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sthetic Utopia,Revolution in Daily Lif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Peasant Paintings
1
作者 YANG Dong-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1期47-60,共14页
Peasant painting is a kind of painting created by farmers as creative subject,bearing rich significance.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easant painting in reality,the types of meaning it carried could be d... Peasant painting is a kind of painting created by farmers as creative subject,bearing rich significance.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easant painting in reality,the types of meaning it carrie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 chronological order:political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folk life significance,and creative fashion significance.These three types of meaning gave rise to three types of aesthetic utopia,namely political aesthetic utopia,folk aesthetic utopia and fashion aesthetic utopia.The three types of aesthetic utopia reflected three forms of negation and revolution of daily life.What the political aesthetic utopia resisted was the alienation force of material desire.What folk aesthetic utopia resisted was the desire for material and the binding of political ideology.The fashion aesthetic utopia opposed the relatively narrow localism.Through these three forms of resistance,the public also constructed three identities:the interpreter of their ow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ideology,the interpreter of their ow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real life from perspective of local feelings,and the interpreter of their ow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real life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sant paintings aesthetic utopia daily life revolution SYMBOL IDENTITY
下载PDF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农民集体发展权刍议
2
作者 许俊伟 马煜凯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71-83,共13页
新形势下农民集体发展权应时代变化要求而生,以更好因应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一直以来农民集体合作发展都有着悠久历史,发展权的集体人权意涵、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遵循、现代性下的农民个体困境更是构筑了当下农民集体发展权的新兴... 新形势下农民集体发展权应时代变化要求而生,以更好因应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一直以来农民集体合作发展都有着悠久历史,发展权的集体人权意涵、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遵循、现代性下的农民个体困境更是构筑了当下农民集体发展权的新兴逻辑。面向未来,农民集体发展权的主体必然是农民集体,并需依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治理效能、优化农村社会保障来促进农民集体发展权的实现,以使农民能够在乡村振兴下跟上共同富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发展权 集体 农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赋能农民现代化的逻辑与进路
3
作者 王欣亮 卫玲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6,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农民现代化既是数字时代下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的内涵基础上,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从共享普惠、传播创新、技术进步及治理保障逻辑出发,探析... 数字化赋能农民现代化既是数字时代下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的内涵基础上,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从共享普惠、传播创新、技术进步及治理保障逻辑出发,探析数字化作用于农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进而在保障四类逻辑机制通畅运行的目标下,从“场景-技术-主体-组织”的分析框架入手,剖析数字化赋能农民现代化的核心掣肘以及破解掣肘的实践进路,提出挖掘数字场景、革新数字技术、激活数字主体、优化数字组织等现实策略,以期增强农民现代化的数字赋能作用。以上结论对弥足人的现代化短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化 农民现代化
下载PDF
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下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实效性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样本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李扬 熊富强 宋俊峰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涉农高校要自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抓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但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实现路径、成效评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涉农高校要自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抓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但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实现路径、成效评估等仍有待深化,因此有必要对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效性进行探究。文章基于747名涉农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建立有序Logit回归分析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三农”情怀对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目标实现有积极影响。进一步的交互项结果表明,加强自然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会强化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效性,而加强社会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会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实现成效。因此,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涉农高校应以注重培育成效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积极构建与完善“三农”情怀教育育人培养机制,构建并有效发挥涉农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共同体 专业能力 实践能力 “三农”情怀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文化治理的时代意蕴
5
作者 杨帆 杜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乡村文化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双重意蕴,...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乡村文化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双重意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当前,乡村文化治理愈发成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治理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三农”
下载PDF
驳地主与农民关系的错误言论——以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为例
6
作者 苑朋欣 《天中学刊》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从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来看,地主与农民之间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依仗权势及其所占有的土地、财产,肆意对农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贪婪成性、凶狠残暴、作恶多端。大量事实表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根本没... 从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来看,地主与农民之间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依仗权势及其所占有的土地、财产,肆意对农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贪婪成性、凶狠残暴、作恶多端。大量事实表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根本没有什么合理性,地主也不是什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好人,广大农民在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生活困苦、饥寒交迫,终日挣扎在死亡线上。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就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运动 山东 地主 农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使命型赋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赋能理念与实践
