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大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大春 金俊杰 +3 位作者 赵燕 侯凤香 金叶舟 邵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研究长大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回归关系,明确现代化养殖条件下母猪的最佳带仔哺乳数。【方法】以同1个月内(10月1-31日)由2-6胎全体长大母猪所产118窝且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的1350头杜长大初生活仔猪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长大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回归关系,明确现代化养殖条件下母猪的最佳带仔哺乳数。【方法】以同1个月内(10月1-31日)由2-6胎全体长大母猪所产118窝且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的1350头杜长大初生活仔猪为研究对象,根据仔猪初生重相近的原则,分为A(6-9头)、AB(10头)、BC(11-12头)、C(13头)、D(14-15头)、E(16-17头)等6个试验组,然后对母猪的繁殖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长大母猪以窝产活仔数为13头时的综合表现最佳;窝产活仔数在11-13头时,采取21日龄早期断奶均能达到理想的生长速度。随着窝产活仔数的增多,初生重和断奶重呈明显下降趋势;当窝产活仔数超多(≥16头)时,甚至会导致断奶窝重与断奶成活率显著下降(P〈0.05)。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对断奶窝重(+)及断奶成活率(-)能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但影响结果相反;而初生重仅对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产生极显著影响,对断奶窝重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繁殖性状间的回归分析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即各自变量(断奶头数、断奶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对于依变量(窝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存在真实的回归关系。【结论】在现代化养殖条件下,规模猪场应采用21日龄早期断奶技术,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将母猪带仔哺乳数调整为11-13头,以获得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母猪 繁殖性状 影响 相关性 现代化养殖
下载PDF
断奶至配种间隔和妊娠期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怀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9-1102,共4页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850窝长白母猪、470窝约克夏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断奶至配种间隔、妊娠期对长白和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断奶至配种间隔间存在基本相似的规律性,即母猪断...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850窝长白母猪、470窝约克夏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断奶至配种间隔、妊娠期对长白和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断奶至配种间隔间存在基本相似的规律性,即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6d(约克夏)或7d(长白)以内,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性状指标较高,到第8天降到最低点,约11d以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等繁殖指标又开始提高。分娩母猪大多集中在妊娠期113~115d和116~118d,呈明显的正态分布。随妊娠期延长,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均出现减少的趋势,但大约克母猪差异并不显著,长白母猪差异显著(P<0.05)。妊娠期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等均呈较强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母猪 约克夏母猪 断奶至配种间隔 妊娠期 繁殖性能
下载PDF
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庆山 吴金华 +2 位作者 景栋林 王晔 李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49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探讨胎次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为猪场控制胎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不同胎次(1~8胎)共312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分娩原始数据,用SPSS 24.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Pea...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探讨胎次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为猪场控制胎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不同胎次(1~8胎)共312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分娩原始数据,用SPSS 24.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Pearson法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母猪第4胎次的受胎率与分娩率表现最佳,显著高于第8胎次(P<0.05,下同);第4胎次在产仔数和健仔数方面均表现最好,并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第1和8胎次;第4胎次初生窝重表现最好,显著高于第1和7胎次,极显著高于第8胎次。仔猪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次最高,为97.00%;第4胎次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第1、2、7和8胎次。总产仔数与健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健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长大二元杂母猪第2~6胎次繁殖性能处在高水平,建议第6胎次后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的可在第7或8胎后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二元杂 母猪 胎次 繁殖性能 相关性
