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ning of the Longmu Co–Shuanghu–Lancangjiang ocean:constraints from plagiogranites 被引量:10
1
作者 Peiyuan Hu Cai Li +3 位作者 Yanwang Wu Chaoming Xie Ming Wang Jiao 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5期3188-3199,共12页
This paper reports new zircon U-Pb ages,and Hf isotope and whole-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ata for Cambrian plagiogranites from the Tuobeiling ophiolite in central Qiangtang,Tibetan Plateau.Zircon SIMS and LAICP-M... This paper reports new zircon U-Pb ages,and Hf isotope and whole-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ata for Cambrian plagiogranites from the Tuobeiling ophiolite in central Qiangtang,Tibetan Plateau.Zircon SIMS and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plagiogranites yield weighted mean ages of 504.8±4.2 and 491.6±1.5 Ma,respectively.The zircons from plagiogranites exhibit positive eHf(t)values(ranging from 11.46 to 15.16),indicating that the plagiogranites are derived from depleted mantle.These plagiogran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and Na2O,low K2O,low REE contents,and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These rocks hav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typical of oceanic plagiogranite and,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ir petrography and field relationships,are interpreted to have derived from anatexis of hydrated amphibolites by ductile shearing during transports of the oceanic crust.The formation age of such type of plagiogranite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at of the associated section of oceanic crust.Thus the new results from these plagiogranites suggest that the Longmu Co–Shuanghu–Lancangjiang ocean had probably opened before the Middle Camb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岩 澜沧江 锆石U-PB年龄 双湖 ICP-MS HF同位素 羌塘中部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澜沧江杂岩带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1 位作者 冀磊 刘利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75-2985,共11页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争议。本文对澜沧群中3件石英岩和1件绢云母变质石英砂岩样品中分选出的碎屑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具有明显或弱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岩浆成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4件浅变质岩石样品均得到了两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30Ma和930Ma、570Ma和915Ma、540Ma和960Ma、570Ma和910Ma。本次研究中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570~530Ma和960~910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530Ma,支持了前人认为澜沧群沉积时代为中奥陶纪(462~454Ma)的认识。本研究中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源区可能主要为泛非期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岩。碎屑锆石磨圆较好指示其经历了较长距离的搬运。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与羌塘、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变沉积岩或地层中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浅变质岩系 澜沧群 澜沧江杂岩带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西南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任飞 潘桂棠 +2 位作者 尹福光 常梦瑶 肖庆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16,共8页
以大地构造研究为主导,初步梳理了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系统的分布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本文阐述了三江地区经历原-古特提斯大洋连续演化、分阶段拼贴增生至最终俯冲消亡的地质演化历程。甘孜-理塘弧后洋盆于早石炭世打开,二叠纪—中三叠世... 以大地构造研究为主导,初步梳理了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系统的分布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本文阐述了三江地区经历原-古特提斯大洋连续演化、分阶段拼贴增生至最终俯冲消亡的地质演化历程。甘孜-理塘弧后洋盆于早石炭世打开,二叠纪—中三叠世进入顶峰扩张期,晚三叠世洋盆萎缩引起向西俯冲,最终在晚三叠世末局部地区保留残留海。哀牢山弧后洋盆不晚于早石炭世形成,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整体扩张发育,早二叠世末或晚二叠世初开始向西俯冲,晚三叠世最终完全关闭。金沙江洋盆早石炭世时已扩张成洋,到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俯冲,石炭纪—早二叠世早期是金沙江洋盆扩张的主体时期,早二叠世晚期至早、中三叠世俯冲消亡。澜沧江弧后洋盆中晚泥盆世开始扩张,在石炭纪—早二叠世发育为成熟洋盆,早二叠世晚期洋内俯冲形成洋内弧,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双向俯冲消亡。昌宁-孟连洋为特提斯洋主带,具有原-古特提斯洋连续演化的地质记录,晚奥陶世开始向东俯冲消减,二叠纪末、早三叠世发生弧-陆碰撞作用,昌宁-孟连洋盆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板块地层 蛇绿混杂岩 构造演化 西南三江
