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W014,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去背根 备用背根节 脊髓板层 NT-3 MRNA 表达
下载PDF
应用超微结构定量法探讨针剌对猫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的可塑性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若渝 吴良芳 李观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本实验采用双侧备用根模型(切断双侧L_1-L_5,L_7—S_2脊神经背根,保留L_6背根),针刺动物一侧后肢L_6背根支配范围内的足三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四穴,应用电镜超微结构定量方法,观察电针刺激穴位28天后,对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终末可塑性... 本实验采用双侧备用根模型(切断双侧L_1-L_5,L_7—S_2脊神经背根,保留L_6背根),针刺动物一侧后肢L_6背根支配范围内的足三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四穴,应用电镜超微结构定量方法,观察电针刺激穴位28天后,对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终末可塑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Ⅱ板层单位面积中复合终末的数量,针刺侧比未针刺侧增多32%。提示针刺能促进完好背根纤维更快地侧支出芽和重建突触联系,以代偿损伤的背根纤维终末。本文也对针刺后第Ⅱ板层中复合终末的形态、面积,简单终末的数量以及电针刺激的某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后角第板层 可塑性 针刺
下载PDF
CaMKⅡ在8-Br-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LTP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红卫 信文君 +2 位作者 张红梅 周利君 刘先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8 Br 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 大鼠, 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诱发的脊髓背角LT... 目的 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8 Br 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 大鼠, 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诱发的脊髓背角LTP咬合(occlude)强直刺激诱导的LTP;②CaMKⅡ选择性抑制剂KN 93 (100μmol/L)或AIP(200μmol/L)阻断8 Br cAMP诱导的脊髓背角LTP;③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茴香霉素(200μmol/L)抑制8 Br cAMP诱发的脊髓LTP。结论 CaMKⅡ参与8 Br cAMP诱导的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的LTP;8 Br cAMP诱导的LTP与强直电刺激诱导的LTP在机制上至少存在部分相同的步骤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增强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8-B-cAMP 脊髓背角 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切断猫L_2背根后脊髓Ⅱ板层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民 王廷华 +1 位作者 冯忠堂 陈彦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采用 NADPH- d酶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成年猫脊髓 L2 节段板层的分布 ,并探讨切断 L2背根对 板层 NOS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NOS主要分布于正常成年猫脊髓 板层的神经膨体及少数神经元胞浆内。切断L2 背根 10天后 ... 采用 NADPH- d酶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成年猫脊髓 L2 节段板层的分布 ,并探讨切断 L2背根对 板层 NOS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NOS主要分布于正常成年猫脊髓 板层的神经膨体及少数神经元胞浆内。切断L2 背根 10天后 ,手术侧 板层 NOS的平均灰度较非手术侧明显增加 (P<0 .0 5 ) ,神经膨体密度则较非手术侧明显减少 (P<0 .0 1) ,这表明 ,切断背根可致相应节段脊髓 板层 NOS含量明显减少。提示 NOS在成年猫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背根后脊髓 板层 一氧化氮合酶 表达 背根切断
下载PDF
切断部分背根对脊髓Ⅱ板层c-jun,c-fos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廷华 邹晓莉 柯青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 c- fos、c- jun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将成年雄猫 2 5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后 3天组 ,假手术后 10天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为备用根 )后 3天组和单侧备用根术后 10天组 (每组 5只 ... 目的 探讨 c- fos、c- jun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将成年雄猫 2 5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后 3天组 ,假手术后 10天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为备用根 )后 3天组和单侧备用根术后 10天组 (每组 5只 )。取各组动物的 L5脊髓用 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 2 0μm厚冰冻切片。每例动物间隔取 5张切片 ,分别用 c- fos (稀释度 1∶ 30 0 0 ,Sigm a) ,c- jun (稀释度 1∶ 10 0 0 ,Santa Cruz)抗体行 ABC免疫组化染色。 DAB棕色反应显色。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猫脊髓灰质各层内 ,c- jun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出现在神经元胞核 ,但胞浆亦有弱阳性反应。部份去背根后 3天及 10天 ,单侧备用根手术组 板层 c- ju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较正常组及假手术者明显增多 (P<0 .0 5 )。但术后 3天与 10天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与 c- jun比较 ,各组脊髓内均未见 c- fos的阳性细胞。结论 切断部分背根导致脊髓 板层 c- jun表达上调 ,提示 c- jun可能与脊髓 板层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背根 脊髓板层 C-JUN C-FOS 表达 脊髓损伤 可塑性
