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moisture dynamics and tree-water status in a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Qilian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Hu Liu Lin Li +2 位作者 SiJia Wang QiYue Yang WenZhi Zh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20年第1期34-46,共13页
Landscapes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comprise a unique pattern of vegetation,consisting of a mosaic of grassland and shrub-forest.Forests generally self-organize into ordered structures and coal... Landscapes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comprise a unique pattern of vegetation,consisting of a mosaic of grassland and shrub-forest.Forests generally self-organize into ordered structures and coalesce into blocks on north-facing slopes or stripes along southeast-facing slopes,with Picea crassifolia being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dominant tree species.We investigated the tree-water status and soil-moisture dynamics at a forest site(Guantan)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The 30-minute-interval measurements of tree-sap flow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of 2008 are presented,and the potential func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ree transpi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evaluated.Soil moisture and solar energy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explaining more than 70%of the variance in sap flow.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obtained at the forest site,a stochastic model of soil-moisture dynamics was tested;and the steady-stat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PDFs)of the long-term soil-moisture dynamics and static tree-water stres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model and parameters.We found that the model reproduced measured soil moisture well,despite all the simplifying assumptions.The generated PDF of long-term soil moisture was relatively open,with middle to low average values;and the calculated density of the static tree-water stress at the forest site was largely concentrated between 0 and 0.6,suggesting a moderate water-stress situation in most cases.We argue that both water and energy are limiting factors for vegetation at the forest site.In addition,the tradeoff between reduced evapotranspiration(ET)from limited solar energy and increased soil-moisture availability may create a stressed but tolerable environment and,in turn,produce a relatively constant ecological niche favorable to Picea crassifolia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flow soil moisture stochastic modeling semiarid alpine ecosystem
下载PDF
Stochastic modelling of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a grassland of Qilian Mountain at point scale 被引量:7
2
作者 LIU Hu,ZHAO WenZhi HE ZhiBin & ZHANG LiJie Linze Inland River Basin Research Station,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Laboratory of Watershed Hydrology and Ecol-ogy,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12期1844-1856,共13页
Stochastic modeling of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s crucial to the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plant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es,hydrological control of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water competition among plants,and som... Stochastic modeling of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s crucial to the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plant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es,hydrological control of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water competition among plants,and some other ecological dynamics,and thus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ecohydrology at present.In this paper,we based on th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ata of soil moisture during 2002―2005 an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e of 1992―2006,and tried to make a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dynamics at point scale in a grassland of Qilian Mountain by integrating the stochastic model improved by Laio and the Monte Carlo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for the soil moisture patterns at different depths are very significant,and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20 cm) is almost continually kept at about 0.23 whether in the rich or poor rainy years.Interestingly,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aximal CV of soil moisture has not always appeared at the surface layer.Comparison of the analytically derived soil moistur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 with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observed soil moisture data suggests that the stochastic model can reasonably describe and predict the soil moisture dynamics of the grassland in Qilian Mountain at point scale.By extracting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data in 1994―2006,and inputting them into the stochastic model,we analytically derived the long-term soil moisture PDF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ter-annual climate fluctuations,and then numerically derived the one when considering the inter-annual fluctuation effects in combination with a Monte-Carlo procedure.It was found that,though the peak position of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significantly moved towards drought when considering the disturbance forces,and its width was narrowed,accordingly its peak value was increased,no significant bimodality was observed in the soil moisture dynamics under the given intensity of random fluctuation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oisture dynamics stochastic modelling MONTE Carlo method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GRASSLAND ECOSYSTEM
