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Nitrogen Pollutant Sources in Surface Waters of Taihu Lake Region 被引量:50
1
作者 XIE Ying-Xin XIONG Zheng-Qin +2 位作者 XING Guang-Xi SUN Guo-Qing ZHU Zhao-L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0-208,共9页
The nitrogen (N)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12 most important rivers in Changshu, Taihu Lake region was investigated.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epths of 0.5-1.0 m with the aid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The nitrogen (N)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12 most important rivers in Changshu, Taihu Lake region was investigated.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epths of 0.5-1.0 m with the aid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N components in the rivers were measured. Using tension-free monolith lysimeters and ^15N-labeled fertilizer,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region to determine variations of iSN abundance of NO3^- in the leachate during the rice and wheat growing season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N pollution of surface water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was not the N fertilizer applied in the farmland but the urban domestic sewage and rural human and animal excreta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ies without treatment. Atmospheric dry and wet N deposition was another evident source of N pollutant of the surface waters. In conclusion, it would not be correct to attribute the N applied to farmlands as the source of N pollu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dry and wet N deposition iSN-labeled fertilizer N pollution sources in surface waters N runoff from the farmland taihu lake region
下载PDF
Water quality, nutrient budget, and pollutant loads in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farms around East Taihu Lake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春芳 谷孝鸿 +3 位作者 黄鹤忠 戴修赢 叶元土 施陈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causing frequent outbreaks of harmful algae blooms in the Taihu Lake, China, we studied 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budget in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farm ponds in the eastern...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causing frequent outbreaks of harmful algae blooms in the Taihu Lake, China, we studied water quality and nutrient budget in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farm pond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lake from November 2007 to December 2009. We estimated the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loads. Materials input and output ponds, water exchange, and applie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838.5-hm2 crab ponds were surveyed using questionnaires. Water quality of 12 ponds, which were located no more than 2 km from East Taihu Lake, were monit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quality in the crab ponds was better than reference data. Feeds, including corn seed, commercial feed, trash fish, and gastropod, were the major sources of N and P input in the crab ponds, contributing 88.7% and 94.9%, respectively. In total, 60.5% of N and 37.3% of P were sequestered by macrophytes, and only 15.7% and 8.5% of them were discharged as effluent. The net loads of N and P in effluent were 16.43 kg/hm2/cycle and 2.16 kg/hm2/cycle,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D load was -17.88 kg/hm2/cycle. This indicated that crab farming caused minor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rophic status of the lake area, which was attenuated by macrophytes. However,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is still necessary in crab fa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water quality mass budget pollutant load taihu lake
下载PDF
Study on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 case in Dapu Town of Yixing City
3
