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克林霉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1
作者 马微微 武亚男 +3 位作者 张昕仪 林欣悦 杨丽萍 黄莉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为探讨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60只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克林霉素和同体积生理盐水,受试组分... 为探讨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60只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克林霉素和同体积生理盐水,受试组分别按照1.5×10^(6)、1.5×10^(7)、1.5×10^(8)CFU/只灌胃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灌胃14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肠道菌群结构、组织病理变化、肠道屏障功能、肠道通透性和短链脂肪酸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使小鼠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显著提高,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显著下降,并且短链脂肪酸的浓度明显提高。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 肠道菌群 组织病理 肠道屏障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中国大陆Lg波衰减成像
2
作者 何静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99,共11页
本文利用2009-2019年间中国大陆固定台站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反双台法,获得了约36万个台站对的Lg波Q值,并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Lg波的衰减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大陆Lg波衰减的Q值结构存在显著的横向非均一性.青藏高原、渤海湾盆... 本文利用2009-2019年间中国大陆固定台站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反双台法,获得了约36万个台站对的Lg波Q值,并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Lg波的衰减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大陆Lg波衰减的Q值结构存在显著的横向非均一性.青藏高原、渤海湾盆地以及祁连山造山带等构造活动块体展现出明显的地壳低Q值强衰减特征,而华南块体、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等相对稳定的地区则呈现地壳高Q值弱衰减特征.Lg波衰减与构造活动强度、松散沉积物、地下流体或部分熔融以及地质块体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渤海湾盆地的强衰减主要由上地壳巨厚的松散沉积物和较高的地壳温度导致.青藏高原和祁连山造山带的地壳强衰减主要归因于现今活跃的构造活动、复杂的断裂系统和地质结构以及富含地下流体甚至是部分熔融等因素.华南造山带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壳弱衰减特征可能与侵入岩冷却形成高强度的结晶基底以及古老造山带地壳构造趋于稳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Q值 地壳衰减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Lg波衰减及场地响应特征研究
3
作者 贾昕晔 白少奇 +2 位作者 贾彦杰 刘芳 娜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于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的方法,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8地震事件78次,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分向衰减参数分别为Q_(UD)(f)=372·f^(0.54... 基于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的方法,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8地震事件78次,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分向衰减参数分别为Q_(UD)(f)=372·f^(0.54),Q_(EW)(f)=287·f^(0.59),Q_(NS)(f)=382·f^(0.43)。分析34个台站场地响应可得,EKH、 BYT、 HYS台站在1~7 Hz频段内有明显放大效应,BHS、 XLT、 RLT台站在1~3 Hz频段有明显放大效应,可能与台站所处复杂的地质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 lg 衰减参数 场地响应
下载PDF
武汉地区表观健康成人血清sTfR和sTfR/lgSF参考区间的建立
4
作者 陶翠华 董杉杉 +3 位作者 凃茹 李然 李玲 曹树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07-811,共5页
目的 建立武汉地区表观健康成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常用对数的比值(sTfR/log serum ferritin index,sTfR/lgSF)参考区间,为临床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提供... 目的 建立武汉地区表观健康成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常用对数的比值(sTfR/log serum ferritin index,sTfR/lgSF)参考区间,为临床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亚心总医院表观健康体检者和献血屋献血者273名,检测sTfR、其他铁代谢指标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计算sTfR/lgSF值,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建立sTfR和sTfR/lgSF参考区间。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sTfR、sTfR/lgSF与其他铁代谢指标、hsCPR相关性。结果 sTfR水平(M,mg/L)男女(1.01 vs 1.07)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sTfR/lgSF水平明显低于女性(0.45 vs 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sTfR(M,mg/L)、sTfR/lgSF(M)比较,分别为(1.07 vs 1.02 vs 1.00)、(0.52 vs 0.53 vs 0.51),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sTfR参考区间为(0.72~1.68)mg/L,根据性别建立sTfR/lgSF参考区间为男性(0.31~0.88)、女性(0.37~1.1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fR、sTfR/lgSF与hsCRP无相关性(r=0.043,P>0.05)、(r=-0.064,P>0.05),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与hsCRP均有相关性(r=0.128,P<0.05)、(r=-0.195,P<0.01)、(r=-0.173,P<0.01);sTfR与SF无相关性(r=-0.115,P>0.05),而sTfR/lgSF与SF有显著性相关(r=-0.685,P<0.01)。结论 初步建立了武汉地区表观健康成人血清sTfR及sTfR/lgSF的参考区间。sTfR和sTfR/lgSF不受炎性因子影响,对在炎症作用下血清铁蛋白升高的贫血患者,鉴别是否存在铁缺乏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g铁蛋白 铁缺乏 参考区间 武汉
