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住房与燃料:内蒙古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的变迁研究
1
作者 杨再旺 杨旭彪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变迁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也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更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阿拉善左旗通古格勒嘎查田野调查,以历时的范式探究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牧民交通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三方面的变迁,分析当地... 变迁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也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更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阿拉善左旗通古格勒嘎查田野调查,以历时的范式探究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牧民交通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三方面的变迁,分析当地有着文化多元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性、牧区变迁的持续性等特征,并指出牧区变迁是由族群与环境的自我调适和文化交流的内部原因,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与现代化的植入的外部原因作为导向,为研究内蒙古牧区的文化变迁现象提供个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通古格勒嘎查牧区 变迁研究
下载PDF
地史早期岩石中的铅锌演化——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铅锌成矿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笑青 张乾 +1 位作者 何玉良 祝朝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5-333,共9页
以中国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SEDEX型铅-锌成矿带为例,研究了该区从太古代到中元古代地壳岩石的铅锌含量和变化关系以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早到晚,岩石SiO2和K2O含量升高,铅含量也与二者同步增加;FeO、MgO、CaO及Na2O含量... 以中国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SEDEX型铅-锌成矿带为例,研究了该区从太古代到中元古代地壳岩石的铅锌含量和变化关系以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早到晚,岩石SiO2和K2O含量升高,铅含量也与二者同步增加;FeO、MgO、CaO及Na2O含量呈下降趋势,锌含量也同步降低.在太古代时,岩石的Zn/Pb比值一般>8,中元古代时这一比值降低为2~4.矿石的Zn/Pb比值与基底岩石Zn/Pb比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铅锌这种随时间的变化与中元古代铅的暴发性成矿及大规模铅锌共生矿床的形成是同步的,说明基底岩石中的铅和锌是该成矿带SEDEX矿床成矿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史早期 铅锌演化 铅锌成矿 中元古代 狼山—渣尔泰山
下载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流纹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3
作者 聂凤军 许东青 +1 位作者 江思宏 胡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4,共9页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底板围岩中蚀变流纹岩和顶板围岩中未蚀变流纹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所获数据分别为276±10Ma和271±8Ma。蚀变和未蚀变流纹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海西晚期(早二叠世)。苏-查萤石矿区早二叠世流纹岩是华北陆台与西伯利亚板块从碰撞挤压到松弛张裂转折期,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产物,其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早二叠世流纹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苏-查到西里庙地区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终结,同时也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早二叠世流纹岩成岩时代的厘定不仅为阐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查明流纹岩的原岩性质和圈定新的萤石矿床找矿靶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锆石SHRIMP定年 早二叠世 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合理利用的方案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路华 沈荣开 曹秀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位浅 ,合理利用地下水可以减少灌区引黄水量 ,保证黄河下游用水。根据灌区实际情况 ,制定了灌区地下水利用原则 ,提出了地下水插花开采形式 ,并计算了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量 ,分析了引黄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及地...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位浅 ,合理利用地下水可以减少灌区引黄水量 ,保证黄河下游用水。根据灌区实际情况 ,制定了灌区地下水利用原则 ,提出了地下水插花开采形式 ,并计算了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量 ,分析了引黄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及地下水位的关系 ,在“三亩补一亩”的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开采量以 110 0~ 15 0 0 m3 / hm2 为宜。地下水合理开采可缓解灌区水资源紧张局面 ,对河套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水位 开采方案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颜忠诚 陈永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系统取样和大面积扫网调查,共采集到蝗虫21种,这些种类在各生境中出现的情况,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复杂的生境中,蝗虫种类最丰富。根据锡林河流...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系统取样和大面积扫网调查,共采集到蝗虫21种,这些种类在各生境中出现的情况,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复杂的生境中,蝗虫种类最丰富。根据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发生的情况,经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在该区域存在的沙带生境是典型草原的“蝗虫库”。“蝗虫库”的存在,对牧业生产构成一定的潜在威胁。经存在度分析表明,一些常见的种类,生态分布幅度宽,同时,它们又是当地的优势种害虫,为害大,是重点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锡林河流域 蝗虫 生境 生态学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湿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韬 刘佳慧 +3 位作者 王炜 布仁托娅 梁存柱 王立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151,共7页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其演替过程受地表水分、水深浅、水流速度、流向、微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伴随着这些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微生境的变化,湿地植被的类型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和迁移,从而沿河湖岸形成一定的梯度变化规律,...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其演替过程受地表水分、水深浅、水流速度、流向、微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伴随着这些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微生境的变化,湿地植被的类型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和迁移,从而沿河湖岸形成一定的梯度变化规律,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序列,而这一序列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些湿地类型的湿地植被的演替过程。因此,本文试图以内蒙古东部区湿地植被现状和类型的调查结果为例描述其湿地植被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的演替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区 湿地植被演替 空间分布序列