下载PDF
FUT1基因对大长杂交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新银 陈家丰 +1 位作者 赵志超 孙敬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118头大长杂交母猪FUT1基因多态性,分析了FUT1基因与产仔数的关系。FUT1基因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1,0.37,0.52。FUT1三种基因型母猪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方面都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FUT1基因 繁殖性能 大长杂交母猪
下载PDF
长大初产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煜 黄程 +2 位作者 林五清 余文彬 雷明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探讨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初产长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522头体质量相近的长大后备母猪,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跟踪测定其配种当天、妊娠30、60、90、110 d时的背膘厚度,并对其总产仔数、产... 为探讨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初产长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522头体质量相近的长大后备母猪,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跟踪测定其配种当天、妊娠30、60、90、110 d时的背膘厚度,并对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质量、初生个体平均质量等繁殖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长大初产母猪妊娠60 d之前保持16~18 mm中等膘情,妊娠60 d之后维持18~20 mm适度膘情对当胎繁殖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大初产母猪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6 mm时总产仔数、健仔数均显著低于背膘增长厚度<2 mm、2~4 mm和4~6 mm的妊娠母猪,背膘增长厚度在2~4 mm时提供的健仔数最多,为(10.96±2.02)头,且初生窝质量最大;妊娠110 d背膘厚度和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与当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在实际生产中按照膘情制定差异化饲养方案,使初产母猪在妊娠60 d之前背膘厚度保持在16~18 mm,妊娠60 d之后背膘厚度达到18~20 mm,同时控制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喂量,避免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长过多(>6 mm),可使初产母猪获得最大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猪 初产母猪 妊娠母猪 背膘厚度 繁殖性能 精准饲养
下载PDF
舜皇山母猪与长×大二元杂母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丹 尹业师 +2 位作者 李百元 陈华海 胡云霏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解舜皇山母猪耐粗饲与抗病等方面的特性与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关系,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同一养殖场舜皇山母猪和长×大二元杂母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发现:舜皇山母猪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长×大二... 为了解舜皇山母猪耐粗饲与抗病等方面的特性与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关系,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同一养殖场舜皇山母猪和长×大二元杂母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发现:舜皇山母猪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长×大二元杂母猪。两种品系猪肠道微生物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螺旋体门为主,其在舜皇山母猪和长×大二元杂母猪肠道中的总丰度分别为92.86%和94.05%。在属水平上,两种品系猪肠道微生物均以Muribaculaceae、普雷沃氏菌科、产粪甾醇真细菌、瘤胃球菌科、密螺旋体属、Christensenellaceae等为主,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另外,毛螺菌科和链球菌属细菌在舜皇山土猪肠道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长×大二元杂母猪。Lefse分析显示:长×大二元杂母猪肠道微生物中差异显著的物种有15种;舜皇山母猪有28种,其中10种属于毛螺菌科,推测毛螺菌科在舜皇山母猪的抗病能力以及耐粗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舜皇山母猪肠道中含有稀有细菌,如红杆菌,它们可能存在潜在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皇山母猪 长×大二元杂母猪 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芳彬 路强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2期12-14,共3页
本研究通过整理甘肃省某猪产业标准化示范种猪场(可繁殖母猪1200头)297头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主要研究了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与断奶配种间隔,配种分娩率,产仔数和产仔重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对断奶配种间隔有... 本研究通过整理甘肃省某猪产业标准化示范种猪场(可繁殖母猪1200头)297头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主要研究了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与断奶配种间隔,配种分娩率,产仔数和产仔重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不同胎次对断奶配种间隔有显著影响,且断奶配种间隔随胎次呈现规律性变化,其中第2和3胎的断奶配种间隔最长平均为7.35 d和7.36 d,其他胎次都在5 d左右变化。配种分娩率第1胎和第6胎最低(80和77.27),而第2、3、4、5胎和6胎以上分娩率都在96以上。长大二元母猪初生重第4胎窝均重最大(17.47 kg/窝),在第1胎最小(14.30 kg/窝),在第2、3、4、5胎窝均重都较高。由这些结果得出长大二元母猪的理想繁殖胎次应在第2~5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二元母猪 胎次 繁殖性能
