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inin和survivin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丁伟 周奇 +1 位作者 梁蔚文 万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07-2211,共5页
目的:研究lam in in和survivin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胆囊癌、21例胆囊腺瘤和13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lam in 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lam in in和survivin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胆囊癌、21例胆囊腺瘤和13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lam in 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黏膜内癌或原位癌细胞基底膜lam in in线性染色完整;NevinⅡ期胆囊癌组织表现为基底膜不完整,变薄,断裂,或缺损;临床NevinⅢ、Ⅳ、Ⅴ期胆囊癌,则无基底膜形成,在肿瘤组织周围,lam in in表达类型呈碎片状或断线状和连续线状,部分癌组织内lam in in染色消失和癌细胞浆内有lam in in弱染色。胆囊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但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分级和转移无关(P>0.05)。且胆囊癌组织中lam in in的连续线断裂或缺失,与胆囊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无相关性。结论:胆囊癌基质中lam in in的表达类型与胆囊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而survivin在胆囊癌中表达增加,但两者之间似乎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蛋白质laminin 蛋白质survivin
下载PDF
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敏 李登州 +1 位作者 陈秋芳 王海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不同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的相关性。CHB肝纤维化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比较:S1<S2<S3<S4、G1<G2<G3<G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联合预测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均呈现高表达,且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评估CHB肝纤维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同源蛋白2 Smad同源蛋白3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层黏连蛋白 Ⅳ型胶原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LAMB3、FABP6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3
作者 吕元杰 周玮玮 +3 位作者 张景瑜 冯婧 邢荣格 苗志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4-308,312,共6页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亚基β3(LAMB3)、脂肪酸结合蛋白6(FABP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收集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为研究样本。检测LAMB3、FABP6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亚基β3(LAMB3)、脂肪酸结合蛋白6(FABP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收集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为研究样本。检测LAMB3、FABP6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AMB3和FABP6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MB3、FABP6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MB3与FABP6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LAMB3低表达组的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FABP6低表达组的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FIGO分期为Ⅲ期、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低分化、POLE无突变型、LAMB3高表达及FABP6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AMB3、FABP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层黏连蛋白亚基β3 脂肪酸结合蛋白6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层粘连蛋白、蛋白电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
4
作者 严兆兰 李雅婧 +1 位作者 邓金花 谢玉瑾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蛋白电泳(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蛋白电泳(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组(n=46),B级组(n=90),C级组(n=64)。对比上述3组患者LN、SPE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LN、SPE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后将200例肝硬化患者依照是否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分为肝性脑病组(n=35)与非肝性脑病组(n=165),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LN及SPE表达水平,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N、SPE对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A级组、B级组及C级组患者间血清LN、SPE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级组患者γ-球蛋白、α1-球蛋白及LN水平均高于B级组与A级组患者,而β-球蛋白、α2-球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B级组与A级组患者(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γ-球蛋白、α1-球蛋白及LN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β-球蛋白、α2-球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呈负相关(P均<0.05)。