下载PDF
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佩俊 李淑荣 +5 位作者 和彦苓 张艾华 张丽萍 靳敏 梁青青 张凌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9-546,共8页
为研究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在研究区域采集216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21种OCPs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业区和牧业区土壤中OCPs残... 为研究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在研究区域采集216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21种OCPs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业区和牧业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64~102 ng·g^(-1)(26.3 ng·g^(-1))和0.18~23.8 ng·g^(-1)(5.81 ng·g^(-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构成农牧业区土壤OCPs污染的主要成分,其异构体检出率范围为89.1%~100%,两者残留量均符合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OCPs污染相比,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污染处于较低水平。来源分析表明,农业区HCHs主要源于林丹使用和少量工业HCHs输入,DDTs可能与三氯杀螨醇输入有关;牧业区OCP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和大气沉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OCPs、HCHs和DDTs残留量最高的土壤类型均为蔬菜地、西瓜地和大豆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农牧业区土壤中OCPs的综合致癌风险值和综合非致癌危害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当地人群基本不构成致癌威胁和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农牧业区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金矿地球化学标志与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建 徐善法 +6 位作者 聂兰仕 刘东盛 韩志轩 柳青青 张必敏 刘汉粮 迟清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826,共9页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1:100万金地球化学图,发现内蒙古已知大型金矿与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内蒙古四个典型大型金矿为例,建立了1:100万尺度大型金矿地球化学...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1:100万金地球化学图,发现内蒙古已知大型金矿与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内蒙古四个典型大型金矿为例,建立了1:100万尺度大型金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1)异常具有3层套合结构,即局部异常被区域异常所包裹,区域异常被地球化学省所包裹;(2)异常面积通常大于1000 km^2;(3)地球化学块体的异常衬度大于2.2;(4)常伴生有Ag、As、Sb、Bi等元素的异常;(5)异常区或周边常具有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等构造;(6)异常区或周边一般发育有火成岩。根据建立的大型金矿预测指标,圈定了大型金矿集区14个,为下一步在内蒙古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大型金矿勘查提供了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地球化学预测 金矿集区
下载PDF
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彬 史海滨 +1 位作者 张建国 李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99-110,共12页
为了研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区域农田水环境的变化,该文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图解法(包括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Piper三角图示法和多矩形图解法(m... 为了研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区域农田水环境的变化,该文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图解法(包括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Piper三角图示法和多矩形图解法(multi-rectangular diagrams,MRD)),全面系统地研究节水改造前(2007年)后(2008,200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3 a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蒸发浓缩和阳离子交换是控制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和2009年HCO3-在河套灌区地下水中绝对含量由在阴离子中最小变为最大成为地下水的主要阴离子;Ca2+、Mg2+、HCO3-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它们在地下水中含量相对稳定。Na+、Cl-、SO42-的变异系数较大,它们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变化较大,是随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敏感因子,是决定地下水盐化作用的主要变量。整个灌区地下水的主要化学类型为HCO3—Na型、SO4—Na型和Cl—Na型,Cl—Na型水和SO4—Na型水主要分布在灌区的上游和下游,HCO3—Na型水在灌区上中下游都有分布。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年和2009年HCO3-浓度有所增加,Cl-和Na+的浓度有所减少,灌区地下水向着淡化,对作物危害减小的方向转变。全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时空变异十分复杂,沿着地下水总体水流的方向(灌区上游→灌区中游→灌区下游)Na+占主导地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地下水化学类型上,2008年和2009年HCO3-在阴离子占主导地位的化学类型多于2007年(节水改造前)的。与皮伯三线图解法和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相比,多矩形图解法提供了更明晰、易懂的水化学类型的信息,对于处理复杂地下水化学系统,多矩形图解法的优点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实施对农田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 节水 节水改造 水化学 时空变异 演变规律 内蒙古河套灌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Ag和Pb-Bi-Cu硫盐矿物学研究及其对成矿温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中俭 杨天瑶 +5 位作者 杨赛红 陈莉 毛骞 马玉光 何万通 丁奎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7-1840,共14页
东珺矿床是近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陆相火山岩系内新发现的一处脉状Pb-Zn-Ag矿床,其以富含多量Ag及微量Au为特征。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电子探针、能谱-扫描电镜及多项光谱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其矿石中Au、Ag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组成,... 东珺矿床是近年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陆相火山岩系内新发现的一处脉状Pb-Zn-Ag矿床,其以富含多量Ag及微量Au为特征。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电子探针、能谱-扫描电镜及多项光谱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其矿石中Au、Ag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组成,其主要矿物包括辉银矿、火硫锑银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及脆银矿。除此,还发现了一些罕见的矿物,如碲铋矿、硫锑铜矿的锌变种、针硫铋铅矿、库辉铋铜铅矿以及某些未知的Pb-Bi相金属矿物。为了估算本矿床的成矿温度,着重对矿床中的银锑黝铜矿系列的组成做了分析,并将其Ag/(Ag+Cu)及Zn/(Zn+Fe)数值投至Sack等温曲线图上,由其结果可判断出本矿床应属于浅成低温成因,而深部矿体中碲铋矿及无Ag硫盐的出现亦可视为一重要旁证。东珺矿床丰富的银矿物及其粗大粒度对于矿山工艺流程选定以及开发利用将会大有裨益,而本矿床Au含量过低,仅具有地球化学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额尔古纳 浅成低温 东珺Pb-Zn-Ag矿床 分馏结晶作用