下载PDF
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玉英 彭普基 +1 位作者 游言文 任秀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2,213,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的镇痛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模型组在手术当...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的镇痛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模型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在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和丹参酮ⅡA20mg/kg,连续注射14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NR2B的表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NR2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 脊髓背角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 坐骨神经 慢性痛
下载PDF
去部分背根后猫脊髓Ⅱ板trKC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倪师今 王廷华 +2 位作者 冯忠堂 杨志敏 罗敏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猫脊髓 板 (L3 、 L5) trk C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 15只成年猫分正常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备用根 )后 3天和 10天组 (n=5 )。取各组脊髓 L3 、L5节段制作 2 0 μm冰冻切片 ,...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猫脊髓 板 (L3 、 L5) trk C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 15只成年猫分正常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备用根 )后 3天和 10天组 (n=5 )。取各组脊髓 L3 、L5节段制作 2 0 μm冰冻切片 ,用 trk C兔抗血清以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染片 ,观察 tr KC在脊髓 板层的分布 ,测量各组 板层 tr KC的平均灰度。结果 在正常组 tr KC阳性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中间带及背角深部的神经元。而 板层仅见 tr KC匀质状阳性染色。去部分背根后 3天 ,手术侧 L3 、 L5脊髓 板层 tr KC的平均灰度均较非手术侧及正常组者增加 (P<0 .0 5 )。 10天时 ,手术侧 L5平面 tr KC的平均灰度已恢复到近对侧和正常对照组水平 (P>0 .0 5 ) ,而 L3 平面仍较对侧及正常组者高 (P<0 .0 5 ) ,但已较3天者减少 (P<0 .0 5 )。去部分背根后 3天 ,手术侧 L3 、 L5脊髓 板层 tr KC的含量均较非手术侧及正常组者减少。 10天时 ,手术侧 L5平面 tr KC的含量已恢复近对侧及正常水平 ,而 L3 平面虽有恢复 ,但仍未达正常者水平。结论  tr KC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变化 脊髓可塑性 部分背根切断 脊髓 TRKC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传入猫脊髓Ⅱ板层神经生长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双涟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部分去背根传入猫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成年雄猫15只,建立单侧备用根模型(即切断一侧L1~5、L7~S2节段脊髓背根,保留L6背根),术后分别存活3、5和11d,灌流固定,取L5、L6、L7脊髓冻切....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部分去背根传入猫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成年雄猫15只,建立单侧备用根模型(即切断一侧L1~5、L7~S2节段脊髓背根,保留L6背根),术后分别存活3、5和11d,灌流固定,取L5、L6、L7脊髓冻切.用2.5sNGF抗体进行ABC法免疫组化反应.每例在7张切片上测两侧Ⅱ板层内、中、外三个固定大小对应区域的灰度值。结果:三个时间组手术例L6平面Ⅱ板层NGF的平均灰度均显著地小于非手术例(P<0.05);而手术侧L5、L7平面Ⅱ板层NGF的平均灰度3d时均大于非手术侧(P<0.05),5d时无显著差异(P>0.05),11d时小于非手术侧(P<0.05),即手术侧L5、L7Ⅱ板层灰度值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减小。结果表明,手术侧L6Ⅱ板层NGF含量在三个时间组均有增加;而L5、L7Ⅱ板层NGF含量在3d时下降,5d恢复,11d增多.这种内源性NGF含量的变化可能与部分去背根脊髓Ⅱ板层的可塑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板层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脊髓水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祁生 汤剑青 +1 位作者 刘维泽 张桂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本工作以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腰段(L2-3)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其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并探讨AⅡ与吗啡抑制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Ⅱ50-50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 本工作以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腰段(L2-3)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其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并探讨AⅡ与吗啡抑制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Ⅱ50-50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主要为抑制效应,而AⅡ2μg为易化效应;注射吗啡(5mg/kg,ip)后10mh;AⅡ25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不能对抗吗啡的抑制作用,而AⅡ2一4μg则能部分或完全抵消吗啡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本工作提示,AⅡ可调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的伤害性反应;较大剂量AⅡ可对抗吗啡对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吗啡 脊髓