原文传递
基于HYDRUS-1D模型的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3
作者 黎洪德 董小涛 李巧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0,共7页
为探究五强溪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研究区内土壤墒情站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逐日降雨与逐日蒸发数据驱动HYDRUS-1D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别在深度为10、20、40 cm观察点处进行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探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 为探究五强溪水库近坝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研究区内土壤墒情站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逐日降雨与逐日蒸发数据驱动HYDRUS-1D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别在深度为10、20、40 cm观察点处进行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探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观察点土壤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平均值为0.74,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1,均方根误差在0.011~0.035 cm^(3)/cm^(3)之间;0~1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对降雨和蒸发的响应最灵敏,波动最大;在水库主汛期(4—6月份)土壤水分变化平稳,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研究期内7—12月份土壤水分在较大降雨情况下出现短暂饱和,土壤干湿变化明显,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整体上,HYDRUS-1D模型在研究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研究区土壤水分估计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水库近坝区 HYDRUS-1D模型 参数反演 墒情站
下载PDF
垄沟集雨系统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尹鑫卫 李晓玲 +1 位作者 王琦 张永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6-758,共13页
水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优化和验证对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Laio模型)各参数在垄沟集雨系统的敏感性,同时,确定参数优化和模型验证的最佳方案,本文结合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以及改进... 水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优化和验证对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Laio模型)各参数在垄沟集雨系统的敏感性,同时,确定参数优化和模型验证的最佳方案,本文结合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以及改进单纯形法(ISM)、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利用中国气象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2012—2013年垄沟集雨燕麦生长季降雨、径流和土壤水分等实测数据,对垄沟集雨系统Laio模型的13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平均降水量α和凋萎系数s_w对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p(s)最敏感,p(s)对参数α的敏感性在低土壤含水率下更明显,对参数s_w的敏感性在高土壤含水率下更明显;3种算法(ISM、PSO和HPSO)的优化参数值均能对垄沟集雨系统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较好模拟,峰值(CPV)、峰值位置(PP)和95%置信区间(CI95%)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CM指数均大于0.5;同时,HPSO算法优化参数的模拟效果和收敛速度均显著优于PSO算法和ISM算法,能较显著克服ISM算法和PSO算法存在的缺陷。HPSO算法可作为垄沟集雨系统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参数优化的待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集雨系统 土壤水分动态 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 敏感性分析 模型参数优化
下载PDF
精细化洪水过程及土壤水动态模拟
5
作者 邝录章 童冰星 +3 位作者 李巧玲 石彬 龚定 谭君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结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云平台提供的1 km分辨率土壤质地、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等数据,估计自由水蓄水容量等参数,提取河道宽度的空间分布。利用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栅格新安江模型对五强溪区间流域2016年~2020年间11... 结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云平台提供的1 km分辨率土壤质地、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等数据,估计自由水蓄水容量等参数,提取河道宽度的空间分布。利用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栅格新安江模型对五强溪区间流域2016年~2020年间11场洪水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以2016050703号洪水为例,逐小时输出土壤自由水含量时空动态变化。栅格新安江模型计算的径流深、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误差均低于新安江模型,能够对五强溪区间流域的洪水过程进行较合理的模拟;相较新安江模型,栅格新安江模型可以进一步精细化输出土壤水时空动态变化过程,为洪水风险预警预报、土壤墒情模拟和抗旱减灾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模拟 降雨径流过程 土壤水时空动态变化 参数空间分布 栅格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高鹏程 张国云 +1 位作者 孙平阳 张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5-58,62,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量与土壤水分蒸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W与时间t的关系为W=a·tb,当初始含水量较高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量与土壤水分蒸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W与时间t的关系为W=a·tb,当初始含水量较高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秸秆覆盖量越多,保水效果越好;当初始含水量较低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更加显著,但其保水效果与秸秆覆盖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 水分蒸发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及其概率密度函数模拟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淑霞 张铜会 赵传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2,共11页
