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尚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贾平凹的《怀念狼》第一次真正把对商州的文化反思上升对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的忧患和预警,其中发散的环境伦理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赋予小说极高的思想价值。小说在显在的“寻找”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英雄”和... 贾平凹的《怀念狼》第一次真正把对商州的文化反思上升对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的忧患和预警,其中发散的环境伦理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赋予小说极高的思想价值。小说在显在的“寻找”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英雄”和“怀念勃发的生命”,在潜在的生态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世界的平衡”和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念狼》 生态批评 贾平凹 解读 人类生存 文化反思 和谐共存 人与自然 伦理意识 思想价值
下载PDF
人·大海·启示——以《白鲸》、《海狼》和《老人与海》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易建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3,共6页
本文运用生态批评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海洋小说中的3部经典之作即《白鲸》(1851)、《海狼》(1904)和《老人与海》(1952)进行了纵向对比研究,并从中得出结论:尽管一个世纪间人海关系呈现出动态变化,"征服与回归"始终... 本文运用生态批评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海洋小说中的3部经典之作即《白鲸》(1851)、《海狼》(1904)和《老人与海》(1952)进行了纵向对比研究,并从中得出结论:尽管一个世纪间人海关系呈现出动态变化,"征服与回归"始终是贯穿其间的主线。"披谷德号"的船毁人亡,拉尔森的神秘消亡及圣地亚哥"一线胜利二线失败"的结局是海洋给人类发出的生态预警。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未来,这是大海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 《白鲸》 《海狼》 《老人与海》 征服与回归
下载PDF
霍布斯哲学体系中的人性观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广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0,共7页
霍布斯从自然哲学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着手把"人"划分为自然、道德和政治三重生存状态,逻辑地剖析了从"狼性"、"人性"到"龙性"的人性嬗变历程,把人性理解为"狼性"、"人性"... 霍布斯从自然哲学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着手把"人"划分为自然、道德和政治三重生存状态,逻辑地剖析了从"狼性"、"人性"到"龙性"的人性嬗变历程,把人性理解为"狼性"、"人性"和"龙性"的聚合体。在他看来,现实中的每个人既是自然物体,又是国家的建构者,寓居于"自然"与"政治"所勾勒的社会框架内,把自然法与民约法作为行动准则,以有"道德"的角色做人、做事。以此人性观为根据,霍布斯站在为君主制辩护的立场上提出了新的自由观、自然法理论及国家学说。他的人性观深刻影响着西方政治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性” “人性” “龙性”
下载PDF
从甲虫到人狼——以《变形记》和《怀念狼》为例浅谈人的“异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秀 荣文汉 《云南电大学报》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第一位用文学手段来表现人的"异化"问题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变形记》深刻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戕害。而我国作家贾平凹则一直着力于记录中国农村在改革洪流中的种种变迁,其作品《怀念狼》...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第一位用文学手段来表现人的"异化"问题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变形记》深刻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戕害。而我国作家贾平凹则一直着力于记录中国农村在改革洪流中的种种变迁,其作品《怀念狼》以几个猎人的故事为切入点,透过他们由人变狼的命运历程展现了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困境。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和傅山既有相似之处:一样的异化,但他们的行为在某些方面还是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记 怀念狼 异化
下载PDF
以实写虚 体无思有——《怀念狼》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鲁华 《唐都学刊》 2001年第3期79-82,共4页
贾平凹的价值 ,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 ,走出一条意象世界建构的路子。《怀念狼》作为这种探索 ,又有了新突破。这一突破 ,主要表现在以实写虚 ,体无思有 ,以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来烛照形而下的具象世界 ,进而达到意象的完美建构。并... 贾平凹的价值 ,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 ,走出一条意象世界建构的路子。《怀念狼》作为这种探索 ,又有了新突破。这一突破 ,主要表现在以实写虚 ,体无思有 ,以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来烛照形而下的具象世界 ,进而达到意象的完美建构。并且 ,将故事本身作为意象创造 ,使作品的意象建构更为混沌、茫然 ,内涵也更加浑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怀念狼》 意象 实与虚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论阿斯塔菲耶夫与满都麦生态哲学作品中的神话母题