下载PDF
LG化学在韩国建设碳纳米管工厂
5
作者 钱伯章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95-95,共1页
LG化学宣布,在韩国大山联合体开始建设第4座碳纳米管(CNT)工厂。LG化学的第4家碳纳米管工厂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届时将把公司的碳纳米管生产能力提高一倍,达到每年6100吨。此前,LG化学位于丽水的第三工厂(1200吨)也于最近正式投入生产... LG化学宣布,在韩国大山联合体开始建设第4座碳纳米管(CNT)工厂。LG化学的第4家碳纳米管工厂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届时将把公司的碳纳米管生产能力提高一倍,达到每年6100吨。此前,LG化学位于丽水的第三工厂(1200吨)也于最近正式投入生产。至此,LG化学在现有的1700吨的基础上,每年的总生产量将增加到2900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 碳纳米管 lg化学
下载PDF
高温下HMX热分解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芳 贾方硕 +3 位作者 陈瑶 李天浩 郭国琦 董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HMX热分解过程主要有三种初始分解机理:N-NO_(2)键的断裂,HONO的解离和主环上C-N键的断裂,计算得到的初始分解阶段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n(A),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反应分子动力学(RMD) ReaxFF-lg 热分解 温度
下载PDF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_0地震成像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建华 刘福田 +2 位作者 阎晓蔚 胥颐 郝天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4-1052,共9页
利用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测量出的华北地区 5 6 0余条单台传播路径上平均Lg尾波Q0 值数据 (Q0 是1Hz的Q值 ) ,采用随机褶积模型和奇异值分解法 ,重建该地区地壳中Q0 的横向变化 .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地壳中Lg尾波Q0 值分布具有显著的横... 利用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测量出的华北地区 5 6 0余条单台传播路径上平均Lg尾波Q0 值数据 (Q0 是1Hz的Q值 ) ,采用随机褶积模型和奇异值分解法 ,重建该地区地壳中Q0 的横向变化 .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地壳中Lg尾波Q0 值分布具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这种不均匀性与地质构造明显相关 ,块隆区具有较高的Q0 值 ,例如 ,燕山造山带、太行山块隆、鲁西隆起 ;华北平原区表现为低Q0 值分布 ,例如冀中坳陷、黄骅坳陷、济阳坳陷 ,二者界限分明 .结合研究区内的大地热值分布研究表明 ,低Q0 值区大都处于高热流区 ,这可能是地壳内热物质的活动有关 .虽然华北地区Lg尾波Q0 值高、低分区明显 ,但是 ,从总体上应该属于低Q0 值异常区 ,也就是说 ,该区的地壳是高地震波衰减区 ,这可能是该地区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而使地壳减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lg尾波 lg尾波Q0 地震波衰减成像 横向不均匀性
下载PDF
单台Lg尾波Q_Lg^c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建华 刘福田 +1 位作者 王凤霞 王依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1-382,共12页
将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简称SSR法)应用于震中距小于500km的区域地震Lg尾波为lHz下的值,n是与频率f有关的指数)的提取之中·为了检验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选用两组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地震记录.一组是1989-10-18大同主震... 将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简称SSR法)应用于震中距小于500km的区域地震Lg尾波为lHz下的值,n是与频率f有关的指数)的提取之中·为了检验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选用两组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地震记录.一组是1989-10-18大同主震(ML=5.9)的15个余震,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序列。另一组是秦岭造山带数字流动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1995年甘肃平凉两次地震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序列.每一组地震的震源参数基本相同,即它们到某一特定台站的路径几乎相同,得到的 可以认为是不受震源影响的地震一台站路径上的平均衰减效应·两区域 的测量结果表明:(1)尽管两个地震观测台网所用观测仪器不同,每个台站的观测条件不同,所记录的地震也不尽相同,但对Q_0和,的拟合结果线性程度都比较高,说明SSR法是稳定的;(2)同一震群的不同地震到某一特定台站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即Q_0值及其平均值大都在其标准差范围之内,说明SSR法是可靠的。(3)对同一地震不同方位各台站的Lg尾波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穿过不同构造区的Q_0值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这些差异可以看作是构造上横向差异的表现,那么,如果选择方位分布好的一定数量的地震,而记录台站在研究区又具有合适分布,利用这些观测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Q^clg 地震波 测量研究