基于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Laio模型),利用2006—2010年5~9月土壤水分连续监测数据及日降水资料,分析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生长季根系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与降水格局的关系,研究点尺度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并对Laio模型涉... 基于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Laio模型),利用2006—2010年5~9月土壤水分连续监测数据及日降水资料,分析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生长季根系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与降水格局的关系,研究点尺度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并对Laio模型涉及的13个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年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10月的生长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3%;0~5 mm降水事件占全年降水事件的73%,但其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25%;降水间隔期以0~10 d为主,占全年无降水期的38%,其频数最高,占全年间隔期频数的87%。②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根系层厚度分别为0~100 cm和0~70 cm,沙质草地根系层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固定沙丘;两类沙地7月份的土壤水分都显著高于生长季其他月份。③两类沙地生长季根系层土壤水分均服从正态分布;通过Laio模型得到了两类沙地生长季根系层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p(s),其峰值及峰值出现的位置和峰的阔度均与观测结果很接近,说明Laio模型能对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较好的模拟。④Laio模型涉及的13个参数中,对p(s)最为敏感的参数是降水频率λ、平均降水量α、最大蒸散量Emax、水分胁迫点s*和凋萎系数sw,主要影响p(s)曲线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随机模型 概率密度函数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多种栽培模式下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文国 张建昌 +4 位作者 曹卫贤 党占平 强秦 高亚军 李生秀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旱地小麦采用不同栽培模式,通过对各生育阶段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垄沟栽培、平覆膜、覆草、常规4种模式处理,全生育期各层土壤水分均呈降低趋势,尤以0~80cm土层水分变化最为明显,降低幅度最大;4种栽... 旱地小麦采用不同栽培模式,通过对各生育阶段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垄沟栽培、平覆膜、覆草、常规4种模式处理,全生育期各层土壤水分均呈降低趋势,尤以0~80cm土层水分变化最为明显,降低幅度最大;4种栽培模式主要影响小麦生长前期0~80cm土层水分变化,其中垄沟栽培和覆草栽培贮水效果明显高于平覆膜和常规栽培;小麦生长后期各种栽培模式难以控制上层土壤水分的大量损失,而各种模式在全生育期均对120cm以下土层水分影响不明显。120cm以下土层水分贮量在生育后期明显高于上层土壤水分。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小麦生长后期上层土壤水分损失和怎样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旱原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小麦 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鹄 赵文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904,共11页
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几个典型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和相应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并基于这些模型的模拟结果就系统随机波动、气候因素、土壤特性、植被条件、地形特征对稳定状态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引... 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几个典型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和相应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并基于这些模型的模拟结果就系统随机波动、气候因素、土壤特性、植被条件、地形特征对稳定状态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引用相关的实验结果对这些影响进行佐证。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对以上因子的响应非常敏感,对揭示土壤水分动态和诠释生态水文现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指出未来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研究方向:开发更加逼近真实情况的随机模型;用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思想量化植被水分胁迫、耦合土壤水分动态与养分动态;对某一地区建立其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并用该函数指导其他相关的生态建设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土壤湿度 随机模型 概率密度函数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太湖典型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洁 陈效民 +2 位作者 张勇 潘根兴 张旭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收集太湖典型农田2010年10—12月和2011年3—6月2个时间段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资料,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缺省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该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平均地表温度以及平... 收集太湖典型农田2010年10—12月和2011年3—6月2个时间段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资料,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缺省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该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平均地表温度以及平均风速),以这些主要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建立该地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100组实测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剩余的64组实测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0~14 cm和14~33 cm土壤含水量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MARE)最大为0.062 9,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为1.764,不同土壤层次的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的精度(PA)都在0.87以上。因此,BP神经网络用于太湖典型农田的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敏感性因子 BP神经网络 模型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井灌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庆福 严登华 +1 位作者 穆文彬 裴宏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141,157,共12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002—2008年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及2000—2008年的降水(灌溉)、气象、生物数据,结合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研究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典型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的随机性。结果表明:... 基于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002—2008年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及2000—2008年的降水(灌溉)、气象、生物数据,结合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研究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典型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的随机性。