下载PDF
CaMKⅡ抑制剂阻抑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红卫 胡晓东 +3 位作者 信文君 张红梅 周利君 刘先国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calmodulin dependentproteinkinaseII,CaMKⅡ )的高特异性抑制剂 (autocamtide 2 relatedinhibitorypeptide,AIP)在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 (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的诱导和维... 目的 :探讨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calmodulin dependentproteinkinaseII,CaMKⅡ )的高特异性抑制剂 (autocamtide 2 relatedinhibitorypeptide,AIP)在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 (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 方法 :用单方波 (10~ 2 0V ,0 .5ms,1min/次 )刺激左侧坐骨神经 ,细胞外记录脊髓背角诱发电位。强直刺激 (40V ,0 .5ms ,10 0Hz,持续 1s ,以 10s间隔重复 4次 ,)坐骨神经诱导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在LTP诱导前后 ,在暴露的脊髓表面局部给予AIP ,观察其对LTP的影响。结果 :(1) 2 0 0 μmol/L的AIP不影响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幅度 (n =4 ) ,但在强直刺激前 30min给予同样浓度的AIP可完全阻断脊髓背角LTP的诱导 (n =5 )。 (2 ) 2 0 0 μmol/L的AIP呈时间依赖性翻转脊髓背角LTP。在LTP诱导后 30min给予AIP ,LTP逐渐降低 ,于 3h降至对照水平 (n =6 ) ;在LTP诱导后 1h脊髓局部给予AIP ,10例动物中有 7例LTP被抑制 ;但同样浓度的AIP ,在LTP诱导后 3h ,不能翻转业已建立的LTP(n =6 ) ,且增加AIP的浓度至 5 0 0μmol/L也不能抑制脊髓背角LTP。结论 :CaMKⅡ参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 ,但AIP对晚期LTP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K抑制剂 脊髓背角 C纤维 诱发电位 LTP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实验动物
下载PDF
CaMK Ⅱ在脊髓背角LTP中调节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的磷酸化
11
作者 信文君 许继田 +4 位作者 宫庆娟 魏绪红 张彤 李永勇 刘先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研究钙/钙调素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中对α-氨基羟甲基异噁唑丙酸(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探讨长时程增强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电生理和Western blot方法,检... 【目的】研究钙/钙调素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中对α-氨基羟甲基异噁唑丙酸(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探讨长时程增强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电生理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背角LTP后30min和3hAMPA受体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位点磷酸化水平,同时在强直刺激前,脊髓局部给予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检测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强直刺激后30min、3h,脊髓背角AMPA受体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脊髓背角局部给予KN-93,阻断了LTP的诱导并且也阻止了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磷酸化水平的增加。【结论】强直刺激可导致GluR1亚单位Ser831和Ser845激活且它的激活可能是通过CaMKⅡ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 长时程增强 GLUR1 KN-93 磷酸化作用 脊髓背角
下载PDF
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中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12