下载PDF
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龙生 王兵 +1 位作者 牛香 宋庆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 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调节水量和固土量分别增加157.57亿和2.38亿t,保肥物质量、固碳量、释氧量及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分别增加1 717.74万、1 573.03万、3 808.19万和127.83万t,提供负离子增加6.70×1025个,吸收污染物(SO_2、HF、NOx)增加4.29亿kg,吸滞TSP增加1 473.32亿kg;2)每年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6 366.45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总投资的3.53倍。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显现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期为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东北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ISAREG模型的小麦间作玉米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丽 史海滨 +3 位作者 王宁 戴佳信 闫建文 付小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小麦间作玉米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Penman-Monteith法确定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考虑间作条件的立体种植特征,确定了小麦间作玉米的综合作物系数。同时利用ISAREG模型对小麦间作玉米灌溉制度进行了评...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小麦间作玉米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Penman-Monteith法确定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考虑间作条件的立体种植特征,确定了小麦间作玉米的综合作物系数。同时利用ISAREG模型对小麦间作玉米灌溉制度进行了评价,得到连续中旱处理关键生育期97mm处理在全生育期深层渗漏量为2.67%,灌水效率为99.42%,产量下降11.50%,较其他7个处理合理。根据作物在不同时期作物需水强度运用ISAREG模型模拟优化灌溉制度,获得适合当地的优选灌溉制度,即全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时间分别为5月10日、5月24日、6月17日、7月10日、7月30日,灌水定额分别为75、80、90、90、80mm,为灌区节水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WINISAREG模型 灌溉制度 间作 内蒙古河套灌区
下载PDF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京 李进文 +5 位作者 王润和 刘文 向安平 康永建 郭志军 董旭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2-1107,共16页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是中国内蒙古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斑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4件侵入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是中国内蒙古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斑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4件侵入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5.4±1.9)Ma、(294.3+0.6)Ma、(287.0±1.2)Ma及(243.9±1.6)Ma,表明矿区主要侵入岩形成于2个时期,即海西晚期与印支期。前3者的年龄表明其均为海西晚期岩浆演化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3.9±1.6)Ma,表明其为印支期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同样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矿区赋矿围岩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其^(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2.6±0.7)Ma,说明本次所采集的侵入岩与矿床的形成均无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额仁陶勒盖地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利用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以内蒙古阿巴嘎旗陶勒盖矿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秀娟 罗先熔 +4 位作者 郑小明 李彦伟 黄学强 李兆宜 华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通过对内蒙古阿巴嘎旗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地电化学勘查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研究,确定地电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有效。圈出Pb、Zn、Ag等多个异常区,综合各异常和以往的工作成果,确定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 通过对内蒙古阿巴嘎旗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地电化学勘查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研究,确定地电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有效。圈出Pb、Zn、Ag等多个异常区,综合各异常和以往的工作成果,确定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共圈定出Ⅰ、Ⅱ、Ⅲ、Ⅳ四个综合异常区,并划分为A、B、C三类异常靶区,为该区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法 铅锌矿床 找矿研究 内蒙古陶勒盖矿区
下载PDF
不同土层土壤粒径及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娜 张栋良 +1 位作者 屈忠义 吕世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4,共8页
为了探讨土壤粒径和有机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伴随土层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分干渠灌域为研究目标,以灌溉区域内间隔1 km等间距77个取样点共308个样本为基础进行综合探讨,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及有机质不同土层... 为了探讨土壤粒径和有机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伴随土层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分干渠灌域为研究目标,以灌溉区域内间隔1 km等间距77个取样点共308个样本为基础进行综合探讨,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及有机质不同土层及其相互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相关性随着土层间隔的增大而减小,同时有机质含量与黏粒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583。土壤粒径及有机质在剖面上的层次组合及分布主要是成土过程和母质沉积过程所致,不同土层的空间变异性相关程度较高。而同一土层黏粒含量与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粉粒及砂粒含量体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有机质 不同土层 SURFER软件 内蒙古河套灌区
下载PDF
基于Bayes判别理论的地下水化学分类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彬 史海滨 +1 位作者 李祯 张建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6-250,共5页