下载PDF
澜沧江结合带北段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4
作者 徐长昊 任飞 陆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7,共11页
北澜沧江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该区大致平行结合带所出露的吉塘岩体、纽多岩体、东达山岩体,记录了澜沧江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对揭秘特提斯洋的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澜沧江结合带之纽多岩体进... 北澜沧江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该区大致平行结合带所出露的吉塘岩体、纽多岩体、东达山岩体,记录了澜沧江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对揭秘特提斯洋的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澜沧江结合带之纽多岩体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8.9±1.3)Ma(MSWD=1.1,n=30),属于早三叠世奥伦尼克阶的产物;细粒二长花岗岩的IA/CNK(铝饱和指数)为1.06~1.45、刚玉分子介于1.05~4.96,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Ba、Sr、Nb、Zr、Hf、P、Ti等元素相对亏损,Rb、K、Th、U、Nd、Sm等元素富集的特征,为S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介于(262±1.3)Ma^(243.6±1.4)Ma之间,反映了澜沧江洋消减过程中的持续变化。与临沧花岗岩侵位时代介于261~203Ma相比,无论岩石成因还是成岩时代,均具有相似岩浆演化历程,暗示其具有相近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澜沧江洋在藏东地区于(248.9±1.3)Ma之前已经进入俯冲碰撞阶段。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的源区与变质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有关,成因与碰撞造山导致地壳加厚增温以及岩石圈剪切、伸展期的深熔作用引起的深部热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澜沧江结合带 特提斯洋 细粒二长花岗岩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下载PDF
云南云县漫湾蛇绿混杂岩岩石特征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董朝芳 杨政 +1 位作者 胡微 李瑞卿 《云南地质》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云南云县地区1∶5万漫湾镇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前人划分的上二叠统邦沙组(P_(3)b)分布区分解出来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为一套洋底玄武岩与洋内弧泥岩-碎屑岩的沉积组合,并称其为漫湾蛇绿混杂岩。该混杂岩中的火山岩,总体表现出洋中脊-... 通过云南云县地区1∶5万漫湾镇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前人划分的上二叠统邦沙组(P_(3)b)分布区分解出来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为一套洋底玄武岩与洋内弧泥岩-碎屑岩的沉积组合,并称其为漫湾蛇绿混杂岩。该混杂岩中的火山岩,总体表现出洋中脊-准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特点,在已变质的火山岩(角闪变粒岩)中获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值为295.6±0.92 Ma,表明漫湾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晚古生代。应为澜沧江洋盆闭合后的残留物,证实了澜沧江洋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澜沧江洋 洋中脊 玄武岩浆 云南云县漫湾
下载PDF
滇西澜沧江构造带中段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菁菁 李大鹏 +2 位作者 康欢 耿建珍 陈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3-1751,共19页
滇西澜沧江构造带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位置,该带南段完好地保存了蛇绿岩及与俯冲消减和闭合相关的大量岩浆记录。然而这些记录在澜沧江构造带中段鲜有报道,导致区域构造格架的划分产生了分歧,严重影响了对青藏高原发展演化的认识... 滇西澜沧江构造带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位置,该带南段完好地保存了蛇绿岩及与俯冲消减和闭合相关的大量岩浆记录。然而这些记录在澜沧江构造带中段鲜有报道,导致区域构造格架的划分产生了分歧,严重影响了对青藏高原发展演化的认识。我们最近在澜沧江构造带中段崇山变质带内发现了印支期岩浆记录。通过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资料,得到如下主要认识。锆石U-Pb定年揭示澜沧江构造带中段崇山变质带闪长岩、花岗岩样品的结晶年龄为印支期(228~210 Ma)。区域印支期岩浆记录主要可以分为闪长岩、I型花岗岩以及S型花岗岩,这些岩浆岩均具有Nb、Ta和Ti等元素的亏损。闪长岩及I型花岗岩均表现出高MgO含量、Mg^(#)值(42~52)及较高的Cr含量,二者具有相似的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S型花岗岩具有更高的K_(2)O含量以及更富集的同位素组成。不同类型岩石的空间接触关系、矿物学、捕获锆石年龄及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区域闪长质岩石为少量幔源物质与不同类型地壳物质混合的复杂产物,I型花岗岩为闪长质岩浆分异产物,S型花岗岩为壳源碎屑沉积岩的部分熔融产物。澜沧江构造带中段崇山变质带内印支期岩浆记录的岩性组合、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岩石成因均可与南段代表古特提斯主洋末期演化的岩浆记录类比,是古特提斯洋闭合阶段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澜沧江构造带 锆石U-PB定年 古特提斯洋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