7
作者 邓万春 胡诺娅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0,共8页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赋能是将赋能与革命使命相结合的使命型赋能,赋能与革命使命不可相互化约。赋能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意识、知识与技能、组织化等方面权能的提升,革命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要达成的社会革命目标。通过...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赋能是将赋能与革命使命相结合的使命型赋能,赋能与革命使命不可相互化约。赋能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思想意识、知识与技能、组织化等方面权能的提升,革命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要达成的社会革命目标。通过赋能提升农民权能既是目的,又是达成革命使命的手段。使命型赋能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特质决定的,它一方面避免了将革命使命口号化、空头化,另一方面避免了赋能的去政治化。对中国共产党使命型赋能的研究回应了学术史上关于农民赋能的化约论与二元对立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使命型赋能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使命型赋能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命型赋能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
下载PDF
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金绍荣 罗锐 +1 位作者 任赞杰 刘柯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农民奋斗意志,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农民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8年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基层政府治理... 赓续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农民奋斗意志,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农民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2018年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基层政府治理水平与农民奋斗价值观呈正相关,即基层政府治理水平越高,农民越倾向于认为“努力工作能有回报”,越发增强“对未来的信心”;第二,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对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来实现;第三,高水平的基层政府治理正向促进了建档立卡农民和非建档立卡农民奋斗价值观的塑造,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建档立卡农民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治理水平 农民价值观 有序PROBIT模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9
作者 杨长福 金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意味着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将承担更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为此,需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有效的高度统一。就其...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意味着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将承担更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为此,需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有效的高度统一。就其联系而言,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前提与价值导向,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则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与本质要求,由此表现出二者互为实现途径与目的的内在耦合关系。就其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内在统一的思想奠基是其理论本源,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与乡村治理思想内在统一的现实指引是其理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乡村治理思想的当代升华是其理论底蕴。就其实现路径而言,需坚持和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统筹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和“外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治理机制;积极推动城乡融合,激活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治理共同体 乡村振兴 农民农村 城乡关系
下载PDF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农业政策
10
作者 袁丽丽 韩佳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1861年改革没能解决俄国农业问题,半封建土地关系、地主垄断土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农业耕作水平低,农民因饥饿大量死亡。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短缺对俄国而言至关重要。19世纪80年代初,统治集团承认,农民缺地严重,设立农民... 1861年改革没能解决俄国农业问题,半封建土地关系、地主垄断土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农业耕作水平低,农民因饥饿大量死亡。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短缺对俄国而言至关重要。19世纪80年代初,统治集团承认,农民缺地严重,设立农民土地银行、组织移民为对策之一,但成效不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农业危机迫使统治阶层重新审查农业政策,其中心议题为村社与农民法律地位,争论集中在维特领导的财政部和普列维挂帅的内务部,最终在尼古拉二世的支持下,保守势力获胜。帝国农业政策的指导原则为村社不容侵犯、农民份地不可转让、保留农民等级制度。至1905年革命前,俄国农业问题尚未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农业政策 农民经济 村社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基于鄂北两村的调查
11
作者 罗峰 张一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层治理全局,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则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动态关系中洞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成机制与行动逻辑,发现农民集体行动归根结底就是情境实践,即农民集体行动是在制度情境、本土情境、事件情境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进成员组织化参与,在不同的主体互动中达成行动目标的共识,借助公共权威、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等建立协作配合的合作关系,构建起基层治理共同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集体行动 建构主义 情境实践 现代化 土地流转 农民参与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12
作者 房彬 房婷 张慢慢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农民具有公共精神。当前,部分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公共精神欠缺,尚不适应乡村振兴之需要。文章在界定“农民公共精神”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农民具有公共精神。当前,部分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公共精神欠缺,尚不适应乡村振兴之需要。文章在界定“农民公共精神”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的内在逻辑,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加强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并提出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的现实路径:一是拓展乡村公共空间,二是丰富乡村公共活动,三是搭建多元培育载体,四是发展乡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民 公共精神
下载PDF
20世纪50—70年代诗歌中的干部书写
13
作者 余蔷薇 李桂豫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诗歌中,干部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书写对象。虽然其一般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但也根据题材、语境、视角的差异而分化出不同的意义形态。同时,部分带有逾越性的形象既丰富了干部的可能面向,也追问着干部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存...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诗歌中,干部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书写对象。虽然其一般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但也根据题材、语境、视角的差异而分化出不同的意义形态。同时,部分带有逾越性的形象既丰富了干部的可能面向,也追问着干部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诗歌中,作为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中介,干部形象呈现出聚合性、附加性与修辞性,这是其政治诗学路径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70年代诗歌 干部形象 工农兵 知识分子