6
作者 姚雅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可以说,神话是生态文学的最早源泉,神话的出现被释为与人类想要努力回到自然的最初有关,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但是,神话就其本质来说具有鲜明的生态性。作为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在俄罗斯斯还是在中国的... 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可以说,神话是生态文学的最早源泉,神话的出现被释为与人类想要努力回到自然的最初有关,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但是,神话就其本质来说具有鲜明的生态性。作为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在俄罗斯斯还是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其自身深远的哲学内涵,蕴藏着质朴的生态思想。这些神话和大自然紧密相连,它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经过千回百转的发展和演变,在20世纪初,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本文正是从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满都麦的"人与狼"两部生态哲学作品为切入点阐述神话母题作为文学启蒙载体这一文化思潮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母题 自然哲理 鱼王 人与狼
下载PDF
同词艺术歌曲《懂得相思的人》演绎风格探究
7
作者 严淑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舒伯特、沃尔夫都是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代表了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在演唱要点上也颇具共性。然而,两位作曲家在为歌德的诗歌《懂得相思的人》创作艺术歌曲时,在作品演唱的技术要求及处理、... 舒伯特、沃尔夫都是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代表了十九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在演唱要点上也颇具共性。然而,两位作曲家在为歌德的诗歌《懂得相思的人》创作艺术歌曲时,在作品演唱的技术要求及处理、情感表现等方面,却赋予两首同词艺术歌曲以不同的演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沃尔夫 《懂得相思的人》 德奥艺术 歌曲 风格 演唱
下载PDF
一幅地位驱动下的美国社会图景——评汤姆·沃尔夫小说《完美的人》
8
作者 李燕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美国新新闻主义创始人之一汤姆.沃尔夫的小说《完美的人》于1998年出版后极受欢迎却又非议颇多。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同时结合作者创作思想与手法的考察,指出《完美的人》是采用不同于传统欧洲思维方式的"社会地位"概... 美国新新闻主义创始人之一汤姆.沃尔夫的小说《完美的人》于1998年出版后极受欢迎却又非议颇多。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同时结合作者创作思想与手法的考察,指出《完美的人》是采用不同于传统欧洲思维方式的"社会地位"概念指导下创作的新社会小说;是一部迥异于后现代实验小说、力图承担起"解释美国社会的任务"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地位驱动下的美国芸芸众生图的生动刻画,《完美的人》解构了当代美国精英阶层的欧洲文化至上的殖民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的人》 沃尔夫 现实主义 社会地位
下载PDF
生存、生态与精神的三重困境:《怀念狼》《狼图腾》中人狼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塽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
《怀念狼》《狼图腾》是当代文学在世纪之交时,与“狼”相关题材中最引人注目的两部小说,两者在人狼关系的描写、思想意蕴中体现出相似性。两部小说以人狼关系作为考察路径,对生存困境、生态困境以及精神困境进行探索,反映了对当代人文... 《怀念狼》《狼图腾》是当代文学在世纪之交时,与“狼”相关题材中最引人注目的两部小说,两者在人狼关系的描写、思想意蕴中体现出相似性。两部小说以人狼关系作为考察路径,对生存困境、生态困境以及精神困境进行探索,反映了对当代人文社会与自然生态中的人类生存境况的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念狼》 《狼图腾》 困境 人狼关系
下载PDF
“郎(狼)兵”说
10
作者 白耀天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文章阐述了郎人缘起与衍化,"狼兵"的战斗力,"狼人"的扩散与消失。
关键词 郎人 郎(狼)兵 缘起 衍化 扩散 消失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研究——以“吃人婆”型故事为中心
11
作者 贺卫光 扈永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5-46,共12页
祁连山地区是中国几大文化类型交融共生的重要场域。运用故事形态学方法,对祁连山地区各民族流传的25个“吃人婆”型故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该地区各民族“吃人婆”型故事均属于中国“狼外婆”故事类型且具有明显的共同性特征。流传于祁... 祁连山地区是中国几大文化类型交融共生的重要场域。运用故事形态学方法,对祁连山地区各民族流传的25个“吃人婆”型故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该地区各民族“吃人婆”型故事均属于中国“狼外婆”故事类型且具有明显的共同性特征。流传于祁连山地区各民族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具有形象和行为上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符合吃人婆故事的角色功能设定,均被纳入到“吃人婆”型故事中。基于各民族情感、心理、信仰等文化内涵的互通性,各民族“吃人婆”故事中表征出共同的文化象征和隐喻。研究该地区“吃人婆”型故事中蕴含的各民族共同传承、交融、共享的文化质素,对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 “吃人婆”型故事 狼外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