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on Kinetics of LiOH·H_2O and CO_2 Improved with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1
作者 赵卓 傅平丰 王敬欣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148-152,共5页
Reaction kinetics of LiOH·H2O and CO2 within a closed system were studied under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vapor by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73~323 K and initial C... Reaction kinetics of LiOH·H2O and CO2 within a closed system were studied under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vapor by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73~323 K and initial CO2 pressures of 40~100 kPa, reaction kinetics obeyed the Erofeev model. The reaction rate decreased slightly while the initial CO2 pressure reduced. When the reaction occurred at 273~299 K, the reaction rate was so low that it wa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owever, as the temperature rose up to 300~323 K, LiOH·H2O dehydrated its crystal water, and both the dehydrated and reaction-generated water were evaporated from solid reactant. For the dehydration rate increased, the reaction rate also increased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rose. While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323 K, the reactio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LiOH·H2O and CO2, was higher than 52.5 kJ·mol-1 and close to 61.4 kJ·mol-1 of the LiOH·H2O dehydrated enthalpy variable at 298 K, in which anhydrous LiOH was the major reactant and showed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OH crys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um chloride hydrated lithium hydroxide carbon dioxide KINETICS rare earths
下载PDF
Reaction Kinetics of LiOH Improved with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for Absorbing CO_2
2
作者 赵卓 傅平丰 王敬欣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2期143-147,共5页
A stati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anhydrous lithium hydroxide (LiOH) and CO2. The reaction generated water was absorbed with the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to make the expe... A stati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anhydrous lithium hydroxide (LiOH) and CO2. The reaction generated water was absorbed with the composite silica gel of lanthanum chloride to make the experiment repeatable.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15~60 ℃ and initial CO2 pressures of 25~100 kPa, the reaction rate of anhydrous LiOH and CO2 decreased slightly with the reduction of initial CO2 pressure and the ris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LiOH and CO2 was negative and close to zero.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1~5 min) of the isothermal reaction, the ratio of reaction efficiency was approximately the power of 0.4 to that of initial CO2 pressures. As anhydrous LiOH reacted to CO2, the solid product Li2CO3 covered on the surface of LiOH was not compact, so it did not hinder the subsequent reaction of absorbing the CO2 gas.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anhydrous LiOH and CO2 obeyed the Erofeev′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um chloride anhydrous lithium hydroxide carbon dioxide KINETICS
下载PDF
La(OH)_(3)/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净化含磷废水中的应用
3
作者 林晓燕 练钊华 +2 位作者 林璟 左建良 刘自力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La(OH)_(3)/SiO_(2)气凝胶吸附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XPS、BET对吸附剂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离子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La(OH)_(3)/SiO_(2)气凝胶吸附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XPS、BET对吸附剂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离子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程及吸附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ER-La0.2(质量比为0.2∶1时)的磷酸根吸附量可达294.1 mg/g(La);且对磷酸根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吸附剂添加量为0.4 g/L时获得最好的吸附能力;在较宽的pH范围内保持了较好的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结果更准确,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且主要为单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的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温度越高对吸附越有利。结合表征手段,推断AER-La0.2的主要吸附作用可能为静电吸引及配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H)_(3) 气凝胶 吸附 磷酸根 机理
下载PDF
镍基物料中铁分析方法建立
4
作者 李霞 宁骏斌 +2 位作者 李涵 刘群 李春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本研究采用氢氧化镧为载体,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共沉淀富集分离铁,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48.3 nm处测定铁。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测定铁样品的RSD在3.21%~12.85%,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镍基物料 铁分析方法 氢氧化镧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对血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金星鹏 詹炜君 +1 位作者 陈俪锟 陈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179-187,共9页