下载PDF
非农就业、社会资本对农户农机租赁与雇工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许芳 张一鸣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12-116,共5页
随着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稀缺和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租赁农机和农业雇工成为克服农户家庭劳动力约束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乡土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资本也可能影响农户的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 随着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稀缺和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租赁农机和农业雇工成为克服农户家庭劳动力约束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乡土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资本也可能影响农户的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该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非农就业、社会资本对农户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农就业能够促进农户农机租赁行为,但会减少其雇工支出,而社会资本则会同时提高农户农机租赁与雇工支出。因此,应努力提高农机服务效率,设立农业雇工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农机服务体系,缓解非农就业引致的农地弃耕撂荒问题,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租赁 雇工支出 非农就业 社会资本 普通农户
下载PDF
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常德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高辉 黄丹妮 +1 位作者 谢依林 胡贤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3,共14页
提高水稻生产生态效率是协同实现保障粮食产量稳增长与减少粮食生产环境损耗双目标的关键路径,耕地作为农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探索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 提高水稻生产生态效率是协同实现保障粮食产量稳增长与减少粮食生产环境损耗双目标的关键路径,耕地作为农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探索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粮食生产微观主体——农户的视角,从理论上揭示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并利用常德市41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构建效率测算模型和影响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户耕地规模化水平和水稻生产生态效率均有待提升,样本农户中较小规模农户数量最多,占总样本的94.95%,较小规模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均值为0.830,还存在0.170的提升空间。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二者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且拐点所在区间为1.2~1.4 hm2;农户水稻生产生态效率还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抚养比、农业收入占比的显著正向影响和户主年龄的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应在尊重较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存在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并培育新型农户,以促进水稻生产生态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耕地规模经营 生态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农户
下载PDF
新时代深刻理解“大国小农”的四重逻辑——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兴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深刻理解强国时代背景下的“大国小农”,从基于农业大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国逻辑、基于小农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促进农民现代化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小... 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深刻理解强国时代背景下的“大国小农”,从基于农业大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国逻辑、基于小农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促进农民现代化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小农”逻辑、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逻辑阐释“大国小农”的学术内涵,进而在实践上推动“大国小农”不断向前发展,即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民现代化,最终实现创造人类农业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小农”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列宁关于农民教育的“六化法”论析——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17
作者 潘金倩 孙迪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在俄国,农民是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教育。通过细致梳理列宁在一系列重要讲... 在俄国,农民是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教育。通过细致梳理列宁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会议文件中关于农民教育方法策略的论述,可将其归纳为“六化法”,即农民教育主体协同化、农民教育内容动态化、农民教育原则明晰化、农民教育载体多样化、农民教育方式灵活化、农民教育保障有力化。深刻领悟与科学借鉴列宁关于农民教育的“六化法”,对于当下我国优化农民教育举措、提高农民教育质效,凝聚广大农民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共识与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农民教育 方法
下载PDF
博里农民画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周岑 王婷 高绪雯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博里农民画凭借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民间绘画风格蜚声中外,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梳理博里农民画的构图、色彩和造型方面,分析其在纺织品应用中的价值,对目前的发展困境提出建议,以此推动博里农民画产业新发展。
关键词 博里农民画 构图 造型 纺织品
下载PDF
列宁对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审思与求解
19
作者 潘金倩 孙迪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群众鼓动工作是激发群众阶级意识、凝聚群众政治意志的重要抓手。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强调将群众鼓动工作作为社会民主党的重点工作紧抓、常抓、狠抓。而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持续推进,列宁发现党的群众鼓动... 群众鼓动工作是激发群众阶级意识、凝聚群众政治意志的重要抓手。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强调将群众鼓动工作作为社会民主党的重点工作紧抓、常抓、狠抓。而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持续推进,列宁发现党的群众鼓动工作存在缺乏专业性和灵活性、缺乏深入性和广泛性、缺乏统筹性和组织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鼓动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列宁立足俄国实际,深刻剖析了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成因,并从制定明确的鼓动纲领、训练有经验的鼓动员、合理区分鼓动对象、依托各类组织载体、灵活转变方式方法等多个层面规划了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深刻体悟列宁对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审思与求解,对于当下我国进一步提高社会动员的深度、广度、力度、精度,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共识与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鼓动工作 工农群众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问题与政府应对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业苗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是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农民问题。以农民为中心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它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程... “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是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农民问题。以农民为中心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它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政府要履行为农民服务的角色,为乡村振兴掌好舵、划好桨。再者,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还要站在农民立场上,促进农民与自然、城市、市民以及农民自身的友好,努力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问题 政府应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