下载PDF
云南及周边地区Lg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6
9
作者 胡家富 丛连理 +1 位作者 苏有锦 康国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9-813,T004,共6页
收集了昆明台 1990~ 2 0 0 0年间大于 4 .0级的地震宽频记录资料 ,以及分布在云南境内的 2 3个昆明数字化台网 1999~ 2 0 0 0年的资料 ,使用单台叠加谱比方法处理了 2 80个Lg尾波信号 .在假定Lg尾波Q与频率f有Q=Q0 fη关系的基础上 ,... 收集了昆明台 1990~ 2 0 0 0年间大于 4 .0级的地震宽频记录资料 ,以及分布在云南境内的 2 3个昆明数字化台网 1999~ 2 0 0 0年的资料 ,使用单台叠加谱比方法处理了 2 80个Lg尾波信号 .在假定Lg尾波Q与频率f有Q=Q0 fη关系的基础上 ,计算出各射线 1Hz时的Q值及频率相关因子 η .在此基础上 ,运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 0 .5°× 0 .5°网格内的Q0 和 η的分布图像 .结果表明 :云南及周边地区的Q0 在 15 0~ 30 0之间变化 ,滇东地区的Q0 明显高于滇西地区 ;η的变化范围在 0 .3~ 0 .8之间 ,绝大部分地区 η的变化范围为 0 .5~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叠加谱比 反投影技术 Q成像
下载PDF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的测量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建华 刘福田 +2 位作者 阎晓蔚 胥颐 郝天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2-831,共10页
利用 1989~ 1998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ML≥ 3.0级的地震事件 ,华北遥测台网以及数字化台网记录到的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时间序列 ,经过滤波、消除背景噪声等预处理 ,采用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 ,得到传播路径上Lg尾波Q0 (Q =Q0 fη ,Q0... 利用 1989~ 1998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ML≥ 3.0级的地震事件 ,华北遥测台网以及数字化台网记录到的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时间序列 ,经过滤波、消除背景噪声等预处理 ,采用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 ,得到传播路径上Lg尾波Q0 (Q =Q0 fη ,Q0 是 1Hz的Q值 ,η是Q值与频率相关系数 ) ,进而获得该地区Q0 和 η的空间分布 .测量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地壳Lg尾波Q0 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这种不均匀性与该地区地壳的速度分布基本一致 ,表现为与该地区地表地质特征明显的一致性 ,即传播路径位于太行山隆起和燕山隆起区为高Q0 值分布 ;传播路径位于冀中坳陷和黄骅坳陷等平原区表现为低Q0 值 ;传播路径位于隆起区和坳陷区二者之间 ,其Q0 值也介于二者之间 ,说明华北地区的地壳结构没有很大的阶跃式变化而使波导遭到破坏 ,Lg尾波Q0 值基本上反映了地壳内介质滞弹性的固有衰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事件 lg尾波Q 数字化台网 SSR法 地震波衰减
下载PDF
川滇地区Lg波Q值层析成像 被引量:26
11
作者 周连庆 赵翠萍 +1 位作者 修济刚 陈章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45-1752,共8页
利用云南和四川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化地震资料,开展了川滇地区不同频率的QLg层析成像研究,反演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 km.反演结果表明,川滇地区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强烈,QLg高低值差异显著.川滇地区显著的高衰减区有川滇菱形... 利用云南和四川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化地震资料,开展了川滇地区不同频率的QLg层析成像研究,反演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 km.反演结果表明,川滇地区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强烈,QLg高低值差异显著.川滇地区显著的高衰减区有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边界(即沿鲜水河至安宁河以及思茅—澜沧—普洱区),滇西北地区、龙门山断裂以西松潘—茂文地区、巴塘及理塘强震区等,Lg波高衰减区的分布与构造活动强烈、强震活动或大震破裂造成介质破碎区、低速区等相关,表明构造活动强烈或大震破裂造成的介质破碎、热物质沿活动断裂上涌等可能是川滇地区低QLg的主要成因.显著的低衰减区有川东盆地、滇东南地区以及金沙江、怒江断裂的中段区域,滇中块体内部也呈现出相对的低衰减特征.Lg波低衰减区与地震活动性弱、速度正异常等相关,表明川滇地区Lg波的低衰减区与地壳变形、地震活动性及水热活动弱、块体稳定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lg波Q值(Qlg) 棋盘测试 横向不均匀性 Qlg层析成像
下载PDF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张海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7-372,共6页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其中主要观点之一是源区附近由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CLVD)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能量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模拟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比较了东哈萨克斯...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其中主要观点之一是源区附近由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CLVD)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能量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模拟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比较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爆炸源、张裂源及CLVD源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的角度来看,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CLVD源激发的Lg波振幅谱具有低谷点的特征源自于该震源所激发的Rg波;在此基础之上,检验了Patton提出的估算震源埋藏深度的经验公式.结果发现,该公式仅适用于震源埋藏深度较浅的情况(<5 0 0m)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层裂 CLVD源 低谷点