作者 Jiang Dongmei Wang Xiyuan +1 位作者 Liu Minghui Lu Genfa 《Ecological Economy》 2006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The water body of Taihu Lake has been eutrophicated because of area-source pollution. 83% of the total nitrogen and 84%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of the pollutant that have washed into Taihu Lake originated from the fer... The water body of Taihu Lake has been eutrophicated because of area-source pollution. 83% of the total nitrogen and 84%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of the pollutant that have washed into Taihu Lake originated from the fertilizer of crop land, rural animal husbandry and living sewage and rubbish in rural area. The goal of adjus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s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o increase the peasants' income by planting non-grain crop, centraliz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intensifying aquaculture, etc.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area-source pollu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 case of Dapu Town in Yixing City, which is a typical drainage place beside Taihu Lak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area-source pollution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Dapu Tow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 are discussed. Non-grain crop production with a great deal of fertilizer and developing aquaculture with a great deal of organic pollutant, which are directly discharged, make area-source pollution more serious and accelerate the eutrophication in Taihu Lake. This paper suggests taking corresponding technological measures and policies, which have been tested in Dapu Town and demonstrated in Taih, Lak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hu lake Area-source pollu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入太湖污染物通量削减目标下水工程调控优化探究
4
作者 秦灏 柳子豪 +2 位作者 姚杰夫 唐仁 吴小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入湖污染物通量削减,一直是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新孟河作为现状唯一一条可以直接连接长江与太湖流域上游区域腹部的流域性重要河道,前期工作发现,在新孟河工程实施后,随着引长江清水进入太湖,湖西区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 入湖污染物通量削减,一直是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新孟河作为现状唯一一条可以直接连接长江与太湖流域上游区域腹部的流域性重要河道,前期工作发现,在新孟河工程实施后,随着引长江清水进入太湖,湖西区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入太湖的污染物通量也进一步增加。在新孟河工程即将常态化运行的背景下,针对工程运行后湖西区入湖污染物通量仍可能进一步增加的难点问题,通过灵活调整工程调度,合理部署区域产水出路,计划增加沿江口门排水机会,利用新孟河向长江排水,以拉动腹部地区水质差的本地产水由东入太湖转而北排长江,从而有效削减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新孟河工程现状调度,典型平水年(p=50%)时可以通过新孟河排江水量新增4.68亿m^(3),湖西区入湖氨氮通量较现状调度方案削减184 t/a、总磷入湖通量削减35.5 t/a,说明优化后的水工程调度方案是利用水利工程调度实现入湖污染物通量削减的可行性措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水利工程调度 新孟河 太湖
下载PDF
莲花湖湿地公园水质现状调查及其治理研究
5
作者 刘丹 陈晓 +4 位作者 赖睿鹏 聂余湘 王梅 向民杨 肖洋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莲花湖湿地公园是达州城区的后花园,对达州市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前期缺乏管理,湖水污染严重,近年来达州市政府对莲花湖做出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水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和保护对策... 莲花湖湿地公园是达州城区的后花园,对达州市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前期缺乏管理,湖水污染严重,近年来达州市政府对莲花湖做出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水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和保护对策,有待进一步恢复生态环境。因此,研究莲花湖水域水质现状及其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莲花湖水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域水质现状监测以及治理措施研究,在水域内共布置16个水质监测垂线,进行了实际水质检测,从而得出莲花湖水域水质现状并进行了污染源分析,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达州市实施方案》等相关法规要求,提出了莲花湖水域水环境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湖 水质分析 环境污染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城市湖泊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以梅溪湖为例
6
作者 喻霈雯 张明 暨诚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224-227,共4页
