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ve some landscapes in the eastern Canadian boreal forest moved beyond their natural range of variability?
1
作者 Pierre Grondin Sylvie Gauthier +3 位作者 Veronique Poirier Patrice Tardif Yan Boucher Yves Bergeron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412-428,共17页
Background: In the contx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natural and the present-day forested landscapes of a large territory in Quebec(Canada). Using contemporary and long-term fire cy... Background: In the contx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natural and the present-day forested landscapes of a large territory in Quebec(Canada). Using contemporary and long-term fire cycles, each natural forst landscape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bility of i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compared to the present-day landscape. Thi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human activities have moved these ecosystems outside the range of natural landscape variability.Methods: The study encompassed a forested area of 175 000 km2 divided into 14 landscapes. Using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fire cycles, age structure and forest dynamics, we characterized the forest composition and age structures that resulted from three historical fire cycles(110,140, and 180 years) representative of the boreal forest of eastern Canada. The modeled natural landscapes were compared with present-day landscapes in regard to the proportion of old-growth forests(landscape level) and the proportion of late-successional forest stands(landscape level and potential vegetation type).Results: Four landscapes(39%) remain within their natural range of variability. In contrast, nine landscapes(54%)show a large gap between natural and present-day landscapes. These nine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Abies-Betula vegetation where human activities have contributed to a strong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Populus tremuloides stands(early-successional stages) and a decrease of oldgrowth forest stands(more than 100 years old). A single landscape(7%), substantially changed from its potential natural state, is a candidate for adaptive-based management.Conclusion: Comparison of corresponding natural(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present-day landscapes showed that ten landscapes reflecting an important shift in forest composition and age structure could be considered beyond the range of their natural variability.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dscape's natural variability at the scale of several millennia can be considered a moving benchmark that can be re-evaluated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Focusing on region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natural variability of vegetation and forest age structure represents a step forward in methodology for defining 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following shifts in landscape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management Reference conditions Natural variability RESILIENCE Fire cycle Age structure Forest dynamics Potential vegetation type landscape ecology Theoretical natural landscape Present-day landscape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宁启蒙 何自强 +2 位作者 胡然 吴雨欣 段宜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072-8083,共12页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洞庭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年和2018年景观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运用模糊推理算法探究2000—2018年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特征,基于此揭示人类-自然因素对生态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洞庭湖流域整体景观更加破碎化,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聚集程度不断下降,景观类型更加离散。(2)研究期间,食物供给服务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生境质量服务和碳储量服务总体呈下降趋势。(3)洞庭湖流域生态状况整体转好,生态指数上升区域(74%)明显大于下降区域(26%)。生态系统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地区,而生态恢复区域多分布在远离各城市中心的山地丘陵区域。(4)洞庭湖地区各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显著性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退化的高值区和人类活动强度较为集中的地区,具有显著影响的地区重心逐渐由西部转移到东部。其中,人口密度、GDP、路网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对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坡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生态系统退化产生的正向影响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本研究利用模糊推理方法计算出洞庭湖流域的生态指数,从而识别出生态退化区域,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状况 生态管理分区 洞庭湖流域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下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关键区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3
作者 王文静 王国玉 +2 位作者 杨木兰 穆晓红 朱宗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生态环境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面临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大、生态管控复杂的问题。因此,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识...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生态环境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面临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大、生态管控复杂的问题。因此,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识别生态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城市用地空间进行科学规划管控的关键。以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城市水源涵养、降温效益、雨洪调节、碳汇服务、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服务7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水平,并基于聚类分析识别了5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耦合供需匹配与失衡区、生态保护区,划定三级生态保护与管控区和两类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区。依据分区的生态本底特点、分区内各类服务供需水平等,提出分级分类的管控指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关系 生态空间识别 生态分区管控 高密度城区
下载PDF
海岸带的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管理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羿 吴彦明 孙中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本文依据海岸带的生态学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及控制论和热力学理论来指导海岸带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对改善海岸带的质量,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景观结构 海岸带管理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2
5