下载PDF
Lg尾波Q_0值与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构造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伟 吴建平 +1 位作者 明跃红 王椿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4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432条垂直向地震记录,采用叠加频谱比值法计算单台Lg尾波Q0(1Hz的Q值)及η值.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70°~135°E,20°~50°N)Lg尾波Q及η值的横向变... 利用中国大陆4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432条垂直向地震记录,采用叠加频谱比值法计算单台Lg尾波Q0(1Hz的Q值)及η值.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70°~135°E,20°~50°N)Lg尾波Q及η值的横向变化图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邻区Q0值主要在150~600之间.其中川滇及缅甸西北部地区的Q0值最低(〈240).该地区地壳有复杂的断裂破碎构造及强烈的水热活动.最高Q0值(Q0〉510)区主要位于蒙古高原南部、阿拉善、鄂尔多斯块体交界.其频率依赖η值在0.45~0.75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lg尾波 Q0值 η值
下载PDF
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地壳Lg波宽频带衰减模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连锋 谢小碧 +1 位作者 王卫民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6-871,共16页
利用1996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发生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113个壳内地震在60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观测到的波形资料,建立Lg波衰减成像数据集.根据22,551条垂直分量波形,计算Lg波振幅谱,提取单台、双台和双事件数据,采用区域Q值... 利用1996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发生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113个壳内地震在60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观测到的波形资料,建立Lg波衰减成像数据集.根据22,551条垂直分量波形,计算Lg波振幅谱,提取单台、双台和双事件数据,采用区域Q值、震源函数和台基响应联合反演方法,建立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0.05~10.0Hz的宽频带衰减模型.模型显示火山岩山脉地区如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具有弱衰减特征,沉积盆地衰减相对较强,海水覆盖区域如渤海、黄海和日本海等衰减最强.日本海具有较薄的海洋地壳,对地壳Lg波传播有阻挡作用.通过较大地震事件的跨海记录调查Lg波的传播,强衰减特征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Q值层析成像 衰减 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
下载PDF
新疆及周边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彦 毛燕 +2 位作者 胡家富 苏有锦 丛连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2,237,共8页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新疆地区22个数字化台网台站、乌鲁木齐台站以及周边的7个台站1999~2003年上半年所记录的1 156个宽带垂直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与各射线相对应的Q0值(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在此基础上,应用反投影技术...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新疆地区22个数字化台网台站、乌鲁木齐台站以及周边的7个台站1999~2003年上半年所记录的1 156个宽带垂直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与各射线相对应的Q0值(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在此基础上,应用反投影技术,得到了新疆地区1°×1°网格的Q0值和η值的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塔里木地台及西伯利亚地台边缘,Q0值较高,为300~450;而在南部的西昆仑褶皱系、松潘甘孜褶皱系,Q0呈现出低值,在150~250的范围内变化;在北部的准葛尔褶皱系和天山褶皱系,Q0呈现出较低的值,在250~300的范围内变化,η值的变化范围为0.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Q值 叠加谱比法 反投影技术 新疆地区
下载PDF
辽宁地区Lg波衰减及场地响应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邵媛媛 郑勇 +3 位作者 王亮 杨士超 贾丽华 翟丽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7,I0002,共10页
准确的衰减特征及台站响应对于定量确定地震台网观测环境和分析其构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8—2017年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1~7 Hz Lg波三分向(UD,NS,EW)衰减关系,参与评估... 准确的衰减特征及台站响应对于定量确定地震台网观测环境和分析其构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8—2017年辽宁数字地震台网地震波形资料,利用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1~7 Hz Lg波三分向(UD,NS,EW)衰减关系,参与评估的32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幅值曲线较为平滑,各频段衰减效应存在差异。大多数台站的场地效应幅值在1~8,少数台在低频或高频段上呈现放大效应,最大的幅值近16。