下载PDF
产仔季节对长大二元杂种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建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潜力,实现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安徽某商业猪场2008年母猪正常分娩记录,分析了季节因素(月份)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窝健仔数、窝畸形数、窝弱仔数、窝死胎数和窝木乃伊数影响。[结果]3月窝... [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潜力,实现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安徽某商业猪场2008年母猪正常分娩记录,分析了季节因素(月份)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窝健仔数、窝畸形数、窝弱仔数、窝死胎数和窝木乃伊数影响。[结果]3月窝产仔数及窝健仔数达全年最高位,分别为12.08和10.76头;7—9月则低于年平均值,8月份最低,分别为11.53头和9.84头。窝畸形数以6—8月较高,8月份最高,达0.38头;7—10月窝弱仔数和窝死胎数均较高,10月份达全年最高,分别为1.06头和0.48头;6—9月份窝木乃伊数较高,9月份最高,达0.23头。[结论]产仔季节(月份)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窝健仔数、窝畸形数、窝弱仔数、窝死胎数和窝木乃伊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7—9月高温季节对上述繁殖性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二元杂种母猪 产仔性能 繁殖性状 季节性影响
下载PDF
姜曲海杂交猪活体性状及屠宰性状的测定分析
9
作者 张伟 陈章言 +3 位作者 王利红 许琴瑟 卞桂华 倪黎纲 《当代畜牧》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笔者对姜曲海母猪分别与长白公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猪———姜长猪和姜杜猪的活体性状及屠宰胴体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姜杜猪与姜长猪的日增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姜杜猪料重比(2.48∶1)低于姜长猪(2.8... 笔者对姜曲海母猪分别与长白公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猪———姜长猪和姜杜猪的活体性状及屠宰胴体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姜杜猪与姜长猪的日增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姜杜猪料重比(2.48∶1)低于姜长猪(2.88∶1);在120日龄、150日龄、180日龄3个阶段的活体背膘厚和体尺指标中,姜杜猪的活体背膘厚小于姜长猪。其中,120日龄和150日龄显著低于姜长猪。姜杜猪与姜长猪的胸围间无显著差异(P>0.05)。姜杜猪的体高显著高于姜长猪(P<0.05)。姜杜猪120日龄时体长显著(P<0.05)高于姜长猪,此后,姜长猪体长生长加快,至150日龄时显著高于姜杜猪(P<0.05),至180日龄时,2种杂交猪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胴体性状方面,姜杜猪与姜长猪的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间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姜杜猪显著高于姜长猪(P<0.05)。在肉质方面,姜杜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与姜长猪肉间无显著差异(P>0.05),pH1值和剪切力显著小于(P<0.05)姜长猪肉,表明姜杜猪肉质较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长猪 姜杜猪 活体性状 屠宰性状
原文传递
不同品系终端父本对法系二元母猪的杂交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小兵 王中全 邹广彬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筛选出高效、优质的终端父本,为规模化猪场引种、繁育和饲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选用不同品系(品种)公猪包括PIC399配套系、加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与二元法系长大母猪进行杂交,测定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胴体等级等指... 为了筛选出高效、优质的终端父本,为规模化猪场引种、繁育和饲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选用不同品系(品种)公猪包括PIC399配套系、加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与二元法系长大母猪进行杂交,测定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胴体等级等指标。结果显示:115 kg上市猪日增重以加系杜洛克组(GC)最高,体重达100、115 kg所需日龄均比美系杜洛克组(GA)和PIC399组(GP)提前,且与GC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效率方面以GA组表现最好,体重达100、115 kg时的肉料比均比GC组和GP组低,且与GP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GC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胴体测试背膘结果表明,体重达100、115 kg时GA组背膘指数均比GC组和GP组低,且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在体重达100 kg时GP组眼肌面积较GA组和GC组大,且与GC组差异显著(P<0.05);而在体重达115 kg时GA组的眼肌面积最大,且与GC组差异显著(P<0.05)。从眼肌面积考虑GA组更适合饲养大猪;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盈利能力最好的是GA组,当体重达100、115 kg时销售利润均比GC组和GP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系杜洛克 美系杜洛克 法系长大二元母猪 PIC399 生长速度 屠宰肉质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