作者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13-820,共8页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 ,空间结构上属于紧密汇聚型 ,功能上表现为高能流、高容量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 ,城市景观风貌与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景观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应用。首先论述了城市景观质量...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 ,空间结构上属于紧密汇聚型 ,功能上表现为高能流、高容量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 ,城市景观风貌与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景观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应用。首先论述了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评价 ,包括景观美学评价与景观视觉容量。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规划原则是该文论述的主题 ,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以上海和广州市的绿地系统为例进行了重点介绍 ,最后对于城乡交错带的景观变化进行分析 ,用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来描述城乡交错带的城市化过程特点 ,介绍了上海和沈阳的典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城市管理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景观质量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和“汇水小区”理念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东飞 乔木 +1 位作者 王云中 刘宝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3-727,共5页
近年来城市雨洪生态化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雨水生态化和景观化利用研究与实践,已在绿色街道、雨水花园、场地景观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以西安城市雨水景观设计为例,利用Arc GIS软件对城市地理信息... 近年来城市雨洪生态化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雨水生态化和景观化利用研究与实践,已在绿色街道、雨水花园、场地景观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以西安城市雨水景观设计为例,利用Arc GIS软件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了基于"汇水小区"建设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并依托GIS平台进一步提出了以"汇水小区"为单位进行城市雨洪生态化管理与景观化利用的整体性方法.初步形成了依托GIS分析技术划分城市"汇水小区",进而藉由"汇水路线"联系、沟通"汇水点",构建完整"雨水链"的雨水管理利用模式和思路,有望推动城市雨水景观的整体性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绿地、公园、河湖水系等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整合,实现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理 汇水小区 GIS汇水分析 设计生态 生态雨水景观
下载PDF
生态旅游区的景观生态问题及其调控 被引量:9
7
作者 姬晓娜 朱泮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4-1889,共6页
目前,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并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的原理和方... 目前,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并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解决生态旅游区生态问题的景观生态调控对策和措施,包括进行旅游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合理的旅游生态管理容量、对旅游景观结构进行生态化设计、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加强旅游生态教育和旅游环境监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区 景观生态学 生态设计 生态管理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颂 张浩鹏 +1 位作者 裴新生 王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定量化分析视角,运用长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多种模型算法分析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芜湖市村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特征。依据其演变规律将芜... 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定量化分析视角,运用长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多种模型算法分析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芜湖市村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特征。依据其演变规律将芜湖市域分为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稳定供给区和波动供给区2个功能大区,并进一步细分为都市生态修复、长江生态保护、生态农业维护、丘陵生态保育、生态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发展和丘陵生态恢复区7个功能区,并提出差异化的生态系统管理建议。研究有助于提升生态功能分区客观性和科学性,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簇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系统管理 芜湖市
下载PDF
北京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黄润华 崔海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从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位、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产业结构、交通壅堵和汽车尾气污染、把北京定为生态特区、发展环保产业 ,以及防止景观污染等方面 。
关键词 北京 国际大都市 人口管理 生态特区 景观污染 环保产业 城市建设 城市性质
下载PDF
海南岛海岸热带风景林带归化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征宇 黄世满 《中国园林》 2004年第8期66-68,共3页
回顾海南岛海岸热带雨林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调查海岸植被的现状,初步探讨植物归化的内涵,对海南岛海岸热带风景林带归化建设的可行性和迫切性作了讨论。为达到建设构想和目标,对海岸风景林建设的实施方式、方法、步骤做了比较深入的... 回顾海南岛海岸热带雨林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调查海岸植被的现状,初步探讨植物归化的内涵,对海南岛海岸热带风景林带归化建设的可行性和迫切性作了讨论。为达到建设构想和目标,对海岸风景林建设的实施方式、方法、步骤做了比较深入的叙述,并列出了适宜水域和陆域生长的部分海岸植物,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乡土阔叶乔、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归化建设 综述 海岸热带风景林带 生态景观
下载PDF
自然与人工的对话——李兴钢谈冬奥会延庆赛区设计及其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少波 李兴钢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3期77-90,共14页
本文通过访谈,探讨了冬奥会延庆赛区的设计背景和挑战,以及大规模建设与复杂山地环境的融合,结构的“自然建造”与传统转译,冬奥八景的山水感知与想象等创作的方法和理念。
关键词 冬奥会 八景 自然与人工 设计背景 延庆 复杂山地 环境的融合
下载PDF
海岸带韧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崇贤 禹舜尧 +1 位作者 李志雄 刘京一 《风景园林》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沿海地区的受灾风险,探索海岸带韧性景观建设对保障沿海地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02—2022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分别对海岸带韧性景...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沿海地区的受灾风险,探索海岸带韧性景观建设对保障沿海地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02—2022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分别对海岸带韧性景观的概念、研究趋势、理论及实践研究概况4个部分展开述评。【结果】近20年来,国内外海岸带韧性景观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基于灾害适应性管理的海岸带风险管控、基于景观生态系统动态修复的海岸带韧性重塑、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景观资源开发与利用3个方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实践热点则主要包括海岸带政策性韧性规划防灾、硬性及软性防御性基础设施建设和适应性漂浮工程技术措施应用3个方面。【结论】可为未来海岸带韧性景观理论体系完善及规划建设推进方面提供一定启示和参考,但是未来还需在加强海岸带景观系统动态机制和过程研究、促进多学科团队合作、完善相关法规制定及适应性景观技术探索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韧性景观 灾害管理 生态修复 适应性设计
下载PDF
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丽丽 《福建建筑》 2020年第11期36-41,共6页
通过对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空间营造、季相结构、具体实例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品种丰富,乔木约50种、灌木35种、地被品种相对薄弱;植物搭配多式多样、空间建造层次多元;季相结构中... 通过对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空间营造、季相结构、具体实例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品种丰富,乔木约50种、灌木35种、地被品种相对薄弱;植物搭配多式多样、空间建造层次多元;季相结构中春夏秋季色彩丰富,但冬季开花品种单一。再通过几处典型实例详细剖析,表明了该公园错落有致及科学搭配的品种结构组成,能充分合理地打造出特色景观;最后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几项进一步优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植物景观 木兰溪生态公园 植物种类 配置方式 空间营造 季相结构 实例分析 养护管理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湿地管控研究——以西溪湿地为例
14
作者 徐强渭 《中国园林》 2024年第S02期11-14,共4页
当前湿地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不断凸显,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失衡问题亟待解决。准确辨识圈层界面并设定有效的保护分区,以此构建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针对性管控策略是实现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杭州西溪湿地为研... 当前湿地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不断凸显,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失衡问题亟待解决。准确辨识圈层界面并设定有效的保护分区,以此构建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针对性管控策略是实现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杭州西溪湿地为研究对象,聚焦西溪湿地外围圈层界面空间与周边城市地块发展的互动关系,建立西溪湿地外围圈层的控制性要素优化和功能性引导提升,对西溪湿地的规划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敏感性 分区保护 规划管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