结果表明:研究区2000—2008年夏玉米生长期内日平均降水量为10.71 mm,降水频率0.290 9,其中小雨、暴雨的发生频率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中雨的发生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大雨发生频率表现出微弱下降倾向;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含水率6月份处于增长期,7月份达到生长期最高值并稳定在32.2%的水平,8月份以后下降并在9月份趋于稳定;Laio模型模拟得到土壤相对湿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曲线形状(峰值、峰值出现的位置、90%置信区间)与数字特征(中位数、均值、方差)方面与观测结果一致(α=0.05),模型在井灌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且可以将灌溉作为一次降雨事件来处理;应用Laio模型得到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32.1 mm的田间净灌溉量可以在50%水平上使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区 土壤水分随机性 点尺度 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剑 赵忠 +2 位作者 袁志发 王迪海 胡小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6-1675,共10页
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残塬沟壑区的甘肃省泾川县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并在原有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土壤深度变化的动... 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残塬沟壑区的甘肃省泾川县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并在原有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生态区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泾川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20-40cm土层深处,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00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11%左右);安塞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出现在约60cm左右的土层,并在2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5.5%左右);说明泾川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安塞,安塞的降雨和林木根系耗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和深度均大于泾川,且两地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不受降水和林木根系耗水等的影响。(2)利用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黄土高原两地(泾川、安塞)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并通过引入参数t(月份)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随时间和土壤深度变化的动态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刻画黄土高原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林地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仰仁 孙书洪 +1 位作者 叶澜涛 韩娜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4-909,918,共7页
本文考虑作物根系吸水的特性,把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层分为包含根系的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原理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对该模型的简化,即可得到了两个现在常用的描述... 本文考虑作物根系吸水的特性,把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层分为包含根系的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原理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对该模型的简化,即可得到了两个现在常用的描述土壤水分变化的概念性模型,表明本文提出的土壤水分二区模型是一通用式。对其中考虑下界面水分通量的概念性模型与二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区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其复相关系数达到0.91以上,由二区模型计算的蒸发蒸腾量和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与实测值有更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发蒸腾 水分通量 根区
下载PDF
土壤水分随机模型支持下的土壤水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兴瑶 夏军 张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7,共8页
土壤水是联系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纽带,且土壤水分动态表现出明显的随机属性。所以土壤水分随机模拟逐渐成为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壤水分随机模拟研究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水... 土壤水是联系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纽带,且土壤水分动态表现出明显的随机属性。所以土壤水分随机模拟逐渐成为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壤水分随机模拟研究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水分传输机理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随机模型的内涵,对当前典型的土壤水分随机动态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Milly模型(Step model)、Porporato模型(Linear Model)、Shuttleworth andEllis模型(Ramp Model)、Rodriguez模型、Laio模型,并对这些模型在土壤水平衡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展望了土壤水分随机动态模拟与土壤水平衡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生态水文学实验研究,特别是加强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土壤水分监测;加强理论模型的应用研究,广泛开展土壤水分随机模拟在我国非湿润区的应用;加强土壤水分随机模型在土壤水平衡分析及流域水平衡分析的应用,建立更加完善的基于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流域水平衡模型;加强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动态影响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土壤水分动态 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 土壤水平衡
下载PDF
改变土壤含水量影响的冬小麦根和冠生长动态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贵羽 罗远培 +1 位作者 李保国 陈晓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69,共6页
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以土壤水分为环境因素,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从植株整体角度建立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动态模型。根、冠作为植株的两大功能互补系统,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作用下,二者产生不同响应,通过模型可定量揭... 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以土壤水分为环境因素,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从植株整体角度建立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动态模型。根、冠作为植株的两大功能互补系统,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作用下,二者产生不同响应,通过模型可定量揭示根、冠二者的生长变化规律。本文模拟结果表明:根系生长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而冠的生长则是在孕穗期到灌浆期影响较明显,但含水量的变化并不改变植株的总体生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长模型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湄公河流域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1 位作者 赵勇 肖伟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I0001,共11页