肝性脑病组与非肝性脑病组患者Child-pugh分级、合并肝肾综合征、合并肝硬化腹水、合并电解质紊乱、合并感染、血氨及总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性脑病组与非肝性脑病组α1-球蛋白及白蛋白相关血清SPE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γ-球蛋白、β-球蛋白、α2-球蛋白相关血清SPE及LN水平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电解质紊乱、合并感染、γ-球蛋白、β-球蛋白、α2-球蛋白相关血清SPE及LN是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LN、SPE对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LN联合SPE对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预测灵敏度为93.54%,特异度为85.45%,联合预测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LN及SPE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除合并电解质紊乱、合并感染情况可增加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外,通过血清LN及SPE水平可早期预测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蛋白电泳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轻微型肝性脑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与佛波醇酯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伟 邝珉 +1 位作者 陈小琳 郑佩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27-929,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与佛波醇酯 (PMA)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提供肝癌治疗的新线索。方法 :体外以人肝癌细胞系 (BEL - 74 0 2 )为靶细胞 ,在揭示靶细胞是否存在内源性Ln(enLn)表达的同时 ,利用促癌剂PM...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与佛波醇酯 (PMA)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提供肝癌治疗的新线索。方法 :体外以人肝癌细胞系 (BEL - 74 0 2 )为靶细胞 ,在揭示靶细胞是否存在内源性Ln(enLn)表达的同时 ,利用促癌剂PMA(phorbol- 12 -myristate - 13-acetate)与外源性Ln(exLn)的作用来比较研究enLn及细胞蛋白激酶C -α(cPKC -α)活性表达变化与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关系。结果 :靶细胞呈现enLn的阳性表达 ,exLn能加强其细胞粘连及增殖能力 ;当PMA作用时 ,其细胞呈现enLn的更高程度表达 ,其细胞粘连性亦得到更明显地加强 ;而仅PMA的单独作用却能使其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抑制 ,但PMA与exLn的共同作用 ,其细胞增殖力呈现在exLn单独作用得到加强的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加强 ,显示出了协同效应。并且 ,PMA的单独作用能下调其细胞cPKC -α的表达 ,而外源性Ln的作用则能加强其细胞cPKC -α的表达。结论 :内、外源性Ln的作用与人肝癌细胞的粘连、增殖密切相关 ,其与癌细胞的cPKC -α的活性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粘连 增殖 信号转导 层粘连蛋白 蛋白激酶C 佛波醇酯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秀珍 邵珠卿 +3 位作者 李先富 刘文静 王长军 唐家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3-586,591,共5页
目的表达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2,S.suis2)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Lmb)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PCR检测lmb基因在不同血清型S.suis中的分布。将S.suis2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lmb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I... 目的表达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2,S.suis2)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Lmb)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PCR检测lmb基因在不同血清型S.suis中的分布。将S.suis2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lmb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His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Lmb的免疫原性。结果 lmb基因存在于大多数S.suis血清型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重组Lmb能够和感染05ZYH33全菌的猪恢复期血清反应。结论 lmb基因在S.suis不同血清型中广泛分布,Lmb在细菌感染宿主过程中表达,可以作为疫苗开发的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 疫苗候选分子
下载PDF
缺血后大鼠脑内神经血管单元病理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张微微 +3 位作者 魏微 李莹 赵秀欣 黄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1-843,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缺血后大鼠脑内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损害。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和缺血组25只。缺血组大鼠分别在缺血3、7、14 d、1、3个月时间段,各取5只灌注取脑,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慢性缺血后大鼠脑内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损害。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和缺血组25只。缺血组大鼠分别在缺血3、7、14 d、1、3个月时间段,各取5只灌注取脑,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的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缺血早期神经元皱缩、肿胀,后期嗜酸性变和坏死。星形胶质细胞早期肿胀、断裂,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胶质细胞开始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同时伴有血管新生。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5个时间段GFAP表达进行性增加;缺血3 d VEGF表达开始增加,7、14 d增加明显(P<0.05),1、3个月VEGF表达虽有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3 d Laminin明显减少,7 d减少更明显,14 d、1、3个月表达逐渐增加(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在不同时间段,神经元、GFAP、VEGF、Laminin呈规律变化。脑部缺血后不仅是神经元的变化,还有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基底膜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层黏连蛋白 基底膜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67KD Ln-R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祥 钱军 承泽农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其受体(Laminin receptor,Ln-R)表达的特征及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直肠癌、20例正常直肠组织的Ln和67KD Ln-R蛋白表达。结果Ln的表达在直肠癌的阳性率为60....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其受体(Laminin receptor,Ln-R)表达的特征及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直肠癌、20例正常直肠组织的Ln和67KD Ln-R蛋白表达。结果Ln的表达在直肠癌的阳性率为60.3%,明显高于直肠正常组织的0%(P<0.05)。