作者 信文君 宫庆娟 +3 位作者 魏绪红 张彤 李永勇 刘先国 《解剖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增强诱导和维持过程中脊髓背角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1)细胞外记录脊髓腰膨大部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2)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脊髓背角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1)LTP30... 目的探讨长时程增强诱导和维持过程中脊髓背角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1)细胞外记录脊髓腰膨大部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2)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脊髓背角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1)LTP30min、LTP3h脊髓背角CaMKⅡThr286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强直刺激前30min脊髓局部给予KN-93(CaMKⅡ选择性抑制剂,100μmol/L),LTP的诱导被完全阻断,CaMKⅡ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3)强直刺激后30min给予KN-93,明显抑制LTP,CaMKⅡ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降低;(4)LTP3h后给予KN-93,LTP幅度和CaMKⅡ磷酸化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MKⅡ磷酸化可能在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诱导和早期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增强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脊髓背角
下载PDF
两种切片法对脊髓Ⅱ板层BDNF免疫组化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李明 尹昭 +1 位作者 王廷华 罗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0-111,共2页
目的 :为比较不同组织切片方法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影响 .方法 :用成年SD大鼠L5脊髓分别制成冰冻 (2 0 μm)和石蜡 (5 μm)切片 ,用兔抗BDNF多克隆抗体作ABC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冰冻切片组背角Ⅱ板层除有大量BDNF阳性神经膨体外 ,尚... 目的 :为比较不同组织切片方法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影响 .方法 :用成年SD大鼠L5脊髓分别制成冰冻 (2 0 μm)和石蜡 (5 μm)切片 ,用兔抗BDNF多克隆抗体作ABC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冰冻切片组背角Ⅱ板层除有大量BDNF阳性神经膨体外 ,尚可见一些阳性神经元 .石蜡切片组则仅有大量阳性神经膨体 ,而几乎未见阳性神经元 .结论 :不同制片法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有影响 ,即冰冻切片可能较石蜡切片具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敏感性 .本文中石蜡切片较低的BDNF免疫活性可能与其制作过程中有机溶剂 (酒精、二甲苯 )的使用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BDNF 脊髓背角板层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备用背根猫脊髓Ⅱ板层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廖德阳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李秀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10只存活5d的单侧后肢备用根猫(切除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取手术侧(实验组)和非手术侧(对照组)脊髓Ⅱ板层组织块及提取液分别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进行悬滴培养,并以不加植块的... 用10只存活5d的单侧后肢备用根猫(切除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取手术侧(实验组)和非手术侧(对照组)脊髓Ⅱ板层组织块及提取液分别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进行悬滴培养,并以不加植块的背根节培养作参照。比较各组在同一观测时间的差异.结果:(1)各组背根节从培养24h到48h,其神经突起均明显增长;(2)同一观测时间内,对照组与参照组的神经突起少而短,从背根节迁出的细胞较多,而实验组神经突起多且长,迁出的细胞较少;(3)在两个观测时间,植块与提取液培养的实验组背根节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者,而对照组与参照组背根节神经突起长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部分腰骶背根切除猫,其脊髓Ⅱ板层及其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背根模型 脊髓板层 神经突起生长
下载PDF
猫腰骶背根全切后脊髓Ⅱ板层非典型复合终末神经活性物质的探讨
15
作者 陈建军 吴良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采用光镜电镜技术探测猫腰骶背根全切后脊髓Ⅱ板层内新出现的一类终末—非典型复合终末(ACT)神经活性物质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光镜下Ⅱ板层内SP与CCK阳性反应强度早期(7~24天)减弱、范围减小;晚期(2—4.5月)有所回升。m-ENK与5-HT阳... 采用光镜电镜技术探测猫腰骶背根全切后脊髓Ⅱ板层内新出现的一类终末—非典型复合终末(ACT)神经活性物质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光镜下Ⅱ板层内SP与CCK阳性反应强度早期(7~24天)减弱、范围减小;晚期(2—4.5月)有所回升。m-ENK与5-HT阳性反应强度和范围早期无变化,晚期增加。电镜下分别找到SP、CCK、m-ENK,5-HT阳性的ACT,表明至少存在这四种神经活性物质类型的ACT。本文讨论了四种ACT的机能意义和可能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板层 非典型复合终末(ACT) 神经活性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延髓背角Ⅱ层神经元向臂旁区、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脊髓的投射
16
作者 武建宏 李云庆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入大鼠一侧臂旁区、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颈髓第四节段 ,观察到延髓背角浅层 ( 、 层 )向上述部位均有投射 , 层外侧部的投射神经元多于 层内侧部。臂旁区接受双侧延髓背角浅层的投射 ,但以同侧为主 ;延髓尾侧...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入大鼠一侧臂旁区、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颈髓第四节段 ,观察到延髓背角浅层 ( 、 层 )向上述部位均有投射 , 层外侧部的投射神经元多于 层内侧部。臂旁区接受双侧延髓背角浅层的投射 ,但以同侧为主 ;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第 4颈髓接受同侧延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投射但延髓背角浅层向第 4颈髓投射的神经元数量较少。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 , 层向臂旁区和延髓尾侧腹外侧区投射的神经元部分呈 calbindin-D2 8k样阳性 ,而未见呈 parvalbumin样阳性者。向第 4颈髓投射的 层神经元数量很少 ,未见有呈 calbindin-D2 8K和 parvalbumin样阳性者。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 层有传出投射的观点 ,也提示 层的 calbindin-D2 8K样和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金 延髓背角 PB CVLM C4 投射神经元