结果表明:辽宁地区为低Q_0(对应频率1 Hz)和低频率依赖性的构造活跃区,场地响应特征与浅层结构及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不同场地类型的场地响应特征差异明显:井下场地类型的场地响应在低频段内(1~2 Hz)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地表较山洞场地类型的场地响应幅值在径向和垂向上都有抬升;相同场地类型中,场地响应放大效应在径向上比垂向上大的多,可能与台基岩性特征有关,而岩性差异对场地响应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衰减参数 场地响应 联合反演 辽宁地区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Lg尾波的Q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毛燕 徐彦 +2 位作者 王彬 胡家富 丛连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首先利用叠加谱比法,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的12个台站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04个宽带垂直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的Lg尾波Q0和η的测量值,再应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出四川及邻区Lg尾波Q0和η的分布图像。... 首先利用叠加谱比法,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的12个台站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04个宽带垂直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的Lg尾波Q0和η的测量值,再应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出四川及邻区Lg尾波Q0和η的分布图像。结果表明Q0值的分布与构造活动性紧密相关,在所研究的范围内,Q0值在225~400的范围内变化。低的Q0值(225~250)发生在安宁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的交汇区域,以及由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等多条断裂所组成的南北向断裂带;在川东的四川盆地,Q0值有所升高,在250~300的范围内变化;在所研究区域东南部的扬子地台,Q0值呈现出350~400的较高值。η值在04~08的范围内变化。绝大部分地区的η和Q0反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Q值 叠加谱比法 反投影技术 四川及邻区
下载PDF
层裂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永锋 陈晓非 张海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9-316,355,共8页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伴随层裂源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的最主要贡献因素.本文利用频谱比对方法,结合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伴随层裂源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的最主要贡献因素.本文利用频谱比对方法,结合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层裂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实际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层裂时间函数对Lg波具有扇贝形调制作用;Lg波振幅谱的低谷点源自于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激发的Rg波.这一结果也表明,东哈萨克斯坦速度模型下的Lg波受层裂的调制作用,与内华达试验区的Lg波是一样的,进一步支持了Patton和Taylor的观点,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比 lg波层裂 CLVD源 低谷点
下载PDF
用Lg波资料反演场地效应与地震波衰减参数 被引量:17
19
作者 朱新运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80,671,共12页
基于谱比法,以台站记录地震波频谱为观测数据,通过扣除仪器响应及几何扩散后同一地震不同台站记录谱比,扣除震源方向性、震源因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联合反演求解场地效应及地震波衰减参数.以浙江省地震台网台站... 基于谱比法,以台站记录地震波频谱为观测数据,通过扣除仪器响应及几何扩散后同一地震不同台站记录谱比,扣除震源方向性、震源因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联合反演求解场地效应及地震波衰减参数.以浙江省地震台网台站记录的台湾地震数字化地震波资料为基础,使用地震波记录中的Lg波,评估浙江省台网丘陵地带基岩台站场地效应,计算穿越台湾海峡较单一路径Lg波衰减参数.研究使用20次发生于2002-2005年、震级在Ms5.0~6.7之间的台湾东北部较小区域地震,参与评估台站16个,地震波记录960条.地震波处理频段为0.5~10.0Hz,每间隔0.2Hz计算一次,对应于垂直、东西及南北分量获得的衰减参数,数据结果分别为:γ(f)=0.00175f^0.43485,γ(f)=0.00145f^0.48467,γ(f)=0.0021f^41241.庆元台(QIY)在1.5Hz以上放大效应非常明显,宁波台(NIB)在大部分频率点场地效应最小,参与评估台站场地效应各分向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方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场地效应 衰减参数 联合反演
下载PDF
LG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及其模式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岚 纪建悦 张志亮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自主创新是支撑企业崛起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对LG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SWOT分析,了解了LG在自主创新方面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其面临的威胁,找到了发展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LG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与实施提出... 自主创新是支撑企业崛起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对LG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SWOT分析,了解了LG在自主创新方面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其面临的威胁,找到了发展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LG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 自主创新 SWOT分析 模式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