在城市快速开发建设进程中,城市湖泊水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以梅溪湖为例,分析梅溪湖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晴天污水直排、初期雨水污染、管网病害等突出问题,采用排口智能化改造、管道病害修复、管网改造完善等工程措施,在控... 在城市快速开发建设进程中,城市湖泊水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以梅溪湖为例,分析梅溪湖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晴天污水直排、初期雨水污染、管网病害等突出问题,采用排口智能化改造、管道病害修复、管网改造完善等工程措施,在控制入湖污染的同时兼顾景观功能。该工程的实施对完善城市排水体系、防治污染风险、改善湖泊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湖泊污染控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水污染治理 排口改造 管网修复 梅溪湖
下载PDF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133
7
作者 金相灿 叶春 +4 位作者 颜昌宙 任丙相 张永春 汪小泉 汪耀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太湖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险。如何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科技人... 太湖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险。如何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紧迫任务。笔者通过对太湖近15a来水质发展趋势及污染物来源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污染控制 综合治理 湖泊
下载PDF
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 被引量:74
8
作者 燕姝雯 余辉 +2 位作者 张璐璐 徐军 王振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5-862,共8页
通过对2009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同步水质监测数据整理,得到2009年环太湖河流入出湖水量以及污染负荷,并将之与前期文献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09年环太湖河道入出湖水量分别为88.40×108m3、93.27×108m3.入湖水量超过5... 通过对2009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同步水质监测数据整理,得到2009年环太湖河流入出湖水量以及污染负荷,并将之与前期文献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09年环太湖河道入出湖水量分别为88.40×108m3、93.27×108m3.入湖水量超过5×108m3的依次为陈东港、大浦港、梁溪河、太滆运河、望虞河.出湖水量最大两条河为太浦河、长兜港,水量超过20×108m3.宜兴地区入湖污染物负荷较大,应加强治理;悬浮颗粒物出湖通量大于入湖通量,且绝大多数从太湖南部地区出湖;总氮滞留率在下降的同时入湖通量在逐年增加;引江济太对太湖总体水质改善有积极作用,与湖内污染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出入湖河流水质对太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量 污染物通量 滞留率 引江济太
下载PDF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杨龙元 秦伯强 +2 位作者 胡维平 罗潋葱 宋玉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分析了2002年7月—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金坛等8个站、点大气TN、TP沉降通量和降水化学组成观测资料,测定和计算了水气界面TN、TP的表观总沉降率(RT)、湿沉降率(RW)和干沉降率(RD)。... 分析了2002年7月—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金坛等8个站、点大气TN、TP沉降通量和降水化学组成观测资料,测定和计算了水气界面TN、TP的表观总沉降率(RT)、湿沉降率(RW)和干沉降率(RD)。太湖大气TN的年平均RT为4226kg/(km2.a),TP的年平均RT为306kg/(km2.a)。大气TN、TP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由环湖河道等点污染源输入的N、P总负荷的48.8%和46.2%。指出形成太湖大气TN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湿沉降,而大气TP污染则主要来自气溶胶等固体物质的干沉降;小雨携带入湖的大气TN、TP污染物通量高于中雨和大雨。TN总沉降率曲线在春季3—5月出现高峰值的现象对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大气污染 干湿沉降 水气界面
下载PDF
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吕文 杨惠 +6 位作者 杨金艳 马倩 高晓平 蒋如东 王晓杰 徐勇 聂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4-1462,共9页
基于2008-2018年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及湖区水质数据,从时空变化及相关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并分析了污染物进入湖体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太湖污染减排已见成效,氨氮、总氮、高锰... 基于2008-2018年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及湖区水质数据,从时空变化及相关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并分析了污染物进入湖体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太湖污染减排已见成效,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分别为8.0%、2.0%、1.6%和2.2%,湖体氨氮和总氮时间格局响应较好,年均下降率分别为2.1%和2.3%.湖体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与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由西北部、西部湖区向东南部、东部湖区递减,空间格局上响应基本一致.全湖区年尺度总氮、氨氮浓度与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湖区总氮、氨氮的主要因子为入湖河道的总氮、氨氮浓度,其次为入湖河道浓度与原湖区水质差值,因此亟需加强入湖河道水质浓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太湖 水质 环太湖入湖河道
下载PDF
五里湖综合整治对湖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蔡琳琳 朱广伟 +2 位作者 王永平 高光 秦伯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2-488,共7页