以壳聚糖为基体,将Fe_(3)O_(4)包覆其中,形成磁性壳聚糖微球(MCS)。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氢氧化镧-磁性壳聚糖微球复合材料(MCL)。考察MCS/La(OH)_(3)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因素对血红素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MCL2形貌结构、... 以壳聚糖为基体,将Fe_(3)O_(4)包覆其中,形成磁性壳聚糖微球(MCS)。采用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氢氧化镧-磁性壳聚糖微球复合材料(MCL)。考察MCS/La(OH)_(3)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因素对血红素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MCL2形貌结构、热稳定和磁性能进行研究。通过BET和XPS图谱,结合吸附动力学对MCL2的吸附机理进行详尽分析。结果表明,MCL2即MCS/La(OH)_(3)质量比为1∶0.8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磁性能。当血红素浓度为90 mg/L,45℃下反应1 h时可得到最佳吸附量19.7562 mg/g。MCL2为核壳结构,表面粗糙,热稳定性好,磁分离能力强。MCL2以化学和物理作用对血红素进行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CL2凭借优秀的吸附性能,有望成为一种有效富集纯化血红素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壳聚糖 氢氧化镧 血红素 吸附
下载PDF
Single Crystal of Lanthanum Hydroxide La(OH)3: Controlled Synthesis by High Pressure Flux Method and Its Growth Mechanism
6
作者 LI Ben-xian LIU Xiao-yang +3 位作者 CHU Qing-xin LI Guang-hua WANG Xiao-feng ZHAO Xu-d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25-827,共3页
High pressure synthesis of solid material tends to increase the density, coordination number, symmetry of material and shorten bond length. The solid synthesized at a high pressure and decompressed to ambient pressure... High pressure synthesis of solid material tends to increase the density, coordination number, symmetry of material and shorten bond length. The solid synthesized at a high pressure and decompressed to ambient pressure often exhibits a meta- stable "stretched" state, within the high pressure stability field. The crystal grown at a high pressur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ressure technology. Crystal growt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material synthesis. And many me- thods including gas, solid and solution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obtain various single crystalstl]. Especially, flux metho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rystal growth, where the components of the desired substance dissolved in a solvent(flux) grow in the process of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um hydroxide High pressure Flux method Single crystal
原文传递
简单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镧纳米棒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杨 陈曙光 +2 位作者 刘冶球 康灵 陈颖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85-89,共5页
以硝酸镧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低温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镧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相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棒... 以硝酸镧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低温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镧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相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以及温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氢氧化镧沿C轴方向组装成棒状,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镧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结晶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棒 氢氧化镧 氧化镧 沉淀法
下载PDF
掺杂La的α-Ni(OH)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幼平 张平民 +3 位作者 张友标 唐有根 刘开宇 桑商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8-993,共6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杂La的Ni(OH)2。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掺杂La的Ni(OH)2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模拟电池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La的Ni(OH)2具有与α-Ni(OH)2相似的晶体结构,具有较大的层间距,有...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杂La的Ni(OH)2。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掺杂La的Ni(OH)2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模拟电池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La的Ni(OH)2具有与α-Ni(OH)2相似的晶体结构,具有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质子的迁移,其分子中的OH-不再处于自由构型状态,它与晶格中的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比未掺杂的Ni(OH)2在晶格层间具有更多的水分子。当掺杂La的摩尔分数为6.32%时,掺杂La的Ni(OH)2的放电曲线比较平坦,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较高的还原电位和析氧电位,且循环可逆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LA 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氢氧化镧纳米线的水热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侯晓红 徐刚 +1 位作者 魏晓 韩高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437-439,共3页
以硝酸镧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氢氧化镧纳米线,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形成纳米线的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线的生长机制,和温度对其形貌变化... 以硝酸镧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氢氧化镧纳米线,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形成纳米线的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线的生长机制,和温度对其形貌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较大的晶体结构各向异性,六方相氢氧化镧沿[100]晶向取向生长,合成出单晶的氢氧化镧纳米线;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制备相对较长,结晶完善的氢氧化镧纳米线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氢氧化镧 水热 催化剂