将Bayes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地下水化学类型判别与分类中,建立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综合评判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模型选用Na++K+、Ca2+、Mg2+、HCO-3、Cl-、SO42-等6个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将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3种,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3个正... 将Bayes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地下水化学类型判别与分类中,建立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综合评判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模型选用Na++K+、Ca2+、Mg2+、HCO-3、Cl-、SO42-等6个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将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3种,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3个正态总体;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ayes线性判别函数;以Bayes线性判别函数计算待判样品的Bayes判别函数值,以最大值对应的总体作为样品所归属的总体;最后以刀切法对判别准则进行评价以检验模型的优良性。结果表明,Bayes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低,识别正确率达82.5%,输出结果正确率达86.6%。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Bayes判别分析模型提供的判别分类结果,具有更明晰、易懂的水化学类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地下水化学类型 Bayes判别 分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型银矿集区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申伍军 王学求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如何利用地球化学填图数据预测潜在大型矿集区是寻找大型矿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1:100万中蒙边界地球化学填图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在全区共圈出面积大于1000km2银的地球化学省40个,其中具有良好Ag-Pb-Zn综... 如何利用地球化学填图数据预测潜在大型矿集区是寻找大型矿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1:100万中蒙边界地球化学填图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在全区共圈出面积大于1000km2银的地球化学省40个,其中具有良好Ag-Pb-Zn综合异常的有31处。内蒙已发现的4处大型银矿有3处位于地球化学省内,已发现的11处中型银矿有10处位于地球化学省或区域异常内,这说明大型银矿与地球化学省有高度的相关性。大型银矿区银异常强度(异常内银平均含量/背景含量)大于1.5。利用面金属量模型和地球化学块体模型对31处潜在的大型银矿区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银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 预测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奶业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与乳品质量安全控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道日娜 乔光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牛奶分散生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文从饲料安全、饲养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奶农和中间商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牛奶分散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以乳品安全为主线,阐述了内蒙古奶业牧场园区集中饲养和业主规模化饲养两种新型组... 牛奶分散生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文从饲料安全、饲养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奶农和中间商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牛奶分散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以乳品安全为主线,阐述了内蒙古奶业牧场园区集中饲养和业主规模化饲养两种新型组织模式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并总结了两种新型组织模式对牛奶生产的质量控制及其利益分配,最后提出从产业发展长期看,牛奶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是生产组织模式演进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牧场园区集中饲养模式 业主规模化饲养模式 乳品质量 安全控制
下载PDF
苏-查萤石矿区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聂凤军 许东青 +1 位作者 江思宏 胡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3-811,共9页
内蒙古苏-查萤石矿区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萤石矿区。萤石矿体大多呈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在下二叠统火山-沉积岩地层内产出,并且与显生宙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其中部分矿体直接出现在敖包吐花岗岩株中。本次研究主要对... 内蒙古苏-查萤石矿区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萤石矿区。萤石矿体大多呈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在下二叠统火山-沉积岩地层内产出,并且与显生宙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其中部分矿体直接出现在敖包吐花岗岩株中。本次研究主要对敖包吐岩株钾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铀-铅同位素年龄测定,所获同位素年龄值为(138±4)Ma,MSWD值为2.3,属中生代燕山期。根据上述同位素年代学数值,同时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可以推测,中生代时期,受古板块内部构造应力调整作用影响,苏-查萤石矿区及东西两侧曾发生过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并且形成有敖包吐花岗岩株及相关的萤石矿床。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岩浆活动不仅为萤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动力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流体对流循环的"发动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敖包吐岩体的形成时间与华北陆台中东段许多含矿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大体相似,它们很可能是地壳演化特定阶段混源(壳、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花岗岩 锆石SHRIMP年龄 敖包吐岩株 苏-查萤石矿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土层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分形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娜 张红玲 +1 位作者 屈忠义 张栋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3,共7页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内间隔4 km等间距112个取样点共448个样本为基础,通过多重分形及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对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70 cm与70~100cm)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内间隔4 km等间距112个取样点共448个样本为基础,通过多重分形及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对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70 cm与70~100cm)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0~20 cm至70~100 cm土层的多重分形谱宽度依次为0.933、0.795、0.824、0.805,即在0~20 cm土层空间变异性最大,而20~40 cm土层空间变异性最小。不同土层多重分形谱曲线均表现为左钩状(Δf>0),表明在灌域内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中,数值较大的数据占主导地位。同时从土壤表层到埋深1 m处D(1)/D(0)依次为0.983、0.980、0.973、0.965,其值逐渐减小,即空间分布逐渐由密集区域向稀疏区域转化。联合多重分形分析表明0~20 cm土层与20~40 cm、40~70 cm土层空间变异相关程度较高,而与70~100 cm土层空间变异相关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不同土层 空间异质性 多重分形 联合多重分形 内蒙古河套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