Ln表达与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Ln在基膜和胞浆同时表达的患者中,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癌中67KDLn-R表达阳性率为47.06%,明显高于直肠正常组织的5%(P<0.05)。67KD Ln-R在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组中的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67KD Ln-R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有关,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且Ln、67KD Ln-R表达的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LN 67KD LN-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层黏连蛋白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激酶B的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玲 阎启昌 +2 位作者 张国刚 于韬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对传代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的蛋白激酶B(PKB)活性的影响,以及Ln激活PKB的信号分子途径。方法:选取第5代hLECs,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在处理组的培养液中加入层黏连蛋白,终浓度为5mg/L。分别在处理后0,10...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对传代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的蛋白激酶B(PKB)活性的影响,以及Ln激活PKB的信号分子途径。方法:选取第5代hLECs,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在处理组的培养液中加入层黏连蛋白,终浓度为5mg/L。分别在处理后0,10,20,40,60min取出细胞,[γ-32P]-ATP掺入法测定胞膜和胞质PKB比活性。以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终浓度100nmol/L)预处理1h,再加入层黏连蛋白,0,10,20,40,60min测定胞膜和胞质PKB比活性。结果:hLECs胞膜和胞质PKB比活性在层黏连蛋白作用40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的2.72和2.00倍。层黏连蛋白处理的各组胞膜和胞质PKB比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Wortmannin预处理后,再加入层黏连蛋白,胞膜和胞质PKB比活性与未经预处理的各时间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层黏连蛋白通过PI3K途径激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PKB活性,比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晶状体 上皮细胞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层黏连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秀娟 王秋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用高糖干预体外培养的HMC,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MCP-1和LN水平。结果高糖组培养上清在不同时点(24,48,72h)MCP-1和L...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用高糖干预体外培养的HMC,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MCP-1和LN水平。结果高糖组培养上清在不同时点(24,48,72h)MCP-1和L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组和甘露醇组(P<0.05)。高糖干预24h后,培养上清MCP-1和LN水平开始升高,于72h达峰值,正常糖组和甘露醇组未见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糖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HMC对MCP-1和LN的分泌,而正常糖和甘露醇无此作用。MCP-1和LN的增加是由于高糖而非高渗所致,提示高糖所致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层黏连蛋白
下载PDF
人层粘连蛋白α4链LG1组件融合蛋白的表达
11
作者 连继勤 张玉静 +2 位作者 戴旭芳 张艳宇 何凤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表达重组人层粘连蛋白α4链LG1组件(HumanLamininAlpha4LG1Module,hLNα4LG1)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扩增hLNα4LG1的cDNA片段,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 目的表达重组人层粘连蛋白α4链LG1组件(HumanLamininAlpha4LG1Module,hLNα4LG1)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扩增hLNα4LG1的cDNA片段,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LG1,用BL21(DE3)pET系统表达hLNα4LG1融合蛋白,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用NiNTA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已成功获得hLNα4LG1cDNA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12%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BL21(DE3)pET28aLG1总蛋白中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26000的新蛋白带,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90%以上,且Westernblot可特异地检测到目的蛋白所对应转移带。结论成功表达和纯化hLNα4LG1蛋白,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研究LG组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功能位点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融合蛋白 组件 SDS-PAGE RT-PCR方法 DNA重组技术 GENBANK Western Module CDNA片段 原核表达载体 BLOT分析 cDNA序列 相对分子质量 目的蛋白 序列同源性 胎盘组织 表达产物 功能位点 发生过程 抗原性 重组人
下载PDF
脑出血大鼠脑内嗅鞘细胞移植后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开亮 武衡 周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出血后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的Wistar乳鼠嗅球,差速贴壁法培养获得嗅鞘细胞。40只Wistar大鼠造模后(胶原酶Ⅶ注入尾状核)随机分为嗅鞘细胞移植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嗅鞘...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出血后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的Wistar乳鼠嗅球,差速贴壁法培养获得嗅鞘细胞。40只Wistar大鼠造模后(胶原酶Ⅶ注入尾状核)随机分为嗅鞘细胞移植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嗅鞘细胞移植组(20只)术后3d,移植嗅鞘细胞;脑出血模型组(20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d、7d、14d及28d用Bederson方法进行评分。