下载PDF
5-羟色胺增强甘氨酸激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全细胞电流 被引量:6
17
作者 康杰芳 庞志平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339,共7页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了5-HT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甘氨酸作用于士的宁敏感型的甘氨酸受体,在钳制电位...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了5-HT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甘氨酸作用于士的宁敏感型的甘氨酸受体,在钳制电位为-40mV时,可引起内向电流(IGly);(2)5-HT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Gly反应;(3)5-HT的增强作用既不改变IGly的平衡电位,也不影响Gly与受体的亲和力;(4)5-HT2受体激动剂α-甲基-5-HT能模拟5-HT的增强效应;而5-HT2受体的拮抗剂ketanserine可阻断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5)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剂chelerythrine可抑制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说明:5-HT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IGly,5-HT经5-HT2受体介导其对IGly的调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内经PKC的信号转导途径在5-HT对IGly的增强效应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和Gly的相互作用在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甘氨酸 脊髓背角浅层 大鼠 全细胞电流
下载PDF
天麻素对小鼠炎性痛脊髓背角自发放电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梅梅 胡三觉 +1 位作者 董辉 罗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trodin or GAS)对炎性痛小鼠诱致的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10只,一侧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制备炎性痛模型后,于6、12、24、48、96、168 h分...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trodin or GAS)对炎性痛小鼠诱致的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10只,一侧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制备炎性痛模型后,于6、12、24、48、96、168 h分别观察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的变化。选取出生14~18 d小鼠,按照上述相同方法建立炎性痛模型,24 h后制备脊髓薄片(300μm),孵育1 h后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通过灌流系统给予GAS(300μmol/L),并探究其对炎性痛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在成年小鼠炎性痛模型中,CFA诱致的痛觉过敏可持续1~2周,在24 h达到高峰;(2)在出生14~18 d小鼠CFA注射24 h后,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出现显著的自发放电增强现象;(3)GAS可以显著抑制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对幅度无显著作用。结论:GAS对炎症导致的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自发放电增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缓解炎性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 自发放电 CFA炎性痛 小鼠
下载PDF
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迪 俞卫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58-960,I0001,共4页
背景脊髓背角浅层中间神经元与初级传人纤维、背角浅层的投射神经元、来自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纤维以及其他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局部环路,在感觉信息(如痛觉、触觉和痒觉等)的传导和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 背景脊髓背角浅层中间神经元与初级传人纤维、背角浅层的投射神经元、来自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纤维以及其他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局部环路,在感觉信息(如痛觉、触觉和痒觉等)的传导和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究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为瘙痒治疗提供的新靶点。内容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表达的Bhlhb5抑制性中间神经元(Bhlhb5-expressinginhibitoryinterneurons,B5-I)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中间神经元分别在“化学痒”和“机械痒”的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趋向瘙痒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浅层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瘙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