下载PDF
羟基镧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家朋 吴代赦 +2 位作者 刘瑞来 饶瑞晔 赖文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7-24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溶液中氟离子(F^-)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特性,并将其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溶液中氟离子(F^-)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含氟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25℃、F^-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量为0.4 g/L、溶液pH=5时,F^-吸附量最大,为24.45 mg/g;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整个吸附反应为多级控制过程;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10℃、25℃和35℃下,吉布斯自由能(ΔGo)均小于0,焓变(ΔHo)大于0,熵变(ΔSo)大于0,表明该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熵增过程。采用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实际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羟基镧 D101树脂 氟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 被引量:3
11
作者 边雪 王振峰 +1 位作者 王金玉 吴文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6-969,共4页
以H2O2为助剂,对氯化镧溶液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了H2O2与氯化镧反应的起始温度为288℃,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解温度、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及载气压力对氢氧化镧转化率的影响.通... 以H2O2为助剂,对氯化镧溶液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了H2O2与氯化镧反应的起始温度为288℃,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解温度、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及载气压力对氢氧化镧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氯含量测定,XRD及SEM分析,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400 g/L,H2O2加入量5%,载气压力0.4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了转化率为99.96%的碎片状La(O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喷雾焙烧 H2O2 氢氧化镧 热力学
下载PDF
氢氧化镧对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武燕 刘丹丹 +5 位作者 张弘 苏苗 崔雅婷 马子兴 赵国君 李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氢氧化镧对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取大鼠建立慢性肾衰高磷血症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碳酸镧组[0.3 g/(kg·d)]、碳酸钙组[4.2 g/(kg·d)]和氢氧化镧高、中、低剂量组[1.5、1、0.5 g/(kg·d)],每... 目的:研究氢氧化镧对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取大鼠建立慢性肾衰高磷血症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碳酸镧组[0.3 g/(kg·d)]、碳酸钙组[4.2 g/(kg·d)]和氢氧化镧高、中、低剂量组[1.5、1、0.5 g/(kg·d)],每组10只。同日上午继续ig腺嘌呤0.2 g/(kg·d),下午ig相应药物,1周后停止给予腺嘌呤,连续给药22 d,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小鼠进行一般检查,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脏系数,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肌酐、尿素氮含量,以及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呈现慢性肾衰体征,肾脏系数和磷、PTH、肌酐、尿素氮含量均增加,钙含量减少(P<0.01),肾脏切片呈明显病理学特征。与模型组比较,碳酸镧组、碳酸钙组和氢氧化镧各剂量组大鼠慢性肾衰体征均改善,肾脏系数(除氢氧化镧高剂量组外)和磷(除碳酸钙组外)、PTH(除氢氧化镧低剂量组、碳酸钙组外)、肌酐(除氢氧化镧低剂量组、碳酸钙组外)、尿素氮含量均减少,钙含量和钙磷乘积(仅碳酸钙组)均增加(P<0.05或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切片病理学特征好转。结论:氢氧化镧可改善慢性肾衰高磷血症模型大鼠肾功能,降低血清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慢性肾衰 高磷血症 大鼠
下载PDF
水热微乳法合成La(OH)_3纳米棒的形貌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尹贻东 洪广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5-1797,共3页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10-20 nm and length up to 100-200 nm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direct reaction of La(NO3)3 and KOH under hydrothermal microemulsion conditions.X-ray diffraction(XRD) ...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10-20 nm and length up to 100-200 nm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direct reaction of La(NO3)3 and KOH under hydrothermal microemulsion conditions.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were employ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compositions and morphology of the obtained produ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the surfactant CTAB,concentration of La(NO3)3,reactant temperature and reactant time all could affect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the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棒 水热微乳 La(OH)3
下载PDF
口服磷结合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管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玺 刘芳 +2 位作者 缪蕙 曾慧芬 沈明静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分析三种磷结合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且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安慰剂、碳酸钙、碳酸镧和氢氧化铝进行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钙磷... 目的分析三种磷结合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且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安慰剂、碳酸钙、碳酸镧和氢氧化铝进行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钙化情况。结果碳酸钙组和碳酸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氢氧化铝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降低血磷程度与碳酸钙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氢氧化铝组降低血钙程度与碳酸钙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氢氧化铝组降低血钙程度与碳酸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患者钙磷乘积、血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钙磷乘积、血PTH水平与碳酸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氢氧化铝组钙磷乘积水平与碳酸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碳酸镧组和氢氧化铝组CACS评分明显减少,心脏瓣膜钙化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患者,碳酸钙、碳酸镧和氢氧化铝三种磷结合剂对降低血磷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含钙磷结合剂容易导致血管钙化,增加病死率;碳酸镧降磷作用较强,对骨病和血管钙化具有改善作用,优于含钙磷结合剂,但价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结合剂 碳酸钙 碳酸镧 氢氧化铝 血磷 钙化