各时间点于每组随机取3只大鼠处死,取脑组织做成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运动功能评分显示,移植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运动功能恢复,移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除术前1d外,其它各时间点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阳性表达值,移植组较对照组均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可提高生长相关蛋白-43及层粘连蛋白的表达,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脑出血 生长相关蛋白-43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体外培养牛小梁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洁萍 段俊国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是否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牛小梁细胞增殖并降低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第三代牛小梁细胞中加入中药灯盏花的提取物灯盏花素 ,培养 2 4h后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是否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牛小梁细胞增殖并降低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第三代牛小梁细胞中加入中药灯盏花的提取物灯盏花素 ,培养 2 4h后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 ,HA)、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胶原蛋白Ⅲ型 (collagen Ⅲ ,PC Ⅲ )的含量 ,同时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活细胞的光密度值从而反映活细胞的数量。结果 :5mg/ml、0 .5mg/ml浓度的灯盏花素组 ,牛小梁细胞数量增多 ;5mg/ml、0 .5mg/ml浓度的灯盏花素组 ,培养液中胶原蛋白Ⅲ型的浓度降低 ,0 .0 5mg/ml浓度的灯盏花素组 ,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浓度降低 ;硼酸缓冲液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浓度均无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具有促进牛小梁细胞增殖、降低牛小梁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 (透明质酸、胶原蛋白Ⅲ型和层粘连蛋白 )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小梁细胞 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Ⅲ型 层粘连蛋白 灯盏花素 药理学 青光眼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期实施亚低温与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成 晏红 +3 位作者 施鑫鹤 葛朝明 蔡洪斌 刘志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灌注期间实施亚低温对再建血运(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4 h组(n=10);常温再灌注组:按缺血再灌注时间... 目的观察缺血灌注期间实施亚低温对再建血运(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4 h组(n=10);常温再灌注组:按缺血再灌注时间点分为MCAO 2、3、4、5、6 h,再灌注24 h,每个时相点10只;亚低温再灌注组:时相点同常温再灌注组,每个时相点10只。MCAO 24 h组大脑中动脉闭塞24 h后直接处死,其余组动物均于再灌注24 h后处死。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对大鼠模型进行Longa评分,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模型的AIF、Cyt C、HSP70、MMP-9、LN的表达。结果与脑梗死的近期结局MCAO 24 h组的梗死体积、Longa评分及AIF、Cyt C、HSP70、脑含水量及MMP-9、LN的表达比较:常温再灌注组MCAO 2~4 h再灌注24 h有统计学差异(P<0.01),MCAO 5~6 h再灌注24 h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再灌注组MCAO 2~5 h再灌注24 h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MCAO 6 h再灌注24 h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再灌注组各时相点的梗死体积、Longa评分、脑含水量及MMP-9、AIF、Cyt C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常温组,HSP70和LN的表达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P<0.01)。结论再灌注期间实施亚低温可延长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半暗带细胞的凋亡和抑制MMP-9的表达从而减轻脑微循环破坏,使微循环承受再灌注能力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色素C 热休克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层黏连蛋白 再建血运时间窗
下载PDF
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海虹 赵辉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4项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6例原发性肝癌、51例转移性肝癌、46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4项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6例原发性肝癌、51例转移性肝癌、46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组PCⅢ、Ⅳ-C、LN和HA水平高于转移性肝癌组和肝外恶性肿瘤组(P<0.05),且三者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肝纤4项指标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血清肝纤4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鉴别转移性肝癌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下载PDF
37LRP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窦洪涛 张清华 +5 位作者 朱旭东 党颖 徐龙 李涛 王林萍 董晓文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克隆宫颈癌HeLa细胞层粘连蛋白受体前体(37-kDa laminin receptor precursor,37LRP)并构建表达载体及成功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采用RT-PCR从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中扩增人37LRP受体的cDNA序列,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经过序... 目的研究克隆宫颈癌HeLa细胞层粘连蛋白受体前体(37-kDa laminin receptor precursor,37LRP)并构建表达载体及成功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采用RT-PCR从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中扩增人37LRP受体的cDNA序列,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经过序列测定后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2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测序并与GenBank比对,证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37 LRP插入片段,经诱导后表达37 LRP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37 LRP表达载体,并获取重组人37 LRP蛋白,为临床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受体 基因 克隆 蛋白表达