为探讨湖泊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市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利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998—2009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湖体与环湖河道调查,分析了太湖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整治之后,总氮... 为探讨湖泊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市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利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998—2009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湖体与环湖河道调查,分析了太湖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整治之后,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质量浓度平均值显著下降(P<0.01),分别由6.06mg/L,0.183mg/L和0.060mg/L降为3.48mg/L,0.133mg/L及0.024mg/L;而湖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含量等感观指标无明显改善;退渔还湖区及其入湖河道水质明显优于更靠近城区的东出口区.营养盐含量环湖河道显著高于湖体,底泥中也较高,对湖体的生态恢复构成很大威胁.与太湖其他几个湖区相比,五里湖的营养盐含量仍然较高.研究表明,五里湖实施的综合整治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湖泊重污染的状况,但要获得稳定的高透明度景观水质,还需要实现湖泊水生态系统的深度调控,包括采取环湖河道的同步治理及湖体大面积沉水植被恢复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五里湖 综合整治 沉水植被 外源污染 内源污染 湖水水质
下载PDF
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建国 杨林章 +2 位作者 单艳红 沈明星 路长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8-92,共5页
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黄泥土进行23 a长期施肥试验,设14种处理:不施肥(C0)、氮肥(CN)、氮钾肥(CNK)、氮磷肥(CNP)、磷钾肥(CPK)、氮磷钾肥(CNPK)、稻草加氮肥(CRN)、有机肥(M0)、有机肥加氮(MN)、有机肥加氮钾(MNK)、有机肥加氮磷(MNP)、... 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黄泥土进行23 a长期施肥试验,设14种处理:不施肥(C0)、氮肥(CN)、氮钾肥(CNK)、氮磷肥(CNP)、磷钾肥(CPK)、氮磷钾肥(CNPK)、稻草加氮肥(CRN)、有机肥(M0)、有机肥加氮(MN)、有机肥加氮钾(MNK)、有机肥加氮磷(MNP)、有机肥加磷钾(MPK)、有机肥加氮磷钾(MNPK)、有机肥加稻草加氮(MRN)。结果表明:(1)与无磷处理比较,耕层(0—15 cm)全磷(TP)、有效磷(O lsen-P)和无机磷(I-P)含量均显著增加,有机磷(O-P)含量仅在MNP、MPK、MNPK和CPK处理中显著增加;耕层以下O-P无显著增加,MNPK、MNP、MRN和MN处理中I-P下移可达25 cm,而MNPK处理中TP及MNPK、CNP处理中O lsen-P下移可达30 cm;耕层磷素积累量及磷素下移深度与施磷量、施肥模式(化肥磷、有机肥磷;单施、混施)和磷素形态有关。(2)有机肥I-P下移深度比化肥I-P深。(3)不同施肥处理对水体环境存在不同的污染风险,其中以MNPK处理下土壤磷素对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最大;地表水的污染风险大于地下水,稻季的污染风险大于麦季,丰水年的污染风险大于平水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黄泥土 磷素 积累 水体 污染 风险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磊 张磊 +2 位作者 段学军 董雅文 秦贤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32-6844,共13页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质低于IV类。另一方面,对应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研究,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析了流域农田污染因子和工业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水环境污染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地利用强度、三次产业结构、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基于主成分载荷,解析了四个水环境污染因素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研究得出工业化仍是区域水环境污染最大影响因素,但区域水环境恶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级进行分区,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市县区域分解特点,发现县级市比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主要是由于县级市工业发展相对较为粗放,水环境监管的区域差异性。为控制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提出了在流域内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调整重污染工业结构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区域差别化削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水环境污染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太湖地区湖、河和井水中氮污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69
14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1 位作者 沈光裕 孙德玲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3,共5页
连续监测了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太湖、大运河和井水中的N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太湖水体中无机氮年均浓度达 1.14mg·L-1,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浓度下限 ;大运河和井水分别达 7.16mg·L-1和 15 .84mg·L-1;井水中... 连续监测了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太湖、大运河和井水中的N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太湖水体中无机氮年均浓度达 1.14mg·L-1,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浓度下限 ;大运河和井水分别达 7.16mg·L-1和 15 .84mg·L-1;井水中NO-3 -N浓度高达 15 .4 7mg·L-1,超过WHO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 -N浓度上限的 5 0 %。试验结果还表明 ,河水中氮污染源以NH+ 4 -N为主 ,浓度高达 5 .6 3mg·L-1,占无机氮(NO-2 -N含量很低 ,忽略不计 )的 79% ;而井水中无机氮以NO-3 -N为主 ,占 98%。湖、河及井水中不同深度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 ,NO-3 -N和NH+ 4 -N浓度差异不显著 ,但其随时间变化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面源污染 水环境 湖水 河水 井水
下载PDF
太湖水质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3
15