以湄公河流域作为模拟试验区域,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单向嵌套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当代(1980-2009年)和SRES 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的输出结果,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试验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 以湄公河流域作为模拟试验区域,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为模拟工具,单向嵌套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当代(1980-2009年)和SRES 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的输出结果,以根系层土壤含水量为代表性指标,对试验区月尺度农业干旱进行了预估。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系统分析了降水、蒸发、地表温度等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大气环流、地表感热通量、地表潜热通量、地表净通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气陆间能量和水汽通量平衡角度,对农业干旱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识别。预估结果表明:未来春末(6月)和秋末(10月)湄公河流域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同时,在这个时段试验区蒸发旺盛和降水减少的趋势,有可能导致湄公河流域局部地区农业干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 土壤含水量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动力降尺度 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辽西地区冻风积土水分迁移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树光 张向东 易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对辽西地区的风积土进行了冻结过程的水分迁移试验,获得了含水量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差分解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借助于扫描电镜从微观上研究了冻结过... 对辽西地区的风积土进行了冻结过程的水分迁移试验,获得了含水量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差分解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借助于扫描电镜从微观上研究了冻结过程中试样内部土颗粒的排列变化,从而揭示风积土的水分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和温度决定了水分迁移的充分性,温度的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具有衰减性,并且在冻结峰面附近形成一个冻结含水量峰值;在靠近顶端的一定深度内,冻结后的含水量并没有持续增加,反而有减小的趋势;通过扫描图像可以看出,土颗粒的重新排列直接反映了水分迁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土 水分迁移 试验 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微观观测
下载PDF
土壤氮素矿化的温度水分效应 被引量:69
18
作者 巨晓棠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42,共6页
应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水分条件下间歇淋洗和分次提取通气培养法生成的累积净矿化氮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有明显影响。间歇淋洗加砂培养的回归式为:1ogK=6.80-2497/T;不加砂培养为:1ogK... 应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水分条件下间歇淋洗和分次提取通气培养法生成的累积净矿化氮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有明显影响。间歇淋洗加砂培养的回归式为:1ogK=6.80-2497/T;不加砂培养为:1ogK=4.19-1817/T;分次提取培养为:logK=6.47-2937/T。矿化速率常数与水分含量符合直线关系,矿化氮量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加。温度、水分对矿化速度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矿化 温度效应 水分效应 一级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及其随机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改改 吕家恪 魏朝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6,共5页
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是定量理解植被对水分胁迫响应、土壤养分循环的水文控制、植物水分竞争等生态系统动态的关键,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利用2004-2007年逐日的土壤水分监测数据,结合修正后的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研究了四川盆... 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是定量理解植被对水分胁迫响应、土壤养分循环的水文控制、植物水分竞争等生态系统动态的关键,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利用2004-2007年逐日的土壤水分监测数据,结合修正后的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研究了四川盆地丘陵区(重庆铜梁虎峰)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及其laio模型在亚热带气候条件推求土壤随机动态特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监测年内各层土壤水分无论在枯水年还是平水年均差异显著,其中连续平水年土壤水分的含量和变异系数均高于枯水年,枯水年后的平水年低于枯水年;受四川盆地季节性干旱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稳定期、消耗期、波动期;土壤水分含量的垂直变化并非完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概率密度函数 随机模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湿度模拟及参数优化——以黑河上游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少波 陈报章 +5 位作者 车涛 张慧芳 陈婧 车明亮 林晓凤 郭立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3-656,共14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阿柔冻融观测站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观测资料,对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4.0)和动态陆面过程模式(DLM)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湿度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模式均能够较好的反映浅层(<40 cm)土壤湿度动...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阿柔冻融观测站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观测资料,对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4.0)和动态陆面过程模式(DLM)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湿度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模式均能够较好的反映浅层(<40 cm)土壤湿度动态变化,然而显著低估非冻结期土壤湿度;通过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湿度模拟敏感性分析发现模式模拟土壤湿度偏干可能与模式中土壤有机质方案不足有关。在此基础上改进DLM模式土壤有机质和冻土液态水渗透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新参数化方案显著提高了高寒、高有机质含量地区模式土壤湿度模拟,平均偏差(BIAS)、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差(MSE)和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032 m^3·m^(-3),0.078 m^3·m^(-3),0.010 m^3·m^(-3)和0.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湿度 陆面过程 CLM DL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