改变(D值、Cobb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6(5.4±0.7)年。A、B两组患者术后3d、1年、3年、5年颈椎融合节段上下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各相同时间点颈椎融合节段上下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椎自稳型椎间融合器可获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融合器 单节段
下载PDF
协和钢板和JR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筑 熊成安 杨渝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0-720,723,共2页
关键词 协和钢板 JR融合器 治疗 滑脱 早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凯 车彪 王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联合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I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I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联合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I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I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前后椎间隙变化、腰椎前凸弧度变化等方面对比均无差异(P>0.05),且植骨均达愈合标准;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ISS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手术患者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弓根螺钉 峡部裂滑脱
下载PDF
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洁 姜伟举 刘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3期3226-3227,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关于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2011年在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5例,术前先进行常规检查,显示其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脱。... 目的探讨和研究关于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2011年在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5例,术前先进行常规检查,显示其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脱。术中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下进行的,采用俯卧位,腰椎中心正中切口,两侧的棘突开放腰背筋膜,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推,拉椎棘突椎板然后切除,然后在臂X线机透视下保证每个钉位置准确,选择症状显着一侧的影响椎体半椎板和关节,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切除。结果术后15例患者伤口均回到I期愈合时间,无感染,无神经根损伤和脊髓硬膜破裂,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无断钉棒固定,破碎,松散,没有出现位移。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既可以保留脊柱后部结构,也可以实现充分的后路减压,同时也可以确保可靠的融合,其适用于腰椎复位或固定等手术操作,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弓根螺钉 峡部裂滑脱
下载PDF
小切口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与钉棒固定联合传统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振军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以后路减压植入传统融合器+钉棒固定手术为对照,探讨小切口减压植入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58例LDH患者,依... 目的以后路减压植入传统融合器+钉棒固定手术为对照,探讨小切口减压植入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58例LDH患者,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后路减压+植入Cage+钉棒固定),观察组27例(采用小切口减压+植入撑开型融合器)。对两组手术情况、疗效和椎间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切口长度、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的腰椎局部前凸角较术前有明显恢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腰椎局部前凸角无明显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植骨融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后路小切口减压+植入撑开型融合器手术治疗LDH的疗效和植骨融合率相近,但创伤性小,且有利于维持腰椎曲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撑开融合器 CAGE 小切口减压手术 弓根钉棒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