下载PDF
氢氧化镧湿法氟化法合成氟化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来 龙志奇 +5 位作者 朱兆武 崔大立 彭新林 赵娜 崔梅生 黄小卫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采用了氢氟酸直接氟化氢氧化镧浆液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氢氟酸浓度、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含氧量、氟化率和制备过程中过滤、洗涤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品的组成、形... 采用了氢氟酸直接氟化氢氧化镧浆液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氢氟酸浓度、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含氧量、氟化率和制备过程中过滤、洗涤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品的组成、形貌、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制备工艺为固液反应,工艺简单,产品分散性好,易过滤洗涤,质量稳定,工业可操作性强,流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镧 氢氧化镧 氢氟酸 氟化反应
下载PDF
氢氧化镧对聚丙烯膨胀阻燃体系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兢 郑敏敏 +2 位作者 郑成 刘欣萍 陈庆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9,共5页
采用燃烧性能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别研究了氢氧化镧对聚丙烯/磷酸密胺盐/季戊四醇(PP/MP/PE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氢氧化镧的PP/MP/PER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指数均达到V0级别,... 采用燃烧性能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别研究了氢氧化镧对聚丙烯/磷酸密胺盐/季戊四醇(PP/MP/PE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氢氧化镧的PP/MP/PER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指数均达到V0级别,当氢氧化镧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3.0%,说明氢氧化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P的阻燃性能,是一种有效的阻燃协效剂。这可能是因为膨胀阻燃PP体系在燃烧过程中,氢氧化镧可与膨胀型阻燃剂反应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体系黏度,促进体系形成致密的炭层,提高体系的残炭量。研究还表明,在膨胀阻燃PP体系引入适量的氢氧化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系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直接沉淀法制备疏水性氢氧化镁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庆蛟 马云霞 +2 位作者 张淑娴 王玉龙 王标兵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以苦卤和氨水为原料,硬脂酸镧为改性剂,采用常温一步直接沉淀法制备疏水性氢氧化镁纳米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疏水性分析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进行疏水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合成的过程... 以苦卤和氨水为原料,硬脂酸镧为改性剂,采用常温一步直接沉淀法制备疏水性氢氧化镁纳米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疏水性分析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进行疏水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合成的过程中,硬脂酸镧通过化学反应改变了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改性后的Mg(OH)2为非极性,可漂浮在水面,表现为疏水性;硬脂酸镧并未改变Mg(OH)2的晶型,但是在X射线衍射中出现La(OH)3的杂质峰;硬脂酸根离子吸附在Mg(OH)2纳米粒子表面,使其表面有机化,同时提高了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硬脂酸镧 疏水性
下载PDF
离子膜电解法制备La(OH)_3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琦峰 任秀莲 +2 位作者 杜杰 张惠玲 王超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5,共5页
利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方法制备了La(OH)3。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介质对La(OH)3的影响。使用不锈钢材料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低于300 A.m-2时,La(OH)3质量随电解时间线性增大。较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300 A.m-2,LaCl3浓度为0.2 m... 利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方法制备了La(OH)3。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介质对La(OH)3的影响。使用不锈钢材料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低于300 A.m-2时,La(OH)3质量随电解时间线性增大。较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300 A.m-2,LaCl3浓度为0.2 mol.L-1,添加剂浓度为15%。循环伏安曲线表明,电解过程中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和H+的还原均有一个电流阶跃,两个阶跃间有一个相对平缓的电流区域。相同电压时,无添加剂的0.2 mol.L-1LaCl3溶液电流最大,含15%添加剂时的电流下降,0.6 mol.L-1NaCl空白溶液的电流最小。La(OH)3的生成使析氢电位正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 电解 氢氧化镧 循环伏安
下载PDF
La(OH)_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建 姚永泉 +2 位作者 李声泽 刘存业 邓昭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超微粒 化学沉淀法 焙烧
下载PDF
新型镧基复合树脂对水中铅离子深度净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庆瑞 滕洁 +3 位作者 杨庆刚 宋晓昕 李奕璇 王子康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通过原位沉淀方法将羟基氧化镧固载到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制备了纳米复合吸附剂(记作La-PS),该复合吸附剂成功解决了无机纳米颗粒流体系统应用过程中分离技术难题。并依托载体功能基富集效应极大增加了无机纳米颗粒的吸附性能。... 通过原位沉淀方法将羟基氧化镧固载到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制备了纳米复合吸附剂(记作La-PS),该复合吸附剂成功解决了无机纳米颗粒流体系统应用过程中分离技术难题。并依托载体功能基富集效应极大增加了无机纳米颗粒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树脂La—PS在pH值为5~6时对铅的吸附性能最佳,当水中含有大量共存离子时,复合树脂对Pb(Ⅱ)的吸附选择性远优于其母体材料D001。柱吸附研究表明:经过La—PS处理后,水中的Pb(Ⅱ)浓度可由5mg/L降低至1.0mg/L以下,吸附后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HCI+NaCl高效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树脂 吸附剂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