下载PDF
非洲绿猴层黏连蛋白受体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17
作者 张清华 朱旭东 +4 位作者 李少林 许龙 党颖 李涛 黄培堂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克隆、表达非洲绿猴层黏连蛋白受体(LR),对该受体蛋白进行纯化、复性研究。方法:采用RT-PCR从Vero-E6细胞总RNA中扩增非洲绿猴LR的cDNA序列,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将LR编码区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2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 目的:克隆、表达非洲绿猴层黏连蛋白受体(LR),对该受体蛋白进行纯化、复性研究。方法:采用RT-PCR从Vero-E6细胞总RNA中扩增非洲绿猴LR的cDNA序列,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将LR编码区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2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镍亲和柱进行亲和纯化;采用分部透析方法进行复性。结果:非洲绿猴LR基因序列与人LR的基因编码序列有16个碱基差异,但蛋白序列只有1个氨基酸的改变。LR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采用分部透析方法可使部分蛋白得到复性。结论:克隆了首个非洲绿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LR的基因,与人LR基因序列有16个碱基差异,但其中15处都为同义突变,所以二者的蛋白质序列只有1个氨基酸改变,即293位D→E,提示LR在进化中具有很大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绿猴 层黏连蛋白受体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纯化
下载PDF
Rb、p21、MMP-2和LN-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斌生 易建华 +2 位作者 杜兴贵 朱礼国 姚俊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Rb、p2 1、MMP 2和LN 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Rb、p2 1、MMP 2和LN R在食管鳞癌、癌旁、肌层浸润灶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2 1、MMP 2和LN R在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Rb、p2 1、MMP 2和LN 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Rb、p2 1、MMP 2和LN R在食管鳞癌、癌旁、肌层浸润灶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2 1、MMP 2和LN R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分化Ⅲ级的高于Ⅰ、Ⅱ级 ,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p2 1、MMP 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Rb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分别为P <0 .0 5、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抑癌基因Rb的失表达和 p2 1、MMP 2及LN R蛋白的过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检测Rb、p2 1、MMP 2和LN R有助于对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蛋白 P21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 层粘连蛋白受体 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维甲酸抑制人胃癌细胞株层粘素受体基因和原癌基因C-Ha-ras mRNA的表达
19
作者 孙月霞 许伟榕 +2 位作者 朱敏 何震平 陈诗书 《胃肠病学》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R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层粘素受体(LNR)基因和原癌基因C-Ha-ra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标记LNR探针和C-Ha-ras探针,对人胃癌细胞(分为经RA处理及未经RA... 目的:研究维甲酸(R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层粘素受体(LNR)基因和原癌基因C-Ha-ra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标记LNR探针和C-Ha-ras探针,对人胃癌细胞(分为经RA处理及未经RA处理两组)中LNR和C-Ha-ras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RA处理的人胃癌细胞LNR mRNA表达较未经RA处理者显著降低(P<0.01~0.001);C-Ha-ras转录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RA可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LNR和C-Ha-ras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系 维甲酸 层粘连蛋白受体 RAS基因 原癌基因 P2蛋白 mRNA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萍 樊华 宛新建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0期623-625,共3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具有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肠壁组织反复损伤和修复可致局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目的:观察IBD患者常用血清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评价其与疾病...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具有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肠壁组织反复损伤和修复可致局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目的:观察IBD患者常用血清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评价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结肠镜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4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0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50例对照者,以放射免疫测定检测血清LN、C-Ⅳ、HA和PⅢNP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和CD患者血清LN水平显著增高,C-Ⅳ和PⅢNP水平显著降低(P<0.05),UC和CD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三组间血清H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血清hs-CRP水平可反映IBD疾病活动度,活动期患者hs-CRP水平均高于200mg/L。IBD患者的LN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UC:r=0.33,CD:r=0.53.P<0.05),C-Ⅳ和PⅢNP水平与hs-CRP无明显关联。LN水平与CD病变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IBD患者血清LN水平增高,C-Ⅳ和PⅢNP水平降低,可能成为肠壁组织炎症和修复的间接标志物:血清LN水平可间接反映IBD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层黏连蛋白 胶原Ⅳ型 透明质酸 前胶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