作者 毛新伟 徐枫 +1 位作者 徐彬 高怡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太湖1997-2006年系列监测资料为依据,对太湖近10年的整体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况以及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水体状况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剧,太湖治污工作不容乐观。
关键词 太湖 水质 富营养化 有机污染
下载PDF
引水调控改善太湖湖湾水环境及其效果预测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巍 廖文根 +2 位作者 李锦秀 彭静 禹雪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总结太湖水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水流缓慢、动力掺混能力弱、水流交换不畅、水体自净能力差、纳污能力小、入湖污染负荷量大且远超过湖湾的纳污能力是梅梁湖湾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区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 在总结太湖水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水流缓慢、动力掺混能力弱、水流交换不畅、水体自净能力差、纳污能力小、入湖污染负荷量大且远超过湖湾的纳污能力是梅梁湖湾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区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引水调控等水污染防治策略及其关键控制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给出了太湖梅梁湖湾入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额,并结合引江济太调水试验,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模拟预测引水调控对梅梁湖湾的水环境改善效果及大流量集中调水和小流量维持性调水的水环境影响,为太湖梅梁湖湾及其它类似水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梅梁湖湾 水污染治理 引水调控
下载PDF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 被引量:34
17
作者 谷孝鸿 王晓蓉 胡维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2-704,711,共4页
东太湖网围养殖始于1984年,至今养殖面积达3 200hm^2,占东太湖面积的24%以上。网围养殖的盲目发展带来了湖泊的水质污染、沼泽化等环境问题。为保护东太湖水域环境,必须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减少湖泊污染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调控、合... 东太湖网围养殖始于1984年,至今养殖面积达3 200hm^2,占东太湖面积的24%以上。网围养殖的盲目发展带来了湖泊的水质污染、沼泽化等环境问题。为保护东太湖水域环境,必须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减少湖泊污染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调控、合理放养,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针对东太湖水生植被退化的趋势,应恢复和加强对优质水生植被的保护,促进湖泊生物多样性,恢复其良性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渔业 水环境 水质污染 沼泽化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被引量:50
18
作者 成芳 凌去非 +3 位作者 徐海军 林建华 吴林坤 贾文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富营养化 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下载PDF
应急调水对太湖北部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匡翠萍 邓凌 +1 位作者 刘曙光 顾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采用Delft3D模型建立了太湖湖区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2007年太湖污水团事件有关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在SE向3 m·s-1风况下,运用此模型,对太湖湖区不同的调水方案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对贡湖取水口处污染...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采用Delft3D模型建立了太湖湖区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2007年太湖污水团事件有关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在SE向3 m·s-1风况下,运用此模型,对太湖湖区不同的调水方案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对贡湖取水口处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E向3m.s-1风况下,望虞河枢纽进水流量越大,对污染物的应急去除效果越好,而增加太浦闸出水流量的效果甚微;贡湖水厂新取水口相比旧取水口,在地理位置、补给水源等方面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污水团 应急调水 数学模型 湖泊污染
下载PDF
太湖上游不同类型过境水氮素污染状况 被引量:26
20
作者 许海 刘兆普 +1 位作者 焦佳国 杨林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利用GPS定位,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地处太湖上游宜兴地区受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污染的过境水体氮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水... 利用GPS定位,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地处太湖上游宜兴地区受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污染的过境水体氮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水体的15N自然丰度。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过境水氮素污染严重,人为影响强烈,不同的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具有不同的污染特征;受农田径流影响的河流,水体受铵态氮污染的风险较小,受硝态氮的污染较重;农村居民区河流主要受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水体铵态氮负荷较高;畜禽养殖场附近的河流受养殖污水的影响,水体的氮素污染最为严重,尤其是铵态氮负荷最高;相比之下,养殖鱼塘水体总氮最低,主要以有机氮为主;水体氮素污染受河流季节性环境演变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浓度最低,冬季浓度最高;农田施肥是太湖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在丰水期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也会成为太湖重要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氮素 污染 过境水 ^15N自然丰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